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心理活动描写指导(1)
- 格式:ppt
- 大小:518.00 KB
- 文档页数:27
让心灵说话——心理活动描写指导议一议:这样写好不好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一、心理描写的定义及作用1、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2、心理描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心理描写要求:A、B、C、D、三、心理描写的三个原则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完成心理刻画的思维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五、心理描写分类六、词语跷跷板:闻名不如见面——温故而知新问心无愧文质彬彬纹丝不动闻鸡起舞闻风丧胆文武双全面红耳赤——面如土色面目全非面面俱到赤胆忠心——吃有所短,寸有所长心直口快——心心相印心神不定心惊肉跳欣欣向荣心不在焉快刀斩乱麻——快马加鞭快人快语麻木不仁——马到成功麻辣鸡腿麻婆豆腐麻痹大意2、我会读人山人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自】:《论语》如果从一二年级开始养日记,那三年级写起作文就不那么困难;如果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那么想想小考、中考、高考,从这一刻开始坚持学习)人见人爱人之初,性本善(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海阔天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章:导入与目的设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丰富作文的表达和情感。
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模仿。
3. 实践练习: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心理活动描写的要素:情感、思维、感知、意志等。
3.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内心独白、心理描写、情感描写等。
4. 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其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效果。
5. 学生写作练习:根据给定的情境,尝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积极性。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心理活动描写的内容和表达效果。
第二章:情感描写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感描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情感描写来丰富作文的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情感描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模仿。
3. 实践练习: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情感描写,提高作文的情感表现力。
教学内容:1. 情感描写的重要性:情感描写对于作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的影响。
2. 情感描写的要素: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的描写。
3. 情感描写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来表达情感。
4. 情感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其情感描写的技巧和效果。
5. 学生写作练习:根据给定的情境,尝试运用情感描写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积极性。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情感描写的内容和表达效果。
打开心扉,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片段指导说课稿 一、说内容: 单课时作文指导课——心理描写作文指导课。
单课时作文指导课——心理描写作文指导课。
单课时作文指导课——心理描写作文指导课。
二、说创意: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
尤其是六年级,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即先根据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进行专项训练,在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再进行综合训练。
在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主张进行作文片段练习。
我认为:“小片断能成就好作文”,学生经过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就会逐步增强综合写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所以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学。
三、说学情: 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我们总希望学生笔下刻画的人物能“形神兼备”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我们总希望学生笔下刻画的人物能“形神兼备”。
但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大都能正确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使人物具有“形”,却较少运用心理描写让人物具有“神”。
是以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缺乏立体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本课时选择学生在写作中不被重视的心理描写进行训练,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横向比较,通过对心理描写知识的感悟、借鉴与仿写及创造与拓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知识的感悟、借鉴与仿写及创造与拓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能运用心理描写方法来口头说话、书面作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写作能力。
话、书面作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写作方法并创造写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写作方法并创造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留心观察生活,品味生活,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揣摩人物的心理。
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2. 课程类型:写作指导课3.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在作文中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解释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和效果。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写作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并进行修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片段2. 写作情境3. 评价标准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练习的表现2. 学生作品的内容丰富程度和描写细腻程度3.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五、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专业编辑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并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心理活动描写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质量。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意义。
2.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
3. 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引起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技巧。
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场景,用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讨论、展示等。
五、教学资源1. 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论知识。
2. 优秀作文片段示例。
3. 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心理测试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在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创作,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总结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使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心理活动的观察和分析不够深入,描写技巧运用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多让他们欣赏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和借鉴。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心理活动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丰富作文的表现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会捕捉心理活动细节。
