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测试与评议
- 格式:pdf
- 大小:863.12 KB
- 文档页数:5
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分析及处理摘要: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运行中断路器发生非故障性误跳闸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防止断路器误动非常重要,目前,多是从管理角度加强防范,如加强巡视和维护工作等。
本文提出断路器控制回路优化方法,以解决断路器误动问题。
关键词: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处理1 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情况分析1.1 断路器操作电源监视问题在断路器机构的电路中,由于系统远方操作箱跳闸、合闸只与串联电路相关,如果该线路掉电时会产生跳闸、合闸不通问题,由于TWJ或HWJ位置继电器均不吸合,会发出控制断线信号;但由于断路器是串联形式,如果并联线路出现问题,回路依然会正常运作,保护装置不会发出任何信号。
但实际上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压力闭锁回路、储能控制回路、信号回路都已经失效。
如果进行合闸操作,合闸弹簧又没有储能,导致继电器无法与并联电路吸合,电路器也无法获取机构未储能信号,断路器合闸回路无法闭锁,合闸后回路通过操作箱HBJ与合闸回路保持导通状态,最终导致合闸线圈无法断电产生烧毁问题。
如果断路器压力降低,同样不会发信和闭锁操作,导致断路器状态失控,可能出现断路器气压异常造成断路器跳闸、合闸,埋下安全隐患。
1.2 储能控制与闭锁回路问题储能闭锁回路和储能信号都取自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继电器只能在未储能时动作,已储能时不动作。
但继电器不动作,不能够说明储能装置或该回路没有问题,如果继电器线圈损坏、断路器电源掉电、SP 接电损坏,同样会导致继电器不动作,从而导致断路器在合闸后无法储能,并且不能被发现,闭锁回路失效,在下一次合闸时很容易造成线圈烧毁。
1.3 正常停电检修操作所引起的控制回路断线当操作电源整体未出现闭合现象时,各个线圈均不会出现带电现象,此时常见的闭合节点也会处于闭合状态,并将控制回路断线警告发出。
当储能电源存在空开未闭合状态时,很容易引起储能电源失电现象,此时的开关控制回路与相关节点处于串联状态,而且并未闭合,开关在未储能断开状态下形成回路负电,并引发控制线路出现报警问题。
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新型控制回路柏文健;岑荣佳【摘要】本文提出一种新型三相不一致保护控制回路,该保护控制回路增加了继电器和触点的数目并改变了原有的拓扑结构.对比传统三相不一致控制回路中存在的器件易老化、时间继电器可靠性差等不足,本回路具有对器件依赖性低,防老化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的特点.同时针对电网故障排查中遇到的时间继电器校准存在的步骤复杂、需要断电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期刊名称】《电气技术》【年(卷),期】2019(020)001【总页数】4页(P73-76)【关键词】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时间继电器;控制回路【作者】柏文健;岑荣佳【作者单位】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贵州都匀 5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三相不一致运行是指电力系统中某一支路上三相中的单相或者两相断开运行的情况[1]。
对于部分高压和所有超高压、特高压的电压等级的电网,出于对高压绝缘、系统稳定性和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考虑,系统大范围的采用分相断路器,并配置有单相重合闸保护且采用后加速保护。
同时由于装置和人工操作等因素,系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处于三相断路器分相状态不一致的异常运行状态,应配置可以反映断路器非全相运行状态的非全相保护,作用于跳开已处于不正常状态的断路器[2]。
根据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20~500kV断路器三相不一致,应尽量采用断路器的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而不再另外设置同类保护[3]。
但是,在实际的工况运行下,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可靠性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二次回路中采用的接触器、继电器等关键元件运行工况较差,断路器的三相不一致保护控制回路中的时间继电器需要定时的校检,从而才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4-6]。
关于三相不一致回路改进的研究有很多,各有侧重,文献[7]提出的控制回路降低了对于器件的依赖性,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但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修的负担。
断路器开关控制回路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断路器是一项重要电气设备,这对于接通或断开电路具有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断路器能否迅速动作将故障点切除,与断路器的电气、机械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还关系到其控制、保护二次回路接线的合理性。
因此,对于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断路器;开关;控制回路;常见问题;处理措施1断路器控制回路原理分析以 35kV 联合变电所的断路器控制回路为例,目前,断路器分、合闸二次控制回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断路器在合闸命令发生过程中,如果断路器辅助接点没有返回,合闸回路会一直处于导通的状态。
