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012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46.00 KB
- 文档页数:6
专业科目《矿业权评估实务与案例》之二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2024)第一章概述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矿产勘查阶段划分、勘查研究内容及其各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固体矿产相关概念、矿产勘查与资源储量估算依据、绿色勘查要求、矿产勘查工作程序的熟悉情况。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掌握的内容1.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
2.勘查研究内容。
3.各勘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
4.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5.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体系构成。
(二)熟悉的内容1.固体矿产相关概念。
2.矿产勘查与资源储量估算依据。
3.绿色勘查要求。
4.勘查的工作程序。
第二章成矿地质条件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岩浆岩、构造、地层、变质作用、岩性条件和找矿标志等成矿地质条件的熟悉情况,对岩相—古地理、风化和地貌、地球化学等成矿地质条件的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熟悉的内容1.各类岩浆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2.各类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3.地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4.变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5.岩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6.主要找矿标志。
(二)了解的内容1.岩相—古地理条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2.风化和地貌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3.地球化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第三章地质研究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矿体(含煤层)特征、矿石特征等矿体地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矿区地质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区域地质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掌握的内容1.矿体特征研究内容与控制程度。
2.煤层特征及研究、控制程度。
3.矿石特征及研究、控制程度。
4.煤质特征研究内容。
(二)熟悉的内容矿区地质研究内容与研究程度(三)了解的内容区域地质研究内容与研究程度。
第四章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研究一、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矿石可选性、矿石加工选冶试验研究及各勘查阶段试验研究程度要求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工艺矿物学研究、非金属矿物化性能测试研究相关知识的熟悉情况。
国外矿产资源深部找矿勘探的现状与趋势谌伟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接替基地面临的主要找矿难题是:老矿山深部和各类隐伏区的探矿难度大,急需先进、高效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指导深部找矿。
我国大部分金属矿山位于地形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探查和开采深度均停留在500m以上范围。
而500m 深度以下,不仅地质构造环境复杂,加大了找矿的难度,而且原有的探测仪器分辨率不高等诸多技术问题,更是严重影响了对深部资源的勘查开发。
最新的成矿理论研究和深部定位预测验证结果均表明,地下500~1500m深度见矿范例众多,表明我国大陆深部蕴藏着潜力巨大的矿产资源。
1 世界矿产资源勘查态势1.1 世界矿产勘查的形势统计分析二十世纪90年代新发现的矿床,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①新发现较大矿床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铜(钼、金)矿、火山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喷气-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岩浆型铜镍矿、红土型镍矿、绿岩带型金矿、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砂页型铜矿等。
②识别出若干成矿新区,如加拿大沃伊塞湾铜镍矿区,加拿大西北柳湖金刚石矿区和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斑岩铜金矿区等。
③多数新发现的金属矿床都产在已知的成矿区带内,有的甚至就在已知矿床的深部和旁侧。
从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推断,今后世界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那些类型易于成大矿,应为今后找矿注意的重点;二是新区的发现说明全球仍有许多认识的矿化集中区;三是已知矿矿区带内储量的增加说明已知成矿区带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1.2 世界矿产勘查和开采的深度在不断加大在国外的找矿、勘探与开发中,其勘探和开采深度可以是很深的,据不完全统计,国外金属矿资源(大型)开采超过1000m 的约有80多座。
如:目前世界具开采最深的矿床是南非的Western Deep Level 金矿,现已开采到4800m;加拿大肖德贝里铜镍矿床,现已开采到2000m,目前探测最深的矿体位于地下2430m;加拿大诺兰达矿田的米伦贝齐、科伯特、安西尔等矿床,主矿体深度均在700~1280m;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铜-金-铀矿床,在深1000m处发现了隐伏的几乎直立的铜金铀矿体。
