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创建孔、壳和拔模
- 格式:pdf
- 大小:937.62 KB
- 文档页数:70
SOLIDWORKS_2012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附加特征建模是指对已经构建好的模型实体进行局部修饰,以增加美观并避免重复性的工作。
SolidWorks中附加特征建模主要包括:圆角特征、倒角特征、圆顶特征、拔模特征、抽壳特征、孔特征、筋特征、自由形特征和比例缩放特征等。
第四章附加特征建模一、圆角特征使用圆角特征可以在零件上生成内圆角或外圆角,圆角特征在零件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能在零件特征上加入圆角,则有助于造型上的变化,或是产生平滑的效果。
SW2012可为一个面上的所有边线、多个面、多个边线或边线环创建圆角特征,有以下几种圆角特征:1、等半径圆角:对所选边线以相同的圆角半径进行倒圆角操作;2、多半径圆角:可以为每天边线选择不同的圆角半径值;3、圆形角圆角:通过控制角部边线之间的过渡,消除或平滑两条边线汇合处的尖锐接合点;4、逆转圆角:可在混合曲面之间沿着零件边线进入圆角,生成平滑过渡;5、变半径圆角:可以为边线的每个顶点指定不同的圆角半径;6、混合面圆角:通过它可以将不相邻的面混合起来。
下图则是这些圆角特征的效果:1、等半径圆角特征等半径圆角特征是指对所选边线以相同的圆角半径进行倒圆角操作。
操作如下:其中,切线延伸复选框,指的是“圆角将延伸到与所选面或边线相切的所有面”,切线延伸效果如下:在圆角选项的“扩展方式”组中选择一种扩展方式:——默认:系统根据几何条件(进行圆角处理的边线凸起和相邻边线等)默认选择“保持边线”或“保持曲面”选项。
——保持边线:系统将保持邻近的直线形边线的完整性,但圆角曲面断裂成分离的曲面,在许多情况下,圆角的顶部边线中会有沉陷。
——保持曲面:使用相邻曲面来剪裁圆角,因此圆角边线是连续且光滑的,但是相邻边线会受影响。
2、多半径圆角特征使用多半径圆角特征可以为每条所选边线选择不同的半径值,还可为不具有公共边线的面指定多个半径。
3、圆形角圆角特征使用圆形角圆角特征可以控制角部边线之间的过渡,圆形角圆角将混合连接的边线,从而消除或平滑两条边线汇合处的尖锐接合点。
一、壳特征利用旋转所得右图所示模型,创建左图所示模型,壳厚为10,中间桶壁厚为20。
名称为“ke”。
ke旋转实体模型的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
设计步骤:1)采用mmns_solid _ part模板,新建名称为“ke”的实体文件。
2)采用旋转工具创建旋转实体特征。
3) 选择菜单【插入】/【壳】命令,或者选择【工程特征】工具栏工具,在消息区出现【壳】操控板。
4) 在图形区选择立体上表面。
5) 在【壳厚度】编辑框中输入厚度值为“10”,按回车键接受。
6) 在图标板选择【参照】,激活【非默认厚度】曲面收集器,在图形区选择内孔表面,在编辑框中输入厚度值为“20”,按回车键完成非全默认厚度设置。
7)单击图标板的按钮完成壳特征。
8)保存文件,关闭窗口,拭除文件。
二、筋特征1. 创建如图所示模型,中间筋厚为20,两侧筋厚为10,名称为“jin”。
jin各特征尺寸:拉伸特征截面图(拉伸深度为150,拉伸类型为对称)中间筋截面(筋厚度为20,方向为两侧)前侧筋截面(筋厚度为10,方向为单侧)后侧筋截面(筋厚度为10,方向为单侧)2. 打开“falan.prt”,在所给模型上创建厚度为10,高度为30的筋特征,如图所示。
三、拔模特征由右图模型(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200、200、120,圆柱体高60,直径为100)通过拔模工具创建左图所示模型,名称为“bamo”。
拔模时,圆柱下底面不变,圆柱面内斜10度,长方体前表面最底边不变,内斜10度,凸台外斜20度。
基础特征bamo操作提示:1)采用mmns_solid _ part模板,新建名称为“bamo”的实体文件。
2)创建右图所示的基础实体特征。
3)选择【工程特征】工具栏工具,弹出【拔模】图标板。
4)在图形区选择圆柱面作为拔模曲面,在图标板激活【拔模枢轴】收集器。
5)在图形区选择长方体上表面作为拔模枢轴平面,系统自动选择该平面的正法向线方向作为拔模角参照。
6)在【拔模角度】编辑框中输入角度值“10”,需注意在图形区拔模方向向外。
课堂教学设计表
- 2 -
板书设计
(主板:)(副板:)说明:任课教师可根据黑板的屏数自行进行板书设计。
- 2 -
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方法、手段、时间分配、板书预案等
【导言】
实体建模
【内容讲授】
§ 6-2 Pro/e
多媒体演示,5分钟
师生进行回顾复习
环节
板书与多媒体教学
相结合,理论内容
讲授10分钟
重点内容讲授20分
钟,提问并答疑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方法、手
段、时间分配、板书
预案等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方法、手
段、时间分配、板书
预案等
