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2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例子
以下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些例子:
1. 拒绝参加军备竞赛:中国一直遵循不加入军备竞赛的政策,坚持不将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首选方式,一心一意发展和平合作。
2. 坚定维护领土主权:中国高度重视领土主权,坚定维护自身领土完整,对任何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都会予以坚决反击。
3. 积极参与多边机制:中国积极推动多边和地区合作,通过参与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推进和平稳定、共同繁荣的目标。
4. 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中国坚持倡导通过对话、谈判和协商解决各种国际争端,例如中国通过对话解决了与南海岛屿有关的争端,以及与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
5.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积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国际规则,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1.引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方针。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国际事务的态度和立场,也体现了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并共享我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2.独立自主的内涵独立自主是指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坚持自主选择和独立决策,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和控制。
这意味着国家拥有自主的外交政策制定权和执行权,能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利益,制定适合自己的对外政策。
在实践中,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体现在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立场和独立行动上。
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会盲从于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立场,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原则,制定独立的对外政策。
3.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平外交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坚持和平、合作和共赢的原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国家之间应该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解决分歧和矛盾,不以武力相争,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一个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国家,会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和国际组织,推进地区和全球治理,为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的结合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常常会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框架和原则。
独立自主使一个国家能够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立场和自主选择,而和平外交政策则使一个国家能够通过和平合作的方式,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实践中,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也需要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做出灵活调整,既要坚持原则,也要与时俱进,灵活应对各种外部挑战和机遇。
5.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外交的重要基础和原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深刻理解和贯彻这一原则。
一个独立自主和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国家,能够在国际事务中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主要内容: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④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努力:中国致力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作为主权国家一定要自觉履行义务,遵守国际法。
②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⑤要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⑥推动建立和谐世界可以从周边地区做起。
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以自己的和谐发展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误区警示:误区: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注意: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
误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赞同和支持,这可以完全避免发展上的障碍。
注意:中国应当和平发展,中国可以和平发展,但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的存在,它们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这决定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平坦和一帆风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经验,只有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才能屹立于世界。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既是坚定的外交工作原则,又是实践经验总结。
中国外交的历史证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有助于中国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强起来,还能广交朋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为基点。
外交工作要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但绝不能损害国家独立和主权,绝不能拿国家利益做交易。
任何时候都不能屈从于外来压力,必须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决定自己的立场,采取恰当的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标追求。
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做世界和平的促进者和维护者。
为此,中国坚持不结盟不称霸,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强调在开放的环境中与各国友好合作。
独立不等于封闭,自主不等于自利。
中国强调在独立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在开放的环境中与各国共同努力促进各自的发展。
独立自主的探索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建设,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无疑坚定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将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在新征程中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简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历史课堂导学案设计第四单元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温馨寄语: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学习目标】:1、知道,记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美、苏对华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2、能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现代的外交成就。
3、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学习难点】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
自主学习案
【复习反馈】
【自学时段,欣赏视频,你空我补】(6分钟)(10分)
知识点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953年底,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平等互惠、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知识点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1955年,众多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举行一次没有参加的亚非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2、中国代表团团长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初测阶段,大显身手,师问生答】(6分钟)(10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提示信息,化整为零:A. 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B. 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C. 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意义?
3、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知识拓展,质疑提问,智者回答】(4分钟)(10分)
请将你的学习本节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学生不说的话老师问学生。
1、为什么总是周恩来对外交往,出访或参加会议?
2、你还记得周总理的那些事?
3、你如何评价周恩来?
4、你认为中国的外交靠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案
【总结知识,凝聚智慧,展示自我】(5分钟)(10分)
请写出你们小组成员快速探讨编写出本课的知识结构或知识线索,最好使用你自己喜欢图案和形式,能够体现本课的知识点。
【严谨公正,评价学生】(3分钟)
【畅所欲言,我的感悟】(3分钟)
通过本课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当堂训练案
【火眼金睛,明辨是非】(15分钟)(10分)
1、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
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2.2006年新年来临之时,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科教兴国战略
3.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3年B.1955年C.1971年D.1972年
4.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
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C.万隆会议上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
5、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D.平等互惠6.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20世纪5、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原则B.互不侵犯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下列各图都包含有同一历史人物,其中最能体现该人物外交才能的是
8.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①出席APEC 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
9.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反对霸权主义B.反对殖民主C.反对帝国主义D.求同存异
10.1954年发表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两个国家是
①朝鲜②印度③越南④缅甸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综合材料,见多识广】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周恩来总理在地震的当天深夜就到达灾区。
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温家宝总理亲临地震现场,深切慰问灾区人民。
……“中国式”总理让人民感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会议上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5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准则还有用吗?(3)为缅怀周恩来总理,请你为材料一、二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
(4)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以怎样的可贵品质“让人民感动”?
【重点强调,难点突破】
10、请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及提出时间和提出者。
11、请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