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温度和温度计》公开课课件_2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一、教材简析《测量水的温度》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单元第二课内容。
从单元安排上来看,本课处在承接和过渡位置:学生在第一课已经理解和了解了温度计的构造、用处的基础上,本课借助测量水温,实践和掌握温度计的用法,从而加深对温度计的理解,起到承前的作用。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测量水温的方法,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测温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第二部分——测量水的温度,学习用水温计对3种不同温度的水实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理解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该活动以水温降低为线索,将水内在的能量变化以温度变化的形式显现出来,理解到水温降低的过程中,热量在减少;第三部分——推测水温的变化,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教师引导并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准备,这个活动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学生接触过玻棒温度计,也对玻棒温度计很感兴趣,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在使用时是不规范的,如将温度计立在杯子底部或拿出来读数,视线在任意位置实行读数等。
学生已知热的水温度高,冷的水温度低,但尚无法将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变化相联系。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热水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2)放在桌子上的热水,热水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桌子温度升高,吸收热量。
(1)根据不同的测温对象,选择使用相对应的温度计。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3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四、重难点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3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温度和温度计》——三年级科学自编教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温度计能够准确地测量温度。
2.知道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并能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知道温度计的发明是人类科技持续进步的结果。
1.仔细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
2.能准确识读温度计和温度计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温度计这种工具的精巧设计体验科学的魅力,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2.能认真细致地观察,乐于提出从观察中产生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科学探究中获得体验的快乐。
3.意识到温度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同时温度也能够被人类控制,反过来还能影响人类的生活。
材料准备:2升牛奶,热的,放在保温瓶中、搅拌棒、开水、冰水、温度计22支,常温水22瓶,温度计模型22组一、情景导入,了解温度1.(做酸奶)怎样才能判断牛奶已经冷却到43度左右了呢?(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温度的概念是有感知的,毕竟他们每天都与温度打交道,但要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温度,产生理解和使用温度计的欲望,必须得有内心意志的驱使。
所以导入部分我设计做酸奶这个环节,既符合了学生凡事追求新鲜的特点,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还顺利地让学生主动思考温度计的作用,并且作为本课的一条线索贯穿其中,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
)3.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温度计(板书:温度计),它是我们生活中来测量物体的冷热水准,也就是温度的重要工具。
(板书:温度)。
1.你们见过哪些温度计?(了解学生的前概念)2.观察:温度计上面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用?3.交流【媒体:FLASH点击温度计上的热区,相对应的部分会闪烁,再点便会出现结构名称。
富有动感的闪烁给学生明确的指示,形象而生动地向学生表现各个部分的样子】氏度】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这支酒精温度计由单位、液柱、刻度、玻璃泡等部分组成,并且知道了因为液体的热胀冷缩,液柱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上升和下降。
温度物体的冷热水平叫温度,往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讲解新课
1、假如有两杯水,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你能分辨出来吗?
2、假如有四杯水,你能用手指分辨出杯内水的冷热吗?
察看温度计
温度计主假如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局部构成的。
.........
如何正确读温度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
2、液面静止后,视野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屏住呼吸读数。
讲堂练习
1、物体的冷热水平叫〔〕,往常用〔〕来表示。
2、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来丈量。
3、温度计主假如由〔〕、〔〕、〔〕三局部构成的。
4、37℃读作〔〕,0℃读作〔〕,-5℃读作〔〕。
5、49摄氏度写作〔〕,零下36摄氏度写作〔〕。
6、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使它变热,温度计的液柱会〔〕。
.........
练习:
1.温度是表示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依据________的性质来丈量
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纳的是______温度,它把1标准大气压下______
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3.体温计的丈量范围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
温度计的使用
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泡入液中,不碰钉子底〕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持续留在液体中,视野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
表面相平.〔待稳念书,液中平视〕。
7、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有。
2、水在自然界持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动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思考相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个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持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能够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水的各种形态1、师:前面几课,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师生交流来看几张图片。
(课件展示)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有的几种形式。
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能够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
(基本答案如下:)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这些条件也许很多学生想不到,特别是霜和雪,答不出来的也能够先不填,在学了下一个环节之后再回过来回答也能够。
)二、水的三态循环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学习,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学生画)出示课件:水的三态循环师: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能互相转化吗?霜和雪是从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2)如果刚才讨论出了就能够在上面的总结中直接总结完整。
热量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设计背景】《温度和温度计》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水准的一个物理量,在我国通常使用摄氏温标来标志。
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学生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
但哪个物体热些,哪个物体冷些,仅仅一种相对的感觉,并无明确的标准,至于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热多少或冷多少,我们就无法做出比较明确的描述了,这就必须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测量。
学生们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温度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很少。
本课学习时,对很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
所以,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
这个课的主体活动是:让学生使用一个真正的温度计,观察它是如何对周围物体的冷热水准做出反应的,并学会识读温度计刻度。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温度计零上刻度的识读,不会有太大困难,对于零下刻度的识读可能容易出错。
需要教师重点讲授这部分内容。
怎样准确识读零下刻度,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因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活动,要以这样的技能作为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水准,物体的温度能够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会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温度计的准确读数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选择准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室温度计每组3支。
全班:烧杯4个、课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出示四张四季的图片,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出“温度”概念。
(课件出示:物体的冷热水准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二、实验感知1.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先让学生用看的方法比较两杯水的温度高低,然后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