DZT ××××—2011(代替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2011(代替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ed Compilation and Study onGeological Data about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征求意见稿)2011-×-×发布201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多年来矿产勘查、开发实践及相关研究成果,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试行)》(地矿字〔1980〕290号)、《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的基础上,参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 0033-2002)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02)等18个矿种(类)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矿产资源储量司,国土资源标准化研究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黄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核工业地质局。
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目次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总则 (6)3.1目的任务 (6)3.2基本要求 (7)4 原始资料系统整理 (8)4.1单项地质成果资料的检查 (8)4.2标本(样品)采集、鉴定结果的资料整理 (9)4.3 样品测试结果的资料整理 (10)4.4专项标本(样品)采集、鉴定及测试资料的整理 (12)4.5 测量资料整理 (14)4.6地质填图的资料整理 (15)4.7 探矿工程资料整理 (17)4.8物探、化探资料整理 (19)4.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整理 (20)5 勘查资料综合研究 (22)5.1各勘查阶段综合研究的内容 (22)5.2矿床(区)地质的综合研究 (26)5.3 矿体(层)的综合研究 (30)5.4矿石质量及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研究 (31)5.5 矿床(区)勘查工作程度的综合研究 (38)5.6 矿床(区)开采技术条件的综合研究 (40)5.7 矿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的综合研究 (43)5.8 矿床成因的综合研究 (44)5.9 区域成矿远景专题综合研究 (45)6 综合图表编制及勘查资料的处理 (47)6.1综合图表的编制 (47)6.2 综合整理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处理 (48)6.3实物地质资料 (49)7 综合整理研究的质量监控 (49)附录A (资料性附录)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参考附图 (52)附录B (资料性附录)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附表 (88)附录C (资料性附录)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附件 (103)附录D (资料性附录)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附表 (105)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基本要求,野外资料系统整理、勘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野外地质工作质量验收、勘查报告编写前的最终综合整理等的技术要求。
国土资发[2007]26号: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发[2007] 26号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矿产储量管理,适应矿业发展的需要,我部组织编制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以补充完善储量标准规范体系,现印发执行。
请转发有关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
二〇〇七年二月六日附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凡因矿业权设臵、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一)基本要求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1 / 17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地质勘查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地质勘查市场是指用于探测和评估地质资源的商业市场。
地质勘查对于能源、矿产、土地利用等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地质勘查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等方面。
2. 市场规模分析2.1 总体市场规模地质勘查市场规模的评估是衡量市场繁荣程度的关键指标。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地质勘查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包括勘查设备和服务的总体需求量,根据市场调查数据,预计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2.2 各地区市场规模分析地质勘查市场的规模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是全球地质勘查市场最大的两个地区。
其中,发达国家的地质勘查市场规模较大,主要受益于技术先进、经济发展等因素。
2.3 主要市场参与方地质勘查市场的参与方包括勘查公司、设备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等。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勘查公司和供应商,主要竞争者集中在市场的中高端部分。
此外,技术服务提供商在市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3.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3.1 主要竞争者分析地质勘查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者在产品品质、技术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展开竞争。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一线勘查公司、大型设备供应商等。
3.2 市场集中度分析地质勘查市场集中度较高。
