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调研报告28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28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商丘古城调研报告(上)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发掘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对商丘古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一、商丘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商丘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1600年商朝晚期。
商丘古城作为商代文化遗址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考古发掘结果显示,商丘古城的规模庞大且布局合理,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特征。
商丘古城内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以古代宫殿和庙宇为主要建筑形态。
其中,商丘圣庙是商丘古城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供奉着中国历史上最崇高的儒家思想代表之一孔子。
圣庙以其庄重肃穆的氛围和精致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二、商丘古城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商丘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址、文化景点和民俗风情等。
其中,商丘古城遗址是商丘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遗址内保存了丰富的商代文物,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此外,商丘古城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纪念馆和艺术馆等景点,展示了商丘丰富的文化底蕴。
商丘古城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商丘古城已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古城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利、设施不完善等。
因此,商丘古城的旅游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三、商丘古城的保护与传承商丘古城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保护。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商丘古城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意识不强、保护措施不到位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商丘古城的文化遗产,我们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城保护的认知和重视。
同时,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定,加强对商丘古城的保护力度。
此外,还应加强研究和合作,吸引专业人才参与古城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商丘古城调查报告姓名:***学号:*******班级:都市规划***班实习地点:商丘古城中山大街和大隅首街实习时刻:2010年5月5号8:00——12: 002010年5月23日一,商丘古城概况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商丘县城。
建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
建于明正德六年( 1511 年)。
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钞票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
有作为华夏之邦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之隐喻。
城墙周长 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
城内地势为龟背形。
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
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
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
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因此,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讲。
依照相生相克之讲,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今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闻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壮悔堂”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
还有名声在外的商丘三杰:职森、屠东、张珂。
在城南古宋河边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
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西周宋国和汉唐朝时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
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钞票,寓天圆地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
砖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
商丘古城文化风貌保护性旅游开发规划研究作者:付翔辰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11期摘要: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起来的。
传统城市的现代型转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不能仅仅留于形式的模仿。
古城文化保护,既要保护其形式,也要保护其内涵,怎样有机更新才能既不损害整体历史美感与风貌又能实现现实发展的需要?本文将通过对商丘古城旅游开发规划的角度探讨关于我们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古城保护;文化传承;生态规划;商丘古城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78-02一、目前现状及问题(一)商丘古城背景与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新城区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也随之加快,很多古老城市的传统文脉及建筑风貌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城市特色,沦为缺少历史根脉的城市,古城保护已成为许多城市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对古城改造和规划的过程中,应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对其整治和改造,保护好原始的古城文化风貌,从而协调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关系。
商丘古城是明清时期的归德府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墙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950米,总面积1130m2,并被水域面积达8000多亩的护城湖怀抱其中。
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渗透进这方水土,商丘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于是“商丘古城”名扬其外。
古城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城墙、城湖、城廓“三位一体”、外圆内方,形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以及优美的护城湖水利风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沉淀及大量的文化遗迹,现已开发为旅游项目。
旅游开发较集中在由城墙北门“拱辰门”至城墙南门“拱阳门”的中山北街以及直穿古城南部城湖的中山南街沿岸,街道两侧名胜古迹众多、官宅府邸毗邻,钱庄、店铺、作坊林立,成一字线性串联分布,形成了具有古城风韵的集旅游观光、购物娱乐、休闲游憩中心。
学校代码10125 专业代码120203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商丘古城旅游再开发研究姓名陈晓亚专业旅游管理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指导教师张慧霞教授2009年6月9 日niversity Code 10125 Major Code 120203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Thesis for Master’s DegreeTitle Traveling Research Of Deep LevelDevelopment of Shangqiu ancient cityName Chen xiao yaMajor Management of TourismResearch Orientation Traveling development and planTutor Professor zhang huixiaJune 9,2009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I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西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不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摘要商丘古城坐落在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且保存完好的古城。
