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理综试题(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18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新课标 第二十套)理科综合试卷(选自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B-11 O-16 N-14 S-32 Cl-35.5 Na-23 Cu-64 Ca-40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 .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511l C H C 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主动运输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共126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B 1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 .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 .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 .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 .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都降低B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降低C .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都降低D .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不变4.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ml g /3.0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D 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斐林试剂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 染成红色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 .欲配置1.00L ,1.00mol .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 .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6种B .7种C . 8种D .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 ③CH 3COOH+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 A .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0.将浓度为0.1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 2(HF )C .)()(+H c F c - D . )()(HF c H c +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 2O 3+3H 2O=Fe (OH )2+2Ni (OH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 -=Fe (OH )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 (OH )2+2OH --2e -=Ni 2O 3+3H 2O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2++H 2S ↑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HSO 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 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1年广东省高考全真模拟题理科综合(一)本试卷共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C.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不涉及氧气的变化D.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2.不会造成食物链缩短的有A.稻田养鱼B.围湖造田C.物种入侵D.砍伐森林3.关于试管婴儿和克隆羊,下面正确的是A.都属于无性生殖B.都属细胞工程技术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D.都不发生基因重组4.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5.在一群人中,64%的人可以卷舌,人的这一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假设在一段时间内,这个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前后代可以维持不变。
则一个卷舌者与一个非卷舌者结婚,预计这对夫妇生一个卷舌的孩子的概率是A.1/8B.1/4C.3/8D.5/86.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以下正确的是A.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该图若表示突触的结构,则b代表突触间隙C.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D.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SiO 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B .Na 2O 、Na 2O 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 2反应产物也相同C .CO 、NO 、 NO 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 .向新制氯水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D .锡青铜表面生成Cu 2(OH)3Cl 覆盖物的过程属电化学腐蚀但不是化学反应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硫酸、纯碱、醋酸钠分别属于酸、碱、盐B .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C .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D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10.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硫酸钾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n AB .将0.1mol 氯化铁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 3+C .0.10mol Fe 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为0.10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1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12.某温度下,Fe(OH)3(s )、Cu(OH)2(s )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 ,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初中思想品德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我父亲的梦想》里有这样一段回忆:“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
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
”然而,奥巴马并没有一直放纵下去,而是痛改前非。
奥巴马的变化告诉我们()①具有自强心理品质的人一定能成功②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少看自己的短处③自强的关键是能够战胜自己④要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2.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复习“自信自强”考点时展开了讨论。
你认为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小秦:我们初中生应从现在做起,克服自卑和自负,走向自信B. 小韩:自立需要自主,自主无需自立C. 小隋:自立才能走向自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D.小唐:自弃最终一事无成,自强才能奋发进取3.为了报答困境中收留并关爱过自己的村民,万其珍造了条小木船为村民摆渡,并许下诺言:不收村民一分钱。
从此,万家四代,百余年深山摆渡,分文不取。
万家“百年义渡”的事迹告诉我们()①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②承担责任就意味着只有付出,没有回报③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④在作出错误的选择后,及时调整就可不再承担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下列能直接体现促进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做法是()A.2011年6月李娜成为亚洲首位夺得法网冠军的选手B.2011年6月底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将要正式投入运营C.2010年12月西藏墨脱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成功贯通D.经勘探发现我国在南海和青藏高原有储量十分丰富的可燃冰材料一 2011年9月初,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布了1—8月全国除西藏外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率,陕西以101.7%开工率名列全国第一。
