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申报表
- 格式:docx
- 大小:9.41 KB
- 文档页数:5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3.10.14•【字号】苏教基[2013]19号•【施行日期】2013.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苏教基〔2013〕19号)各市教育局、财政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教育局、财政局: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根据国家、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现就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提出如下意见:一、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是办有文化、有特色、有品味的小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重要举措。
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加快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抓手,着力建设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特色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快全省小学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内涵发展,建设美丽校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
实施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结合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强全省小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
以学校课程文化开发为突破,通过项目引领、载体创新,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2013年先行启动33个薄弱学校项目建设,涉及66所学校的实施,通过“以一帮一、以强带弱”的建设方式,努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到2020年,在全省建成500个小学特色文化项目。
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物质文化是环境育人的重要内容。
校园要有山水气象,以生态式的优美环境促进学生乐山爱水;校舍要有艺术美感,以格调大方、色型大气、装饰大雅的建筑之美熏陶学生;绿化要有人格寓意,能引发学生托物言情,咏物言志,以物感心;文化景观要有“故事”,让学习内容在校园成“象”、成“型”,成为课文掌故、历史经典的再现、延续和创生。
2024年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申报方案申报方案:____年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一、项目名称____年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二、项目背景作为一所高等学府,我校一直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学生生活。
然而,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学校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计划开展____年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体验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项目目标1.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2.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3. 弘扬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展览、讲座、比赛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4. 加强文化交流:开展校际间、跨学科的文化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交流圈子,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项目内容1. 文化艺术展览:举办艺术作品展览,包括书法、绘画、摄影等项目,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文化节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节,包括音乐会、舞蹈演出、戏剧表演等,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3. 文化课程:开设各类文化课程,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4. 传统文化体验: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包括茶道、书法、民族舞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文化讲座:邀请知名文化人士、艺术家等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6. 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校际间、跨学科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学术交流会、文化展览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 确定项目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责,成立项目筹备小组;- 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并进行相关资金申请;- 策划各类文化活动,包括艺术展览、校园文化节等;- 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邀请知名文化人士和艺术家参与项目。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学校计划书昆曲为学校塑美立魂——昆曲文化课程建设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一、项目背景昆山千灯镇炎武小学是对原歇马桥小学异地重建的一所公办小学,主要服务于外来务工子女。
学校按六轨36班设计,学校占地面积37537平方米(56亩),设有音乐教室、舞蹈房、科学实验室、劳技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等标准专用教室,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求。
学校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1579名,其中99%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全国二十余个省、直辖市的“新昆山人”子女,这些外来工子女享受了“同城待遇”。
古镇千灯是昆曲鼻祖顾坚的故乡,是昆曲的发源地。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流传至今已有五六百年。
当今,昆曲固有的精神文化价值已得到世人的承认和重视,2001年,昆曲进入了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千灯的一所学校,有责任与担当让昆曲这一“活化石”能够代代继承、延续,在昆曲的大美至美中,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
炎武小学于2013年3月正式成立了以昆曲为主的“戏曲班”,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4年8月,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的“第十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上,我校的《牡丹亭·游园》被选中参赛。
张子静、杨艺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
另外,我校选送的刘卓晴的昆剧《扈家庄》、池同祝的京剧《芦花荡》获文化部组织的“2014永远跟党走”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全国总决赛少儿A组金奖。
2014年11月苏涵的《劈山救母·下山》又获第五届国戏杯金奖。
二、项目涵义1、课程概念。
“昆曲文化课程”是文化素养类校本课程,是综合实践课程。
本课程着眼于昆曲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参与、感受中提升艺术素质,提高审美情趣,在对昆曲文化内涵的理解中培养文化自觉,形成对昆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2、课程特色综合性。
昆曲艺术是一门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艺术,强调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相关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从而为综合性的艺术课程提供了教学的依托,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学特色工作申请书一、项目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特色工作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申请书旨在提出一份小学特色工作方案,以促进小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小学的特色工作水平:1.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2.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非学科能力;3.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促进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项目内容3.1 学科特色工作针对各个学科,制定相应的特色工作方案,如:•语文方面:开展精品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数学方面:组织数学竞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方面:开展英语角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3.2 综合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设各类特色课程和活动,如:•艺术教育:开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体育教育: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运动会,培养学生的体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社会实践: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和实践能力。