商丘古城文化旅游战略研究陈雪花摘要: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对历史的记录,对现代人而言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积极进行有机更新。
通过调研的方法,依托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结合商£的文化遗产状况分析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建设过程的自身优势以及在发展文化旅游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文化旅游建设需要管理者积极转变思路,以游客需求为中心提供相关服务;进行部门合作,规范管理;政府给与产北政策倾斜,多产业融合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商丘古城旅游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商丘;古城;文化旅游Abstract: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witness of a region's histo ry and culture,a record of h istory,and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 ltural resource for modem people.Shangqiu,a fi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has been actively renova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r elev ant national policies.Tliroiigh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 ch,based on the policy of t he integration of c ultural resources and to urism,combined with the cultural heritage status of Shangqiu,this p 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 he cultural tourism construction of t he ancient city of S hangqiu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 ment of c ultural tourism,and final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ourism construction of Shangqiu ancient city,changing managers'thinking actively centered on the needs of t ourist to provide relevant services, carrying out department cooperation and standardized manage ment,giving some policies by the government,and integrating multiple industries are put forward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 ultural t ourism construction.Key words:Shangqiu;ancient city;cultural tourism中图分类号:C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20)-03-63(6)作者简介陈雪花,河南商丘学院讲师。
商丘旅游调研报告商丘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
商丘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
商丘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有以下几个:1. 商丘殷墟:商丘殷墟是商丘市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商朝遗址,也是商代时期中国最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游客可以在商丘殷墟中感受到丰富的历史文化。
2. 天平山:天平山是商丘市的一座著名山脉,被誉为“中原第一山”。
这里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游客可以在山上欣赏到壮丽的山景和美丽的风景,还可以参观到一些古代的建筑和文物。
3. 姜堰:姜堰是商丘市一个著名的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这里有古老的街道、传统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4. 梁园:梁园是商丘市的一处历史悠久的园林景点,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这里有精美的园林设计和古典的建筑,游客可以在园中漫步,欣赏美丽的花园和湖泊。
5. 郑考公祠:郑考公祠是商丘市的一处历史名胜,也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纪念明代时期的郑成功的地方,也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地点。
通过对商丘市的旅游调研,我发现商丘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商丘市的旅游景点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对自然风光感兴趣的游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景点。
然而,商丘市的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商丘市的旅游宣传不够到位,很多人对商丘市的旅游资源并不了解。
其次,商丘市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还有待提高,部分景点的设施老旧,服务不够完善。
最后,商丘市的交通运输也需要改善,目前到达商丘市的交通方式有限,影响了游客前往游览的便利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商丘市可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市民和游客对商丘旅游的认知度;同时,商丘市可以引进专业的旅游管理机构,提升景点的服务质量,改善旅游设施的条件;最后,商丘市可以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通合作,增加到达商丘市的交通方式和频次,提高游客的便利性。
商丘家乡调研报告商丘家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更深入了解商丘家乡的发展现状和民生状况,我带领小组对商丘家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统计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覆盖了商丘家乡的不同地区和年龄层次的居民。
实地走访重点了解了商丘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改造等情况。
统计数据分析主要依托商丘家乡的官方统计数据和相关报告。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经济发展根据统计数据,商丘家乡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依然是主导产业,但工业和服务业也在逐渐壮大。
农业方面,商丘家乡的种植业产出稳定增长,养殖业也在快速发展。
工业方面,商丘家乡的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制造业仍然占据一定的比重,但新兴产业也逐渐涌现。
服务业方面,商丘家乡的旅游业和文化娱乐业相对较为发达,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 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商丘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
道路交通方面,乡村公路得到了较好的硬化和改造,方便了农民的日常出行。
电力供应和通信设施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提升。
然而,水利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农田用水不畅等情况。
3. 教育医疗商丘家乡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调研显示,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较低,教育资源较为匮乏。
另外,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医疗设施也有所欠缺。
这给农村居民的健康和教育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通过对商丘家乡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在经济发展方面,商丘家乡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发展新兴产业,以提高农民收入。
2.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水利设施和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
3. 在教育医疗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支持,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
4. 在旅游业和文化娱乐方面,商丘家乡应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娱乐项目,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学号:*********专业:地理旅游时间:2011-12-23古城概况: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
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
