浅谈建筑给排水
- 格式:pdf
- 大小:257.66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民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摘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很多高层的民用建筑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建筑物存在很大的隐患,火灾蔓延很快,救火难度很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建筑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到控火以及灭火的安全性,当然也要考虑投资的合理性。
关键词: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1 合理选择给水系统按照给水系统的范围大小来划分,可以分为区域集中高压给水系统以及独立的高压给水系统。
区域集中高压消防给水能够有效节约成本,有利于管理,适合用在集中建设的高层建筑当中。
独立高压给水系统的管理比较分散,投资比较高,但是对于地震区域的建筑物比较适合。
按照给水压力的不同划分为临时高压和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管网内保持灭火所需要的水压以及水量,不用直接启动升压设备,用灭火设备灭火,这个系统比较简单,可以优先考虑使用。
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管网内最不利点周围的水量以及水压不能够满足灭火的需要,如果有火灾就需要启动消防水泵,使得压力达到灭火的要求;另外一种情况是管网内保存了足够的压力,压力是由于气压给水设备来给予有效的保证,在泵房内设置消防水泵,如果发生了火灾可以马上启动消防泵来满足消防水压的需要。
按照给水系统的灭火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消防栓给水系统,目前最常用的是固定灭火系统,但是这种系统所投入的资本比较高,虽然消防栓给水系统的控火以及灭火能力没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好,但是成本低,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灭火的方式。
2 民用建筑消防设计《高规》规定“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0m;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3m°”如果民用建筑的高度不超过100m,在建筑设计当中我们可以水枪的最小流量,水枪的喷嘴口径,得出水枪的充实水柱的长度。
如果民用建筑的高度超过了100m,就可以调整水枪的流量来满足水枪充实水柱的长度。
在实际的建筑当中,民用建筑的楼层净高一般是在4m以下,如果楼层的高度是4m,水枪的上倾角是45°,那么层高会限制充实水柱的长度。
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给排水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简述了建筑给水(消防)管道,建筑排水管道的一般安装要求,并提出了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及改进方法。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质量问题1引言:房屋建筑涉及的给排水工程涵盖水管和排水管两部分。
所谓的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对于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产品、建筑消防来说,现在是一个绝对安全的污水处理系统。
依据用途不同,建筑物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可分为三类:生活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产品消火栓系统。
建筑施工中室内外排水管道最重要的作用是收集当时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产品中选出的垃圾渗滤液,通过合理处理后排放到室内或室外地下排水系统。
建筑物及建筑物的地下排水可分为生活用地下排水、雨水连续地下排水、垃圾渗滤液回收系统三大回收系统。
工业与民用建筑是整个房屋建筑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2给水管的敷设根据具体的使用场合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给水管材料。
常见的给水管材料包括铜管、PVC管、PE管等。
铜管具有耐腐蚀性强、耐高温、抗压强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高标准要求的供水系统;PVC管具有价格低廉、易安装、不易生锈等优势,适用于一般住宅及商用建筑等。
选择合适材料能够确保给水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给水管的敷设中,需要合理设计管线的布置。
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区,确定管道的位置和走向。
同时,要考虑水源的位置、水压变化等因素,避免管道损耗过大或水流不畅的情况发生。
合理的管线布置有助于提高供水效率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给水及热水管道材质的选用在选择给水及热水管道材质时,应该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材料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水压和高温环境的影响。
其次,材料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不会对水质产生污染或影响人体健康。
最后,材料的安装和维护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4消火栓给水系统高层市政道路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对消防给水系统有严格的要求。
务必安装至少得以处理紧急情况的独立消防给水系统。
40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节水的相关设计内容。
针对给排水专业而言,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主要是切实搞好节水,摆正节水设计的重要位置。
科学有效的节水技术就是“开源”和“节流”两手都要抓,具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通过节水系统的“减少水资源浪费”以节流;第二步通过节水器具与设备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节流;第三步通过非传统水源利用的“寻求新水源替代”以开源。
1 采用节水系统,减少水资源使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是节约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绿色建筑中,节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及结构特征,科学规划各系统设备,落实节水设计目标,能够在保证设备高效运转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污水排放率,满足绿色建筑的建设要求,提升建筑的总体价值。
1.1 深入调研,科学制定用水定额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的建筑面积、卫生间和洗衣间的数量不断增加,住宅形式越来越高级,但使用人数不一定增加,则使用率未成正比增加,导致原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用水定额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地偏高。
而且,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通常为了满足最不利情况而选取较大的用水定额,故在实际用水时造成相应的水量浪费。
对此,需要深入调研实际用水量,科学制定用水定额标准,争取在设计依据及设计源头做到精确用水。
1.2 合理分区与配置减压装置,控制水压,避免超压出流“剩余水压”过高造成用水点超压出流,而超出的额定流量并未将其计算到日常流量中,导致部分水资源的浪费,需要安装减压装置,以减少超压情况的出现,避免多余水流的产生,控制浪费问题。
首先,合理进行给排水系统分区,优先采用节能的给水系统,低压充分利用市政给水压力,高压减压分区供水,每个分区的供水压力控制在0.45 MPa 以下。
其次,安装合适的减压装置,如减压阀、节流塞等,并保证各装置质量性能与实际要求相符,将水压控制在设计标准范围内。
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特点及给水系统设计要点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物,一般定义高层建筑为地面以上100米的建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也愈发重要。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具有特殊性,对于设计要点需要特别关注。
本文将从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特点及给水系统设计要点展开探讨。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特点1. 垂直管道较长:高层建筑的垂直管道长度一般都会比较长,甚至需要跨越多层楼,这就要求垂直管道设计时需要考虑排水阻力、水压变化等因素,以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重力流体力学特性: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重力流体力学原理,合理设计管道截面和坡度,确保排水系统稳定、畅通。