理论内容讲授35
分,进行课堂讨论
理论内容讲授25分
钟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方法、手
段、时间分配、板书
预案等
【课堂小结】
1.重点:创建抽壳特征,拔模特征,
2.难点:创建抽壳特征,拔模特征,。
【课后作业】:预习下次课的内容:筋特征的创建
小结本节课3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
T-2-13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钻3-Φ6孔】二Ο一五年 1月日摘要本设计是基于T-2-13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T-2-13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
基准选择以孔作为粗基准,以结合面与两个工艺孔作为精基准。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系定位加工出工艺孔。
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
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气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
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T-2-13类零件;工艺;夹具;ABSTRACT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body parts of the processing order of the processes and some special fixture design. Body parts of the main plane of the surface and pore system. In general, the plane guarantee processing precision than that of holes machining precision easy. Therefore, this design follows the surface after the first hole principle. Plane with holes and the processing clearly divided into roughing and finishing stages of holes to ensure machining accuracy. Datum selection box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upporting hole as a rough benchmark, with top with two holes as a precision technology reference. Main processes arrangements to support holes for positioning and processing the top plane, and then the top plane and the supporting hole location hol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o the follow-up processes individual processes are made of the top plane and technological hole location hole and plane processing. Supported hole processing using the method of coordinate bo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cessing machine combinations were selected. Selection of special fixture fixture, clamping means more choice of pneumatic clamping, clamping reliable, institutions can not be locked, so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suitable for large batch, line processing,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Angle gear seat parts; fixture;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第一章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1.1 零件的分析 (1)1.1.1 零件的作用 (1)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2 T-2-13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1)1.2.1 孔和平面的加工顺序 (2)1.2.2加工方案选择 (2)1.3 T-2-13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2)1.3.1 粗基准的选择 (2)1.3.2 精基准的选择 (3)1.4 T-2-13加工主要工序安排 (3)1.