小学科学三年级《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水准。
物体的温度能够用温度计测量。
【教学重难点】温度计的认读、与写法【教学准备】不同温度的水若干杯、若干温度计、学生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提问题引入比较两杯水的温度1、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引入:A同学们看,老师这有两杯水,一杯是热水,另一杯是冷水。
谁来说说你会用什么办法来知道哪杯是热水,哪一杯是冷水呢?生:(用手触摸)我们能够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B平时你们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都有什么感觉呢?C老师现在就请一位同学来感觉区分下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它们的温度都是怎么样的?2、总结温度的定义:板书:物体的冷热水准叫温度。
物体热,温度高;物体冷,温度低。
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二、比较四杯水的温度实验:1、我们再来感知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每个小组选2名代表,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
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小组其他同学马上做好记录。
2、在叫2名学生,改变插入杯子的顺序3、报结果(写在黑板上):请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两次实验的结果一样吗?觉也不同了。
可见,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准确吗?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水准呢?三、观察温度计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准确使用温度计,必须先要理解它。
老师为每个小组各准备了一个温度计,同学们在实行观察温度计之前,先看看老师给你们的温馨提示:⑴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因为温度计很脆弱。
⑵如果温度计的管子有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2、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温度计有哪些部分组成?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
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请同学们再观察一次。
一、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水准,物体的温度能够用温度计测量。
2.了解常用液体温度计是用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3.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4.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特别是识读零下温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特别是识读零下温度。
2.难点:把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三、材料准备冷水和热水各一杯、实验室温度计、温度计卡片。
每组冷水、热水各一杯,实验室温度计。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1号和2号杯子,1号为了冷水,2号为热水,请一学生感受水的温度。
2.出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水准叫做温度,并板书课题“温度”。
(二)比较水的冷热1.出示1.2.号水杯,1号杯内装冷水,2、号杯内装温水,请同一学生先将左右食指同时放入1和2中再拿出来后,比较两杯水的温度。
2. 出示1号水杯内装冷水,2号杯内装温水,请另一学生先同时将左右食指放入两杯内,比较水的温度。
3.同样的两杯水,因为实验顺序的不同,实验者的不同我们会发现手指获得的温度感受是不同的。
所以,有时候我们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不可靠的。
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引出测量工具:温度计(板书课题)1.初次观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a.同学们,为了能进一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冷热水准,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温度计。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位新朋友,老师想请大家分组观察这位新朋友(提示学生从刻度、标记、数字、构造等方面观察)。
b.观察前明确温度计是玻璃做的,要小心拿放,如有破损报告老师。
c.师生交流:你看明白了什么?(明确温度计的基本构造,是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液柱组成)d.介绍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通常用℃来表示它,读作“摄氏度”写作“℃”边读边写(学生一起)。
根据学生回答告诉学生因为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所以有的温度计上不再标明单位了,这样的温度计就是摄氏温度计;如果温度计上有两个单位,那我们就看有摄氏度的这个边。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57-58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有。
2.水在自然界持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相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个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持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能够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烧杯,碎冰块,食盐。
【教学过程】一、欣赏天气图片1.谈话交流:今天天气怎样?猜猜接下来天气怎么变化?明天呢?下周呢?2.欣赏图片:雨、云、雾、露、冰、雪、霜……3.交流图片中的天气现象。
4.学生对图片中的天气现象提出疑问,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由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理解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有状态。
】二、水的各种形态1.水的三种形态:哪些形态是以液态的形式存有?哪些形态是以固态的形式存有?气态呢?2.讨论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1)举例:冰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变化的条件是什么?(2)同桌交流讨论:选择一到两个形态,讨论它的变化过程及条件。
(3)汇报交流。
3.发现困难:霜和雪是怎么形成的?【设计意图:协助学生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从学生出现的困难引发下一部分的探究内容。
】三、水的三态循环1.回顾小结:发现水的三种状态能够互相转化。
【教学内容】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水准,物体的温度能够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2.在观察和理解过程中,获得探究发现的愉悦。
【教学重点】理解常用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准确识读温度计上的温度,理解零下温度的含义。
【教学准备】温度计、烧杯、水。
【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首先同学们观看屏幕,播放天气预报片段引入新课---温度和温度计。
2、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水准的。
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能够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三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 3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右手同时摸1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右手同时摸2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手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水准呢?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准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理解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
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
4.汇报交流。
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课题: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要求:科学概念: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能够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小组:各一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一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
实物投影仪、vcd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水温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今天我们又增加了很多本领,理解了这么多的温度计,也知道了它们的测量范围,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乐不乐意啊?水烧开的时候是100°C,然后灌到热水瓶里,现在又倒到烧杯里,你们估计一下现在这水多少°C?(学生预测)那你觉得用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比较好,为什么?(测量范围)1、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2、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3、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测量一下,其他同学仔细看牢,看谁的眼睛看得最认真。
再请一位小朋友来测量一下,其它小朋友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发现他们测量方法的不同。
小学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观察理解玻璃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通过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练习温度的读写,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练习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温度计主要结构的理解
2.温度的准确读写方法的掌握
【难点】
1.零下温度的识读
2.读数差异的原因分析
3.温度计对物体冷热水准做出反应的原理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两瓶常见的牛奶(吸管与包装盒密封性良好),一杯开水,一杯温水四、教学过程
【魔术导入】将两瓶相同的牛奶(刚用吸管打开)同时放入1号和2号水中,观察现象
【预设】两瓶牛奶都沿着吸管上升了,2号杯中的牛奶上升快,最后满出来了【问】猜猜看,什么原因使牛奶的液面升高了?
