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中东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8
《中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中东》的学习内容。
主要介绍二战后世界的热点地区──中东,围绕中东之所以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重要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展开。
通过本课学习,旨在以知识为线索,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读图、析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及人地协调观,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主要的国家及其首都,记住中东重要的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2.记住中东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及输往地区与国家。
3.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二、能力目标1.在图上指出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
2.在图上介绍中东重要的三条石油外运路线。
3.能从多方面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4.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搜集相关地理资料,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学习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一个地区成为热点的原因。
2.培养爱护资源、珍惜和平的观念。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1、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分布情况、本区主要的石油输出国及其三条主要的输油线路【教学难点】:探讨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分析法、学案导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案、《中东》学习材料【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为了丰富同学们校园生活、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学校要成立地理协会,在我们班选出协会的第一批成员,而协会第一项活动主题是:以中东为背景,搞一次“珍惜和平,热爱生活”的图片展。
所以选成员的方式是:以“中东”为考题,总得分前6名的小组胜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招募学校地理协会成员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为本课打好一个良好开端。
七年级地理下册7.2中东(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1)《中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国家及首都。
(2)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理解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国家及首都,初步学会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进一步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运用地图和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
通过读图、搜集和阅读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过程,逐步掌握运用地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说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东的石油在世界的重要地位,分布及输出。
2、难点: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教程中着重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PPT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课件:中东图片世界有一个地区气候干燥,缺水严重;油管林立,石油资源丰富;战争不断,经常有流血牺牲……这是怎样一个地区?通过图片,我们来了解一下。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中东,认识中东。
板书中东(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学生直观的感受中东的富有与贫穷,感受战争给中东地区的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进而突出战争的残酷,突破情感目标。
)二、讲授新课展示课件: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树【教师】:中东是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第二个区域,通过这几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展示课件:学习目标【教师】:下面我们就找一个小播音员来给大家读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吧!【学生】:读学习目标。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中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2课《中东》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文化差异等知识点。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对于学生了解世界地理和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格局有一定的认识。
但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冲突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
此外,学生可能对中东地区存在一些误解和刻板印象,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文化差异等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差异、关注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文化差异。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分析中东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网络等资源自主获取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互相学习。
3.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中东问题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4.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中东问题相关各方,增进对问题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网络资源:关于中东地区的相关新闻、文章、视频等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4.课件:制作符合教学内容的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中东地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资源,引发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中东地区会发生冲突?”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文化差异等知识点。
第二节中东(第一课时)
一、课程标准
1、能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读图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
2、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生产和输出在世界的地位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讲授方法和教学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中东地区的资料,准备课上发言。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东
1.由来
2.范围
焦点之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2.一湾二洋三洲五海
东西方交通要道: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3.主要国家
焦点之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1、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2、中东石油的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3、石油输出路线
路线A
路线B
路线C
六、课后反思:。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2节“中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及主要国家和城市。