在实际运行中,断路器在合闸操作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首先,在断路器分、合闸过程中,断路器机构和辅助开关配合不合理问题经常出现,导致在分、合闸过程中,断路器分、合闸到位辅助开关触头难以断开;其次,断路器机构自身的灵活性严重缺失,卡涩现象较常见。
在断路器分、合闸操作过程中,虽然分、合闸回路导通,但由于受到机构问题的影响,很难合上断路器。
2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问题分析2.1跳闸操作箱误发跳闸信号针对跳闸操作箱误发跳闸信号问题,值班人员必须要明确断路器跳闸的原因是因为正常操作跳闸导致的,还是事故跳闸导致的。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图 1例如,图 1 为某厂生产的分相操作箱原理接线图的一部分,这在220kV 和以上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手动正常操作断路器跳闸过程中,极容易误发保护动作出口跳闸信号。
例如,以A 相为例,在手动操作断路器跳闸的时候,手动继电器 STJa 励磁,其接点STJa 闭合,如果跳闸回路接通了,比较容易导致断路器出现跳闸的情况。
在此过程中,对于“防跳”继电器的自保护回路来说,接通了保护动作出口跳闸信号继电器 TXIJa 电流线圈回路,导致其励磁动作,不利于运行人员的正常操作和运行。
110kV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在智能变电站中,常规的二次回路已经被取消了,主要应用了数字通信,进而控制断路器,体现了操作箱的智能化。
通过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高的用电质量,对断路器而言,优化了转换开关之后,相关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也明显提升,智能一次设备为设计方案的基础,进一步体现了一体化设计理念。
关键词:110kV;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前言目前在中低压电网中普遍采用SF6弹簧操作机构断路器,其控制回路接线完好性和正确性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现以110kVLW35-126断路器控制电路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其二次接线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1LW35-126控制回路原理分析LW35-126控制回路由操作电源、跳闸与合闸控制、闭锁电路、弹簧储能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图1为该型断路器操作机构电气控制原理接线图,其中实线框内电路为与之配合的保护操作箱简化接线。
图1中:K1防跳(当用操作箱防跳时,该元件线圈需断开),K11合闸,K22分闸,K2为SF6气压低告警,K3为SF6气压低闭锁,K4储能中闸,KM储能控制,SBT1就地/远方切换,SBT2就地操作。
HJ合闸,TJ分闸TBJ跳闸保持,HBJ合闸保持,HWJ合位监视,TWJ分位监视。
1.1远方合闸控制回路操作箱L+电源(L+,正极)101→HJ1-2→TBJ3-4→HBJ线圈→端子17→SBT1(1-2)→K121-22→K3(21-22)→K4(21-22)→S1-3→K11→102构成回路,启动K11合闸,并使HBJ吸合,HBJ1-2闭合,实现合闸自保持。
合闸成功后,S1-3断开,合闸返回。
1.2远方分闸控制回路操作箱L+电源经101→TJ1-2→TBJ电流线圈→端子26→SBT1(3-4)→K3(31-32)→S6-8→K22线圈→102构成回路,启动K22跳闸,并使TBJ吸合,TBJ1-2闭合,实现跳闸自保持。
浅析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故障处理摘要:电力系统中,断路器运行工作时,存在回路的断线故障,如果这种故障出现,对断路器运行的正常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会引发更为严重故障,比如说保护动作的短路器不成功的跳闸、停电问题大范围的出现等等,最后严峻的事故是出现安全事故。
基于这样的原因,本篇文章对断路器出现控制回路的断线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一些简要处理故障的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一些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故障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的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促使电力系统维护及调试,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在一定程度上还提升了电力系统在运行上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以及保护性能。
在微机保护的作用下,断路器在控制回路时更加简明和方便操作,更是能更好地对电缆使用的引线数量进行减少。
在变电的运行中,经常会发生控制回路的断线情况,如果出现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断线故障,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对断线的故障实施定位与检修工作,来确保电网的安全性。
1、分析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断线故障1.1出现控制回路的断线故障原理在串联合闸位置的继电器以及处在跳闸位置的继电器,在正常的情况下,通电励磁仅仅只有一个,当断路器处在合闸的状态情况下,合闸位置的继电器是通电的状态;当断路器在跳闸的情况下,跳闸位置的继电器也是通电状态;当合闸位置和跳闸位置的继电器的常闭节点同一时间关闭,控制回路就会出现断线。
正常情况下,两种位置下的继电器中常闭接电不能一同关闭,如果出现同时关闭的情况,保护回路中就会通电,控制回路显示为断线信号。
1.2控制回路出现断线的原因引发控制回路出现断线存在很多的原因,在保护测控的装置本身有问题出现时,就会造成控制回路的断线、用来控制的开关失灵、其中断路器的储能接电产生故障或者不能存储电能、还有断路器中分合闸线圈被烧毁或者辅助点的不良接触、接线端的松动、开关汇总电源的插件没能插进等等的情况,都是会造成控制回路出现断线的故障。
