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6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标签:主接线;要求;原则1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1.1 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停电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巨大的损失,往往比少发电能的损失大几十倍,导致产品报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
因此,主接线的接线形式必须保证供电可靠。
因事故被迫中断供电的机会越小,影响范围越小,停电时间越短,主接线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研究主接线可靠性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考虑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应与系统要求相适应。
(2)变电所接入电力系统的方式。
现代化的变电所都接入电力系统运行。
其接入方式的选择与容量大小、电压等级、负荷性质以及地理位置和输送电能距离等因素有关。
(3)变电所的运行方式及负荷性质。
电能生产的特点是发电、变电、输电、用电同一时刻完成。
而负荷类、类、的性质按其重要性又有类之分。
当变电所设备利用率较高,年利用小时数在以上,主要供应类、类负荷用电时,必须采用供电较为可靠的接線形式。
(4)设备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主接线的可靠性。
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设备相互连接而组成的,电气设备本身的质量及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主接线的可靠性。
因此,主接线设计必须同时考虑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故障率及其对供电的影响。
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容量机组及新型设备投运、自动装置和先进技术的使用,都有利于提高主接线的可靠性,但不等于设备及其自动化元件使用得越多、越新、接线越复杂就越可靠。
相反,不必要的接线设备,使接线复杂、运行不便,将会导致主接线可靠性降低。
因此,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是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在运行中可靠性的综合。
1.2 灵活性电气主接线应能适应各种运行状态,并能灵活地进行运行方式的转换。
不仅正常运行时能安全可靠地供电,而且在系统故障或电气设备检修及故障时,也能适应调度的要求,并能灵活、简便、迅速地倒换运行方式,使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设计1.1主接线设计的原则、要求一.主接线设计的原则:1.合理地确定发电机的运行方式确定运行方式总的原则是安全、经济发电、供电。
核电的200MW汽轮发电机热效率高,供热式发电机按热负荷曲线工作,径流式水电厂都优先担负基本负荷。
热效率较低的中、小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承担腰荷或峰荷。
水电应多承担调峰、调相任务。
丰水期应首先利用水电厂的发电量,承担基荷,枯水期要充分利用水电厂的装机容量,承担日,周调峰负荷。
抽水蓄能式水电厂则影承担尖峰负荷。
2.接线方式中小型发电厂一般靠近负荷中心,常带有6~10KV电压等级的近区负荷,同事升压送往较远用户或与系统连接。
全厂电压等级不宜超过三级。
旁路母线的设置原则:(1)采用双母线的110~220KV配电装置,当断路器不允许停电检修时,一般需设置旁路母线。
因为110~220KV线路输电距离较长、功率大,一旦停电影响范围大,且断路器检修时间长,故设置旁路母线为宜。
对于屋内配电装置或使用SF6断路器的,可不设旁路母线。
3.对于中小型发电厂,主变压器的选择的原则有:(1)为节约投资及简化布置,主变压器应选用三相式。
(2)为保证发电机电压出线供电可靠,接在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主变压器一般不少于两台。
(3)在发电厂有两种升高电压的情况下,当机组容量为125MW以下时,从经济上考虑,一般采用三绕组变压器,但每个绕组的通过功率应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不超过两台。
4.断路器的设置根据电气接线方式,每回线路均应设有相应数量的断路器,用以完成切、合电路任务。
二.主接线设计的要求:1.可靠性:由各组成元件(包括一次和二次设备)的可靠性的综合,因此主接线的设计要同时考虑一次设备何二次设备的故障率及其对供电的影响。
2.灵活性:包括调度灵活,操作方便;检修安全;扩建方便。
3.经济性:包括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电能损耗少。
1.2原始资料分析发电机机端电压为10.5KV电压,供电回路数为10回,向附近的重工业及轻纺工业供电,负荷由初期的45MW以每年负荷大约增加3MW,最终最大负荷为70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6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