掌握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了解中东地区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掌握中东地区水资源贫乏这一特征及造成的根本原因。
4、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明确强调各国、各民族、各种族间应和谐相处而非对抗,呼唤世界和平。
3、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分析、判断等综合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及对本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中东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动画导入:播放flash动画《和平鸽的遭遇》。
教师:同学们看完这段动画后,内心是不是特别的忧伤,是战争让和平鸽子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同学们,你从报纸或电视中听到或看到,世界上哪个地区仍然动荡不断啊。
学生:中东。
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先让学生对中东地区的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课件展示:第一课中东二、探究中东教师:请留意大屏幕。
1、中东的由来课件展示:世界地图教师;首先从“中东”名称的由来说起,请问有哪位同学知道?学生回答:──教师: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
2、中东与西亚的区别承转:中东和我们学过的亚洲哪个分区相似?课件展示:大家来找茬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自己找不同,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师生小结:中东=西亚-阿富汗+土耳其欧洲部分+埃及非洲部分课件展示:在中东战争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的相关图片。
(伴随CAI课件展示)教师: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中东的印象──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长期战乱不断,局势动荡不安,这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使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
中东【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并找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重难点)2.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中东石油的分布、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所占的地位。
(重点)3.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如人种、语言、宗教等。
(重点)4.关注中东的热点问题,领悟民族团结、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学练结合【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问题导学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用手指圈出中东的边界,并分析其相当于亚洲地理分区的哪个分区的位置与范围?又与该区的不同?2、在地图上找到并标出中东地区所连接的第三步要解决该区域有什么的问题。
中东有一种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它还争端、战火不断。
它还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请问同学是什么?(上图中,运输路线的粗细表示运量的大小)【追问】同样是将石油输送到达西欧,为什么是主要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生读课文,后思考交流,再作答:1.因为中东是世界上储量、产量、输出量最大的地区。
学生各抒己见(提示:从波斯湾运输石油到西欧,经苏伊士运河可比绕道好望角缩短7300多千米,时间缩短半个月。
但是苏伊士运河是人工河,深度和宽度【小结】今天我们分析了中东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这两点是这一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这些优势条件在给中东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麻烦,比如少数发达国家由于中东的这学生思考交流,后作答:本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干旱缺水,所以本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但是水资源是限制发展的关键因素,限制了农牧业,也限制了其他工业的发展。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中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关键。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和现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中东地区的历史、宗教和文化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片等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资料,分析中东地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尊重,提高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2.突破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地图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东地区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问题。
2.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和资料。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案例。
3.准备好PPT,以便于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
然后,教师依次呈现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纠纷等,进行讨论。
《中东》(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图表描述中东水资源的概况;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加强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图的归纳、推理、分析、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地区的资源和文化习俗,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概念与人地协调观念,明确世界各国各民族应团结协作,而非势力抗衡,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资源纠纷。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资源纠纷。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与中东有关的新闻时事【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播放改编视频:《中东的水资源与文化》。
你知道这里的“人们还在争什么吗”?学生:水资源。
教师:中东冲突的原因十分复杂,形势瞬息万变,除了跟领土和水资源有关外,还有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冲突。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与中东相关的内容。
环节二:新知学习学习任务一:“缺什么”——匮乏的水资源活动一:现状堪忧教师:出示资料——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有20个,他们是马耳他、卡塔尔、科威特、利比亚、巴林、新加坡、巴巴多斯、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以色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布隆迪、佛得角、阿曼、阿联酋、埃及、肯尼亚,3亿多人口面临严重缺水。
学生:水资源匮乏。
活动二:追根溯源教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
学生: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教师:出示麦地那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学生:终年高温少雨。
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炎热干燥的自然环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衣:衣服以白色为主,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
教师点拨:一是易于反射阳光,防止阳光灼伤皮肤;二是避免身上的汗水过多蒸发,造成人体缺水。
食:喜欢吃肉点拨:以畜牧业为主。
住:把床铺安置在屋顶。
