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语文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训练含解析1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7
6 琵琶行并序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浔.阳(xún)枫.叶(fēng) 瑟.瑟(sè) 迁谪.(zhé)B.憔悴.(cuì)霓裳.(shāng)六幺.(yāo)嘈.嘈(cáo)C.虾.蟆(xiā)暂.歇(zàn)乍.破(zhà)转徙.(xǐ)D.冷涩.(shè)裂帛.(bó)湓.江(pén)银篦.(bì)思路解析:B项,“裳”应读“cháng”;C项,“虾”应读“há”;D项,“涩”应读“sè”。
答案:A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等闲”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等闲..之辈D.不可等闲..视之思路解析:B项与题干中的“等闲”是“随随便便”的意思;A、C、D三项的“等闲”都为“平常”“普通”的意思。
答案:B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C思路解析:B项,都是副词,才。
A项,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名词,数量。
C项,形容词,轻轻地/动词,轻视。
D项,动词,哭泣/名词,眼泪。
答案: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
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D.白居易的诗歌,不单《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皆知,《长恨歌》《琵琶行》也众口传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
2019年高中语文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训练含解析1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湓浦口(pén)憔悴(jiāo)六玄(yāo)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畅快B. 歌以赠之歌:作歌C. 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D. 如闻仙乐耳暂明暂:暂时。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老大嫁作商人妇B.说尽心中无限事C.铁骑突出刀枪鸣D.暮去朝来颜色故4.与“春花秋月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不可等闲视之。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地生活在一个息息相关的世界中,这些联系不管好与坏,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②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白居易地流下了眼泪。
③爷爷患有动脉硬化症,两只手会地抖动起来,他已经很多年不写东西了。
A.不由自主身不由己情不自禁B.情不自禁不由自主身不由己C.身不由己情不自禁不由自主D.身不由己不由自主情不自禁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传承民俗文化,① 要照搬旧规、模仿古人,② 要用心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③ 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形式,注入新的内涵。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基础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秋1、明年..2. 因为长句..3.因为长句..刀枪鸣4.铁骑突出..5.曲终收拨当心画..衣裳起敛容6.整顿..7.弟走从军阿姨死..故8.暮去朝来颜色..嫁作商人妇9.老大..10.去.来江口守空船11.又闻此语重唧唧...12.凄凄不似向.前声妆泪红阑干13.梦啼..1、明年秋古义第二年2、因为长句古义于是创作3、因为长句古义七言古诗4、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出现5、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义在…中心6、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7、弟走从军阿姨死古义管理歌女的头目8、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容貌9、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10、去来江口守空船古义走了以后11、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12、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13、梦啼妆泪红阑干古义泪流满面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及意义。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2.遂命.酒3.歌.以赠之4.梦.啼妆泪红阑干5.命曰《琵琶行》..6.商人重.利轻别离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做状语2、遂命酒名词做动词命令摆酒3、歌以赠之名词做动词做歌4、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做状语在梦里5、命曰名词做动词命名题名6、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做动词看重轻视三、指出下列句式类型并翻译。
1、送客湓浦口()2、本长安倡女()3、使快弹数曲()4、感斯人言()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财()6、转徙于江湖间()1、送客湓浦口(省略句(于)、状语后置)2、本长安倡女(省略句“是”)3、使快弹数曲(省略句之)4、感斯人言(省略句于)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财(状语后置)6、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平常,随随便便B.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叹息C.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哭泣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B.低眉信手续续弹C.枫叶荻花秋瑟瑟D.终岁不闻丝竹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转徙于江湖间却坐促弦弦转急B.凝绝不通声暂歇如听仙乐耳暂明C.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D.填酒回灯重开宴满座重闻皆掩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B.遂命酒C.使快弹数曲D.歌以赠之5.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主人下马客在船A.烟笼寒水月笼沙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①②③B.