3.3 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科技教育: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创客教育:创建创客空间,提供创意和制作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家校关系,如:•家长培训:开展家长培训课程,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家校互动:定期组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促进家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家庭作业指导:提供家庭作业指导手册,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
四、项目计划1.第一年:制定小学特色工作方案,组织相关培训;2.第二年:全面推进特色工作,组织各类活动;3.第三年:总结经验,持续优化特色工作方案。
说明:1:凡是维修劳务项目无论金额大小的请先申报,做好预算表发电子档(维修劳务项目预算表上传财务QQ群),等到市教育局批复后方可实施。
2:添置采购项目单项(单件)超出500的请先申报(申报表上传在财务QQ群),做好预算表发电子档发财务群,等批复后方可实施。
3:凡是电器采购单项(单件)超出1000的先做预算表申报,由政府采购办网上竞价采购。
预算表上传财务QQ群),等到市教育局批复后方可实施。
2:添置采购项目单项(单件)超出500的请先申报(申报表上传在财务QQ群),做好预算表发电子档发财务群,等批复后方可实施。
3:凡是电器采购单项(单件)超出1000的先做预算表申报,由政府采购办网上竞价采购。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本项目的名称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
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内的传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文化体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项目将邀请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讲座、展览、表演等。
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已成为热门话题。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了无尽的智慧和精神财富。
但是,由于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传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多所高校也纷纷加入到传承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
本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申报理由本项目具有以下理由:1.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提高文化素养。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深刻地感知传统文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本项目将邀请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这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的地方。
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建立一种全民文化的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本项目将邀请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通过本项目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附件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申报表传承项目名称:后坝狮舞申报学校名称:万盛经开区新华小学所属区县(自治县):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印制2014年3月申报学校万盛经开区新华小学传承教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后坝狮舞详细地址万盛经开区万东镇榜上村邮政编码400800学校法人代表左其刚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10月5日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小教高级联系电话学校概况新华小学创办于1945年,位于万盛经开区万东镇榜上村天池社,是“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羽毛球特色学校”、是万盛经开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学校之一。
现学校占地14780余平方米,校舍面积4029平方米,有小学教学班24个,幼儿班4个,在校学生1029人(另有幼儿园203人),教职工68人,承担着万东镇榜上村及附近村社适龄儿童的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
学校坚持“活动育德、学习增智”的办学理念,在环境科普教育方面成绩突出,先后获得重庆市艺术展演先进集体、重庆市家长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万盛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万盛经开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等荣誉。
近三年内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成绩显着,2007年,参加万盛区“夜郎国里尽朝晖”、“龙腾狮舞闹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街头民间艺术展演。
2009年,参加万盛区“龙腾虎跃兴万盛”花车巡游,2011、2012、2013年,参加元宵夜“街头民间艺术展演”等大型文艺活动。
基地建设基础条件包括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教学人员配置,以及教材、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情况学科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结合学校学生生活实际,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后坝狮舞传统文化教育。
三是利用周一国旗下活动和周三下午班会课进行新华小学舞狮小分队活动,狮舞指导教师吴燕、韩晓丽、甄廷勇对各班舞狮队培训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期末评比“最佳舞狮队”。
周口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申报材料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创办于1974年,现有教职72人,小学18个教学班,1300名学生。
幼儿园12个教学班,600人。
学校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建有综合楼、教学楼、办公楼。
建好了六大功能室;开通了互联网与校园网相联。
几年来,学校先后投入47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如今,学校校园文化浓厚,办学条件良好,设施设备配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周口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在近几年的学校建设中,我校充分认识到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全体师生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建设中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全校师生上下一心,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健康校园、和谐校园,校园文化建设优良,已具备申报周口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的条件。
一、领导高度重视,详细周密部署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少先队大队部、工会主席、班主任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周密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
2014年5月,结合学校实际,出台了《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主题,确立了内容,筹划了建设进程,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学校还先后通过中层干部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动员宣传,营造了一个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打造校园精神,宣传校园文化(一)精心打造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良好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作用,激励鞭策师生健康成长。
