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金属材料5
- 格式:pdf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10
九年级化学教案金属材料9篇金属材料 1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创设情境19xx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采撷短小、精致的历史故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说出来听听。
现在,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及时整理。
活动探究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吗?知识共享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用到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设计出更别致的用途吗?有兴趣的同学,请你走上讲台,为我们做一次精彩的演说!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有哪些关系了吗?变讲台为师生共同拥有的活动舞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最后阶段,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实验,使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学会金属的冶炼方法,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化学实验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学会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2.金属的冶炼方法:湿法炼金、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原因、防腐蚀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和腐蚀与防护措施。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金属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
2.实验试剂:铁、铜、锌、硫酸、硝酸等。
3.课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腐蚀与防护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铁锅、铜线、铝壶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金属是如何得到的吗?”让学生思考金属的来源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腐蚀现象,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
九年级化学《金属》知识点金属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九年级化学课程中,《金属》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该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 金属的性质金属具有一系列特征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等。
这些性质使金属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铜和铝等金属被广泛用于电线和导线的制造,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2. 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金属元素指的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左侧的大部分元素,如铁、铜、铝等。
这些元素具有金属的基本性质。
金属材料则是指由金属元素合金化或形成晶格结构而成的材料,如钢、铜合金等。
金属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机械制造、电子等诸多领域。
3. 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往往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例如铁离子(Fe2+、Fe3+)、铜离子(Cu2+)等。
金属离子的存在使得金属能够形成各种金属化合物,如氧化物、氯化物等。
这些金属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产业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4. 金属的反应性金属元素的反应性因其各自特定的化学性质而异。
低活性金属如金、银具有较弱的氧化性,而高活性金属如钠、钾则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金属的反应性使得它们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金属的锈蚀现象即是一种氧化反应的结果。
5. 非金属与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通常会产生矿石、盐类等化合物。
例如,金属钠与非金属氯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普通盐)。
这些反应不仅在化学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解自然界中物质转化也有一定的帮助。
6. 金属的提取与炼制金属元素的提取和炼制是金属工业的基础。
不同金属元素的提取方法也有所差异,例如,一些金属通过冶炼矿石得到,而其他金属则通过电解等方法提取。
金属的提取与炼制技术对于保障工业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7. 金属的应用和环境问题金属的广泛应用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例如,金属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九年级化学金属材料教案九年级化学金属材料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工具蜡烛、火柴、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爆炸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实验探究:粉尘爆炸。
(实验7-2)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
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现象:发生了爆炸。
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师:由上可知,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生: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
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师: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
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师:为了防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发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以下图标。
专题五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命题点1金属材料、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1. (2020南京)下列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A. 铜B. 汞C. 钨D. 铝2. (2020河南)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
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A. 铜制电线B. 铁制铁锅C. 金制项链D. 铝制饮料罐3. (2020南京)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呈黄色的是()A. 金B. 铁C. 碘D. 硫酸铜晶体4. (2020山西)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堪称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其制作材料属于()第4题图A. 合成材料B. 天然材料C. 金属材料D. 复合材料5. (2020成都)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6. (2020益阳)国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铝锂合金密度小B. 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C. 铝锂合金抗腐蚀性强D. 铝锂合金是合成材料7. (2020临沂改编)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 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C. 钛合金可用来制造人造骨D. 银的导电性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8. (2020株洲改编)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
如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
第8题图(1)如图所示的各部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形成铝箔是利用铝的_______性。
(3)废弃的电器需分类回收,请简述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9.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氧化铝的熔点(2050 ℃)高于铝的熔点(660 ℃)。
硬铝(含铝、铜、镁、硅)是用途广泛的铝合金。
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硬铝片和纯铝片相互刻画,划痕较深的是________,硬铝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
九年级《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2. 培养学生掌握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3. 提高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材料的概念及分类2. 金属的物理性质3. 金属的化学性质4. 金属的应用5. 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材料的性质。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铁、铜、铝等金属样品,烧杯、试管等。