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断路器跳跃闭锁继电器的装设方法以及控制回路的接线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验器材•断路器•跳跃闭锁继电器•交流电源•信号发生器•多用电表•电线、插头、万用表等实验原理断路器跳跃闭锁在高压线路中,当断路器需要进行一次充电操作时,必须保证断路器彻底关闭并锁住,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而在断路器没有完全关闭之前,不能允许开关被触发。
因此,利用跳跃闭锁继电器将断路器上的锁执行机构和触发装置相互关闭,可以实现断路器的跳跃闭锁。
控制回路控制回路是指控制某个电器的回路,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控制元件组成的。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使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电磁阀等元器件来实现控制回路。
控制回路由电源、控制元件、控制装置和电动机等组成。
其中,控制元件用于在控制回路中起控制作用,包括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电磁阀等。
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注意接线的正确性。
2.接通实验电源,打开控制开关,检查跳跃闭锁继电器和断路器的装置是否正确。
3.将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调整至50Hz,检查断路器的跳跃闭锁是否正常。
4.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实验电路进行测试,检查电路的各项参数是否达到实验目标。
5.关闭实验电源,清理实验设备和实验室。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应注意电路的安全性,严禁触碰空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
2.实验时应注意正确连接电路,特别是控制回路的接线。
3.实验时应注意电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正确操作程序,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4.实验后应及时清理实验设备和实验室,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断路器跳跃闭锁继电器的装设方法以及控制回路的接线方法。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电路的安全性和正确操作程序的重要性。
探究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生产停工,甚至危及生产安全。
及时发现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的原因并及时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探究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深入分析。
一、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的原因1. 电气故障:电线接触不良、线路短路、控制元件损坏等都可能导致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
在电气故障的情况下,断路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无法断开电路,导致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
2. 过载:过载是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设备负载过大,超过了断路器的额定容量时,断路器将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控制回路异常。
3. 误操作:设备操作人员误操作断路器或相关控制开关,导致了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
4.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断路器的正常工作,例如在高温环境下断路器可能易跳闸,而在潮湿环境下可能导致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
5. 设备老化:设备长时间运行后,部件可能出现老化,从而影响断路器的正常工作。
1.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断路器进行检查维护,如清洁、紧固线路连接、更换老化部件等,保证断路器的正常工作。
3. 设备优化:对设备进行优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少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发生的可能性。
4.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误操作导致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
5. 环境监测: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及时处理高温、潮湿等环境因素对断路器正常工作的影响。
6. 更新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设备,采用新型断路器来替代老旧设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定期维护:定期对断路器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恶化导致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
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可能是由于电气故障、过载、误操作、环境因素、设备老化等多种原因所导致,解决方法可从定期检查维护、严格控制负载、优化设备、提高操作人员素质、环境监测、更新设备等方面着手,以预防和解决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问题的发生。
