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试卷二终审稿)
- 格式:docx
- 大小:167.39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黄晕.(yùn)赫.然(hè)归省.(shěng)B.哺.育(bǔ)蓬蒿.(hāo)诘.问(jié)逞.辩(chěng)C.确凿.(záo)抽噎.(yè)骸.骨(hái)丘壑.(hè)D.酷肖.(xiào)亘古(gèng)陨.落(yǔn)告禀.(bǐ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引人瞩目栩栩如生呼朋引伴流连忘返B.名列前矛杞人忧天汗流浃背再接再励C.笑逐眼开披蓑戴笠赏心悦目巧妙绝伦D.鳞次栉比通霄达旦按排工序鸦口无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醋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B.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
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比喻)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拟人)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初一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1分)A、抹黑抹杀抹布抹墙转弯抹角B、着手穿着着急着迷一着不慎C、星宿住宿宿愿宿将三天两宿D、和棋和牌和面和药曲高和寡2、成语考查(6分)①在下列方框中填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1.5分)例如:念含(有口无心)杭航()忍想()感喊()②数字与成语之间往往存在的巧妙的关系,请你根据下面数字各打一个成语。
(1.5分)例如:20÷3:陆陆续续1/100 ()12345609()9寸+1寸=1尺()3、一位英国汉学家来到中国旅行观光,一天晚上,他对宾馆服务台的值班人肖雯说:“小姐,明天早上请为我办一件事好吗?”肖雯含笑答道:“很乐意为先生效劳。
”那汉学家颔首微笑,随便写了一个“辅”字。
肖雯看后,会心地瞧着汉学家莞尔一笑,说:“请教授放心,一定办到。
”你知道那“辅”字是什么意思吗?(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理解作答。
(4分)生活中,我们仰慕一种高度——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欣赏一种长度——用双足丈量的二万五千里征途;我们崇拜一种风度——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最长的一行;我们痴情于一种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迷恋于一种厚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渴望一种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动于一种力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疮.疤(chuāng) 书斋.(zhāi) 镶嵌.(qiàn) 肿胀.(zhàng)B.愧怍.(zuò) 门框.(kuāng) 惶.恐(huáng) 哀悼.(diào) C.憎.恶(zēng) 诘.问(jié) 取缔.(dì) 滞.笨(zhì)D.门槛.(kǎn) 晌.午(shǎng) 膝.盖(xī) 塌.败(tā)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晕眩沉默寡言惊慌失错B.坍塌凌乱不毛之地年与时弛C.流淌呻吟麻木不仁犹豫不决D.帐蓬派遣稀稀拉拉精益求精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噪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B.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C.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D.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初一语文考试说明:全卷共6页,四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一. 书写(3分)1.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清楚、工整。
二、积累(25分)2.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黄河以它英雄的气pò(),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光未然《黄河颂》)(2)他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qì()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他们要汇合在一起。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3)但当我哀dào()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4)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pì()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杨绛《老王》)3.补全成语。
(3分)(1)可歌可(2)为人知(3)气冲牛(4)深痛绝(5)苛杂税(6)不足道4. 古诗文默写。
(10分)(1)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2),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3),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4)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5),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6)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7)不管走多远,家乡永远是我们眷恋的归属。
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借“,”诗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以“,”诗句借景抒情,寄托自己思亲思家之情。