一线勘查公司和大型设备供应商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其中部分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3.3 新进入者分析尽管地质勘查市场存在激烈竞争,但新进入者也有一定的机会。
新技术的引入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为新进入者提供了发展空间。
4. 市场需求分析4.1 主要需求方分析地质勘查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包括能源行业、矿产行业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
这些行业对于地质勘查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可靠的勘查数据和精准的评估结果。
4.2 新兴需求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质勘查市场正在出现新的需求。
例如,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这为地质勘查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河南建材201812023年第3期此类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1]但泽义.钢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606-607.[2]尹德钰.网壳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89-390.[3]G 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方法的研究邵九龙阮昕辽宁省矿产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110031)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在对固体矿产资源进行勘查的过程中,地表浅层比较容易开发的固体矿产资源已经被大量开发,但我国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固体矿产资源。
在对潜在固体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对传统方法进行优化。
勘查人员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究了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希望为勘查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固体矿产资源;勘查方法;研究0前言矿产资源是一种优质的自然资源,是在地壳变动的背景下产生的。
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数量有限,以固态、液态及气态三种形式存在于地壳的内部或者埋藏于地下,还有少数资源裸露于地表[1]。
固体矿产资源是一种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以金属类为主,在我国各地分布广泛。
过去,我国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不够科学,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很多矿产资源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规划。
再加上我国专业勘查人才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对矿产资源勘查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党的二十大提出在未来五年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完善的发展格局。
同时,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在固体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勘查方法,实现绿色化发展和统筹化发展,做到能源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整理综合2023-11-09CATALOGUE目录•引言•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概述•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流程•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的发展趋势和展望•结论01引言目的和意义固体矿产勘查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工作,其目的是发现和评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资源,为经济建设和资源保障提供基础数据。
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利用是固体矿产勘查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勘查效率和精度、降低勘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为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地质信息。
随着国内外矿产资源形势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在国内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在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体系,而国内在这方面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
本研究将对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包括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利用,对矿产资源分布和品位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进行研究和预测等。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综合整理等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GIS等先进手段对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同时结合专家经验和成矿规律等方法进行矿产资源评价和预测。