关于 500kV 断路器跳合闸回路及其监视回路设计合理性的探讨摘要:目前国内各大电力设计院对于500kV SF6断路器控制回路的设计思路均大同小异,这种小异可能是基于经验的差异,也可能是基于理念的差异;然而就是这种“小异”导致了现场实际中的诸多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是致命的,因为设计人员大多缺乏现场的实践经验,他们更多的是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设计回路的合理性,但却忽视了现场设备之间是否匹配的问题,往往就是这种设备元器件之间参数的不匹配以及设计人员考虑的不周全,导致现场实际中断路器的跳合闸监视回路及跳合闸回路中产生寄生回路,严重影响到断路器的跳合闸监视功能,并对断路器跳合闸回路产生致命的影响。
以下结合南瑞继保CZX-22G-H2型断路器操作箱和阿尔斯通GL317X型SF6断路器,针对现场设备实际存在的典型问题,对断路器跳合闸回路及跳合闸监视回路设计合理性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SF6断路器;跳合闸回路;操作箱;监视回路;设计合理性1.引言500kV断路器是变电站以及发电厂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设备,既能分合正常的负荷电流,也能开断故障电流,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断路器跳合闸回路及跳合闸监视回路设计合理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电厂500kV SF6断路器的设计回路为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处理方法融入文中,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500kV断路器典型控制回路分析某电厂500kV升压站采用阿尔斯通GL317X型SF6断路器,断路器操作箱为南瑞继保CZX-22G-H2型操作箱;其设计回路图如下:1.断路器合闸回路及跳位监视回路分析a)断路器操作箱的跳位监视继电器(TWJ)与断路器机构箱的合闸线圈(Y01)参数不匹配导致跳位监视继电器拒动:由设计图可知,跳位监视继电器(TWJ)经断路器的储能行程开关(S04:9~10)及断路器的常闭辅助接点(S01:9~10)与断路器合闸线圈(Y01:A1~A2)构成跳位监视回路,用于监视断路器合闸回路的完整性,然而这两个重要的元器件由不同的厂家生产制造,在生产现场中经常会出现元器件参数不匹配的现象,最常见的问题是在跳位监视回路中跳位监视继电器分压不足,导致其拒动,使得断路器在跳闸位置时跳合位监视继电器均无法动作,跳合位指示灯均不点亮,从而无法正确的反应断路器的跳合闸状态。
具有灯光和音响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电气控制中断电器的原理和构造。
2.掌握通过控制器实现灯光和音响的监视。
3.学会进行电路布线。
实验原理: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保护设备。
它常常用于对过载和短路的保护。
当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时,断路器会自动跳闸进行保护。
在实际的电路中,断路器还经常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本实验中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可以用于开、关电路,同时还能实现灯光和音响的监视功能。
实验电路图如下所示。
实验电路图:具体实现过程:1. 首先按照电路图将断路器、保险丝、信号灯、灯座、音响、变压器、电容、电位器、电阻器、开关、插座等器件依次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注意电线的颜色,将引线按照电路图中的颜色进行布线。
2. 初始化电路,检查连接是否有误。
确认后,连接电源,观察信号灯和音响是否有反应。
3. 调节电位器和电阻器的值,观察信号灯和音响的亮度和音量的变化。
4. 通过摇动开关来控制信号灯和音响的开关。
实验结果:本实验通过构建断路器控制回路,成功实现了对灯光和音响的监视控制,当电路中的信号灯发生故障时,音响会发出报警声提示。
实验结果良好。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将课本上的电气控制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搭建断路器控制回路,进一步加深了本人对电气控制的理解。
实验中需要进行电路布线,需要注意的是电线颜色以及连接的正确性,这对于后续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此外,调节电位器和电阻器的值能够精确控制信号灯和音响的亮度和音量,此为电气控制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带来了极大的优势。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对于现代电子科技的重要性,未来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浅析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应用及常见的故障发布时间:2021-03-25T06:09:52.055Z 来源:《河南电力》2020年9期作者:刘如灏[导读] 断路器作为一次设备,是整个电力系统硬件组成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装置,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积极支持。
(海南省海口供电局变电所定安巡维中心海南海口 571200)摘要:断路器作为一次设备,是整个电力系统硬件组成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装置,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积极支持。
断路器防跳回路可以规避断路器出现手动装置合闸与自动装置合闸的情况,如果控制开关触点或触点发生卡顿,则保护动作将会产生反复跳合。
文章首先阐明断路器跳跃危害,然后对防跳回路作用及断路器合闸进行说明,最后基于防跳回路工作原理,讨论相应故障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防跳回路;电力系统;断路器;装置合闸引言电力系统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灭弧结构与断流设备,断路器正常运行过程中能够切断空载与负荷电流,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断路器就会与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配合作业,切断超负荷电流。
