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管道的理论重量
- 格式:xls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6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
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02466T(D-T)式中:W -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钢管壁厚,mm;D -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
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
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A3 不锈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ASME B36.19M)。
钢管的重量计算公式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钢的密度为: 7.85g/cm3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圆钢盘条(kg/m)W= 0.006165 ×d×dd = 直径mm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螺纹钢(kg/m)W= 0.00617 ×d×dd= 断面直径mm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方钢(kg/m)W= 0.00785 ×a ×aa= 边宽mm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扁钢(kg/m)W= 0.00785 ×b ×db= 边宽mmd= 厚mm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六角钢(kg/m)W= 0.006798 ×s×ss= 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八角钢(kg/m)W= 0.0065 ×s ×ss= 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
钢管每米重量表钢管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重量在设计和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管的重量不仅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还直接关系到材料和施工成本。
为了方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对钢管的使用和计算,下面是一份钢管每米重量表,供参考使用。
表1:钢管每米重量表(仅供参考)型号外径(mm)壁厚(mm)单位重量(kg/m)DN15 21.3 2.8 1.26DN20 26.9 2.8 1.63DN25 33.7 3.2 2.42DN32 42.4 3.5 3.13DN40 48.3 3.5 3.57DN50 60.3 3.8 5.03DN60 76.1 3.8 6.38DN80 88.9 4.0 8.61DN100 114.3 4.0 11.24DN125 140.0 4.5 15.92DN150 165.0 4.5 18.87DN200 219.1 4.5 24.80DN250 273.0 5.0 35.85DN300 323.9 5.5 45.39DN350 355.6 5.5 49.92DN400 406.4 6.0 61.50DN450 457.0 6.4 73.97DN500 508.0 6.4 82.78DN600 610.0 6.4 99.79表中给出了常用的钢管型号,包括外径、壁厚和单位重量。
这些数据可以参考图纸、标准规范或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来确定具体数值。
根据具体需求,你可以选择适合的钢管型号并在项目中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表中的重量数值仅供参考,因为实际重量可能会受到制造工艺、材料质量和表面处理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计算和使用中,建议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与具体供应商进行沟通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总结钢管每米重量表是一个方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进行钢管选用和计算的参考表格。
通过表格的提供,希望能够为您的项目和工作提供帮助,实现更精确和高效的计划和设计。
但是请注意,仅依赖表格中的数值可能不足以满足所有情况,建议在实际使用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最终确定。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
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
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 钢管壁厚,mm;D -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
钢管的重量=0.25 XnX (外径平方-内径平方)X L X钢铁比重其中:n = 3.14 L= 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所以,钢管的重量=0.25 X 3.14 X (外径平方-内径平方)X L X 7.8 *女口果尺寸单位取米(M ,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钢的密度为:7.85g/cm3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 )=F(断面积mm2X L(长度,m)x p(密度,g/cm3)X1/1000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1 圆钢盘条(kg/m)W= 0.006165 X d x 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165X 1002=61.65kg2螺纹钢(kg/m)W= 0.00617 X d X d d= 断面直径mm断面直径为12 mm的螺纹钢,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0617X 12 2=0.89kg3 方钢(kg/m)W= 0.00785 X a X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785 X202=3.14kg4 扁钢(kg/m)W= 0.00785 X b X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厚5mm的扁钢,求每m重量。
每m重量二0.00785 X 40 X 5= 1.57kg5 六角钢(kg/m)W= 0.006798 X s X s s= 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50 mm的六角钢,求每m重量。
每m重量二0.006798X 502=17kg6 八角钢(kg/m)W= 0.0065 X s X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5X802=41.62kg7 等边角钢(kg/m)= 0.00785 X [d (2b - d )+0.215 (R2-2r 2 )]b=边宽d=边厚R=内弧半径r=端弧半径求20 mm X4mm等边角钢的每m重量。
不锈钢管规格表大全以及理论重量表大全不锈钢管的重量表如下:外径×壁厚(mm) 重量(kg/m)6×1 0.1256×1.5 0.1688×1 0.1748×1.5 0.24310×1 0.22410×1.5 0.31812×1 0.27412×1.5 0.39212×2 0.49814×1 0.32414×2 0.59814×3 0.82216×2 0.69716×3 0.97117×3 删除18×1 0.423 18×1.5 0.617 18×2 0.797 18×3 1.121 20×1 0.473 20×2 0.897 20×3 1.270 21×3 1.345 22×2 0.996 22×2.5 1.214 22×3 1.420 25×2 1.146 25×2.5 1.401 27×3.5 2.049 28×2 1.295 28×3 1.868 30×2 1.395 30×2.5 1.713 30×3 2.01832×2 1.49532×2.5 1.837 32×3 2.16732×3.5 2.485 33.5×3.5 2.616 34×3 2.31734×3.5 2.659 38×3 3.00838×3.5 1.893 40×2 删除40×3 2.76542×3 2.91442×3.5 3.357 42×4 3.78645×3 3.13945×3.5 3.618 48×3 3.36348×3.5 3.880 48×4 4.38450×4 4.58350×5 5.60551×3 3.58757×3.5 4.664 60×4 5.58060×5 6.850 63.5×4 5.929 70×3.5 5.798 76×4 7.17476×4.5 8.015 76×5 8.84380×4 7.75389×4 8.46989×4.5 9.472 89×5 10.462 89×6 12.405 102×5 12.081 102×6 14.348 108×4 10.363 108×4.5 11.602 108×5 删除114×4.5 11.602127×5 14.348133×5 10.363133×6 12.081159×4.5 12.081159×5 14.348159×6 16.615168×6 18.882219×6 28.263219×8 37.647以上是不锈钢管的重量表,表中列出了不同外径和壁厚的管子的重量。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
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钢管壁厚,mm;D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
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A3 不锈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ASME B36.19M)。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使用说明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
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R -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D —弯头外径,mm;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
02466T(D-T)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T - 钢管壁厚,mm;D -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W -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附录A钢管的壁厚和每米重量。
依据《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第节管径中有关规定:1、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和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标注为DN(mm);2、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铜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标注为外径Dx 壁厚;3、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等管材,管径标注为d;4、塑料管材,管径宜按产品标准的方法标注;当设计用DN标注管径时,应有DN与相应产品规格对照表。
塑料管管径按产品标准的方法标注一般以外径表示,如UPUC管标注为de,HDPE管标注为De。
1.总则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用DN10-DN2000的碳钢素钢、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的尺寸系列。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中的一般钢制管道。
本标准不适用于仪表用管道。
本标准代替《钢管的公称直径、外径和壁厚》(BA3-4-1-92)。
2.引用标准GB8163输送液体用无缝钢管GB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6479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5130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T3092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14980低压流体输送用大直径电焊钢管SY/T5037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埋弧焊钢管SH3405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GB3274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GB912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薄钢板技术条件GB6654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厚钢板GB3531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厚钢板技术条件GB5681压力容器用热轧钢带GB711优质碳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GB713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GB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GB4238耐热钢板执行本标准时,尚应符合上述相关标准的要求。
3.一般规定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标准SH3045-96《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已颁布代替SHJ405-89并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