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组成》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813.40 KB
- 文档页数:7
《6和7的分解与组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乐园》第二册第四章“6和7的分解与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6和7的数序认识、数的分解与组合、以及通过实物操作来理解数字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序,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2. 培养学生通过分解与组合数字6和7,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6和7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重点:理解数字6和7的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挂图、磁性黑板、计数器。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黑板展示6个苹果和7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它们各有多少个。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数字6的分解与组成通过磁性黑板和数字卡片,展示6可以拆分为1+5、2+4、3+3,让学生跟读并理解。
(2)数字7的分解与组成同理,展示7可以拆分为1+6、2+5、3+4,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6和7的分解与组合练习。
4. 应用环节(15分钟)通过计数器,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字6和7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数字6和7,旁边分别列出它们的分解与组成。
2. 在另一侧黑板列出实际应用题目,并展示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数字6和7进行分解与组合,各写出3个例子。
2. 答案:(1)示例:6=1+5、6=2+4、6=3+3;7=1+6、7=2+5、7=3+4(2)答案:每人可以得到3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分解与组合数字时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数字6和7的其他分解与组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分解与组合。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课件《6的组成》汇报人:2023-12-20•活动导入与目标•6的组成概念讲解•6的组成实践操作目录•6的组成应用拓展•活动总结与反思01活动导入与目标通过展示5的组成图,引导幼儿回顾5的分解与组合,为学习6的组成打下基础。
复习5的组成使用实物或教具,如6个小球或6块积木,演示如何将它们分成两部分,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6的分解。
实物演示通过讲述与6的分解相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故事导入活动导入使幼儿掌握6的分解与组合,理解数的组成概念。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030201活动目标掌握6的分解与组合,理解数的组成概念。
重点理解数的组成概念,掌握分解与组合的方法。
难点重点与难点026的组成概念讲解数字6是由5和1组成数字6是由4和2组成数字6是由3和3组成数字6可以分解为1和5数字6可以分解为2和4数字6可以分解为3和3从右到左递减036的组成实践操作用于展示数字6的组成,可以准备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卡片,以便于区分。
数字卡片如小木棒、小球、小方块等,用于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感受数字的组成。
实物材料用于幼儿记录操作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记录表操作材料准备1.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6。
01实践操作步骤2.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数字6分成两个部分,并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
023. 幼儿进行实际操作,用实物材料摆出不同的组合方式,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034.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
045. 教师总结数字6的组成方式,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数字概念。
051.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过于尖锐或易碎的材料。
2. 教师要鼓励幼儿多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分享和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2课时 6和7的组成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九第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6和7的组成。
2.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3.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并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7的组成。
【教学难点】
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学具。
(1)这有6个小圆卡片,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将6分成5和1,你能帮我再分一分吗有几种分法呢
(2)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并用学具演示,教师选代表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3)学生汇报,教师在PPT课件上演示,请大家评论。
2.总结分法。
(1)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5种。
(2)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动手操作,尝试学习
1.拿出7个小正方体,把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你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
2.教师选代表汇报分法并展示,教师引导:你还能想到什么可以归纳成几种分法
3.一分钟记忆,再指名说。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你学到了什么
六、巩固练习
1.猜数:老师左手拿3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学生互动,一个学生伸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学生出一个数能和3组成7。
3.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43页练习九第4题。
“121三段式”课堂模式集体备课教案课题6、7的组成课时 2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6和7的组成2.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材分析重点掌握6和7的分解和组成难点亲历6和7的组成过程教具学具电脑课件、计数器、学具盒教学过程一、设疑初探二、解疑合探三、质疑再探运用拓展一、设疑初探师:昨天我们认识了6和7这两个数字宝宝,说一说哪些事物可以用这两个数字来表示呢?学生汇报,老师评价,板书课题二、解疑合探1、出示图片:老师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圆片啊?涂上颜色的有几个呀?还有几个没有涂呢?个别汇报:有6个,涂了5个,还有1个没有涂师:那么6个图片可以分成哪些数呀?学生汇报:5和1师:思考,6个圆片还可以怎么涂色呢?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根据汇报板书6的分解6 6 6 6 61 52 43 34 25 1师:观察6的分解图,有什么发现没有?学生观察汇报,老师总结、展示:6 6 61 52 43 35 1 4 2复备反思2、全班齐读6的分解3、教7的组成老师出示教学情景图:你们能将7个小正方体分成两堆吗?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用小棒代替小正方体,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分小棒,并汇报分的结果,教师板书7的组成:7 7 7 7 7 71 62 534 4 35 26 1师:观察7的每一组,你能想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成:7 7 71 62 5 4 36 1 5 2 3 44.全班齐读7的分成三、质疑再探运用拓展1.完成P41“做一做”2.完成课本P43页第4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3.完成课本P43页第5题组织学生以抽卡片形式进行,然后根据卡片写两道加法算式四、课堂小结今天的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个别汇报总结全课复备反思板书设计6和7的组成6 6 65 1 4 2 3 31 52 47 7 71 62 534 6 15 2 4 3。
2024年《6和7的分解与组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乐园》第三册第四章《6和7的分解与组成》。
详细内容将包括: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含义,掌握6和7的分解与组成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6和7的分解与组成,能够灵活运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6和7的分解与组成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含义,掌握6和7的分解与组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磁性白板。
学具:操作材料(包括6和7的数字卡片、小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白板展示一个数字6和7的小熊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小熊的身上有几个数字呢?它们可以怎么组合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6和7的分解与组成的例题,讲解分解与组成的含义,引导幼儿学会将数字6和7分解成不同的数字组合。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用数字卡片进行6和7的分解与组成操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解与组成结果,讨论并分享不同的组合方法,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分析和归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6和7的分解与组成》2. 板书内容:分解与组成的含义6的分解与组成方法7的分解与组成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将数字6和7分别进行分解与组成,至少写出3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2. 答案:数字6的分解与组成:1. 1+52. 2+43. 3+3数字7的分解与组成:1. 1+62. 2+53. 3+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6和7的分解与组成。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如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数字的分解与组成,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