材料二 2011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4.撕去?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比乙组细胞的低,主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改、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WORD理综2011年高考模拟预测系列试卷1新课标版理科综合及答案2011年高考模拟预测系列试卷(1)【新课标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号第I卷第II卷必做题选做题得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l:35.5 Na:23 Fe:56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A.核糖.葡萄糖.糖原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2.有关人类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能扩散.转移是因为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B.人类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C.单基因遗传病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艾滋病可母婴传播,是一种遗传病3.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5.在人体特异性免疫中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作用6.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产生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也能产生ATP。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答案(全国新课标卷)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BBCCABCBDCDA 二、选择题14. B 15 ABD 16 ABC 17 A 18 BD 19 B 20 D 21 A 三、非选择题 22.(1) R 0 标准电流表(或 A 0)(2)标准电流表(或 A 0)的读数仍为 I (3)平均值 23. (1) 2111122s at v s at v t t =-+=-+或 (2)(3) 2.0(或在 1.8~2.2范围内)24.解: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 0t )的速度为 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S 1,中速度为 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S 2,由运动学公式得0v at =① 21012S at =② 22001(2) 2S vt a t =+③设汽车乙在时间 0t 的速度为 ' 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和驶的路程分别为''12, S S 。
同样有 0' (2) v a t =④' 2101(2) 2S a t =⑤ '22001' 2S v t at =+⑥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 , ' S S ,则有12S S S =+⑦ ' ' 12' S S S =+⑧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5' 7S S = ⑨25.解:(1)设粒子 a 在 I 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为 C (在 y 轴上) ,半径为 R a1,粒子速率为 v a ,运动轨迹与两磁场区域边界的交点为 ' P ,如图。
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1aa a v qv B m R = ① 由几何关系得 ' PCP θ∠=② 1sin a d R θ=③式中, 30. θ=︒由①②③式得2a dqB v m =④(2)设粒子 a 在 II 内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为 O n ,半径为 2a R ,射出点为 a P (图中末画出轨迹) ,' ' n a P O P θ∠=。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9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 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 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 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 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4.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5.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6. 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绝密 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为22W ;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 和I 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 .110,0.2U V I A ==B .110,0.05U V I A ==C .,0.2U I A ==D .,U I ==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 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 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2011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卷(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N 14 Cl 35.5 Ca 40第I卷(必考)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对被埋在废墟中的人来说,水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条件。
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饮水不足、体内缺水时,则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C.代谢旺盛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降低D.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2.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
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由表可得出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C.该实验选用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3.某同学虽然接受过B型肝炎疫苗注射,但是体内抗B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数量却很低。
检测该同学体内的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数目皆正常,那么可能的原因是A.T淋巴细胞表面没有抗体B .B 型肝炎疫苗导致B 型肝炎病毒大量繁殖C .B 淋巴细胞表面没有抗体D .B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无法正常发育4.如右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庭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A .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 序列B .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 序列C .比较8与2的X 染色体DNA 序列D .比较8与5的Y 染色体DNA 序列 5.下列关于突变与进化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突变使狼和鹿产生不定向变异,自然选择使它们向奔跑速度快的方向进化B .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C .突变是可遗传变异,都会遗传给下一代D .物种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6.三聚氰胺结构如右图,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密度为1.573g/cm3 (16℃)。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2.(5分)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 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 N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 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23.(10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m/s)1.71 1.62 1.55 1.45 1.34 1.22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t图线;(3)由所画出的图线stt,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4.(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2011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l:35.5 Na:23 Fe:56 Mn: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A.核糖.葡萄糖.糖原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2.有关人类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能扩散.转移是因为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B.人类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C.单基因遗传病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艾滋病可母婴传播,是一种遗传病3.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5.在人体特异性免疫中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作用6.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产生A 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也能产生ATP。
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TP多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之和B.消费者的各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多于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C.所有分解者都可通过线粒体产生的A TP供能D.生产者叶绿体产生的A TP与其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ATP之和相等7.继毒大米、苏丹红、三聚氰胺到地沟油,火锅“一滴香”事件,折射食品安全监管疲软。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生石灰粉都属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B .地沟油,经过提炼可作为化工原料C .地沟油是一种品质较差的动植物油脂,由于混有一些对人体有害杂质而不能食用。