①③⑤C。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类型的一项是()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曲中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①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①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①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①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泪。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言志①凡六百一十六言①复驾言兮焉求①东船西舫悄无言①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A.①言语①字①助词①表达①说B.①言语①字①表达①声音①助词C.①表达①字①言语①说①助词D.①表达①字①助词①声音①说5.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峨眉谪居冲波逆折蚕从鱼凫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巉岩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6.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曲罢悯然钿头银蓖司马青衫枫叶荻花B.转徒江湖漂沦憔悴梦啼妆泪忧愁暗恨C.轻拢慢捻天涯沦落幽咽泉流谪居卧病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添酒回灯暮去朝来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委身..为贾人妇委身:托身,这里是嫁凡.六百一十六言凡:总共B.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悲伤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鸟声婉转C.东船西舫悄.无言悄:静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D.四弦一.声如裂帛一:同时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①一食或.尽粟一石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①余因.得遍观群书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①年且.九十D.①迷在倚石忽已.暝①是亦不可以已.乎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天涯沦落之作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贾.人(ɡǔ)悯.然(mǐn) 铮.铮(zhēnɡ)浔.阳(Xún) B .幽咽.(yàn) 虾.蟆陵(há) 六幺.(yāo) 迁谪.(zhé) C .红绡.(xiāo) 钿.头(diàn) 银篦.(bì)湓.浦口(pén) D .阑.干(lán) 呕哑.(yā)嘲哳.(zhā) 冷涩.(sè)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曲罢悯然 钿头银篦 连篇累牍 杜鹃啼血B .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C .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D .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B.⎩⎪⎨⎪⎧低眉信.手续续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C.⎩⎪⎨⎪⎧ 却坐促弦弦转.急砯崖转.石万壑雷D.⎩⎪⎨⎪⎧却.坐促弦弦转急却.看妻子愁何在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 ⑩去来..江口守空船 A .①②⑤⑥B .②③④⑦C .①③⑧⑨D .④⑤⑨⑩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歌以赠之A .浔阳江头夜.送客B .遂命酒.C .问君西.游何时还D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感斯人言B.江州司马青衫湿C.转徙于江湖间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银瓶乍破”“铁骑突出”等一连串比喻的使用,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琵琶行》同步练习一、基础练习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湓浦口(pén)贾人(ɡǔ)六幺(yāo)迁谪(dí)B.转轴(zhóu)拨弦(xián)幽咽(yè)花朝(zhāo)C.船舫(fǎnɡ)衣裳(shánɡ)信手(xìn)虾蟆陵(há)D.慢捻(liǎn)荻花(dí)钿头(diàn)琵琶行(xín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迁谪(dí)——迁谪zhé;C项,衣裳(shánɡ)——衣裳cháng;D项,慢捻(liǎn)——慢捻niǎn。
故选B。
2.默写填空。
(1)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
【答案】(1).江州司马青衫湿(2).犹抱琵琶半遮面(3).相逢何必曾相识(4).别有幽愁暗恨生(5).唯见江心秋月白(6).大珠小珠落玉盘【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衫”“犹”“曾”“幽”“唯”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3.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B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退)C.声声思(思考)阑干(纵横交错)是夕(这)D.漂沦(漂泊沦落)间关(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项:思:悲伤。
第2单元 第六课 琵琶行(并序)1一、双基夯实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浔.阳(xún) 枫.叶(fēn ɡ) 瑟.瑟(sè) 迁谪.(zhé) B .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幺.(yāo) 嘈嘈.(cáo) C .幽咽.(yè)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ǐ) D .收拨.(bō) 裂帛.(bó) 钿.头(diàn) 银篦.(bì) 【答案】 C(暂读“zàn ”)2.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 ⑩老大..嫁作商人妇 A .①②⑤⑥B .②③④⑦C .①③⑧⑨D .④⑤⑨⑩【答案】 B(①⑤⑥⑧⑨⑩句中加点词都属古今异义,所以选B 。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B.⎩⎪⎨⎪⎧ 铮铮然.有京都声沛公然.其计,从之 C.⎩⎪⎨⎪⎧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得复见将军于.此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答案】 C(C 项均为介词,在。