4. 提高学生作文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与训练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心理活动描写,学生跟随练习。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练习编写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心理活动描写。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讨论,练习编写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4. 展示法: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心理活动描写的运用情况和创作能力。
2. 学生互评:评价同伴的作品,提高鉴赏和分析能力。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心理活动描写相关著作2. 网络资源:优秀作文范文、心理活动描写技巧文章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4. 作文纸:用于学生书写练习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座位安排:学生分组坐,便于讨论和互动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等齐全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第二课时: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第三课时:示范与练习编写心理活动描写片段4. 第四课时: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指导5. 第五课时: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指导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和技巧2. 编写一篇心理活动描写片段,体现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3.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和展示十、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3.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十一、教学拓展1. 开展心理活动描写作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对象第二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2.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2.2 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2.3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要素2.4 心理活动描写与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1 直接心理描写3.2 间接心理描写3.3 心理描写与语言、动作、表情的关系3.4 心理活动的层次性与递进性第四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与应用4.1 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方法4.2 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4.3 心理活动描写的误区与修改方法4.4 优秀心理活动描写的赏析与借鉴5.2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5.3 心理活动描写的学习资源与拓展阅读5.4 课后作业与课程反馈第六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实例分析(一)6.1 小说中的心理活动描写6.2 散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6.3 诗歌中的心理活动描写6.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七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实例分析(二)7.1 电影中的心理活动描写7.2 戏剧中的心理活动描写7.3 绘画中的心理活动描写7.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八章:心理活动描写在各类文体中的应用8.1 记叙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8.2 议论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8.3 说明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8.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九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创新与突破9.1 突破传统的心理活动描写方式9.2 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心理活动描写9.3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心理活动描写9.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十章:课程回顾与学生反馈10.1 课程重点回顾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10.3 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重点关注)教案中应详细阐述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的背景,包括为何需要进行心理活动描写教学,以及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明确教学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描写技巧、增强作文的表现力等。
二、教学方法与对象(重点关注)明确教学方法,如采用讨论、实践、分析等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对象,即适合该课程的学生年级和英语水平。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训练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引发兴趣。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训练,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作品,互相评价和借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3. 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练习素材:提供一些人物和情境,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
3. 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作文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作文创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思维过程。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运用能力。
4. 互动法:学生分享练习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活动描写。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训练,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作品,互相评价和借鉴。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内心活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丰富作文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意义2.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心理活动描写的实例分析4. 学生作文实践三、教学重点1.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运用。
四、教学难点1. 心理活动描写的深度和准确性。
2. 学生作文中心理活动描写的创新和多样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
5. 学生作文: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完成一篇作文。
6. 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 总结:强调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六、教学准备1. 故事素材:准备一些含有心理活动描写的短篇故事或小说。
2. 作文纸张:为学生准备作文纸张或电子文档。
3. 参考资料:整理一些关于心理活动描写的优秀作文和指导文章。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
4. 反馈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
5. 学生作文: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完成一篇作文。
6. 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 总结:强调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心理活动描写片断教学教学目标:1、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把内心的活动用文字真实具体地描绘出来。