D .工业上可通过煅烧贝壳制得生石灰粉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固体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②微粒半径:F->Na+>Mg2+>S2-③燃烧热: S (气体)>S (液体)>S (固体)④物质的沸点:SiO2>KCl >H2O >H2S ⑤物质的熔点:植物油>动物油A .①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⑤9.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L 1 mol/L 氨水中NH3·H2O 的物质的量为NAB .常温常压下,a molO2 与2 a mol NO 混合,降温得到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小于4aNAC .4.6 g C2H6O 加入足量的金属钠,充分作用,生成氢气分子数一定为0.05NAD .足量Zn 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产生22.4L (标况)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10.利用半导材料TiO2与染料.铂电极及I 3和I -的混合物作电解质[I2(aq )+I-(aq ) I3-(aq )],可构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 )工作原理如右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I3-+2e-=3I- B .在该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少量KI 能促进I2的溶解C .在该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D .电池工作中,I-浓度升高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FeCl3腐蚀铜板印刷电路:2Fe3++Cu=2Fe2++Cu2+B .等浓度等体积的Ca (HCO3)2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a2++2HCO3-+2OH -=CaCO3↓+CO32-+2H2OC .在Fe (NO3)2溶液中滴入1~2滴盐酸:3Fe2++4H ++NO3-=3Fe3++NO↑+2H2OD .在H2O2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MnO4-+6H ++5H2O2=2Mn2++5O2↑+8H2O12.水热法制备Fe (FeO2)2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 +2S2O32-+O2 +xOH -=Fe (FeO2)2+S4O62-+2H2O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1mol Fe3O4转移4mol 电子B .该反应中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C .3mol Fe2+被氧化时有1molO2被还原D .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x =41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 A (g )+B (g )C (g )+D (s )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 和1 mol B ,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为I 然后每次改变一种反应条件做了另三组实验,重新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ee e e-3II 染TiO Pt针对上述系列试验,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Ⅰ中a=1B .实验Ⅳ结果的产生可能是因为采用从生成物配比的方法,且p≥0.98C .Ⅱ对应的操作方法可以是在Ⅰ的基础上压缩反应容器的体积,且m >0.5D .将Ⅲ与I 比较,可以判断出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共48分。
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基本量是 ( )A .长度.力.时间B .速度.力.质量C .千克.米.秒D .长度.质量.时间15.我国于2007年10月发射了探月卫星“嫦娥l 号”。
假设该卫星的绕月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
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l/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l/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 ,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 .0.4km/sB .1.8km/sC .1lkm/sD .36km/s16.t=0 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9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30 km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最近C .在前4小时内,两车相遇2次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17.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 : 1.原线圈接入一电压为 U=U0sinωt 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一个R=55Ω的负载电阻.若 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B .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C .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2AD .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220W18.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 Ubc ,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 .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B .带电质点在P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 点具有的电势能大C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 点时大D .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 点时大 19.如图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P 向右端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是 ( )A .伏特表V1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1的读数减小B .伏特表V1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1的读数增大C .伏特表V2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2的读数增大D .伏特表V2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2的读数减小20.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上有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 .导轨的一端连接电阻R ,其他电阻均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金属棒ab 在一水平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起向右运动.则( )A .随着ab 运动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也增大B .外力F 对ab 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C .当ab 做匀速运动时,外力F 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的电功率D .无论ab 做何种运动,它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21.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块M的左端,右端与小物块m连接,且m.M及M与地面间接触均光滑,开始时,m和M均静止,现同时对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M足够长),正确的说法是 ( )A .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B .由于F1、F2分别对m.M做正功,故m.M的动能不断增大C .由于F1、F2分别对m.M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大D .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M动能最大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4分)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的直流电C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纸带上的一系列点迹取计数点,可求出任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平均速度D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用天平测出下落物体的质量23.(11分) 一毫安表头 mA 满偏电流为9.90mA ,内阻约为300Ω,要求将此毫安表头改装成量程为1A 的电流表,其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 A 是量程为2A 的标准电流表,R0为电阻箱,R 为滑动变阻器, S 为开关, E 为电源.(1)完善下列实验步骤:①将右侧的实物图按电路原理图连线;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至 端(填“a”或“b”),电阻箱 R0的阻值调至零;③ 合上开关;④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增大回路中的电流,使标准电流表读数为1A;⑤ 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毫安表指针接近满偏,此时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⑥ 多次重复步骤 ④ ⑤ ,直至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为1A ,同时毫安表指针满偏.(2)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完成全部实验步骤后,电阻箱使用阻值的读数为3.1Ω,由此可知毫安表头内阻】 为Ω.②用改装成的电流表测量某一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指针半偏,此时流过电阻箱的 电流为 A .24.(14分)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B 平滑连接着半径r=0.40m 的竖直光滑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