2. 教学课件:金属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3. 作业:课后练习题。
六、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1. 矿石开采与冶炼2. 金属的提炼与加工3. 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七、金属的物理性质1. 金属的密度、熔点、沸点2. 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3. 金属的磁性八、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2. 金属与酸的反应3. 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九、金属的应用1. 金属在建筑领域的应用2. 金属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3. 金属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十、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1. 金属资源的保护与开发2. 金属材料的回收与利用3. 金属产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六、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1. 矿石开采与冶炼了解金属矿石的开采过程学习金属的冶炼原理和方法掌握金属的提炼与加工技术2. 金属的提炼与加工探索金属的熔炼、精炼过程介绍金属的铸造与轧制技术了解金属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方法3. 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学习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掌握金属材料的热加工与冷加工技术探讨新型金属材料的研发趋势七、金属的物理性质1. 金属的密度、熔点、沸点实验测定不同金属的密度了解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变化规律探讨金属的熔点与晶体结构的关系2. 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测试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分析金属延展性的影响因素探讨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八、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现象学习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的化学方程式分析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应用实例2. 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金属与不同酸的反应速率探讨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机制了解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原理3. 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学习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特点掌握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操作应用金属氧化还原反应解释实际问题九、金属的应用1. 金属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探讨金属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学习金属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与设计原则了解金属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2. 金属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认识金属在电子元器件中的作用学习金属导电材料的选择与加工技术探讨金属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应用前景3. 金属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分析金属材料在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的应用了解金属材料对交通工具性能的影响探讨金属材料在交通工具轻量化进程中的作用十、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1. 金属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学习金属资源的分布与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探讨可持续的金属资源开发策略了解金属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技术2. 金属材料的回收与利用掌握金属废料的回收方法与流程探讨回收金属材料的经济学与环境效益分析金属回收利用的挑战与机遇3. 金属产业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金属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学习金属产业的环保法规与标准探讨金属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及应用。
九年级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教案5篇九年级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钠的性质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复习】初中所学关于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思考与交流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
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
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板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板书】一.金属钠(Na)【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复习第一课时常见金属单质的性质、金属材料的用途【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别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应用,3.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学习重点】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学习难点】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应用铜丝是_____色、铁粉是____色,铁块是_______色;温度计中常用的金属_____,常温下为_____态;热水瓶胆内镀的是_______;铁栏杆刷的“银粉”是________;电池的负极一般用金属_____;铁、铝用于制锅是因为有____________性;铝、铜用于作电缆电线是因为有_______性;钨丝用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________;金属能抽成丝展成箔而不易断是因为有______性和较大的________;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
2.金属的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a.判断金属与酸的反应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判断金属与盐的反应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法冶铜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九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课题1: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利用1、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应用→高分子时代(2)金属材料的应用①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公元一世纪最主要的金属是铁②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③钛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最贵的金属————锎kāi(Cf)4、金属的用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的金属。
【练习】(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答: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答:银和铜的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经济上不划算。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因为钨的熔点(3410℃)高,而锡的熔点(232℃)太低。
如果用锡制的话,通电时锡易熔断,减少灯泡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极大浪费。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材料》
1、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是银白色(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大多数金属: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金属(铁和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低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为铁、锰、铬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有色金属和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合金:一种金属与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钛和锡形状记忆合金
成分生铁(含碳量2%~4.3%)
钢(含碳量0.03%~2%)黄铜(铜锌)
青铜(铜锡)铅锡钛镍合金