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方法02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概述概念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是对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等所获得的大量地质资料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整理的工作,目的是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任务对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包括对各种地质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类、编录、制图、统计、分析等工作,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2012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资分析颜纯文(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北京 100102)摘要:● 2012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创下2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1%;● 勘查投入增加最多的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投入最多的国家;● 所有矿种的勘查投入均有所增加,而金矿勘查投入所占比例已连续3年接近一半;●超过一半的勘查投入投向高、中度风险地区,且草根勘查投入所占比例降到1989年以来的谷底;● 2013年预计国际金属价格将小幅提高,全球勘查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在5~10%之间。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查;投资中图分类号:P63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2X(2013)03-0039-06不久前,全球知名矿业咨询机构金属经济集团发布了第23版《公司勘查战略报告》(Corporate Exploration Strategies)。
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总投资达215亿美元。
尽管欧美地区经济持续不稳定,且对中国需求的减弱忧心忡忡,但2012年绝大多数金属价格仍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这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支持。
一些主要勘查公司率先加大了勘查预算,因此去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比2011年增加了33亿美元,达到215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8.1%。
1 统计依据在估算2012年的世界勘查预算时,金属经济集团收集了全球近3500个采矿和勘查公司的数据,企业勘查战略采纳了其中2500多个公司的勘查预算。
这些公司(每个公司的勘查预算在10万美元以上)的固体矿产勘查预算总额为205.3亿美元。
据估计,这些勘查支出约占全球商业性固体矿产勘查支出的95%左右。
若加上未获得的其它勘查公司的勘查预算,则2012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预算总额达到215亿美元。
虽然铁矿的勘查仍不包含在《企业勘查战略报告》内,而且本报告的其余部分也没有分析铁矿的勘查投入。
但是从2011年起,在调查各个公司的勘查支出时,除了调查《企业勘查战略报告》的重点研究目标外,也将这些公司的铁矿石勘查预算包含在内。
据统计,这些专门的铁矿石开采和勘查公司2012年铁矿石的勘查预算总额约为28.9亿美元,与2011年的18.4亿美元相比有了大幅增加(10.5亿美元)。
虽然对铁矿石勘查公司的调查不如其它矿物勘查公司那样全面,但这些公司的铁矿石勘查预算占到了2012年全球铁矿石勘查预算总额的绝大部分。
如果加上这些预算,则2012年全球矿产勘查预算总额将达到246.5亿美元,其中12%为铁矿石的勘查预算。
2 总体趋势:勘查投入与金属价格呈周期性变化图1表示历年固体矿产勘查投入与金属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
从该图可以看出,勘查投资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和金属价格与勘查支出之间的相关性。
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总投入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持续稳步上升,1997年达到46.7亿美元的峰值。
随着金属价格在1998年大幅下跌,在高级勘查公司大幅削减勘查投入、公司合并,以及大量初级勘查公司缺少资金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勘查投入出现了连续5年下降,在2002年降到了12年来的最低点(17.7亿美元),总体下降幅度在62%以上。
此后,由于金属价格一路上涨,带动了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开始多年连续上升。
最初推动勘查投入上升的原因是:金属价格上涨和中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飙升,投资者对矿业投资兴趣的增加使初级勘查公司的勘查投入增加;高级勘查公司认识到勘查项目减少将导致采矿生产无以为继的局面,因而也增加了勘查投入。
2003~2008 年,不仅金价持续上涨,其他许多金属市场也都呈现出多年未有的繁荣景象,价格一路上升,在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达到峰值。
高级勘查公司的勘查投入随之增加,初级勘查公司的勘查投入更是快速攀升,使全球勘查投入在2008年达到137.5亿美元的高值,创下历史新高,与2002年的低谷相比增加了677%。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几十年来最低迷的时期,矿业的繁荣在2008年9月戛然而止。
由于大多数金属价格陡然下降,以至于矿业公司大幅削减2009年的勘查预算。
结果,2009年的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比2008年的峰值相比猛跌57.7亿美元(下降42%,减少了57.7亿美元)。
这是自1989年开始发布公司勘查战略报告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无论是绝对投资金额,还是降幅的百分比。
2009年初,金属价格降到了低点,但是矿业的复苏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2009~2010年全球经济明显改善,大多数金属价格触底反弹,在2010年高于长期平均值。
在这种形势下,2010年大多数矿业公司又增加了勘查投入,使这一年的全球固体矿产勘查的总投入达到近115.1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4% 。
2011年金属平均价格继续上涨,又使当年的全球勘查投入又比上年增加了50.4%,接近172.5亿美元。
2012年,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出现经济崩溃的危险,以及美国政治经济形势持续的不确定性,大多数金属价格出现下滑,但仍然大大高于2002~2011年的平均水平。