A 项,助词,附在词或词组后构成名词性“者”字词组,用来指代人,可译为“……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 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动词,认为……正确;D 项,动词,写,作/动词,认为。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B.⎩⎪⎨⎪⎧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自言本是.京城女 C.⎩⎪⎨⎪⎧ 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 D.⎩⎪⎨⎪⎧低眉信.手续续弹胜似闲庭信.步 【答案】 D(两个“信”字都当“随意”讲。
6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1. 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湓浦pén 转徙xǐ憔悴qiáo 惘然wǎnɡB. 恬然tián 幽咽yān 红绡xiāo 浔阳xúnC. 迁谪zhé荻花dí沉吟yín 呕哑yǎD. 贾人jiǎ悯然mǐn 宵柝tuò锦瑟sè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畅快B.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C. 去来江口守空船来:助词,无义D.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 因为..秋,送客湓浦口..长句,歌以赠之 B. 明年C. 其间..故..旦暮闻何物 D. 暮去朝来颜色4. 下列加点字古今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于是写作;今:表原因的连词)曲终收拨当心画(古:在……中心;今:提醒小心)B. 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治;今:治理)老大嫁作商人妇(古:年龄大;今:排行第一的人)C. 暮去朝来颜色故(古:容貌;今:色彩)如听仙乐耳暂明(古:忽然;今:暂时)D.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以前;今:向前方)低眉信手续续弹(古:随便;今:书信)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②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③寻声暗问弹者谁暗:悄悄④琵琶声停欲语迟迟:迟疑⑤转轴拨弦三两声拨:弹拨弦乐的工具⑥为君翻作《琵琶行》翻:按曲改编歌辞A. ②③⑤⑥B. ①③⑤C. ②④⑥D. ①②④⑤6. 下列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 铁骑突出刀枪鸣B.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C.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D. 同是天涯沦落人7. 对下面两组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冰泉冷涩弦凝绝.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曲终收拨.当心画④转轴拨.弦三两声A. ①与②的意思相同,③与④的意思不同。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琵琶行并序时间:45分钟满分:49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忽然,一下子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暂时B.转.徙于江湖间转:辗转却坐促弦弦转.急转:转动C.因为.长句为:创作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D.遂命.酒命:吩咐,叫命.曰《琵琶行》命:命名,题名答案 B解析“却坐促弦弦转急”中的“转”,为副词,意思是“更,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明年..刀枪鸣..秋B.铁骑突出C.老大..何必曾相识..嫁作商人妇D.相逢答案 D解析A.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B.突出:古义,突然发出;今义,指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鼓出来。
C.老大:古义,指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D.相逢:古今义都是指相遇。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歌.以赠之A.浔阳江头夜.送客 B.遂命酒.C.问君西.游何时还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答案 B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主人忘归客不发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主人下马客在船答案 A解析B.说的是谈笑往来都是鸿儒,无白丁。
C.说的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
D.说的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诗句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唐诗中那些用明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铁骑突出刀.....枪鸣..”地出现警句。
B.近几年来,这家企业的干部大肆挥霍,侵吞“小金库”的资金。
当上级派人来清查时,主要领导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玩弄言辞,制造假象,企图蒙混过关。
C.苏州评弹会演中流派纷呈:有圆润流畅的蒋调,有质朴豪爽的沈调,有苍劲明朗的张调,有回环委婉的俞调,还有丽调、侯调、杨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胜。
琵琶行并序时间:45分钟满分:49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忽然,一下子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暂时B.转.徙于江湖间转:辗转却坐促弦弦转.急转:转动C.因为.长句为:创作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D.遂命.酒命:吩咐,叫命.曰《琵琶行》命:命名,题名答案 B解析“却坐促弦弦转急”中的“转”,为副词,意思是“更,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明年..刀枪鸣..秋B.铁骑突出C.老大..何必曾相识..嫁作商人妇D.相逢答案 D解析A.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B.突出:古义,突然发出;今义,指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鼓出来。
C.老大:古义,指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D.相逢:古今义都是指相遇。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歌.以赠之A.浔阳江头夜.送客 B.遂命酒.C.问君西.游何时还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答案 B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主人忘归客不发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主人下马客在船答案 A解析B.说的是谈笑往来都是鸿儒,无白丁。