3. 排水系统与建筑结构的关系: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设计需要与建筑结构相协调,尽量减少管道弯曲和变向,避免对建筑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二、给水系统设计要点1. 水压稳定性: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需要保证水压稳定,特别是顶层的用户,要保证其用水压力和流量与底层相当。
2. 防止温度变化对水质的影响: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温度变化对水质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饮用水质量达标。
3. 给水管道的布置:给水管道布置需符合建筑结构布局,减少管道长度和弯曲,尽量减小水流阻力。
4. 给水系统与建筑节能的结合:在给水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采用先进的节水设备和技术,配合建筑节能设计。
三、结语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高层建筑给排水特点及给水系统设计要点对于建筑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理解高层建筑给排水特点,才能设计出稳定、可靠的给排水系统,为城市高层建筑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结合建筑节能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也可以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环保。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人士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提供一些帮助。
浅谈水厂及工业厂房的给排水建设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给排水建设在水厂及工业厂房中显得尤为重要。
给排水系统是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关乎着人民生活质量和环保标准。
本文将就水厂及工业厂房的给排水建设进行浅谈。
让我们谈一谈水厂的给排水建设。
水厂是城市供水的重要设施,其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对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厂的给水系统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水源的获取问题。
水源的选取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供水的质量和稳定性。
水厂的供水管网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要确保给水系统能够覆盖城市的各个角落,同时要保证供水的充足和稳定。
在水厂的排水系统中,需要考虑的是污水的收集和处理问题。
污水的处理对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水厂的排水系统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同时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水厂及工业厂房的给排水建设中,还有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问题,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周边环境的要求,同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给排水系统的施工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使用需求,确保系统的顺利安装和使用。
还需要考虑到给排水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问题,给排水设备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使用需求和性能指标,同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问题,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水厂及工业厂房的给排水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同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使用需求。
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设备选择和维护上都需要充分考虑到相关因素,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希望本文的浅谈能对相关从业人员和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2000字】。
建筑工程给排水
建筑工程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负责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功能及人员密度等因素。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一般包括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主要负责将供水引入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如卫生间、厨房等。
给水系统通常包含有水源设备、水泵、管道和配件等。
在进行给水系统的设计时,要确保供水充足、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并且能够满足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的需水量。
排水系统则是将建筑内部的废水和污水进行处理和排放。
排水系统一般包括污水排放管道、雨水排放管道、污水处理设备等。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要合理规划排水管道的走向、设置合适的坡度,并配备适当的阀门和检修口,以便于日后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建筑工程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维护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定期检查和清洁管道,及时修复漏水和堵塞等问题,可以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一些新技术和
设备也被引入到建筑工程中,如太阳能热水器、废水回收利用等。
这些新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性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建筑工程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合理设计、施工和维护给排水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舒适性,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浅谈给排水在建筑装饰工程中之若干问题一、引言给排水系统是建筑装饰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生活水平和使用环境。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往往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和维护等方面,浅谈给排水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若干问题。
二、设计问题1. 给排水系统设计要兼顾美观和实用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性,并且要保证其实用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排水设施的摆放位置、管道的布局、排水口的数量和位置等问题,以确保整体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2. 考虑建筑结构和排水需求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特点和使用需求,以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安全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和水质情况,以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和管道尺寸。
3. 考虑未来的维护和改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未来的维护和改造问题,包括排水设施的易于清洁和维护、管道的拆改和扩建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周围环境,设计出容易维护和改造的排水系统。