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1.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6)1.7 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12)第二章钻孔夹具设计 (14)2.1 夹具的夹紧装置和定位装置 (14)2.2 夹具的导向 (15)2.3 钻孔与工件之间的切屑间隙 (15)2.4 钻模板 (16)2.5定位误差的分析 (16)2.6 钻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 (17)2.7 确定夹具体结构和总体结构 (19)2.8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0)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4)第一章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1零件的分析1.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T-2-13。
了解 Pro/ENGINEER 概念1.实体模型包含的属性包括... A - 质量。
B - 体积。
C - 重心。
D -以上全部。
2.正确还是错误?在基于特征的建模中,每个新创建的特征都是以先前的特征为基础构建的,并且可以参照其中的任何特征。
A - 正确B - 错误3.正确还是错误?创建新特征时,任何在创建过程中参照的特征都将变为新特征的子项。
A - 正确 B - 错误4.对零件模型所做的更改也会反映在... A - 使用该零件的绘图。
B - 使用该零件的组件。
C - 使用该零件的子组件。
D - 以上全部。
E - 仅 A 和 B 。
5.正确还是错误?在 Pro/ENGINEER 中,绘图是所有下游交付内容的中心。
A - 正确 B - 错误使用 Pro/ENGINEER 界面 1.外观包含...A - 颜色。
B - 加亮颜色。
C - 纹理。
D - 贴花。
E - 以上全部。
F - 仅 A 和 C 。
2.“文件夹浏览器”分为...A - 在会话中。
B - 公用文件夹。
C - 文件夹树。
D - 以上全部。
E - 仅 B 和 C 。
3.窗口菜单允许您...A - 激活窗口。
B - 打开窗口。
C - 调整窗口大小。
D - 在打开的窗口之间切换。
E - 以上全部。
4.工作目录...A - 在退出 Pro/ENGINEER 时保存。
B - 无法更改。
C - 是指定用来打开和保存文件的位置。
D - 以上全部。
E - 仅 A 和 C 。
5.正确还是错误?您可平移 3D 模型。
A - 正确 B - 错误选取和编辑1.正确还是错误?使用零件模型时,ALT 键通常用作执行快捷方式的键盘键。
A - 正确 B - 错误2.正确还是错误?为避免组件失败,必须在组件上下文中重命名元件,而不能使用 Windows 资源管理器来重命名。
... ... 。
(Query5.正确还是错误?隐藏对象会中断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父/子关系。
教学课程:《CAXA 制造工程师XP 》教案设计课时:90分钟教案设计课程主题:修饰模型教法设计:互动教学法教学目的:知识目标 1.掌握模型过度、倒角、孔的功能及其操作步骤2.掌握拔模的功能及其操作步骤能力目标 学生能灵活掌握过度、倒角、孔的操作步骤,并举一反三1.安静课堂秩序,检查上课人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地学习状态。
(教师)2.复习巩固:(1)草图绘制条件 — 必须有一绘图的基准面(2)草图绘制过程 — 用5步进行曲绘制草图(3)生成模型基本体 — 用7步法生成模型基本体:(1)实体绘图必须在何种状态下绘制?制好后需要进行何种检查?答:草图状态下绘制;需要草图环检查。
(2)把显示状态切换到轴侧图状态下,需按键盘上的哪个功能键?答:F8键。
3作业点评(教师):多数同学的答案正确、内容完整,且书写认真、工整,书面整洁、清晰,格式、字体规范,总体上很棒,望继续努力。
提醒:书写生成模型基本体的步骤时,最好依此逐行书写,让读者一目了然,清晰可见。
(用多媒体演示,设置问题采用启发式导入新课)当我们生成模型基本体后,怎样利用CAXA 特征工具,对生成的模型基本体进行处理? (学生思考1分钟)学生回答:(提示学生随意发挥)承接学生的答案,作出概括总结并导入新课题(用多媒体演示)课题一过渡功能:过渡是指以给定半径或半径规律在实体间作光滑过渡。
