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云梦县义堂镇总规调研报告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30
孝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06-2020年)二〇〇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1)一、上轮规划主要控制目标 (1)二、上轮规划指标落实情况 (1)三、上轮规划实施存在问题 (2)四、上轮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4)第二章本轮规划编制过程 (6)一、准备工作阶段 (6)二、调查研究阶段 (6)三、专题研究阶段 (7)四、指标论证阶段 (8)五、大纲编制阶段 (9)六、大纲送审阶段 (10)七、成果编制阶段 (10)八、征求意见阶段 (10)九、成果报批阶段 (11)第三章公众参与规划情况 (12)一、领导高度重视 (12)二、组织成员广泛 (12)三、部门通力协作 (13)四、公众积极参与 (14)第四章规划控制目标确定 (15)一、耕地保有量 (15)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16)三、建设用地规模 (17)四、建设占用耕地 (18)五、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18)第五章主要控制指标分解 (20)一、指标分解原则 (20)二、指标分解依据 (21)三、指标分解方案 (22)第六章若干问题具体说明 (28)一、关于基础数据 (28)二、社会经济规划指标确定 (28)三、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32)四、孝感主城区土地利用说明 (33)第七章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36)一、土地利用规模评价 (36)二、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评价 (36)三、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评价 (39)四、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结论 (40)第一章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上轮规划(《孝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在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土地用途管制、规范用地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上轮规划主要控制目标1、规划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58450.60公顷。
2、规划期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94503.6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82.16%。
3、1997—201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13783.40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5358.40公顷以内。
目录一、孝感概况 (2)1、行政区划 (2)2、历史沿革 (2)4、气候特征 (3)5、自然资源 (4)6、民族宗教 (5)7、人口状况 (5)8、统计数据 (5)二、人口资料 (9)三、城区基础资料 (16)1、居住用地的现状 (16)2、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 (16)3、工业用地现状 (16)4、仓储用地现状概况 (16)5、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16)6、绿化建设现状 (18)四、市域综合交通 (18)1、公路 (19)2、铁路 (20)3、水运: (20)4、航空 (20)5、城市机动化水平 (20)6、交通出行特征 (20)7、交通流特征 (21)8、孝感市城区公共交通规划(摘要)............................................................................................ 21 五、给水、排水、环保、环卫、防灾.. (24)1、水资源 (24)2、重大给排水基础设施 (26)3、燃气 (26)4、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 (27)5、防灾 (37)6、电力 (38)7、电信 (40)8、邮政 (41)9、广播电视 (41)七、孝感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42)八、孝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46一、孝感概况1、行政区划孝感市是湖北省管辖的地级市之一。
现辖孝南区和云梦、大悟、孝昌3县,代管汉川、应城、安陆3 个县级市。
现有国土总面积89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6万人。
孝感市行政区划一览表2孝感历史源远流长。
今孝感市境内各县市区,夏商时代为古荆州之地;周为楚、郧、贰、轸等诸候国割据地,且贰国、轸国、郧国均建都于此;秦属南郡;汉以后属荆州江夏郡;南北朝以后属安陆郡;唐属安州;宋以后属德安府;清分属德安府、汉阳府;民国时期,分属湖北省第三、四、五行政督察区。
孝感作为地市级的建制行政区,设置于1949年5月。
孝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孝感市人民政府二ΟΟ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指导思想 (1)第二节规划原则 (2)第三节规划依据 (3)第四节规划任务 (4)第二章规划背景 (6)第一节孝感市概况 (6)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7)第三节上轮规划回顾 (9)第四节本轮规划重点 (11)第三章规划目标 (13)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3)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任务 (13)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4)第四章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 (17)第一节土地利用分区 (17)第二节分区管制规则 (20)第五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4)第一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4)第二节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 (25)第三节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7)第四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31)第六章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34)第一节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 (34)第二节建设用地布局 (35)第三节生态用地布局 (37)第七章孝感主城区土地利用 (40)第一节孝感主城区规划范围 (40)第二节孝感主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40)第三节孝感主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思路 (41)第四节孝感主城区建设用地布局 (42)第八章县级土地利用 (45)第一节县级土地利用指标 (45)第二节县级土地利用调控 (49)第九章主要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用地 (51)第一节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51)第二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重点工程 (53)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7)第一节法律保障措施 (57)第二节行政管理措施 (57)第三节经济调控措施 (58)第四节技术保障措施 (59)第五节公众监督机制 (60)附则 (60)附录 (61)1、附表 (61)2、附件 (72)3、附图 (72)第一章总则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的规定,依照《孝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编制《孝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主要内容一、关于规划期限。
为2013—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3—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关于规划范围。
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其中:市域为孝感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891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为市辖孝南区、云梦县及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的行政辖区,总面积168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东向、南向和西向至孝南区行政辖区界,北至福银高速,面积共计727平方公里。
三、关于城市发展目标。
推进产业跨越,建设经济强市;推进城镇跨越,建设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文化跨越,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推进动力跨越,建设创新城市;推进民生跨越,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通过推进“五个跨越”,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打造“湖北的苏州”,建设“魅力孝感”。
四、关于城镇化发展目标。
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达到55%;2020年达到60%以上;2030年达到70%左右。
五、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城乡一体化走在全省和武汉城市圈前列,到203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0元,城乡居民生活富裕,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生活全面小康的中等发达城市。
六、关于城市性质。
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和具有水乡园林特色的宜居休闲城市。
七、关于城市规模。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近期(2015年)70万人左右,中期(2020年)90-100万人,远期(2030年)115-125万人。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为近期(2015年)75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90-10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115-12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八、关于城市发展方向。
未来城市建设用地整体上以向东和东南发展为主,向北、西、南适度扩展。
九、关于中心城区功能分区。
为“一城一区,一核多片”结构。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一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战略 (3)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3)第三节县域旅游发展与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4)第四节县域基础设施与社会设施规划 (5)第五节县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6)第六节县域防灾规划 (7)第三章中心城区规划 (7)第一节城市性质与规模 (7)第二节城市空军增长方向 (7)第三节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7)第四节城市交通规划 (9)第五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0)第六节中心城区景观系统规划 (11)第七节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12)第八节中心城区环境规划 (14)第九节中心城区防灾规划 (15)第十节城市旧城更新规划 (18)第十一节城市远景规划 (19)第四章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19)第五章附则 (1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文本是云梦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需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执行本规划文本。
第二条凡在云梦城市规划区内因建设需要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均应遵照本文本要求进行。
