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
- 格式:pdf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16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1一. 教材分析《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基本性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自主发现和总结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平行的条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能够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平行线的性质。
2.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推导,平行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自主发现和总结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直线和平行线的模型,用于直观展示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的性质。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展示一些直线和平行线,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什么是直线?什么是平行线?直线和平行线有哪些性质?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直线平行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直线为什么是平行的?直线平行有哪些条件?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尝试画出一些平行线,并总结直线平行的条件。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直线平行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平行线除了具有直线平行的条件外,还有哪些性质?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和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 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同步练习题A组(基础题)一、填空题1. (1)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如果其中只有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有_____个交点.(2)如图,已知直线a∥c,∠1=∠2.那么直线b,c的位置关系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2. (1)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_____第2(1)题图第2(2)题图(2)如图,如果∠1=60°,∠C=60°,∠D=115°,那么平行的直线是_____.(用平行符号表示)3.(1)如图,要证AD∥BC,只需∠B=_____,根据是_____.(2)如图,PC∥AB,QC∥AB,则点P,C,Q在一条直线上,理由是_____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_____个.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作平行线;②经过直线外一点,能够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且只能画出一条;③如果a∥b,b∥c,那么a∥c;④两条不平行的射线,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相交.二、选择题5.如图,与∠1是同位角的是( )A.∠2 B.∠3 C.∠4 D.∠56.如图,直线l与直线a,b相交,且a∥b,∠1=50°,则∠2的度数是( ) A.130° B.50°C.100°D.120°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若a∥b,b∥c,则a∥c;③同位角相等;④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A.1个 B.2个C.3个D.4个8.如图,将木条a,b与c钉在一起,且木条a与木条c交于点O,∠1=70°,∠2=40°,要使木条a与b平行,木条a绕点O顺时针旋转的度数至少是( )A.10°B.20°C.30°D.50°三、解答题9.如图,已知直线MN分别与直线AB,CD,EF相交于点G,H,K,∠1=∠2,AB∥EF,试说明:AB∥CD.10.(1)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GH所截,且∠AEG=∠CFG,EM,FN分别平分∠AEG和∠CFG.试说明:EM∥FN.(2)如图,CE⊥DG,垂足为C,∠BAF=50°,∠ACE=140°.CD与AB平行吗?为什么?B组(中档题)一、填空题11.已知直线m及一点P,若过点P作一直线与m平行,那么这样的直线有_____条.12.工人师傅想要知道砌好的墙壁的上、下边缘AB和CD是否平行,于是找来一根笔直的木棍,如图所示放在墙面上,那么,他通过测量∠EGB和∠GFD的度数,就知道墙壁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当∠EGB_____∠GFD时,墙壁的上、下边缘平行,依据是_____13.(1)如图,已知CD⊥AD,DA⊥AB,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才能使DF与AE平行,添加的条件是_____.第13(1)题图第13(2)题图(2)已知:如图,∠ABC=130°,AB⊥MN于点F,∠a=40°.直线MN与l的位置关系是_____二、解答题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则BE与DF 有何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C组(综合题)15. (1)已知∠ADE=∠A+∠B,求证:DE∥BC.(2)如图,已知∠B=∠D+∠E,请你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 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同步练习题A组(基础题)一、填空题1. (1)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如果其中只有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有2个交点.(2)如图,已知直线a∥c,∠1=∠2.那么直线b,c的位置关系是b∥c,其理由是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1)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第2(1)题图第2(2)题图(2)如图,如果∠1=60°,∠C=60°,∠D=115°,那么平行的直线是AB∥CD.(用平行符号表示)3.(1)如图,要证AD∥BC,只需∠B=∠1,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图,PC∥AB,QC∥AB,则点P,C,Q在一条直线上,理由是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2个.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作平行线;②经过直线外一点,能够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且只能画出一条;③如果a∥b,b∥c,那么a∥c;④两条不平行的射线,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相交.二、选择题5.如图,与∠1是同位角的是(D)A.∠2 B.∠3 C.∠4 D.∠56.如图,直线l与直线a,b相交,且a∥b,∠1=50°,则∠2的度数是(B)A.130° B.50°C.100°D.120°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B)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若a∥b,b∥c,则a∥c;③同位角相等;④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A.1个 B.2个C.3个D.4个8.