C.说的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
D.说的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诗句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唐诗中那些用明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铁骑突出刀.....枪鸣..”地出现警句。
B.近几年来,这家企业的干部大肆挥霍,侵吞“小金库”的资金。
当上级派人来清查时,主要领导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玩弄言辞,制造假象,企图蒙混过关。
C.苏州评弹会演中流派纷呈:有圆润流畅的蒋调,有质朴豪爽的沈调,有苍劲明朗的张调,有回环委婉的俞调,还有丽调、侯调、杨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胜。
《琵琶行》练习题一、课内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湓浦口(pén)憔悴(jiāo)六幺(yāo)慢捻(niǎn)B.铮铮然(zhēnɡ)贾人(jiǎ)荻花(dí)转徙(xǐ)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幽咽(yè)D.江浸月(jín)呕哑(yā)嘲哳(zhā)裂帛(bó)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明年秋,送客湓浦口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歌以赠之A.遂命酒 B.浔阳江头夜送客C.梦啼妆泪红阑干 D.商人重利轻别离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等闲”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等闲之辈D.不可等闲视之6.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句交代地点、时间和这一段的中心事件,环境描写烘托出离别时悲凉的气氛。
B.三四两句写诗人骑马送别船上即将远行的朋友,要为朋友饯行,却连音乐也没有。
C.五六两句写饯别时诗人与朋友的内心都十分悲痛,茫茫的江面上映着月影,更增添了悲凉之感。
D.从七八两句琵琶声使人产生的情绪变化可知:前面的“无管弦”、“惨将别”等起了反衬的作用。
7.对第二段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明琵琶女不愿见官员,她虽曾为歌伎,却仍不失女子的羞怯。
B.“拢”、“捻”、“抹”、“挑”是弹奏的手法,而这些繁复的手法在一个句子中写出,又是“信手”弹来,足见技巧的娴熟。
第6课 琵琶行(并序)——天涯沦落之作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悯然(mīn) 憔悴..(qiáo cuì)湓浦.口(pǔ) 商贾.云集(ɡǔ)B.转徙.(xǐ) 迁谪.(zhé)铮.铮然(zhēnɡ) 东船西舫.(fānɡ)C.幽咽.(yè) 铁骑.(jì)水浆迸.(bènɡ) 钿头银篦.(bì)D.红绡.(xiāo) 阑.干(lán)悄.无言(qiāo) 轻拢慢捻.(niǎ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语句B.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悲,伤C.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随意地D.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歌.以赠之A.浔阳江头夜.送客B.遂命酒.C.问君西.游何时还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B.凄凄不似向前..声C.说尽心中无限..事D.铁骑突出..刀枪鸣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寻声暗.问弹者谁别有幽愁暗.恨生 B.⎩⎪⎨⎪⎧ 凝绝不通声暂.歇如听仙乐耳暂.明C.⎩⎪⎨⎪⎧ 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 D.⎩⎪⎨⎪⎧ 添酒回灯重.开宴商人重.利轻别离6.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7.名写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2)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妇。
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8.3*琵琶行并序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和十年”中的“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
所谓“年号”,即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为汉武帝首创。
B.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的是有联系的,如杜甫,字子美,“甫”与“子美”的意思十分相近;而有的却毫无联系,如白居易,字乐天,C. “江州司马青衫湿”中,“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有职无权;“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后借指失意的官员。
D. “名属教坊第一部”中的“教坊”是中国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 机构,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2.下列各项中的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A.送客(于)渝浦口B .使(之)快弹数曲C.沉吟放拨(于)插弦中D.感(于)斯人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自言本是京城女凡六百一十六言B.使快弹数曲 钟山只隔数重山 C.命日《琵琶行》命如南山石 D.商人重利轻别离绿杨烟外晓寒轻4.选出对加点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流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5.下列关于《琵琶行(并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运用了双关的手法。
B.“间关莺语花底滑”的语音形式和所描写的内容有一致性。
C .“梦啼妆泪红阑干”中的“阑干”有“纵横错落”的意思。
演出等事务。
(之)(百一十六言,A.升官B.升官C.贬官D .贬官 命日《琵琶行》。
长诗长诗七言诗词句 诗 句 字乐 乐曲,歇唱的遍数 古诗的一种古诗的一种曲,歌唱的遍数D.“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点明“青衫湿”的原因。
6.《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6 琵琶行并序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浔.阳(xún)枫.叶(fēng) 瑟.瑟(sè) 迁谪.(zhé)B.憔悴.(cuì)霓裳.(shāng)六幺.(yāo)嘈.嘈(cáo)C.虾.蟆(xiā)暂.歇(zàn)乍.破(zhà)转徙.(xǐ)D.冷涩.(shè)裂帛.(bó)湓.江(pén)银篦.(bì)思路解析:B项,“裳”应读“cháng”;C项,“虾”应读“há”;D项,“涩”应读“sè”。