第三条本次规划期限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四条本次城市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区范围东至吴铺镇,南至伍洛镇,西至府河,北至义堂镇,规划区面积135km2。
第五条本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4.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J137-90);5.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6.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8.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9.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0.《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11.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12.《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13.《孝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4.《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15.《云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16. 《云梦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9年,孝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17.《云梦县志》;18.云梦县规划局提供的现状图及其它基础资料。
义堂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义堂镇教育办公室古镇义堂,位于滔滔涢水之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教育底蕴丰厚。
勤劳、朴实、智慧的义堂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丰实的人文条件,书写了义堂历史上的灿烂辉煌。
义堂教育是义堂古镇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从义堂走出了数千名大、中专毕业生。
近年来,义堂中考连创辉煌,这些都是义堂的骄傲,是义堂教育的骄傲。
然而,它们无不得益于义堂的小学基础教育,义堂的小学基础教育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功不可没。
义堂小学基础教育成绩瞩目,可喜可贺。
然而,解读义堂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又令人喜忧掺半,给人留下沉重的思考。
一、基本情况1、人口、面积情况。
义堂镇辖28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总人口4.9万人,国土面积64平方公里,是云梦县所辖乡镇中的一个大镇。
2、学生情况。
现设小学16所,其中镇辖2所即张庙小学和义堂镇镇小学,学区中心小学6所,村级完小6所,教学点2个,分布于各行政村。
在校学生人,开设教学班个,班平生额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
3、教师情况。
全镇有小学教师人,其中女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具有中专、高中学历的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教师配额为;45岁以上的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年轻教师所占比率极低,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4、经费情况。
学校经费紧张,不得不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把开支压缩到最小的限度,勒紧裤带过日子。
必不可少的日常开支、办公费用等主要靠杂费和部分勤工俭学资金维持。
二、存在的问题(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基础教育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涉及到方方面面,千头万绪。
我们认为,制约农村小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教育投入问题,改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已经迫在眉睫了。
一段时期,随着“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响起,背负债务的乡镇财政,只好向农民收取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义务教育实际是农民自掏腰包办教育。
关于孝感市云梦县新城区的崛起和发展规律的调查研究随着云梦县新城区的不断崛起和发展,而引起的大范围的空间变动。
因此,进一步调查与研究云梦县新城区的规划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经过长时间的实地勘察和问卷调查,再加上对新城区的发展现状与态势的分析来总结出云梦县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云梦县新城区的规划和建设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学习,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与改善的地方。
标签:崛起;发展;形式;现状;态势1、新城区崛起和发展规律分析1.1基地特色1.1.1云梦县新城区位于云梦县的东部,地势开阔,地理位置优越。
新城区内有美丽著名的云梦人工湖,是云梦市民闲暇之余,休闲娱乐的地方。
该地四面环水,湖中有岛,岛中有塔,有亭,有树,还有孔雀、鳄鱼、鹿等诸多可爱动物。
或携妻儿带女,或邀三五好友,或举办生日派对,或拍结婚照外景,或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或发“少年维特之烦恼”。
这里无不是一个好去处,被市民誉为“美丽仙景”。
湖中央有个岛,岛上有个名胜古迹——“百步塔”。
百步塔原址珍珠坡,建于清朝,1967年,文化大革命将此塔烧毁。
后来,人们便将百步塔建于人工湖岛上。
1.2新城区崛起发展的时代背景当下中国正在发生有史以来人口转移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
适应这一进程,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近年间剧烈扩张,更有众多城市实施了新城区开发。
追溯新城开发的国际经验和理论,新城理论起源于阿伯克比在1940年完成的大伦敦规划,该规划的主导思想是在已显“城市病”的大城市周边新建一批卫星小城市,以分散人口、工业和就业,形成组团式的城市区,强调新城建设必须是人口居住与产业发展同步。