学校历来注重培养和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通过反复思考研究,结合学校特点确立了“敬业、修德、笃学、创新”的校训,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发展为源,学校发展为先”为办法理念和“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成才”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一种学校无形的人文精神。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申报书申报书标题: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一、申报单位信息申报单位名称:XXXX学校联系人姓名:XXX联系方式:XXX二、项目背景及目标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学校致力于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校形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次申报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旨在全方位地开展具有学院特色、年级特色以及学生特点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充满创意和乐趣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项目内容和方案1. 学院特色文化活动根据学院的特点,开展以学科专业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比如举办学术讲座、学术竞赛、实践交流等,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科成绩,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展自己特长的舞台。
2. 年级特色文化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比如大型主题团建、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等,旨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学生特点文化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开展适合学生的多样化文化活动,比如校园演出、艺术展览、体育赛事等,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
四、项目计划与预算本项目计划从XX年开始实施,持续时间为三年。
项目预算如下:(表格)项目流程如下:(流程图)五、实施团队与能力本项目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项目团队,每个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文化活动策划和组织经验,并拥有先进的宣传推广和活动执行能力。
项目团队将通过充分沟通和协作,确保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完成。
六、项目影响和评估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文化水平和活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提升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我们将通过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参与人数统计和社会反响评价等方式,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七、项目可持续性保障本项目通过与校内外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争取更多的赞助和资源支持,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尚湖中心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计划书尚湖中心小学始建于1914年,地处城乡结合的尚湖之畔,美丽的尚湖孕育了一方水土,蕴涵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是良渚文化遗址,她给予了人生命之水,也赋予了教育生命之源,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让我们的孩子沐浴阳光,开启智慧,润泽心灵。
“生命化教育”将是我们尚湖人今后追求的理想目标。
总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张文质先生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在他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对学校的办学理想、校训和“三风”进行了梳理、调整、继承和发扬。
我们的办学理想:顺有天性的成长,磨有灵性的课堂,育有个性的儿童,成有人性的未来。
我们的校训是“正心博学”。
正心博学意为“正心明德、博学致新”。
正心可明德:我们尚湖中心小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一直秉承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思想,崇德尚文,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德育也是教育质量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着好学生思品的底色。
博学可致新:我们尊重学校的每一个人,希望学校的师生博采众长,努力探索实践学习与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博览群书,不断增加知识的广度、厚度和深度,以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正心博学还蕴涵着内方外圆的含义,所以也就有了我们“严、勤(内方)、实、活(外圆)”的教风,“自主、多思(内方)、合作、好问(外圆)”的学风,诚(内方)勇(外圆)的校风,从而让每个人都能自主的发展,做最好的自己。
正心为德,博学为智,小赢在智,大赢在德。
我们希望学生伴随这种愿望健康成长。
计划一、“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精神文化建设:1、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成长重于成绩,做人先于做事,成人重于成才。
德育是人认识、探索、肯定、发展和创造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而不是消极防范的力量。
德育的重点就是抓思想教育,难点是如何把思想体现到行动上。
恩格斯说:“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带来镜子,而是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能力上的差距其实是很小的,主要是思想。
要通过开展触及人心灵的活动,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和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他人的意识。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方案一、前言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是指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情感体验和综合素质,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方案旨在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优秀人才。
二、实施目标1.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特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力量。
2. 丰富课外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文化活动和体验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搭建学校文化平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文化活动和师生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三、具体实施方案1. 组织特色文化活动(1)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文化类影视作品、音乐会、话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举办文化艺术节。
每年定期举办学校文化艺术节,包括朗诵比赛、绘画比赛、舞蹈表演等活动,展现学生的才艺,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3)开展校园文化展览。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图书展,文化古迹等,让学生了解更多有价值的文化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科技创新能力(1)开设文化科技课程。
加大对文化科技课程的投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举办创意设计比赛。
开展创意设计比赛,鼓励学生针对文化场景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推进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建设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科技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素质(1)加强文化教育师资培训。
组织学校教师参加专业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文化综合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
(2)鼓励教师参与文化艺术活动。
鼓励教师参与文化艺术节活动,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