(8)《木兰诗》中夸张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英姿的句子是,。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6分)(1)及.鲁肃过寻阳()(2)即更.刮目相待()(3)见.往事耳()(4)对镜帖.花黄()(5)徐.以杓酌油沥之()(6)凭.君传语报平安()三、阅读(43分)(3分)(一)名著阅读(5分)6.《呼兰河传》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下列对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期中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2分)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2)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zhì()痛的热爱。
(3)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yǔ()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2.下列各组词语中均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4分)(1)谣言咳嗽锲而不舍刮目想看错字:________ 改正:________(2)深宵屏嶂大庭广众迥乎不同错字:________改正:________(3)诘问滞笨不以为然夫孺皆知错字:________ 改正:________(4)跌起气魄目不窥园当之无愧错字:________ 改正:________3.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A.《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2分)A.萦(yíng)绕亘(gèn)古锲(qì)而不舍镐(gāo)头B.伛(yǔ)弯殷(yīn)红污秽(suì)矜(jīn)持C.挚(zhì)痛谰(lán)语愧怍(zuò)斟酌(zhuó)D.气冲斗(dòu)牛凹凼(dàng)校(xiào)补震悚(sǒng)2.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问题回应称,我们必定不惜代价,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而美方却一意孤行,对中方的态度不以为然。
B.好久之后,父亲自言自语地说:“这人怎么了呢?”C.邓稼先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过巨大贡献.D.人生在世,就要抓住每一天的精彩,如果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求当之无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A.据统计,瘦西湖景区昨日半天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左右。
B.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道,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亿征税产品清单,中方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加大反击。
C.随着大陆经济发展进一步向高质量水平提升,使广大台商台企相信只要抓住大陆经济发展的脉动,一定能够赢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D.国内萤火虫研究专家认为,在同一区域大规模捕捉或放飞萤火虫,不仅会给输入地生态带来负面影响,更易造成输出地萤火虫灭绝。
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王与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寒暄时说:“多日未到府上拜访,家父、家母身体都还好吧?”解说:小王的表述十分得体而且很有礼貌。
B.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
解说:这句话中的“在”和“唱歌”分别是连词和动词。
C.“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向未来做出的承诺。
解说:句中的“是……更是……”表递进关系。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③,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④,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⑤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⑥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⑦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⑧莲,。
(周敦颐《爱莲说》)(2)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辛,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cāng,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上汉字。
(3分)cāng 酿瀑(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应将它改成(2分)(3)文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分)(4)请用上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写你喜爱的花朵(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题目题。
(4分)(1) 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有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如今,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大部分已经变为现实,因此他被誉为和 .(2)《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个叫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2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裕安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孝心无价,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知孝道:请收集有关孝亲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2分)。