1.3新城区崛起发展的实际意义1.3.1为了更好的带动云梦县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新城区的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新城区坐落于旧城区的最东边,以黄香大道为主干道,并与316国道相连,东至孝感,西连大悟,交通发达;并且新城区也位于著名的楚文化遗址区,文化氛围浓郁。
另一方面,旧城区的发展随着土地面积,人口规模达到饱和,城市面貌过于老旧,城市的发展已失去生机与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变得十分关键。
风水调查报告篇一:风水调查报告关于人民对风水命理的关心度调查所谓“风水”,作为中华子孙大家都知道,书面解释就是以占验方式对宅院、聚落、陵墓等的营建所进行的凶吉预测与设置安排,也就是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
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中华儿女其实自己也老弄不懂自己是封建还是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关于这个疑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此我特意选取一小部分人群对此进行了调查,希望可以有一点收获。
以下是我这次调查的问卷第1题:你认为风水是一种迷信吗?是否不好说第2题:在购买房屋时你会把风水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吗?会不好说第3题:你认为店铺的旺盛及摆设跟风水有关吗?有没有不好说第4题:你家里有貔貅、聚财坊、招财手等招财风水物吗?有没有其他第5题:你听说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个“四灵山诀”吗?听说过没有听说过第6题:你觉得生意人更看重风水或招财物还是平常人?生意人平常人不清楚第7题:你觉得有时家人的不适或意外与家里的摆设有关吗?有没有不好说第8题:你回去算卦或看相吗?不会第9题:你周围有没有关注风水或是买房挑地方或楼层格局的人?有,特别是房子坐向的。
南北朝向或东南朝向的没有买别墅或建房有请风水先生的第10题:现在有不少的mBa、EmBa的课程也安排了风水讲座,若要你参加你会考虑去吗?会不会不好说第11题:风水学跟人们的生活已经息息相关了,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提倡普及风水学课程吗?会不会篇二:风水分析报告样本《关于XXXXXXXX的风水分析报告》报告编号:xxxxxxxxxx报告人:XXX报告完成日期:XXX年XX月XX日《关于XXXXXXXX的风水分析报告》目录一、风水分析委托协议书二、现场勘察记录表三、现场勘察录像及照片(包含风水八图、做附件)四、风水分析报告正文1、报告者声明2、报告正文内容⑴环境总势分析及依据;⑵环境形至分析及依据;⑶现场情景分析及依据;⑷委托标的物总体分析及依据;⑸标的物平面结构分析及依据;⑹标的物中心分析及确定根据;⑺标的物山向、立极分析及依据;⑻标的物运盘飞星分析及依据⑼分析结论3、报告协作者4、报告人签字5、报告日期6、报告有效期五、附件1、风水八图2、参考资料3、委托人身份证件(复印件)4、报告人身份证件(复印件)5、参与人身份证件(复印件)6、其他相关需要的文本、文件报告者声明(略)报告正文⑴环境总势分析及依据;略⑵环境形至分析及依据;略⑶现场情景分析及依据;略⑷委托标的物总体分析及依据;略⑸标的物平面结构分析及依据;略⑹标的物中心分析及确定根据;略⑺标的物山向、立极分析及依据;略⑻标的物运盘飞星分析及依据略⑼分析结论略报告协作者及报告人签字报告日期报告有效期篇三:社会调查报告义堂镇风水与建筑浅谈关于湖北省云梦县义堂镇地区的风水学与城镇建设及规划一、调查时间:20XX年6月10日到11日二、调查地点:湖北省云梦县义堂镇三、调查对象:义堂镇居民四、调查原因:解放以后,风水曾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糟粕而备受打击,风水活动几乎陷入完全停顿的状态。
云梦县城市总体规划一、规划层次和期限(一)规划层次县域:云梦县辖24个社区、9个镇和3个乡,270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60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规划区为规划管理控制范围。
包括城关镇,吴铺镇、伍洛镇、隔蒲潭镇、义堂镇、曾店镇、清明河乡等7乡镇和云梦县经济开发区全部范围,面积约3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城关镇和云梦县经济开发区的全部,伍洛镇的顺河村,吴铺镇的七吴、长塘、大塘、杨坝、郑店、秀才、张马、长辛8个村,面积约62平方公里(二)规划期限近期:2013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二、城市发展总目标经济结构和体制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逐步向全面小康迈进,把云梦真正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水乡云梦、幸福云梦。
三、发展战略(一)战略一:区域对接、云孝一体“对接孝感”,实现市域层面云孝一体,全力将云梦打造成为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长极。
(二)战略二:产业支撑、四化同步强化一产业的地位与作用,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相互推进。
提升三产业的比重和水平,逐步由生产服务型向生活服务型转变。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一是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二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三是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建设成为四化同步的示范区。
(三)战略三:文化引领、突出特色通过楚王城的建设。
实现楚文化的复兴。
通过城市环城水系以及三湖连河工程,重塑“古泽意向、水乡意境”的水文化特色景观。
(四)战略四:中心集聚、城乡一体进一步聚集发展,实现资源与要素的中心聚集,做大做强中心城镇,形成更强的综合实力。
强化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中部发展。
北部和南部依托义堂和下辛店两个中心城镇,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四、城市性质与定位湖北汉十城镇发展带重要的新型产业基地,孝感主城带上的重要组团,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水乡园林城市。
孝感市城区总体规划概况以及交通规划浅析陈希 2010301530014武汉大学2010级建筑学一班摘要:该文以孝感市市中心城区——孝南区的城区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孝感市总体规划的历史变迁,概括其现状,并对其城市规划中交通规划进行分析——主要包含堵点,路网和交通系统的分析。