断路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备防跳跃闭锁回路,且断路器只能出现一次合闸行为,以此保障合闸期间断路器反复跳合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对断路器防跳回路的作用及故障进行详细分析,能够为电力系统正常供电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1断路器跳跃故障在永久性故障电路闭合中,如果出现故障反复闭合的情况,则故障范围将会持续扩大,并产生相应事故,当保护跳闸信号显示为断路时,故障严重程度会更高,例如断路器爆炸、人生安全事故等。
真空断路器在6kV电压下的主触点约为10mm,真空包装不能承受连续的关闭冲击。
此外,开关线圈符合短时工作系统的工作特征,处于多次分合闸下,极易使合闸线圈出现损坏。
因此,为避免此现象对电力系统的负面影响,应制定相应的防跳举措[1]。
2防跳回路的作用和断路器合闸当前断路器生产制备过程中普遍会配备防跳回路装置,并在此装置的作用下,有效提升断路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跳跃故障的出现频率。
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发表时间:2017-01-19T15:32:10.6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作者:鹿鸣明[导读] 在某线路间隔保护更换为南瑞继保PCS-943N技改项目验收中,发现保护操作箱与断路器机构控制回路配合存在隐患。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在某线路间隔保护更换为南瑞继保PCS-943N技改项目验收中,发现保护操作箱与断路器机构控制回路配合存在隐患。
模拟本侧为弱电源侧,对侧差动动作联跳本侧,当跳闸脉冲较短时,无法使断路器可靠分闸。
本文分析后得出此隐患是由于PCS-943N操作箱分合闸自保持回路与断路器机构中的分合闸自保持回路未能有效配合,且联跳侧出口动作时间较短导致。
文中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由厂家调整保护装置出口时间,或自行改造控制回路。
详述了控制回路的改造方法,消除了隐患,保证了保护装置在任何情况下使断路器可靠分闸。
关键词:自保持、断路器、控制回路1 引言某110kV线路保护装置为配合对侧智能化改造工程,更换为PCS-943N装置。
与之前配置的保护装置相比,新增了差动联跳功能。
此功能是为了解决在长距离输电线路出口经高阻接地时,近故障侧能够立即启动,但由于助增的影响,远故障侧可能故障量不明显而无法启动,差动保护不能快速动作的问题。
在调试过程中验证此功能时发现,对侧保护装置加故障量,本侧保护装置虽然可由联跳正确动作出口,但出现了无法使断路器跳闸的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断路器能否可靠跳闸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发现保护装置更换后,保护操作箱和断路器机构控制回路在特殊情况下,分闸触点导通时间较短时,存在断路器无法分闸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在对控制回路进行了改造后,解决了特殊情况下无法分闸的问题。
2 现有控制回路隐患分析2.1 保护操作箱分合闸控制原理110kV线路保护装置PCS-943N操作箱中分合闸控制原理如如图1所示。
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简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故障的原理与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故障的主要查找方法进行合理总结,从而进一步对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故障的有效处理手段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故障;分析处理现阶段,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取得了有效的提高,且其中大部分的变电站也已经实现了无人值班的目标,其对于220kv以上的各大变电站的控制管理与保护系统的配置也更加的完善与科学。
然而,对于部分老旧的110kv变电站的保护与监控工作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
由于其后台的控制信号不完善,使得其在发生事故时很难有效的依据其所发出的信号来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导致事故的处理工作不及时。
一、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故障分析(一)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故障的原理分析一般来说,处于串联的跳闸与合闸位置中的继电器往往只有一个通电励磁,当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时,则位于跳闸位置上的继电器进行通电工作,反之,当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则只能通过合闸位置上的继电器来进行通电活动,一旦跳闸与合闸双方位置上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同时被关闭,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控制回路的断线问题。
在断路器正常的运营状态中,跳闸位置与合闸位置中的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一般不会出现同时关闭的现象,如果其出现同时关闭的情况,则会使得整个保护回路通电,从而,有效的显示出控制回路断线的信号。
(二)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故障的原因分析能够导致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出现断线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当保护测控装置自身出现安全故障时,就会使得控制回路的开关出现失灵现象,从而,引发控制回路的断线故障。