【预设】2号水是热水
2号水比1号水热
【引导】你的意思是牛奶受热液面会上升吗?(是)
牛奶受热越多,上升的高度越……(高)
【验证活动】学生上台用手背靠近两杯水的杯壁感受温差
【结果】1号是温水,2号是热(烫)水
【讲解】看来奥秘在于水的冷热水准,在科学上,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水准。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当牛奶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牛奶就沿着吸管上升,温度降低,体积缩小,牛奶就沿着吸管下降,这个现象简称热胀冷缩。
【注意】摄氏度不能拆开来读记,也不能简化成“度”。
如:请读一读:10℃,53℃,
【过渡】刚才同学用手一摸就判断出了两杯水的冷与热,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自己身体的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那能不能用感觉精确的判断这两杯水的温度相差多少呢?(不能)
【引导】如何准确的测量物体的冷热水准呢?刚才“魔术”中的“热胀冷缩”现象给了科学一个启发。
既然液体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反过来,看不见的温度变化也能够通过液面的升降表现出来,所以,温度计诞生了。
【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实验室最常用的是玻璃液体温度计。
根据名字猜猜这种温度计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在使用温度计过程中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回答】温度计是玻璃做的,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观察活动】每组桌上有一支实验室常用的玻璃液体温度计,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温度计上有些什么?你能找到刻度、细玻璃管和玻璃泡吗?
2、你的温度计上有℃符号吗?在什么位置?
3、温度计刻度上每一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
4、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
【交流汇报】温度计的构成:让学生指出温度计的刻度、细玻璃管、玻璃泡等结构。
【追问】玻璃泡里面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猜一猜里面装的物体是什么状态的?(液体)
【讲解】玻璃泡内有液体,和细玻璃管相通,形成一段液柱
【思考】如果把温度计放在冷热不同的环境中,推测一下,温度计会发生变化吗?
那个结构会发生变化?
会如何变化?
【预设】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会发生升降
【实验活动】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的液柱会有什么变化?
放开手,等一会儿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交流总结】液柱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升降,读出液柱的液面对应的刻度,就是被测物体的温度了
【推动】接下来我们重点观察温度计的刻度:
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
它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观察回答】温度计上每一个刻度表示1℃(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温度计上最大的数字是100℃,100℃往上还有两小格,所以测量的最高温度是102℃;最小的数字是0℃,0℃往下还有两小格,最低温度怎么读呢?
【预设】负2摄氏度,零下2摄氏度
【讲解】最低测量温度读作零下2摄氏度,写做:-2℃
【读一读】-8℃,-35℃
【过渡】我们已经理解温度计的结构,学会读写温度了,那么,你会识读温度计吗?(会)
【情景创设】正好,疯狂动物城里发生了一个案子,原来动物城的每个区域都设立了一块写着温度的指示牌,但是有一个坏蛋破坏了这些指示牌,
只留下了温度计,动物们正想办法读出温度计的示数,重新设立一
块指示牌
【角色扮演】(指定四名学生扮演豹子警官、水牛警长、树懒闪电、北极鼩大先生,大声朗读他们的对话,其他学生扮演朱迪警官,判断温度计读
数正误)
场景一:大都会(30℃)
豹子警官:“这里30度,挺舒服的。
”
水牛警长:“摄氏30度,比起我的家乡非洲,还是比较凉爽的”
场景二:雨林区(27℃)
树懒闪电:“25摄氏度,真好!”
场景三:冰川镇(-23℃)
北极鼩[qú ]大先生:“我眼神不好,你来帮我读一读。
”
【预设】零下23摄氏度;零下37摄氏度,37摄氏度
【引导思考】如何判断零上和零下温度?
零上和零下温度的数值分布有何特点?
读数时,数格子的方向相同吗?
【小结】温度计读数儿歌:
有个窍门要记住
以零为准看清楚
液柱零上往上数
液柱零下往下数
一格一格数清楚
最后看几摄氏度
【测一测】用温度计读出现在教室的气温
【交流汇报】为什么不同组读出的温度值是不一样的
【讨论】导致读数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预设】温度计不一样;手捏到温度计玻璃泡上了;嘴巴突出的热气扑倒玻璃泡上了;视线和温度计液面没有持平(俯视和仰视);教室里不同的地方温度不同【活动】使用温度计时:手拿上,眼视平,嘴离远
用准确的方法读出你周围空气的温度
【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