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商丘古城城墙周长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
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
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
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商丘古城。
如今的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壮悔堂”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
在商丘古城南古宋河畔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
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春秋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朝的应天府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
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1.引言商丘古城位于中国河南省商丘市,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国古代城市遗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商丘古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考察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对商丘古城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并对其旅游发展和保护提出建议。
2.历史背景商丘古城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约有3000年的历史。
在商、周、汉、魏、晋、唐等朝代,商丘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商丘古城建筑风格独特,城墙、宫殿、寺庙和街道等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优秀传统。
3.景点介绍商丘古城的主要景点包括城墙、皇城、孟庙、大观楼等。
城墙是商丘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围绕整个城市,体现了古代城市的防御功能。
皇城是商丘古城的核心,是古代皇宫的遗址,保存了大量的石碑和雕刻艺术。
孟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之一,也是商丘古城最重要的宗教建筑。
大观楼是商丘古城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美景。
4.文化价值商丘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重要遗址,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商丘古城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古代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旅游发展商丘古城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商丘古城已经成为中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交通状况需要改善,方便游客的进出。
其次,景点设施需要完善,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和休息设施。
最后,宣传和推广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吸引更多的游客。
6.保护建议商丘古城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一些改进。
首先,要提高人们对古城保护的意识,增加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其次,要制定更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一切破坏古城的行为。
最后,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7.结论商丘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加强旅游发展和加强保护工作,商丘古城可以成为河南省的旅游品牌和文化名片。
论文题目关于商丘古城中山南北大街的调查报告学生姓名李向阳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号100331218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3年 1 月关于商丘古城中山南北大街的调查报告一、前言是漫长的岁月成就了所有的历史文化。
这些,因为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日晒雨淋而留存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国家乃至世界的奇迹。
就像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等等,这些不仅仅是为了让活在当下的我们去惊叹它的雄伟,更多的是让我们明白它们的历史价值和这些宏伟壮丽表面背后的故事,从而启发每一代的中华儿女。
从早期开始,中央政府就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和保护,就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任何一个社会都必然包含着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最基本的层面。
其中,文化建设即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并引领着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始终是一切发展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重追求的是物质文明的建设,因此,国家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所以,于2013年1月17-23日,由于长春理工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调查,我以“关注商丘历史文化名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对自己的家乡即河南商丘的中山大街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走访各家的店铺,访问一些居住较久的老居民,还有搜查一些相关资料。
在深感商丘历史文化名街悠长古韵的同时,也明白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二、调查对象:商丘中山大街居民和商人、管理和整治的相关工作人员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随机访谈、查询资料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商丘中山大街的古今概况河南商丘,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老的商丘拥有许多的古街小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清古郡中山大街,中山南北街区是商丘古城的南北中轴线,全长1200米,是具有明清传统风貌的商业街区,是整个名城文化遗存的精华之一。
关于如何做好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宣传营销工作的调查报告路通赵向群商丘古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其核心景点归德府古城是国内少有的城湖、城墙、内城三位一体古城池的典范之作,在1984年就被国务院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其历史人文价值和历史景观的稀缺性都赋予了其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
然而,由于古城历史上作为行政区的原因,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一直没有大规模展开,当前,在商丘市和睢阳区两级政府的努力下,古城大规模的修复和利用已拉开序幕并快节奏的进行中。
但是如何提高古城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扩大古城的外来游客量,已经是摆在古城旅游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商丘市旅游局按照景区宣传的一般理念,结合商丘古城的实际,并广泛征求了旅游界各方面意见,做了以下的分析和调研。
一、要强化政府主导目前,商丘古文化旅游区营销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战略,带动全区树立旅游意识,形成各单位广泛参与、广大市民积极配合的旅游发展良好氛围。
一是要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旅游主管部门、企业负责人等参与的领导机构,各负其责,推动旅游区的营销推广工作。
二是要组建营销团队。
一方面聘请知名营销公司对景区进行包装打造,策划新闻事件、制定营销推广方案。
借鉴丽江古城、台儿庄古城、云台山等成功景区在旅游营销方面的做法,在景区营销的不同时期,聘请专业营销推广公司帮助提升景区知名度,同时进行市场调研,为领导科学决策,了解市场,制定营销推广方案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要抓紧组建商丘古城旅游营销团队,为营销方案的实施,建立有效的营销网络,开拓商丘古城的旅游市场,引客入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出台奖励政策。
目前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包括山东、河南、山西等周边省市重点景区所在地政府或旅游景区都相继出台了吸客返利和优惠政策,牢牢抓住了组团社的心理,大大提高了组团社的积极性。
随着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形象推广的不断加大,要拿出专项资金,借鉴枣庄、开封等周边地市的成功经验及早着手制定有吸引力的招徕游客奖励政策,注重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为下一步培育客源市场,拉动景区人气起到较好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