三、材料选择问题1. 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和管道材料在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和管道材料,以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排水设施可以选择不锈钢、铸铁或塑料材料,而排水管道可以选择PVC、PE或不锈钢管道等。
2. 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在选材时,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劣质材料,从而降低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同时还要确保材料的可靠供应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以防止后期出现材料缺乏和维修难题。
3. 注意材料的环保性在选择排水设施和管道材料时,要注意其环保性,尽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材料,以保护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四、施工问题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在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建筑规范进行施工,避免出现设计和施工不符的情况,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
2. 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单位在施工给排水系统时,需要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包括排水设施的安装、管道的连接和封闭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等。
建筑工程给排水建筑工程给排水是指对建筑物内外的水进行合理的引导、排放和处理的工作。
它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舒适程度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布局: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合理布局给排水设备的位置和管道的走向。
以提高水的流动性能和减少管道的摩擦阻力。
2. 安全稳定:给排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以承受使用过程中的冲击和负荷,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
3. 环保节能: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上,应考虑节水和节能的原则,采用节水器具和降低能耗的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容易维修: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日常维修和清洁的便利性,以方便系统的管路检修和设备的更换。
二、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一个典型的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内部给水系统:内部给水系统一般由进水管道、水箱、水泵、水表等组成,用于向建筑物内部供应水源。
2. 室内排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包括用水设备的排水管道、下水道、排污管道等,用于将建筑物内部废水快速、安全地排至下水道。
3. 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负责收集屋顶、露台和其他开放区域的降水,通过排水管道迅速排除。
4. 外部给水系统:外部给水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物与供水管网之间的连接管道,以及水龙头、喷头等供水装置。
5. 外部排水系统:外部排水系统指的是建筑物之外的排水管道,用于将建筑物内部的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或其他处理设施。
三、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过程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下面将介绍给排水系统施工的一般步骤:1. 方案设计: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制定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
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的给排水设备、管道、阀门等材料。
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负责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污水处理设施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现状分析1. 技术水平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在给水方面,新型材料的不断研发和应用,使得给水管道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不仅能够确保供水的质量和数量,还能够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排水方面,新型的排水设备和排水系统的应用,使得排水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环境的要求。
2. 绿色环保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在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智能雨水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城市面源污染;污水处理设施的更新换代,使得污水处理更加高效、节能和环保。
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的绿色环保发展方向,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3. 安全可靠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安全可靠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在现状分析中,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在安全可靠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新型的给水管道材料具有更高的抗压性和耐腐蚀性,排水系统的智能监测设备能够对排水管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保障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给排水系统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故障诊断,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未来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明显,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2. 节能环保节能环保一直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也不例外。
未来,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将会更加注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给排水系统的能源供应,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设备,都将成为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特点2身份证号码:******************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给排水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便于满足建筑功能的全面发挥。
建筑给排水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生活供水和用水需要,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对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的需要进行满足。
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特点及其设计要点,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给排水设计;水资源1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1.1水量大排水设备在建筑物中使用人数更多,水量更大。
目前的建筑物规模相对较大,如果排水管道堵塞,对大型建筑物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广大群众也成了受害者。
所以,排水管道在设计中要确保管道畅通,保证合理便利的维护,同时投资也需要合理的规划。