如图,将木条a,b与c钉在一起,且木条a与木条c交于点O,∠1=70°,∠2=40°,要使木条a与b平行,木条a绕点O顺时针旋转的度数至少是(C)A.10°B.20°C.30°D.50°三、解答题9. 如图,已知直线MN 分别与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G ,H ,K ,∠1=∠2,AB ∥EF ,试说明:AB ∥CD.解:∵∠1=∠2, ∴CD ∥EF. ∵AB ∥EF , ∵AB ∥CD.10.(1)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GH 所截,且∠AEG =∠CFG ,EM ,FN 分别平分∠AEG 和∠CFG.试说明:EM ∥FN.解:∵EM ,FN 分别平分∠AEG 和∠CFG , ∴∠GEM =12∠AEG ,∠GFN =12∠CFG. ∵∠AEG =∠CFG , ∴∠GEM =∠GFN. ∴EM ∥FN.(2)如图,CE ⊥DG ,垂足为C ,∠BAF =50°,∠ACE =140°.CD 与AB 平行吗?为什么?解:AB ∥CD.理由: ∵CE ⊥DG , ∴∠ECG =90°.∵∠ACE=140°,∴∠ACG=50°.∵∠BAF=50°,∴∠BAF=∠ACG.∴AB∥DC.B组(中档题)一、填空题11.已知直线m及一点P,若过点P作一直线与m平行,那么这样的直线有0或1条.12.工人师傅想要知道砌好的墙壁的上、下边缘AB和CD是否平行,于是找来一根笔直的木棍,如图所示放在墙面上,那么,他通过测量∠EGB和∠GFD的度数,就知道墙壁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当∠EGB=∠GFD时,墙壁的上、下边缘平行,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3.(1)如图,已知CD⊥AD,DA⊥AB,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才能使DF与AE平行,添加的条件是∠CDF=∠BAE.第13(1)题图第13(2)题图(2)已知:如图,∠ABC=130°,AB⊥MN于点F,∠a=40°.直线MN与l的位置关系是平行.二、解答题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则BE与DF 有何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解:BE ∥DF.理由如下: ∵∠A =∠C =90°, ∴∠ABC +∠ADC =180°. ∵BE 平分∠ABC ,DF 平分∠ADC , ∴∠1=∠2=12∠ABC ,∠3=∠4=12∠ADC. ∴∠1+∠3=12(∠ABC +∠ADC)=12×180°=90°. 又∵∠1+∠AEB =90°, ∴∠3=∠AEB. ∴BE ∥DF.C 组(综合题)15. (1)已知∠ADE =∠A +∠B ,求证:DE ∥BC.证明:方法1:延长AD 交BC 于点F ,如图1. ∵∠AFC 是△ABF 的外角, ∴∠AFC =∠A +∠B. 又∵∠ADE =∠A +∠B , ∴∠AFC =∠ADE. ∴DE ∥BC.图1 图2方法2:如图2,反向延长DE ,交AB 于点F. ∵∠ADE 是△AFD 的外角,∴∠ADE=∠A+∠1.又∵∠ADE=∠A+∠B,∴∠1=∠B.∴DE∥BC.(2)如图,已知∠B=∠D+∠E,请你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AB∥CD.理由如下:∵∠COE=∠D +∠E,∠B=∠D+∠E,∴∠COE=∠B.∴AB∥CD.。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顺德一中实验学校胡燕萍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能力目标: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索,与同伴交流。
【2】、教学的重、难点重点:同位角;探索得到直线平行的条件.。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同位角,才能理解和掌握直线的平行。
难点: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教法学法教法:1、直观演示法:图片、视频、几何画板、小教具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
2、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讨论法:针对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逐步学会运用观察、操作、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学习新知识。
【4】、教学过程在本节课的实施中总共设计了5个环节:情境导入;自主探索;总结归纳;反馈应用;互动交流。
情境导入1、视频激趣:播放一段滑雪视频,滑雪板时而相交,时而平行。
引入今天学习的课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2、情景导入:木工师傅往墙上钉木条。
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你可以钉上另一根木条,使木条通过A点,并且与木条b平行吗?请画在下图中。
说明:教师可以从两方面讲解:1、教具。
直观观察,过A点的直线有无数条,当木条a与墙壁边缘垂直时,与b平行。
2、几何画板演示。
解决两个问题,第一,题目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a与b平行。
在构图上,这里出现了第三条直线-----墙壁边缘,形成了角,当这两个角都等于90度时,a与b平行。
第二,如果木条b不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a怎样才与b平行?从特殊到一般,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探索实验。
●自主探索3、探索实验(1)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观察∠1,∠2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a与b平行?改变图中∠1的大小,按照上面的方式再试一试,当∠2与∠1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木条a与木条b平行?(2)固定木条a、c,转动木条b重复以上操作。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以及学会了如何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数学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例如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会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等。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直线平行的条件理解不深,特别是对证明过程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直线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2.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表达直线平行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证明直线平行的条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并证明直线平行的条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直线平行的概念,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
3.几何画图软件:利用几何画图软件,直观地展示直线平行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利用直尺和圆规,自己尝试画出两条平行线,并观察、总结平行线的特征。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画图的过程和发现,共同探讨直线平行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