同时,如果断路器中的储能接点发生故障问题,或者是断路器中的分合闸线圈出现烧毁现象来造成其辅助点的接触不良等问题,也都有可能引发断电器的控制回路断线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断路器的检修工作时,必须将其中可能引发控制回路断线故障的因素,进行及早的控制与排除。
通常,造成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种断路器SF6气体压力值降低发闭锁分合闸信号,第二种可能是由于跳闸、合闸位置继电器接点粘死;第三种原因可能是由于断路器控制电源的空气开关出现了故障与问题,或者是由于保险熔断而造成回路的电源异常现象;第四种可能是,因为在含有弹簧机构的断电器中,由于其能量储存不足,或者直接就没有进行能量储存,而导致控制回路的断线故障;再一种可能就是当储能回路中有继电器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将储能开关闭合,也会导致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出现断线情况;而最后一种可能就是,断路器辅助接点切换不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断线故障。
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也给电力行业带来更多挑战。
断路器是供电系统中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配件之一,是对供电系统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既能够对电能进行合理的分配,还能够保护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当发生运行故障时能够及时将故障断开,避免发生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减少设备损伤。
断路器控制回路是实现断路器功能的重要核心,当发生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时,必须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
本文将基于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常见故障,对查找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查找与处理引言断路器是水电站及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其控制回路是断路器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回路完好与否,直接影响操作和保护命令的正确执行,以及设备的运行安装。
控制回路断线是断路器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在变电站内,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完整是保证断路器可靠执行跳、合闸操作命令的必要条件:若断路器跳闸回路存在缺陷,则系统有故障时断路器不能跳闸而扩大事故,从而导致大面积停电;若断路器合闸回路存在缺陷,则断路器事故跳闸后不能自动重合,从而影响供电可靠性。
1控制回路故障的基本原理断路器控制回路在发生故障的过程当中,主要表现为控制回路断线告警,控制回路断线告警信号回路主要就是通过内部的合闸位置的相关继电器在常闭触点上串联来进行告警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断路器进行合闸的时候,合闸位置继电器会出现励磁,如果断路器是在跳闸的位置,那么是在跳闸的位置出现继电器励磁,因此在这一故障出现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跳闸位置继电器还是合闸位置的继电器,都会同时的产生失磁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闭触点就会同时的闭合,与此同时,相关的保护装置就会发出告警信号,这一告警信号就是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在整个线路处于分闸的状态的时候,如果分闸状态的开关出现了控制回路断线,那么也就说明了整个合闸回路的完整性已经被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够进进行电动合闸,否则相关的人员就会产生安全问题。
小型断路器cb的测试标准-回复小型断路器CB的测试标准引言:小型断路器CB(Circuit Breaker)是一种用于保护电路免受过载和短路等电力故障的电器设备。
它在电路中起到自动断开电流的作用,避免了电路中电流过大而导致设备损坏或火灾的危险。
为了确保小型断路器CB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本文将分步骤回答小型断路器CB的测试标准。
第一步:环境适应性测试小型断路器CB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需要能够正常工作,因此环境适应性测试是测试的第一步。
测试内容包括:1. 温度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放置在极高或极低温度环境中,检查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2. 湿度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放置在高湿度环境中,检查其是否会受潮或受损;3. 尘土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置于灰尘较多的环境中,检查其是否会受到尘土的影响;4. 震动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进行震动测试,检查其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
