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8.10 MB
- 文档页数:99
《多媒体技术教程(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多媒体技术教程》(第三版)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 ?多媒体信息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有什么不同?在概念上应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多媒体信息系统是新一代高度集成的、功能强大的、智能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是提供多媒体信息、辅助人们对环境进行控制和决策的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服务于管理领域的信息处理系统。
而多媒体计算机指的是硬件设施,多媒体计算机是多媒体信息系统得以应用的平台。
2 .试归纳叙述多媒体关键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这三个方面,这既是多媒体的主要特征,也是在多媒体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是相对于计算机而言的,指的就是信息媒体的多样化,有人称之为信息多维化;多媒体的第二个关键特性是交互性,多媒体系统将向用户提供交互式使用、加工和控制信息的手段,为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领域,也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然的信息存取手段;多媒体的集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媒体信息媒体的集成,二是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与设施的集成。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是集成性的基础,没有多种信息媒体,也就无法进行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化处理;而处理多媒体的设备与设施的集成性是实现交互性的前提,没有系统、网络、软硬件设施的集成,就无法为用户交互式使用、加工和控制信息提供平台。
3?为什么说多媒体缩短了人类信息交流的路径?人类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计算机所提供的功能强大的数据组织和构造技术,如传统数据结构中的数组、向量、队列、堆栈、树和堆等,为动态地加工和处理数据提供了基础。
高效的算法和高速的网络通信,大大地加强了用文字和数据表示概念的能力并加速了它的传递过程。
但人类并不是仅仅依赖文本这一类单一的数据形式来传递所有的信息和接受概念的,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都是人类获取和传递信息极为重要的渠道。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要1.1 多媒体是什么?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video )。
1。
4 无损压缩是什么?无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也称还原或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的数据压缩技术.无损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的应用,如磁盘文件压缩就是一个应用实例.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无损压缩算法可把普通文件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1/2~1/4。
常用的无损压缩算法包括哈夫曼编码和LZW 等算法.1。
5 有损压缩是什么?有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的数据压缩技术。
有损压缩适用于重构数据不一定非要和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应用。
例如,图像、视像和声音数据就可采用有损压缩,因为它们包含的数据往往多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所能感受的信息,丢掉一些数据而不至于对图像、视像或声音所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1。
9 H.261~H.264和G.711~G 。
731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 ).1.10 MPEG —1,MPEG-2和MPEG —4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ISO/IEC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第2章 无损数据压缩2。
1假设{,,}a b c 是由3个事件组成的集合,计算该集合的决策量。
(分别用Sh ,Nat 和Hart作单位)。
H 0 = (log 23) Sh = 1.580 Sh= (log e 3) Nat = 1.098 Nat= (log 103) Hart = 0.477 Hart2.2 现有一幅用256级灰度表示的图像,如果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均为()1/256i p x =,0,,255i =,计算这幅图像数据的熵.22111()()log ()256(log )256256n i i i H X p x p x ==-=-⨯⨯∑=8 (位), 也就是每级灰度的代码就要用8比特,不能再少了。
2021教科版选修2《认识多媒体技术》word教案1 一、教材分析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最活跃的技术之一,教材介绍了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差不多概念和入门知识,概括性较强,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不多,但教学意义却十分重要,在渗透德育工作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的灌输概念,要通过学生的观看、摸索和体验,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下探究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关于思维活跃、喜爱新生事物的初一学生来说,认识多媒体的知识正是他们所喜爱和欢迎的。
故学生学习本课时,爱好极高,求知欲强。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尽量尊重学生的爱好和操作欲望。
牢牢抓住本课特点——“认识”,以认识多媒体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认识多媒体技术给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阻碍为线索,培养学生猎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意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让学生了解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
②让学生了解媒体的类型、多媒体的常见元素及特点。
③了解多媒体运算机和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①使学生能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各种媒体及其作用。
②使学生能从实践中分析多媒体的含义与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体验媒体和多媒体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社会进展的阻碍。
②通过选用有教育意义的多媒体作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③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差不多态度和差不多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对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运算机、多媒体系统这些名词的明白得(2)对多媒体技术特点的明白得2.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差不多态度和差不多能力。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系列)•内容简介:•本书共分9章,第1、2章主要介绍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3章介绍艺术对于人类生活及多媒体技术的影响。
第4章主要介绍多媒体设备基础。
第5~7章主要介绍音频、数码照片、视频等处理软件的特点、使用方法及处理技巧等。
第8章主要对当前流行的网页动画制作软件Flash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第9章主要介绍基于流程图的创作工具Authorware创作多媒体作品的流程。
本书可作为本科、高职高专及中职院校计算机技术专业和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多媒体应用培训的教材,还可供从事多媒体应用开发的技术人员学习。
