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品《新农村建设》1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0
初三政治备考知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新农村是国家的重点工作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备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会给你带来有用的帮助。
初三政治备考知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原因、重要性)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怎样建设新农村?宏观方面(国家、武汉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业投入;科教兴农,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稳定,完善和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严厉制裁破坏新农村的违法犯罪行为。
微观方面(个人):(1)建设新农村,作为农民个人应如何努力?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民主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做懂法、守法的农民;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拓宽增收渠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2)建设新农村中作为中学生能做些什么?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积极见言献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关心农民,热爱农村,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把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向农民传授,与农村同龄人结对子,手拉手,互相关爱;为贫困的农村地区捐款捐物等。
新农村建设的四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从生活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来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挑战。
一、改善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首先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水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加强农村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提倡农村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建设美丽乡村。
此外,农村建设还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促进产业发展除了改善生活环境外,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粮食产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农村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要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特色民宿、乡村文化创意产品等新兴产业,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完善公共服务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
首先是加强教育服务,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质量,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设备落后的问题。
其次是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民就医便利性。
此外,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社区管理,确保农村居民的安全和便利。
四、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弘扬农村良好的传统文化,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
同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农村图书馆、文化礼堂、博物馆等,使农村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
另外,要加强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乡村文化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如水电供应不稳定、道路狭窄等问题。
其次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农民还过着贫困的生活。
此外,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也需要提高。
最后,要面对农村人口流出和乡村空心化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路径与政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当前,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三农”问题仍然严重,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
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路径才能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一、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
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其目标与途径可以概括为“三化”:一个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一个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一个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建设生态环保产业。
——农业产业的“异化”。
城市要接纳“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剩余人口,为现有农业的“进化”和“退化”提供转移空间。
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城市的接纳能力。
城市哪里来?哪里有那么多的城市接纳这么多的剩余人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扩容比新建成本要低得多,但扩容也有它的经济限度。
所以“扩容”和“新建”都是需要的,要“两条腿走路”。
“新建”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通过非农产业带动农业变成工业、服务业。
——传统农业的“进化”。
资源条件好的地方要利用各种优势,把传统的、落后的小农业生产改造、提升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
现代化农业首先是规模化农业,规模化农业首先是特色农业。
中考政治复习热点专题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背景材料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1.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分析我国存在“三农”问题的原因。
2.结合党的性质、党的宗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多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
3.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4.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出发,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
5.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6.结合改革的实质、目的,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1)振兴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地发展农村各项生产;(2)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3)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主建设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4)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5)走科教兴农之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三、中考预测(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人民共享工济繁荣成果的重要举措。
(3)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4)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一、背景介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二、社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
这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
三、农民生活质量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这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资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等。
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这包括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
通过培养农民的技能和创业意识,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五、推动农村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注重农村土地整治。
这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动农用地集约化利用,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等。
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土地资源,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保障农民权益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注重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这包括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民保障机制,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农村环境保护。
这包括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等。
通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营造宜居的农村环境。
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包括加强城乡规划协调,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社会经济与城市经济互动等。
通过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九、创新农村治理机制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创新农村治理机制。
这包括发挥农民自治组织作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治理体系,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新农村建设包含哪些内容
新农村建设,是指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推动农村
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
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多方面内容,下面将
就此展开讨论。
首先,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重
要支撑,包括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施能
够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其次,新农村建设还包含了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
重要保障,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进而促进农
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
农产品加工产业是
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链的
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注重农村社会事务的发展。
这包括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
只有综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总的来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
努力。
只有不断完善各项内容,才能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致力于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地区的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市政府通报新农村建设蓝图和方略十条标准量化蓝图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华龙网讯 28日,我市宣布正式启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么,我市新农村建设的蓝图是什么?昨日,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光国在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蓝图量化为10条标准。
产业发展每个村有1至2个支撑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合率达到50%以上。
生产条件人均拥有0.5亩以上能排能灌的基本农田,农业耕种机械化水平每年提高2%以上。
农民收入都市经济发达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水平分别达到6000元、5000元、4000元,80%以上农户有较为稳定的增收来源。
人居环境村落布局合理,户户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相对集中的居民点有一个可供晾晒东西和休闲的院坝及垃圾处理点;农户有单独卫生的厨房和厕所;农民住房砖混结构达到85%以上;房前屋后无淤泥、无垃圾、无粪便、无污水;美化绿化村落环境。
农民素质实现高质量“普九”,未继续升学的中学生培训率达80%以上。
农村道路通村公路油化或硬化,主要生产、生活道路硬化(含石板路)。
社会事业按学校布局规划建好村小学,有村“两委”办公室、村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室和“五保家园”,计划生育率在95%以上。
农村社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5%以上;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在90%以上。
文明风尚有村规民约,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在95%以上。
民主政治村“两委”班子和谐;村级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设有公开栏,实行党务、村务、政务、财务“四公开”;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到85%以上。
陈光国说,这10条标准是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总体要求,再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新农村建设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后的结果。
这样有利于将新农村建设落实到一个可操作的层面上。
【初中政治】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
【—九年级政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的学习
基础上,我们来进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复习提纲的学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几点合理化建议(分类建议)
(1)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加大对农村
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2)政治方面: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
违法犯罪行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3)文化方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
化素质,消除各种迷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武装农民
的头脑。
4、目前
初中数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请你列举一、二加以说明。
农村思想相对落后与保守,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严重;在农村中,宗族观念较浓,重
男轻女的思想仍较严重;管理不民主,家长制作风,一言堂仍较严重;对农民的乱收费,
乱罚款仍时有发生;农村中的迷信思想,封建观念,黄、毒、赌仍较严重。
5、21世纪的新型农民应具备什么素质?
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备的法律素质;艰苦创业的精神;开
拓创新的能力等
通过上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可以很好的
掌握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参加考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