答案:A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等闲”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等闲..之辈D.不可等闲..视之思路解析:B项与题干中的“等闲”是“随随便便”的意思;A、C、D三项的“等闲”都为“平常”“普通”的意思。
答案:B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B.{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夕始觉有迁谪意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D.{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思路解析:B项,都是副词,才。
A项,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名词,数量。
C项,形容词,轻轻地/动词,轻视。
D项,动词,哭泣/名词,眼泪。
答案: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
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文段二: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
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
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
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
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
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
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
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疏入不报。
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
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
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
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B.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C.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D.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和,唐宪宗年号。
第6课琵琶行(并序)——天涯沦落之作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悯然(mīn)憔悴..(qiáo cuì)湓浦.口(pǔ) 商贾.云集(ɡǔ)B.转徙.(xǐ) 迁谪.(zhé)铮.铮然(zhēnɡ) 东船西舫.(fānɡ)C.幽咽.(yè) 铁骑.(jì)水浆迸.(bènɡ) 钿头银篦.(bì)D.红绡.(xiāo) 阑.干(lán)悄.无言(qiāo) 轻拢慢捻.(niǎ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六百一十六言.言:语句B.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悲,伤C.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意地D.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歌.以赠之A.浔阳江头夜.送客B.遂命酒.C.问君西.游何时还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整顿..声..衣裳起敛容 B.凄凄不似向前C.说尽心中无限..刀枪鸣..事 D.铁骑突出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寻声暗.问弹者谁别有幽愁暗.恨生 B.⎩⎪⎨⎪⎧ 凝绝不通声暂.歇如听仙乐耳暂.明 C.⎩⎪⎨⎪⎧ 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 D.⎩⎪⎨⎪⎧ 添酒回灯重.开宴商人重.利轻别离6.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7.名写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2)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妇。
【2019最新】高中语文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训练含解析1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湓.浦口(pén)憔.悴(jiāo)六玄.(yāo)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畅快B. 歌.以赠之歌:作歌C. 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D. 如闻仙乐耳暂.明暂:暂时。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老大..事..嫁作商人妇 B.说尽心中无限C.铁骑突出..故..刀枪鸣 D.暮去朝来颜色4.与“春花秋月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不可等闲视之。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地生活在一个息息相关的世界中,这些联系不管好与坏,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②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白居易地流下了眼泪。
③爷爷患有动脉硬化症,两只手会地抖动起来,他已经很多年不写东西了。
A.不由自主身不由己情不自禁B.情不自禁不由自主身不由己C.身不由己情不自禁不由自主D.身不由己不由自主情不自禁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传承民俗文化,① 要照搬旧规、模仿古人,② 要用心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③ 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形式,注入新的内涵。
④ 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深入交织,⑤ 能光大传统文化的魅力,⑥ 正是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使命。
8.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下面这首诗的前两句已经被描绘成一幅画,请依据后两句诗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一幅可感的画面。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描绘要有诗意,③不超过50字。
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画面一: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苍苍。