2、了解几种常用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
3、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真实、具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三种方法:内心独白法、联想描写法、环境烘托法真实具体地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重点难点: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对现实存在的事件、情感、感受进行描述,从而有效的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片断训练。
教学准备:1、游戏道具。
2、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加入了我们的课堂,你们紧张吗?其实,我比你们还紧张呢,现在,我的心狂跳不止,我都担心它要从我这瘦弱的身体里蹦跳而出了。
如此紧张的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们来猜一猜吧。
2、请几个学生说。
3、同学们真有心,把老师的心思都摸透了。
事实上,我从昨天晚上就开始紧张了,看,我还把这种紧张的心理写了下来。
(课件出示:想着明天的汇报课,我紧张极了,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又怕课不能顺利开展,孩子们不敢表现,真是忐忑不安啊。
)师:像老师这样把内心的活动用文字描绘出来,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描写方法——心理活动描写!我们常说:“作文需要以情感人。
”而感情又产生于心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心理活动描写的天地。
(板书:心理活动描写)二、写法指导抛砖引玉1、点评片断(1)师:同学们分享了我的心声,那能否评价一下我这段心理活动描写写得怎样?(2)生评价。
(引导“真实”并板书:真实)(3)有没有同学给我提点建议,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写得更好?(4)生提建议:不够具体生动。
(板书:具体)2、学习“内心独白法”(1)师:看来我的想法和大家不谋而合,写完之后这几句话,我也觉得这段文字表述得过于概括,不能具体的表达出我的紧张。
因此,我又进行了几次尝试。
请同学们一齐读读我的心声,再次感受我的心理活动。
(学生齐读心理片断)(幻灯片展示:翻阅着面前的教案,想着明天的汇报课,一丝紧张渐渐涌上我的心间: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作文公开课,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可是这堂课能顺利的开展吗?我会不会乱了套?而我们班的孩子会像平时一样争相举手吗?还是会怯场,让课堂变成我的“独角戏”?还有在练习写片断,修改片断中,他们能很好地展示自己吗?想着想着,我越来越忐忑不安了。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2、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3、了解几种常用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2、难点: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预备素材。
1、突击检查背书情况,体会紧张不安的心理:提问: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心情怎样?怎样想的?结果没有抽查到你,心情有何变化?被抽到的同学谈谈感受.2、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心理感受,你还产生过哪些心理感受?(悲喜交加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忐忑不安义愤填膺心恢意冷心急如焚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勃然大怒怒火中烧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欣喜若狂……)原来人的心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4、请你说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心理感受。
5、小结:刚才大家说出了自己真切的心理感受,其实这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
把这种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实,同学们已经在很多写人记事的课文中接触到了心理活动描写.请回忆一下……二、赏析课文片段,感知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1、《穷人》片段一:指名读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
表现了桑娜家穷,但勤劳、爱家人、乐观的美好品质,同时也揭露了当时沙俄的黑暗统治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这正是作家托尔斯泰所要表现的主题。
让心灵说话——心理活动描写指导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2、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进行书面交际活动,让孩子对现实存在的事件、人物、情感、感受进行描述,从而有效的进行了心理活动描写的写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师:老师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听后同学们心情如何?师:我们常说“作文需要以情感人。
”而感情又产生于心里。
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活动描写的天地。
(出示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
1 、学习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2、体会并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学以致用。
三、心理描写方法(一)、什么是心理描写。
(二)、心理描写方法。
1、内心独白式。
师: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多出现在第一人称的文章中。
可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
是我的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
因为它类似于戏剧中的内心独白,所以又称独白式(1)、出示“内心独白”的例子(1)师:什么是内心独白呀?别着急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同学们看:(出示句子)片断1: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心想:妈妈究竟去哪了呢?她为何这么晚也没回来呢?也许去姥姥家了,也许碰到同事了,也许……我摇摇头真的不敢想下去了。
(选自习作《等待的滋味》)片断品味师:读一读,看你能从这些具体的描写中,体会到什么?师:这一段主要是直接描写心理活动,并将这一方法称为内心独白。
.对比品味: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
(心理描写的作用)(2)、练习奶奶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使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我在心底默默地对奶奶诉说:(补上内心独白)2、幻觉描写(1)、出示幻觉描写的例子。
师:同学们说的这么好,现在听听你读的如何?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我心里无比激动,好像听到春雨过后淙淙流淌的河水,又好似看到万里晴空中灿烂夺目的光芒。
心理描写指南心理描写在写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揭示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状态和思维过程。
下面是一些编写心理描写的指南:1. 多使用具体的细节描述心理描写应该使用具体的细节,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状态。
例如,描述一个人害怕时,可以写道:“他的手心冒汗,身体颤抖不止。
”这样的描述更能传递出角色的恐惧感。
2. 描述角色的感知和感受通过描写角色的感知和感受,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例如,描述一个人对美景的反应时,可以写道:“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远处的雄伟山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敬畏之情。
”这样的描述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角色的喜悦和敬畏之情。
3. 使用适当的比喻和类比比喻和类比可以使心理描写更生动形象。
例如,描述一个人内心的痛苦时,可以写道:“她的心仿佛被一把利刃割开,痛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样的比喻可以更好地传达角色的痛苦感。
4. 注意语气和情绪的变化心理描写应该注意到角色的语气和情绪的变化,以使描写更真实。
例如,描述一个人的愤怒时,可以写道:“他语气激动,声音颤抖地喊道。
”这样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角色的愤怒和激动情绪。
5. 适当运用内心独白和对话内心独白和对话是描写角色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段。
通过描写角色的内心独白和对话,可以更好地展现角色的思考和情感。
例如,描述一个人的内心挣扎时,可以写道:“他心中不停地反复着‘该做什么呢?’的问题。
”这样的描写可以展示角色的思考过程。
通过遵循这些心理描写指南,你可以使你的写作更加生动和有力地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
记住,使用具体的细节描述、描写角色的感知和感受、使用比喻和类比、注意语气和情绪的变化以及适当运用内心独白和对话,这些都是写作中有效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