因此推动了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的继续增长,创下2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图1 1993~2012 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与金属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图2 2012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的分布3 投资分布:拉美第一,非洲跃居第二2012年,世界各地区的勘探投入增加幅度均创下历史新高,增加最多的是拉丁美洲和非洲,最少的是加拿大和美国。
在全球勘查总投入的占比中,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勘查投入占比下降,其他地区的占比均上升。
其中非洲的勘查投入总量增幅最大,而加拿大的勘查投入降幅最大。
2012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投入的分布情况和各地区勘查投入所占的比例见图2和图3。
图3 2012年各地区的勘查投入情况拉丁美洲仍然是最受欢迎的矿产勘查目的地,勘查投入自1994年以来一直居世界之首,2012年吸引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勘查投入(约占25%)。
墨西哥、智利、秘鲁、巴西、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等六个国家在该地区的勘查总投入中所占绝大部分,分别占全球勘查投入的6%、5%、5%、3%、3%和2%。
金矿勘查已连续三年成为拉丁美洲最热门的勘探对象,而贱金属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直占据最小份额。
无论从绝对金额,还是增幅百分比来看,非洲都成为勘探支出增幅第二大的地区,在全球勘查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为17%,排名从上年的世界第三上升到第二,超过了加拿大,其中西部非洲占16%,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占9%。
在过去的三年中,民主刚果在非洲的勘查投入中第二次成为非洲最受勘探资金追捧的国家。
虽然,金矿勘查投入在非洲的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11年的53%下降到51%,但2012年西部非洲的金矿勘查的投入增加最多,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其它矿产的勘查投入几乎翻了一翻,所占比例从6%增加到11%。
与之相反,金刚石的勘查投入所占比例已连续6年出现下降,仅占6%,创下历史新低。
十多年来,加拿大在吸引勘探投资方面一直占据第二的位置,然而2012年却被非洲取而代之,落到了第三位。
在2012年全球勘查总支出中,加拿大只占16%,与2011年相比勘查投入仅增加了4%,无论绝对增加额,还是相对增幅都是所有地区中最小的。
但是,在加拿大从事矿产勘查的公司比世界任何地区都多。
在本调查所涉及的公司中,91%的公司总部设在加拿大。
安大略省获得了加拿大勘查总预算的四分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超过魁北克省排到了第二位。
自2009年以来,金矿的勘查投入首次减少,在加拿大的勘查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从2011年的55%下降到49%,由黄金让出的份额转向了其它矿种,特别是钾盐,其所占勘查投入的比例从2011年的12%上升到19%。
包括中国、俄罗斯和欧洲、东亚、前苏联各国及中东等43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其它地区(欧亚地区)的勘查投入排名仍居世界第四。
就所占份额而言,中国和俄罗斯遥遥领先,分别占4%和3%,欧洲占4%,独联体和蒙古各占3%,蒙古、哈萨克斯坦、芬兰和土耳其四个国家的矿产勘查投入均超过1亿美元。
在中国、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贱金属取代了金矿成为该地区最热门的勘查矿种,其次是铜矿和镍矿。
澳大利亚的勘查投入仅增加了11%,低于全球18.1%的增长幅度,因此其在全球固体矿产勘查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从2011年的13%下降到12%。
过去几年,国家及州层面的采矿改革影响了澳大利亚的矿业,大多数行业观察家认为,这些改革将减少澳大利亚所能获得的勘查投资,使该国矿业的竞争力下降。
西澳大利亚的勘查投入占该国固体矿产勘查总投入的一半以上,而南澳大利亚则超越昆士兰排到第二位。
金矿和贱金属的勘查投入占总投入的绝大部分,远远超过其它矿产品。
金矿和铜矿的勘查投入帮助美国超过太平洋岛国继续占据第六的位置。
2012年,内华达州所获得的勘查投入占美国勘查总投入的最大份额(43%)排在首位,内华达、亚利桑那和阿拉斯加三个州获得的勘查投入占美国勘查总投入的70%左右。
金矿成为最热门的矿种,勘查投入占据美国总勘查投入的一半以上(54%),其次是贱金属,占31%。
太平洋诸岛及东南亚地区的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增加了3.53亿美元,增幅为35%,在全球排第四;在全球勘查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为7%,位居第七,其中最热门的是金矿和贱金属的勘查,其投入分别占56%和41%。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菲律宾是该地区传统的矿业大国,这三个国家吸引的勘查投资占该地区勘查投资总量的83%。
尽管该地区的矿业出现了繁荣景象,但投资者仍对在该地区持谨慎态度。
因此,最近几年进入这些国家的矿业公司并不多。
2012年金属经济集团调查了全球129个国家矿业公司的勘查投入情况,排名全球前10位国家的勘查投入总额占全球勘查总投入的65%(图4),有5个是拉丁美洲国家。
其中,阿根廷的勘查投入所占比例增幅最大,为47%,并取代哥伦比亚位居世界第十;秘鲁的勘查投入增幅最大,为2.62亿美元,巴西的勘查投入增幅最小,为7900万美元;加拿大的勘查投入所占比例增幅最小,为4%。
在非洲国家中,除南非的勘查投入曾于2009 年跻身世界第10位以外,其余国家均未进入世界前10位。
4 投资构成:金矿近半,铜矿紧随其后2012年,全球金矿、贱金属、金刚石、铂族金属以及其他矿种的勘查预算均有所增加,只有铀矿的勘查预算减少。
金矿勘查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已连续3年接近一半(占47.7%);用于贱金属勘查的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约为31%;铀矿的勘查投入降到8.73亿美元,占总投入的4.3%,继续从2008年的高点下降;金刚石的勘查预算尽管增加了16%,但在所有矿种总勘查投入中的比例却降到2.5%;铂族金属勘查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过去3年中一直保持在1.5%左右;其它矿种勘查投入的比例为13%,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