第二步:静态特性测试静态特性测试旨在测试小型断路器CB的工作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测试内容包括:1. 开断能力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接入电路,施加额定电流,并检查其断开电路的能力;2. 闭合能力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接入电路,施加额定电流,并检查其能否正常闭合电路;3. 断开时间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接入电路,记录其断开电路的时间,以判断其断开速度是否符合要求;4. 闭合时间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接入电路,记录其闭合电路的时间,以判断其闭合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步:过载和短路保护测试过载和短路是小型断路器CB最主要的保护功能。
测试内容包括:1. 过载保护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接入电路,逐渐增大电流负载,直至达到额定电流的一定倍数,检查其是否能够及时断开电路,保护电器设备;2. 短路保护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接入电路,施加短路电流,检查其是否能够迅速断开电路,以保护电器设备和线路安全;3. 过温保护测试:将小型断路器CB工作至连续过载状态,观察其是否会因过热而自动断开电路。
500kV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分析与改进摘要:科技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断路器控制回路控制断路器进行跳合闸操作,对断路器的可靠动作非常重要。
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回路由合闸位置继电器和分闸位置继电器的常闭接点串联构成,实现对控制回路状态的监视。
对某变电站监控系统报“500kV断路器A相控制回路断线”异常信号报文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该现象产生的动作原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位置继电器引言断路器控制回路是操作断路器分合闸的二次回路,在所有断路器二次回路中有着最为重要的定位,也是二次系统切除故障最直接的回路。
因此,针对断路器控制回路专门设计了一套监视回路,并通过监视回路对控制回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报警或预警,以保证控制回路在故障到来时,必须具备分合断路器的能力。
“控制回路断线”信号便是针对该回路设计的报警信号回路,控制回路断线时,断路器将无法分合,故障来临时断路器也将丧失故障切除的能力。
但目前控制回路采取的监视回路只具备简单的监视回路完好与否的功能,并不能定位控制回路断线点的具体位置,检修人员针对此类型缺陷进行处理时,无法掌握最及时的缺陷情况及信息,缺陷处理效率并不高,而控制回路断线缺陷未消除,巨大的电网风险就会一直存在。
因此,需要针对目前系统内断路器控制回路的监视设计满足日益剧增的电网风险相匹配的解决方案。
1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原理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信号用来监视断路器跳、合闸回路是否正常。
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回路是由跳闸位置继电器(TWJ)常闭接点与合闸位置继电器(HWJ)常闭接点串联构成的,如图1所示。
正常状态时,TWJ和HWJ中有一个位置继电器励磁动作,对应常闭接点断开,控制回路断线,回路不通。
当TWJ和HWJ皆不励磁,则其常闭接点闭合,回路导通,报控制回路断线。
2500kV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分析与改进2.1防跳功能有时由于断路器本体辅助接点或保护装置内部继电器接点黏连等原因,在断路器合闸后,启动回路接点实际未分开,合闸脉冲始终存在,若此时继电保护动作跳开断路器,但由于合闸脉冲始终存在,断路器会再次合闸。
1 断路器控制回路原理断路器的分、合闸是通过保护装置与断路器本身的分、合闸回路构成的,如图1。
断路器手动合闸或远方合闸时,合闸回路接通,合闸线圈励磁,启动断路器操动机构,同时合闸保持继电器励磁,接通合闸保持回路,直到断路器合上后串接于合闸回路的断路器常闭节点打开,断开合闸回路,完成合闸的流程操作。
当手动跳闸亦或保护跳闸时,一样道理,跳闸回路接通,随即跳闸线圈励磁,启动断路器操动机制,同时跳闸保持继电器励磁,接通跳闸保持回路,直到断路器分开后串接于跳闸回路的断路器常闭节点打开后,断开跳闸回路,完成跳闸的系列操作。
图1 断路器控制回路原理2 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的原因分析(1)控制电源空开跳开,TWJ、HWJ 失磁,TWJ 和HWJ 常闭接点闭合,发信回路接通,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报出。
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并不能监视整个控制回路的完好性,在目前的情况下,基于厂家的设计,控制回路断线信号仅仅是监视保护屏外二次回路及开关机构箱内部回路的完好性。
没有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报出,并不能说明整个回路没有问题。
导致控制电源空开跳开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控制回路绝缘不良;线圈阻值严重偏小,一般在200Ω左右,根据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发现有的线圈有匝间短路现象,阻值在10Ω甚至更小值。
(2)分、合闸线圈损坏,回路不通。
在对高压断路器的操作过程中,跳、合闸线圈烧毁的情况时有发生。
目前的微机保护控制回路大部分都带有分、合闸自保持回路,不论是手动操作,还是自动操作。
只要分闸或合闸命令发出以后,分闸或合闸回路就一直处于自保持状态,直到断路器断开或合上以后,依靠断路器辅助接点的切换,断开分闸或合闸回路合闸电流。
如果断路器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断开或合上,或者是分开或合上以后断路器辅助接点没有切换到位,则分闸或合闸保持回路将一直处于保持状态,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将会把分闸或合闸线圈烧毁,对于电磁机构,将会同时烧毁合闸接触器线圈与合闸线圈。
(3)断路器辅助接点由于长时间没有维护到位,存在表面灰尘包裹、油污附在其表等原因,断路器位置切换后,相应的辅助接点切换不到位,引起外回路不通,引发控制回路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