不锈钢:含有铬和镍的钢具有耐腐蚀性。
紫铜是低熔点的纯铜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高熔点低密度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良好的耐腐蚀性
以上就是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材料》,怎么样,
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课题1 金属材料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2.金属单质的特性:⑴大部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呈银白色固体。
★特例:铜紫红色、金黄色、铁粉黑色、Hg液态。
★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的不一定是金属。
例如:石墨。
⑵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⑶密度、熔点、硬度差别较大。
⑷物理性质差异大。
3.金属之最⑴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⑷熔点最低的金属——汞4.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⑴金属的性质(主要原因,性质决定用途)⑵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混合物)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⑴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⑵24K黄金纯度为99.99%,近似看作纯金,可用化学符号Au表示。
⑶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填“是”或“不是”)铁的合金。
2.常见合金⑴铁合金:生铁含碳量 2%—4.3% ;钢含碳量0.03%—2%⑵铝合金:成分Al、Cu、Mg、Mn ;轻而硬用做飞机材料。
⑶铜合金:黄铜Cu—Zn ;青铜Cu—Sn ;白铜Cu—Ni⑷钛合金: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能好、抗腐蚀性能好。
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
3.合金的特性★⑴合金的硬度大于组分金属。
⑶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优于组分金属。
★⑵合金的熔点低于组分金属。
⑷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好、强度大。
4.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5.淬火:冷却后不能弯曲,硬度增大,钢针的塑性和任性降低。
回火:冷却后可以弯曲,硬度降低,钢针的塑性和任性提高。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O 2的反应⑴常温下Mg 、Al 与O 2反应 2Mg + O 2 = 2MgO 4Al + 3O 2 = 2Al 2O 3⑵Cu 在加热条件下与O 2反应 Fe2Cu + O 2 2CuO 3Fe + 2O 2 ⑶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O 2反应 Au+ O 2 ≠ 不反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反应剧烈程度不同。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反思5篇1.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反思篇一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一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本课题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教学时我注意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一引导学生从一些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设计学生的活动,通过对采集资料的处理和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观察与分析,获得新的感悟;三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本课题由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表格引入,简单介绍了地球上及为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
人类对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用来冶炼金属,而其中冶炼量的是铁。
因此,教材很自然地转入对铁的冶炼的讨论。
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教材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冶炼铁的历史,主要介绍了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化学反应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以例题的形式介绍了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这样,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达到教学目标的。
首先指导阅读。
阅读课本,解读插图,讨论炼铁时铁矿石选取的方案,使学生弄清楚为什么选取这种矿石的原因。
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讨论分析出示多媒体课件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模拟实验。
讨论:①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②尾气处理办法;③分析工业炼铁的原理;④分析原料产物是否为纯净物;⑤得出哪些结论等。
其次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例题自学指导学生阅读审题,尽量抓住有效信息,小组讨论读题后的感想,尽量将多的读少,抽出有用的、具体的条件。
金属和金属材料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本文将介绍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定义、金属元素、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等内容。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定义金属是一类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合金制备而成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金属元素1.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并且在常温下大部分是固体形态。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金属颜色、金属光泽、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延展性和可塑性。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化合物。
2.金属元素的分类常见的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铝、锌、钠、钾等。
金属元素可以根据其性质、用途等进行分类,如有色金属、常用金属、稀有金属等。
三、金属的性质1.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由于金属具有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或热传导条件下,电子很容易传导。
2.延展性和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即可以通过拉伸和挤压等加工方式改变其形状而不破坏结构。
3.光泽和颜色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对光的入射吸收和再辐射形成金属特有的反射光泽。
金属的颜色多种多样,如铜金属呈红褐色,铝金属呈银白色等。
四、金属材料的制备金属材料的制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提炼金属矿石通过冶炼和提炼金属矿石,可以获得纯净的金属元素。
常用的冶金方法包括熔炼、电解和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
2.合金制备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
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常用于制造大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五、金属材料的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制造业、电子等。
1.建筑领域金属材料用于建筑结构、桥梁以及家具和装饰等。
2.制造业领域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3.电子领域金属材料在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六、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保护金属和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遇到腐蚀问题。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5篇)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精选5篇)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门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篇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类型】活动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的】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l、激趣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反馈→填写报告【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学生活动设计】l、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流;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
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学生讨论]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