•目录:•第1章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1.1 多媒体的概念••1.1.1 媒体的分类••1.1.2 多媒体的定义••1.1.3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1.2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应用••1.2.1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1.2.2 多媒体关键技术••1.2.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3.1 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1.3.2 多媒体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1.3.3 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技术背景••1.4 多媒体新技术和新产品••1.5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1.5.1 多媒体的硬件系统••1.5.2 多媒体的软件系统••思考与练习••第2章多媒体数据基础••2.1 图像信息处理基础••2.1.1 数字图像类型••2.1.2 分辨率与颜色深度••2.1.3 图像颜色模式••2.1.4 图像文件格式••2.1.5 数字图像的获取••2.2 音频信息处理基础••2.2.1 数字音频分类••2.2.2 模拟音频的数字化过程••2.2.3 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2.2.4 数字音频的获取方法••2.3 视频信息处理基础••2.3.1 视频基础知识••2.3.2 视频的数字化过程••2.3.3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视频处理系统••2.3.4 视频文件的类型••2.3.5 非线性编辑系统••2.4 计算机动画基础知识••2.4.1 计算机动画基础••2.4.2 实现计算机动画的主要技术••2.4.3 计算机动画的制作方法••2.4.4 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2.4.5 计算机动画的应用••思考与练习••第3章多媒体艺术基础••3.1 艺术基础••3.1.1 美源于生活••3.1.2 艺术设计的分类••3.2 构图••3.2.1 什么叫构图••3.2.2 构图的原则••3.2.3 构图的形态要素••3.2.4 构图的形式法则••3.3 色彩设计••3.3.1 认识色彩••3.3.2 色彩的三要素••3.3.3 色彩模型••3.3.4 视觉与色彩••3.3.5 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思考与练习••第4章多媒体设备基础••4.1 多媒体计算机••4.1.1 光存储设备••4.1.2 音频接口••4.1.3 视频接口••4.1.4 多媒体I/O设备••4.2 扫描仪••4.2.1 扫描仪概述••4.2.2 扫描仪的分类••4.2.3 扫描仪的组成部分••4.2.4 扫描仪的性能指标••……••第5章音频处理••第6章数码照片处理••第7章数码视频处理••第8章计算机动画技术••第9章多媒体创作••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由于多媒体技术一直处于高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根据这种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注意知识和内容的更新,保持时效性。
本门课程实践性强。
多媒体技术不仅理论体系完整,而且更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理论内涵和技术要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使用工具软件制作多种类型的多媒体作品,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逻辑;掌握各种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和常用多媒体外设的使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结合多媒体作品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介绍和学习,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利用软件中提供的帮助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教学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象3、多媒体关键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要求• 1、掌握:媒体定义、媒体的种类和特点。
• 1、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内容。
•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对多媒体关键技术以及应用的最新发展作适当介绍。
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教学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计算机3、多媒体关键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要求• 1、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光存储设备的使用。
• 1、理解:多媒体接口卡的工作原理、光存储系统的原理。
• 2、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特点与分类,常用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对多媒体系统的运行环境作适当介绍。
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基础参考学时:32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数字媒体技术、软件技术学生应具备的基础: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具有Windows使用的基本知识二、课程的性质和课程设计(一)课程的性质多媒体技术基础以计算机领域的各种媒体:语音、图像、视频等为研究对象。
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并具有极广泛的实用性。
本课程是计算机系学生的专业入门课,它向学生呈现了多媒体应用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对多媒体技术领域有一个系统并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将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课如《动画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软件开发》等一系列课程,也就是说,学生学完这门课,既对计算机专业领域学什么、做什么有一个基本认识,又能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准自己深入学习的方向,为自己大学的专业学习做好定位和规划。
因此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如何进行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多媒体制造,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因而这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的理念本课程在确立“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双师’教师为课程主导”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课程的职业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桂电特色”和“职业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验、实训和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社会需求相一致,理论教学为实训实践服务,做到实用、够用。
充分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同时,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作为全系的基础必修课,是基础性课程,其本身内容多、涉及面广,而职业学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换言之是让每个学生通过三年的职业学习能具备有一技之长,所以在本课程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全面充分的了解多媒体各种技术的功能及应用,让他们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点及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并能就某一方向领域深入实践探究,真正的学到一技之长。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学分:周课时: 4一、总学时: 72 (理论48 + 实践 24)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育、展示、学习以及娱乐的新兴学科。
学习多媒体技术, 掌握制作多媒体产品的技术和技巧, 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所企盼的。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了解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术语的基础上, 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 了解多媒体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并具备独立开发和创作多媒体产品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先行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VB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三、课程内容大纲内容(按章节详细列出)第一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 为学习其他课程如《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和将来实际开发多媒体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 包括相关概念、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等。
1.1 多媒体概述1.2 媒体与多媒体1.3 媒体素材1.4 多媒体的基本特性1.4.1 多媒体的发展史1.4.2 什么是MPC1.4.3 MPC标准的基本内容1.4.4 多媒体应用领域1.4 多媒体存储介质的变革1.5 多媒体软件1.6 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1.7 多媒体产品的版权问题1.8 制作多媒体需要哪些知识1.9 多媒体知识与就业第三章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MPC标准, 掌握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基本设备(激光存储设备、显示设备、声音设备)和一些扩展设备(触摸屏、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要点, 掌握相关的多媒体硬件技术。
2.1 基本硬件2.1.1 激光存储器2.1.2 显示适配器2.1.3 CRT显示器2.1.4 LCD显示器2.1.5 显示器健康新概念2.1.6 声音适配器与声音还原2.2 多媒体设备及其特性2.2.1 触摸屏2.2.2 图像扫描仪2.2.3 数码照相机与摄像机2.2.4 输出设备2.2.5 手写板和手写笔第四章美学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构图规则、色彩理论和颜色搭配, 具备美学常识和界面设计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