1.2给水系统在高大建筑物中静水压力大在建筑很高时,建筑给水系统的静水压力往往很大,如果不分区供水,由于压力过大,不仅会提高管材质量,也会使建筑底层的卫生器具会发生水流喷溅,产水锤现象,产生噪音而且损坏管道。
因此当建筑高度到达一定高度时,给水系统应进行竖向分区。
1.3建筑给排水系统噪声大排水系统在施工中设备较多,管道比较长,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
所以,建筑设计中的排水系统应注意防震和隔音管道,防止管道的位移和膨胀。
2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及减压降噪2.1生活给水系统建筑的生活给水,一般指卫生间盥洗,冲洗卫生器具,沐浴,洗衣,厨房洗涤,烹调用水和浇洒道路、广场,清扫,冲洗汽车及绿化等用水。
生活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生活用水按水温,水质的不同又分为:2.1.1 建筑给排水冷水系统。
一般将直接用城市自来水或其他自备水源作为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时,叫作冷水系统。
2.1.2建筑给排水饮水系统。
若是人们有喝生水的习惯,需要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时,在旅馆的卫生间,厨房或高级公寓,高级住宅的厨房,常需设置单独的“饮用水”管道系统。
其用水经过深度处理和再消毒后供应,以确保饮水卫生。
浅谈建筑给排水
发表时间:2017-11-06T11:07:41.6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任暄暄
[导读] 摘要: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用建筑和商业住宅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身份证号码:13040619850418xxxx
摘要: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用建筑和商业住宅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建筑给排水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给排水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建设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为了满足对高品质住宅的居民的需要,要求住宅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要求住宅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
从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出发,为居民提供全面、以人为本、舒适、高雅、舒适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材料;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给排水工程主要是做预留、预埋,但建筑方对此不够重视,甚至并不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
这样就会出现诸如预留洞和套管位置不准、甚至漏留洞口套管等问题,给日后的施工留下巨大的隐患。
当给排水施工人员安装管道和设备时,就不得不在建筑主体上凿洞、打孔,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美观,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墙体和楼板的承重度,为用户留下了事故隐患。
所以,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我们也要对给排水工程有足够的重视。
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建筑整体的完成质量和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监理人员对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工程顺利地、高质量地完工。
下面就居民在生活中的几方面要求,进行阐述,以便大家在设计及施工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1.水的品质
《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是我国第一部管理生活用水的技术法规,自1959年5月首先在京、津、沪等12个城市试行。
其后分别于同年11月实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1976年12月试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行),1986年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并在近几年多次对卫生标准进行完善、强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在逐步提高。
从最早的铁管、钢管到传统的镀锌钢管,再到近年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材料。
给水管道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镀锌管,镀锌管因腐蚀、使用寿命短,用于输送水不能满足水质卫生标准等缺点,是建设部推广塑料管的应用。
许多城市都明确禁止使用镀锌钢管设计,推广使用塑料水管。
与金属管相比,具有重量轻、抗压强度好、输送液体阻力低、耐化学性强、安装方便、节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给水塑料管:硬聚氯乙烯(PVC-U)、高密度聚乙烯(HDPE)、交联聚乙烯(PEX)、改性聚丙烯(PP-R,PP-C)、聚丁烯(PB)、聚乙烯管(PE -铝-聚乙烯、交联聚乙烯铝PEX)和钢塑复合管等。
目前,给排水管道一般采用塑料管、金属管和复合管三种。
1.1 塑料管的原料组成决定了塑料管的特性,化学稳定性好,不受环境因素和管道内介质组分的影响,耐腐蚀性好。
缺点在于力学性能差,抗冲击性不佳,刚性差,平直性也差。
目前生产的塑料管道品种主要有PVC、PE、PP、ABS等系列。
1835年,合成了VCM(氯乙烯);1872年制成了PVC;1936年德国开发使用塑料管材;1933年,发现PE;1939年开始LDPE的工业化生产,1958年HDPEI业化生产;1953年合成了PP等规体;1957年实现了工业生产。
60年代塑料管道已得到迅速的发展,197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专门成立了“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l38),产品标准的国际化、通用化、系列化大大促进了各国塑料管道生产和应用。
1.2 金属管又可分为镀锌钢管、铜管和其它金属管。
(1)镀锌钢管的被取代既不意味金属管被取代,也不意味镀锌钢管在整个建筑给水领域被取代。
镀锌钢管由于价格低廉、性能优越,防火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还将在消防给水系统中。
(2)金属管中最具优势的是铜管,铜管应用较久,优点较多,管材和管件齐全,接口方式多样,较多的应用在热水管路中。
(3)不锈钢管也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有关方面正从减少壁厚,降低价格方面着手,以利于推广。
(4)铝合金管是铝厂向给排水行业推出的新品种。
(5)镀镍钢管是和镀锌钢管性质最近,而耐腐蚀性能远远超过镀锌钢管的新颖管材,在解决了降低镀层费用和管材断口处施工现场上镍工艺后,有望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采用。
1.3 复合管包括衬铅管、衬胶管、玻璃钢管。
复合管大多是由工作层(要求耐水腐蚀)、支承层、保护层(要求耐腐蚀)组成。
复合管一般以金属作支撑材料,内衬以环氧树脂和水泥为主,它的特点是重量轻、内壁光滑、阻力小、耐腐性能好;也有以高强软金属作支撑,而非金属管在内外两侧,如铝塑复合管,它的特点是管道内壁不会腐蚀结垢,保证水质;也有金属管在内侧,而非金属管在外侧,如塑覆铜管,这是利用塑料的导热性差起绝热保温和保护作用。
2.建筑消防领域的技术发展
2.1 建筑消防为建筑给水排水技术人员所重视。
建筑消防正处于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向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向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卤代烷灭火系统向系统替代和卤代烷替代物替代的转折期。
2.2 常规灭火设施的发展有:阀后控制.不易堵塞的第三代减压稳压室内消火栓的问世,有具有水流状态可调,水量可调、水带方向可理顺、后座力小等功能的多功能轻型消防水枪的研制成功.有射程远、流量大适用于大空间和室外堆场的消火炮的实际应用。
2.3快速响应喷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确认早期抑制喷头灭火系统可用于高架仓库、自动喷水泡沫系统可应用在车库的可燃液体火灾,回收预作用系统可以用于防水损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进一步对3种新型抗水喷雾两回灭火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效果更可靠的保证。
喷头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关键部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发展史基本上就是喷水灭火系统的发展史。
在最后阶段,喷头要表达响应,大液滴和低压雾化,朝着发展的方向发展,结果是反应快,洒水喷头的响应速度快,应及早洒水喷头、喷头、喷头和低压洒水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