(2)明孝义: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2分)。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完整版)⼈教版七年级语⽂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试卷⼆),推荐⽂档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试题(总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命题⼈:尧彬⼀三题号(⼀)(⼆)⼆(⼀)(⼆)(三)四总分得分( A. 骊(lí)歌亘古(gèng) 义愤填膺(yīng) 挺⽽⾛险B. 宿(sù)儒污秽(huì) 鲜为⼈知(xiān) 杂乱⽆张C. 哽咽(yè) 彷徨(páng) 妇孺皆知(rú) 凌乱不堪D. 脚踝luó 慷慨(kài) 锲⽽不舍(qiè) 踌躇满志3.下列⽂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项是()A .《童年》——⼩说——⾼尔基——前苏联B .《褔楼拜家的星期天》——福楼拜——《包法利夫⼈》——法国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朝花⼣拾》——鲁迅D .《⽊兰诗》——乐府诗——《乐府诗集》——郭茂倩4. 以下句⼦没有语病的⼀项是()A 、通过集体讨论,使⼤家终于明⽩了“我为⼈⼈,⼈⼈为我”的道理。
B 、⽼师,我爸爸今天晚上要做⼿术,不能来参加家长会了,请原谅。
C 、即使没有任何⼈的帮助,王云凭借⾃⼰的努⼒也可以取得考试的成功。
D 、“⾦⽆⾜⾚,⼈⽆完⼈”,任何⼈都难免没有缺点。
5.对下⾯的句⼦所使⽤的修辞⽅法,判断正确的⼀项是()①将军百战死,壮⼠⼗年归。
②军书⼗⼆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低唱,蟋蟀们在这⾥弹琴。
A ①对偶②顶真③拟⼈B ①夸张②顶真③⽐喻C ①夸张②对偶③拟⼈D ①对偶②⽐喻③⽐喻6. 仿照下⾯的句⼦,续写⼀句话。
(4分)感谢伤害你的⼈,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境;感谢遗弃你的⼈,因为他教会了你独⽴。
感谢,因为他。
7. 你是⼗四五岁的中学⽣,如果向不同年龄段的⼈问去公园的路,该怎样问?(1)问⼩学⽣:“ ”(2)问三四⼗岁的中年⼈:“ ”(3)问六七⼗岁的⽼⼈:“ ”8.读下⾯⼀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探究的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试卷二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总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尧彬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40分)(一)语言应用与表达(26分,1-5题每题3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选出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骊.(lí)歌 亘.古(g èng) 义愤填膺.(y īng) 挺而走险 B. 宿.(sù)儒 污秽.(hu ì) 鲜.为人知(xi ān) 杂乱无张 C. 哽咽.(y è) 彷.徨(p áng) 妇孺.皆知(r ú) 凌乱不堪 D. 脚踝.lu ó 慷慨.(k ài) 锲.而不舍(qi è) 踌躇满志 3.下列文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 .《童年》——小说——高尔基——前苏联B .《褔楼拜家的星期天》——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法国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朝花夕拾》——鲁迅D .《木兰诗》——乐府诗——《乐府诗集》——郭茂倩4.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通过集体讨论,使大家终于明白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B 、老师,我爸爸今天晚上要做手术,不能来参加家长会了,请原谅。
C 、即使没有任何人的帮助,王云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取得考试的成功。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A ①对偶②顶真③拟人B ①夸张②顶真③比喻C ①夸张②对偶③拟人D ①对偶②比喻③比喻6. 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4分)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谢,因为他。
7. 你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如果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去公园的路,该怎样问?(1)问小学生:“”(2)问三四十岁的中年人:“”(3)问六七十岁的老人:“”8.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探究的结果。
(4分)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的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
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
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的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
探究结果:(二)语言的积累与赏析(14分)9.名篇妙句的积累(8分,每空1分,)①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②,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④,/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⑤,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⑥《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点头生活的句子是,。
10. 同学们,本期来我们开展了“黄河,母亲河”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常用的俗语、谚语、成语当中有许多也和黄河有关,你能说出几个吗(至少3个)你能背上几句关于黄河的着名诗句吗(至少三句)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2)卿今者.才略。