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
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地吟唱。
画面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9~11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9.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悲惨的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诗人此时的心情。
10.“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两句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
蓝桥驿见元九诗白居易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注】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他于元和五年自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士曹参军,经历了五年屈辱生涯。
元和十年春奉召还京,他满怀希望回到长安。
可是,他正月刚回长安,三月就再一次远谪通州。
五个月后,白居易也自长安贬江州,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写的律诗,白居易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绝句。
12.请赏析诗歌前两句的主要表达技巧。
答:13.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4~15题。
琴歌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②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④从此始。
【注】①广陵客:指善弹琴的人。
②渌水:琴曲名。
③清淮:地近淮水。
④云山: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14.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15.“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和《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
答:人教版必修3 第06课时琵琶行并序参考答案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C【解析】A项,“憔”应读“qiáo”;B项,“贾”应读为“gǔ”;D项,“浸”应读为“jìn”.2.D【解析】“暂”,诗中应该解释为“忽然,一下子”。
3.B 【解析】A项,“老大”,古义:年纪大了;今义:长子,长兄。
C项,“突出”,古义:向外冲,出来(两个词);今义:超出一般,鼓出来(一个词)。
D项,“颜色”,古义:容貌;今义:色彩。
4.B【解析】为随随便便、轻易,其它都为平常。
5.C【解析】A项,“衬托……昂扬”说法不当。
B项,“衬托……成功”说法不当。
D项,“衬托……凄凉”说法不当。
6.C 【解析】身不由己:由,听从。
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情不自禁:禁,抑制。
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7.D【解析】①②所在句子写了对待民族文化的两种做法,根据段意可知提倡后一种做法,据此可选D项。
8.独自一人出门走向村外的田野,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重点,辨明情境;其次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本题的重点就是景色描写,特定的情境是一个人夜晚散步所看到的景象。
这是在想象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写作时应尽量运用修辞手法。
二、课内阅读答案:9.D【解析】“反衬”一词错误。
此处将别时的悲惨凄凉的氛围,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人的心境更是凄凉愁苦。
10.这两句在诗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既紧承上文主客离别之事,又引出琵琶声,为下文展开对琵琶曲的描写过渡。
【解析】第一段写江上送客,第二段开头写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1.①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②巧用拟声词和叠音词,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③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意思对即可)【解析】寻找描写音乐的诗句,进而判断其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三、课外拓展阅读答案12.前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是“春雪”与“秋风” 对比,交待时令特点,“春”字含着希望,喜悦自明;“秋” 字透出悲凉,悲戚立见。
二是“君归”与“我去”对比,一个奉召还京,一个遭受斥逐,诗人遭遇的对比表达了命运无常、官场风云难料的悲慨之情。
【解析】注意题干中“主要”二字。
第一句写元稹当日奉召还京,着一"春"字、"归"字,喜悦自明;写诗人远谪江州,着一"秋"字、"去"字,悲戚立见。
"春"字含着希望,"归"字藏着温暖,"秋"字透出悲凉,"去"字暗含斥逐。
其所用表达技巧显而易见。
13.后两句通过写诗人“循、绕、觅”的三个动作,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本来不大的驿亭里转来转去,摩挲拂试,仔细辨认的动人情景。
表达了对友人真挚深切的怀念和牵挂之情。
【解析】分析诗歌的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探究。
注释交代了背景,诗中“循”“绕”“觅”三个关键词表明诗人渴望知道朋友的音讯,由此断定诗歌的情感。
答案14.作者由欣赏琴曲,陶醉于琴声的欢乐自适到产生摆脱官场束缚的归隐之念。
作者和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听琴,推杯换盏,陶醉于琴声中。
但听了琴曲后,作者想到自己将奉命出使千里之外的清淮,别宴上缕缕琴音不禁牵动他无限的乡思与愁思,仕途之累使他深感厌倦,因此作者萌生了强烈的归隐之情。
【解析】根据注释和诗歌内容,可知作者在欣赏琴曲,饮酒做乐;“四座无言”说明大家都陶醉在琴曲中;“敢告云山从此始”说明他期望归隐。
15.本诗不直接写琴曲动人,而是描写周围人的表现来衬托琴曲的动听。
这是侧面描写。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的演奏效果。
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侧面写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解析】两者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琴弦拨动,顿时万籁俱寂,四座之人都为之陶醉。
星星渐稀,时间飞逝,在美妙的琴声中,人们似乎忘记了时间。
作者通过这些情境侧面烘托出了广陵客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表现了琴声的美妙。
《琵琶行》中的这两句通过“悄无言”“秋月白”等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