操作步骤:1. 直接单击过渡按钮,弹出“过渡”对话框,如下图。
(将图绘出)过渡”对话框2.填入半径,确定过渡方式和结束方式,选择变化方式,拾取需要过渡的元素,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举例:用以下2种方式完成过渡(1)保面方式过渡(图a), (2)沿切面顺延过渡(图b)。
(图a)保面方式过渡(图b)沿切面顺延过渡注意:(1)在进行变半径过渡时,只能拾取边,不能拾取面。
(2)变半径过渡时,注意控制点的顺序。
课题二倒角过渡需过渡的元素半径:边和面过渡方式顶点结束方式延切面延顺线性变化光滑变化10缺省方式0条边0张面选择需过渡的元素过渡半径值选择结束方式等半径√确定取消选择过渡方式功能:倒角是指对实体的棱边进行光滑过渡。
Por/E草绘基本指令操作方法
九、孔特征与拔模
1.简单孔(直孔)(有3种孔的方式)→放置→点击对话框→选要放置孔的平面→点击偏移参照→ctrl+到另外的两个面(作定位尺寸)→修改尺寸(点击形状)→√。
2.标注孔轮廓:(中的标准孔)→放置→点击对话框→选要放置孔的平面→点击偏移参照→ctrl+到另外的两个面(作定位尺寸)→修改尺寸(点击形状选择形状)→√。
3.标准孔的绘制;→(标准孔有2种)→放置→点击对话框→选要放置孔的平面→点击偏移参照→ctrl+到另外的两个面(作定位尺寸)→修改尺寸(点击形状选择形状)→√。
4.Pro/E拔模:→参照→拔模曲面对话框→点击拔模曲面(拔模曲面就是要拔模的面向外或向里扩大或缩小)→拔模枢轴或者基准平面(分割→分割选项)(拔模面围绕拔模枢轴扩大或缩小)→拔模角
度在-30℃~30℃→√。
注:可变拔模与前面一直,点击→对话框中有一个现已拔模的角度→在现已角度的序列号上点击右键→添加角度→修改参数→√。
Pro E创建拔模技巧在本资料中,我们将讨论涉及到零件如何被设计及用来开模。
将学习到在模型上创建拔模的基本技巧及创建圆角特征,以及如可使用模具检测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拔模检测,厚度检查,拔模及圆角可增加到零件文件,给予模型所需的最佳形状,以及能成功地将模型从模具中脱模,模具检查功能允许你去了解规格所需的最小拔模及厚度是否已经符合,以避免在成型时遭遇诸如粘附及下陷等问题。
拔模在成型过程中,模型的曲面必须要有拔模角,这样零件才得以顺利从模具移出,在设计过程中,拔模角应尽早合幷到设计模型中,及早加入拔模将创建有助于表现零件成型所要的工具,假如设计模型是不可用或写入保护,拔模角特征可以相同的类型增加到参考模型上,仍然可以达成设计意向的结果。
拔模特征在Pro/ENGINEER 中创建,可在扭曲( TWEAK )菜单中找到它,在这理可以看到所有曲面变形的特征,扭曲特征独特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在相同的操作中同时增加及减少材料,拔模可以根据特征参考设定的地方做到这样的效果。
拔模可以应用到任何规则的曲面,规则曲面是那些只有单一方向曲面的曲面,例如平坦的曲面,圆柱曲面成任何长成曲面,假如放一把尺在曲面上,尺的侧面完全接触到曲面,这个曲面就视为一个规则曲面,另一个决定规则曲面的方是量测Gaussear曲率,假如是规则曲面,其曲面率为0。
当创建拔模角时,参考被设定在模型上,以决定拔模在哪里回转。
以及如何测量拔模角,可应用的最大拔模角度是30 度(正或负)根据拔模角方向来决定。
拔模的类型当从扭曲(TWEAK )菜单中选择拔模角,拔模角选项(DRAFTOPTS)菜单将会出现,且显示下面的选项;中性平面(Neutral Pla—拔模曲面根据一个平面参考旋转•这个平面可以是零件曲面或基准平面。
中性曲线( Neutral Curve) —拔模曲面绕着基准曲线或零件边缘旋转。
这些拔模角类型经常使用在没有平面相交的曲面上,所有的曲面拔模在适当的位置。
Solidworks训练封盖建模(拔模)1、选择“前视基准面”,创建并绘制如图1所示的草图
图1图2
2、旋转凸台与基体,效果如图2所示
3、剖面显示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4、拔模(中性面选择下底面,拔模面选择圆周面)(图4)
图4 图5
图6
5、抽壳(抽壳面选择上平面和下底小圆平面)(图5)
6、效果效果如图6所示
7、选择“前视基准面”,单击“正视于”,创建并绘制草图
(1),单击右侧面边线,单击“等距实体”,设置如图7所示,绘图区预览显示如图8所示
(2)使用“直线”命令继续绘制如图9所示的草图
(3)然后单击“剪裁实体”命令,在属性管理器下面选择“边角”剪裁方式,然后分别单击最上面条水平线和右侧等距斜线,再分别单击下面条水平线和右侧等距线,效果如图10所示
(4)然后进行智能尺寸标注,效果如图11所示
图7图8
图9图10
图11
8、旋转切除,效果如图12所示
图12 图13 图14
9、选择第二阶台平面(如图13所示),单击“正视于”,创建并绘制如图14所示的草图
10、创建筋特征(设置如图15所示)
图15图16
11、效果如图16所示
12、圆周阵列筋(设置如图17所示),绘图区预览效果如图所示18所示
图17图18
13、最后效果如图19所示
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