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氰菊酯(MSDS)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5
氯氰菊酯(MSDS)高效氯氰菊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高效氯氰菊酯化学品英文名称:Beta XXX技术说明书编码:分子式:C 22 H 19 CI 2 NO 3分子量:416.3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氯氰菊酯有害成分:氯氰菊酯浓度:4.5%CAS No。
-07-8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6.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属中等毒类。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短期内密切接触大量氯氰菊酯后1—48小时出现面部感觉异常(烧灼热、针刺感、蚁走感、或紧麻感),明显的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多汗、流涎:少数出现胸闷、肢端发麻、心悸、视物模糊、瞳孔缩小。
病情进展可出现肌束振颤或轻度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模糊或朦胧)或昏迷,还可发生阵发性抽搐,部分患者可发生肺水肿。
口服十分钟至一小时后可出现上腹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乏力等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较严重,多数预后较好。
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和肺水肿。
情况危害:对情况有危害,对水体可形成污染。
燃爆风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风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产生回响反映。
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若遇高热,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风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氰化物。
灭火方法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1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氯氰菊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61904CAS号 52315-07-8中文名称氯氰菊酯英文名称 Cypermethrin;Cymbush兴棉宝;(RS)-α-氰基-3-苯氧苄基(IRS)-顺,反-3-(2,2-二氯乙)别名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外观与原药为黄棕色至深红褐色粘稠分子式 CHClNO 221923性状液体-9分子量 416.32 蒸汽压0.226×10kPa 闪点:80?难溶于水,易溶于酮、醇、芳熔点 60,80? 溶解性烃密度相对密度(水=1)1.24(20?) 稳定性稳定主要用危险标记 15(有害品,远离食品) 用作农用杀虫剂途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误服中毒的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胸永、重者出现意识模糊和肺水肿。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251mg/kg(大鼠经口);1600mg/kg(大鼠经皮) 50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氰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WS/T146-1999,作业场所空气)气相色谱法《现代环境监测方法》(水、土壤、蔬菜等)张晓林等主编气相色谱法(GB/T14929.4-94,食品)5.环境标准:日本允许最高残留量 30mg/kg(茶叶);2mg/kg(果品);5mg/kg(蔬菜类);0.2mg/kg(甜菜);0.05mg/kg(马铃薯等)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吸收,铲入提桶,倒至空旷地方深埋。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版本/修改号:A/0 标识号/:CDZ-MSDS-023物料安全数据表(MSDS)发布日期:2005 年6月7日1.0产品识别/ 产品名称及类型:“奋斗呐”杀虫剂―――――――――――――――――――――――――――――――――――――――2.0危险成分/ 氯氰菊酯―――――――――――――――――――――――――――――――――――――――3.0物理数据/ 原药为白色或奶油色结晶或粉末,无色无味。
―――――――――――――――――――――――――――――――――――――――4.0燃烧与爆炸资料/4.1特别燃烧危险:熔点78-81℃,4.2灭火方法:产品不支持燃烧。
冲水灭火。
―――――――――――――――――――――――――――――――――――――――5.0反应资料5.1稳定性: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极低,易溶于酮类\醇类及芳烃类溶剂;在中性\酸性条件下稳定,在强碱条件下水解,热稳定性良好。
5.2避免状况:避免过热。
―――――――――――――――――――――――――――――――――――――――6.0溢出或泄漏处置/使用适当的保护设备6.1清洗:少量则冲排到适当的地方。
6.2废物处理:清水冲洗―――――――――――――――――――――――――――――――――――――――7.0健康危险资料/过度接触浓缩物的影响皮肤和眼睛:对皮肤影响较小,对眼睛有一定刺激性吞咽:有害或致命。
引起口腔,喉和胃部化学灼伤吸入:引起对口腔,喉咙,呼吸道的刺激,敏感者受影响更重。
―――――――――――――――――――――――――――――――――――――――8.0急救/8.1眼睛:立即用足量流动的清水冲洗,持续冲洗15分钟。
立即与医生联系。
8.2皮肤:立即用足量流动的清水和肥皂冲洗。
8.3吞咽:立即冲洗口腔;再饮1~2大杯水或牛奶,不要诱导呕吐。
8.4吸入:移至新鲜空气中。
―――――――――――――――――――――――――――――――――――――――9.0预防措施/9.2呼吸:避免吸入此产品的粉尘或尘雾。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又称灭百可、安绿宝等,工业品为黄色至棕色粘稠固体,60℃时为粘稠液体。
是一种杀虫剂。
目录编辑本段介绍中文名称:灭百可、兴棉宝、安绿宝、赛波凯、氯氰菊酯、奋斗呐英文名称:Cypermethrin. Barricade. Basathrin. Cymbush. Cymperator. Ammo. AnomethrinCAS编号:86753-92-6理化特性化学式:C22H19CL2NO3分子量:416.32性状:工业品为黄色至棕色粘稠固体,60℃时为粘稠液体。
熔点:60-80℃相对密度(水=1):1.1蒸气压:20℃为2.3×107Pa挥发度:对光稳定,温度>220℃时缓慢重量损失,在弱酸中性条件下稳定,遇碱分解,水解半衰期为1天。
溶解度:难溶于水,在醇、氯代烃类、酮类、环己烷、苯、二甲苯中溶解>450g/L。
闪点:80℃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6.3危险性加热超过220℃,该物质分解生成氰化物气体。
编辑本段毒性5.1急性毒性:属中等毒类。
大鼠经口LD50251mg/kg,经皮剂量达1600 mg/kg未见死亡,吸入LC50>0.048mg/ L,大鼠静注6mg/kg;小鼠经口LD5082 mg/kg;兔经皮LD50>2400mg/kg。
禽鸟口服LD50>2000mg/kg,鱼高毒,对蜂蚕有巨毒。
动物急性中毒表现为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偶有震颤,存活者3天后恢复正常。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5.2慢性毒性:以1600ppm的饲料喂大鼠3个月,在头5周有步态异常等中毒症状出现,自第6周起逐渐恢复。
病理学检查发现少数染毒动物坐骨神经轴突变形。
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5 mg/kg/d。
,5.3诱变性:本品不是诱导剂,但是用大剂量的本品小鼠腹腔60mg/kg/d(连续),小鼠经口56mg/kg/7d(连续),小鼠经皮2520mg/kg/7d (连续)可引起小鼠骨髓微核细胞短暂性增加。
氯氰菊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氰菊酯化学品英文名称:cypermethrin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分子式:C 22 H 19 CI 2 NO 3分子量:416.3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CAS No.:52315-07-8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属中等毒类。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口服中毒的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胸闷,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和肺水肿。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