(者:)(3)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4)见往事..耳。
(往事:)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3.甲文中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乙文中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的原因又是什么阅读两文后你有什么感想(4分)14.甲乙两篇文章所谈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你能写出几句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吗(至少两句,3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15-19题。
(15分,每小题3分)①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步,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人两支,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击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经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5.第①段描写孩子们开船出航动作的词语有:,这些描写表现出少年们驾船技术,同时又表现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16.第②段中的景物描写,主要是从人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两方面着笔的。
人的感觉又从嗅觉、触觉、觉、觉等方面来描写;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如“”。
17. “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依据写出了看戏的节令是,这既照应了文章开篇第一段,又为后文写埋下了伏笔。
18.“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一句中的“朦胧”本应是形容词,在这里作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
19.第③段中的“他”指代,表现了“我”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0-23题。
(12分,每小题3分)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的年龄。
只知道我刚踏进小学校门,他已经是五、六年级的“大”学生了。
记住他,因为他是一个乞学者。
他是一个孤儿,或许有哥嫂,但无力供他读书。
然而他依然在读书,当然读得十分艰难。
——隆冬时节,我穿着厚厚的棉衣,厚厚的棉鞋,依然冻得双颊红肿,涕泪横流。
却看见他穿着破单裤,光着双脚走过满是泥雪的校园。
一只胳肢窝下夹着书本笔墨,另一个胳肢窝下夹着双不知道谁个送给他的单鞋——那鞋是进入教室之后才穿的。
——放学了,我们一溜烟跑回暖融融的家里,等着我们的是热乎乎的饭菜和母亲温暖的笑脸。
他却无处可去。
有时被老师留在教工食堂吃一顿,有时被学生家长们喊到自己家去。
也到我家来过。
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叔叔婶婶,便不再多话。
饭桌上也不见他狼吞虎咽,只是沉沉稳稳地吃。
吃完了,轻轻鞠个躬,便退了出去。
那神态,从此便深深印在我脑中,后来看到不卑不亢这个词,才明白那神态的全部。
不知道他后来境况如何。
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吃着百家饭,仍孜孜以求的少年,当会敲开命运之门。
那踏过泥雪的双脚,会带着他踏上一条坚实而辉煌的人生道路。
我给我的儿子重复讲述着乞学者的故事。
——冯剑华《乞学者》20.6段、7段前面都写到“我”“我们”的情况,这样写的作用是。
(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多次使用了“不知道……只知道……”“不知道……可以肯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行文(不超过45字)22.我为什么给儿子重复讲着乞学者的故事(请列出3条)23.下面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的主旨是歌颂乞学者艰苦奋斗的精神。
B.文章主要从吃穿两方面表现了乞学者求学的艰难。
C.家长们叫乞学者去吃饭是为了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D.写乞学者到我家来吃饭的情景,表现了他的人品气质。
E.本文的语言简洁明快,绚丽多彩,又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深长。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4-27题。
(13分)人在贫穷的时候,才知道过日子的艰辛;在富足的时候,就想不到后面的磨难。
“母亲的存款”总是在贫穷时出现,而这次它是贮存在我们心中的希望和爱。
于是我们竟能用“希望和爱”来战胜一切!我爱你——妈妈。
⑴我的父母原来在一家国营建筑企业上班,在我考上市重点高中的那年,建筑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瘫痪,父亲和母亲都没班上,一家人仅靠公司发给的200元生活费过日子,生活极其艰难。
⑵临近开学,父母面对通知单上高达上千元的费用,陷入了沉默。
他俩原本就是低收入,我们家的日子一直是过得紧巴巴的,可以说没什么积蓄,眼下单位断了工资,又没其他来源,这笔钱从何而来?离上学的日子越来越近,父亲成天唉声叹气,束手无策。
我也感到在父母最困难的时候自己不但不能分忧,还雪上加霜,心里生出愧疚,对上学念书心灰意冷。
⑶父亲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放下脸面,出门去求人借钱。
人穷低三分,父亲四处奔走,一天回来只借到了300元。
第二天,当父亲又准备出门时,被母亲叫住了。
母亲慢慢地从床底下的木箱里取出一个纸盒,小心地打开,拿出一叠面额不等的纸币,然后数了又数,有700多元。
母亲说:“这是我在往日的开支里一元两元地积存下来的,是为以后遇到困难时应急,攒了三年才这点钱,加上借来的刚好够。
”父亲的眉头舒展开了,我却流出了眼泪。
⑷我如愿上了高中,家里的经济却捉襟见肘。
为了凑足我每月的生活费,为了尽快偿还借款,父母在家十分拮据,足有半年没吃肉。
母亲为了让我安心学习,一再叮嘱我:“再穷也不能不让你读书,你正在长身体,饭要吃饱,学习要抓紧,困难再大,妈妈会有办法的。
”⑸穷则思变。
父亲以前喜欢鼓捣无线电,业余还帮人修过电视机、音响什么的,母亲提醒他把这手艺用起来,或许还能混碗饭吃。
父亲一拍脑门,如梦方醒。
于是找出曾买下的书籍,收拾现成的工具,在家里干开了。
由于他肯钻研,技术好,收费合理,又乐于上门服务,生意很红火。
几个月后,父亲索性办了执照,租了门面,正式开店营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