点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中东(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在地图上找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⑵.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⑶.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2、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中东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史实材料,明确中东有着悠久绚丽的文化历史,树立宏大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1)、中东的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2)、中东石油的分布、地位及其主要运输路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你知道中东的人们在争夺什么吗?学生观看视频--“中东为什么这么乱?”一、三洲五海之地1、关于中东地理位置的教学,应注意结合导言中的主图,将相关的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里海”与其他四海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里海是内陆湖,并非真正意义的海;2、区分中东和西亚的不同为增加学生对中东地处三洲交界处的理解,可由学生观察埃及和土耳其所跨的大洲,知道埃及大部分在非洲,小部分在亚洲;土耳其大部分在亚洲,小部分在欧洲,从而认识到中东处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3、引导学生在主图上找出石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的位置,因为在世界“油库”这一目中提及到霍尔木兹海峡,在活动课中也专门设置了一篇阅读进行介绍,所以应通过主图明确其准确的地理位置,并作简要介绍。
二、世界“油库”1、这部分内容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两方面探究结论;2、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危机,让学生了解中东各国在经济转型中取得的成果;3、在开展活动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三条航线的优势及差异。
【课堂检测】: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一是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节中东》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一则关于中东的新闻或一个与中东相关的词语。
2.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
3.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
4.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录像]1.“伊拉克战争”,TV-1“伊朗核问题”报道。
[问题] 请问录像所报道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个地区?[板书]第二节中东(一)“三洲五海”之地二战后,除了“伊拉克战争”和“伊朗核问题”以外,中东地区还有哪些备受世界关注的事件?[板书]长期的热点地区[展示]中东战乱图片,背景音乐为“呼唤和平”。
[问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印象中的中东?并说出你对中东的希望。
中东为什么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中东到底在哪里?[板书]中东的范围和位置[展示]中东地图[讨论] “中东”名字的由来?[活动]学生在电脑上用鼠标分别找出中东地区重要的地理事物“三洲、五海、两洋、一湾、一运河”。
[小组讨论]如按顺时针旋转,从地中海开始,“五海”的顺序是什么?“五海”中有哪一个与其他不同?[观察回答]“五海”按顺时针依次是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里海是最大的湖泊,不是真正的海。
[引导读图提问]“五海”中的地中海与红海,黑海与地中海分别靠什么联系?这些地理事物具有什么重要性?[回答]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是两大洲的界线,在沟通东西方交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东重要的位置,使得某些大国想把它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控制中东石油。
(二)世界“油库”[板书]丰富的石油资源[展示]布什与萨达姆的漫画。
中东【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指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重点)2、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所占的地位。
(重点)中东的国家和地区师点拨: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处。
(2)位于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之间。
(3)海与海之间通过海峡或运河相通。
追问:为什么说中东也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纽带?中东的国家和地区1、在框中填出相关的名称。
2、议一议,苏伊士运河在沟通东西方联系的方面的重要性。
提示:从路程的远近。
同学们这些海上通道是中东石油运往世界各地的航运要道。
那么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只要从哪些地区运往世界各地呢?探究二世界“油库”1、中东石油的分布中东石油的分布2、中东石油的地位石油储量石油产量石油出口量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比重沙特阿拉伯的油田巨大的输油管建设伊拉克的石油加工科威特的石油生产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犹太人集中分布在耶路撒冷的“哭墙”以色列信仰犹太教麦加麦尔白神庙朝圣温馨提示:我们回族同胞信仰伊斯兰教,如果你交到信仰伊斯兰教的朋友时,要想着他们的一些禁忌,1、中东石油向东输出到日本,走最近路线必须经过:( )A.苏伊士运河B.马六甲海峡C.巴拿马运河D.土耳其海峡 2、中东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A.黑海B.阿拉伯海C.里海D.红海3、下列国家中,不是中东主要产油国的是A 、沙特阿拉伯B 、科威特C 、也门D 、伊拉克4、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A 、西欧 B 、东亚 C 、中东 D 、北非5、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 .基督教B .佛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6、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宗教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 、对石油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端造成的C 、在宗教文化、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和争夺造成的D 、对水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议造成的 7、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世界最著名的石油输出地区为 ,它的石油主要输往 、 、 等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中东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指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在地图上找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重点)
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所占的地位。
(重点)
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1、中东石油向东输出到日本,走最近路线必须经过:()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土耳其海峡
2、中东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A.黑海
B.阿拉伯海
C.里海
D.红海
3、下列国家中,不是中东主要产油国的是
A、沙特阿拉伯
B、科威特
C、也门
D、伊拉克
4、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西欧
B、东亚
C、中东
D、北非
5、阿拉伯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对石油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端造成的
C、在宗教文化、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和争夺造成的
D、对水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议造成的
7、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世界最著名的石油输出地区为,它的石油主要输往、、等地区和国家。
(2)海上石油运输路线A经海峡,到达和。
(3)海上石油运输路线B绕道角,到达和。
(4)海上石油运输路线C经运河,到达和可以缩短路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和一些文字资料,图文并茂的从中东的地理位置、世界的“油库”、宗
教与文化习俗这三个方面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中东是世界的热点地区。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地理的读图能力和通过图文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些资料的提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大了课堂容量。
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资源观、人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