并结合生活经验,对堵点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并提出可行性高的改进措施。
最后对孝感市城区2013-2030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介绍,并与现状对比,展现其优点和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总体规划堵点交通规划路网体系正文:一、城市概况孝感地处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水之东。
现辖孝南区、汉川、应城、安陆三个县级市,云梦、大悟、孝昌三县,及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七个省级开发区。
面积8910平方公里,总人口531万,其中孝感城区人口48万,常住人口90万。
孝感是武汉“1+8”城市圈中距离武汉最近的中等城市【距武汉市中心城区(武汉广场)1小时车程】。
京广、汉渝、武荆、汉丹4条铁路,京珠、汉十、沪蓉3条高速公路,107、316两条国道贯穿全境。
石武高铁、汉孝城际铁路、孝汉大道三期、硚孝高速公路等路网工程竣工开通后,孝感与武汉全方位对接的大交通格局,将使孝感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孝感中心城区对外交通系统规划图孝感行政中心位于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唇齿相依,是孝感市唯一的建制区,也是孝感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所在地。
全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1个开发区、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95万(2010)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8万,常住人口90万,流动人口18万。
这里是湖北省有名的“鱼米之乡”。
二、孝感市城区总体规划介绍孝感市的区位介绍:孝感市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由图可以看出:城区用地现状中,工业用地占有较大的比重,且分布较为广泛。
与之相较,居民用地则较为零散,且和工业用地交杂,导致居住环境并不良好。
孝感市云梦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孝感市云梦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 总论1.1 规划编制的目的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省及武汉城市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为推进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布局,建设生态工业、农业、旅游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发展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构筑生态环境安全能力保障体系;加速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生态文明得到发展。
根据县政府的安排,县环保局起草编制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云梦县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生态环保规划》)。
1.2 规划编制的依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云梦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云梦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孝感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3 规划时限现状基准年为2008年。
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
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2 环境现状及分析2.1环境现状云梦县地处江汉平原北缘,位于东经113、17/-113。
52/,北纬30。
45/-31。
12/,地处中纬度。
东连孝感市,南接汉川市,西临应城市,北壤安陆市。
地势北高南低,从东北自西南逐渐倾斜。
北部是起伏的丘陵、岗地,东南部是河港处交织的平原湖区,西部是广袤的河畔田原。
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60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米(黄海高程)。
境内河、湖纵横,港渠交错,水域面积66平方公里。
县河(无客水进入)全长12公里。
在城关集纳城区污水后已由原来走洛阳段入县河改道经西大渠从公路口泵站排入府河。
境内的主要河流府河流经义堂、胡金店、清明河、城关、隔卜、道桥等乡镇,全长约53公里。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云梦县义堂镇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引进“地条钢”生产项目问题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3.19•【字号】鄂政办发[2007]30号•【施行日期】2007.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云梦县义堂镇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引进“地条钢”生产项目问题的通报(鄂政办发[2007]30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2006年12月,新华社清样文章刊载《湖北云梦县“工业园区”办起了“黑钢厂”》一文,反映云梦县义堂镇政府未经批准,擅自征地,引进国家明令禁止的小轧钢项目,虽经多次清理仍未关停的问题。
对此,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十分重视,相继作出批示,要求省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006年12月13日至14日,省发改委会同省经委、省监察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省质监局、省冶金行业投资促进中心及孝感市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赴云梦县义堂镇进行了实地调查。
经查,新华社清样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1999年,云梦县义堂镇在珠海招商引进民营企业湖北省云梦县金堂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堂公司),该公司于1999年在云梦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登记生产经营范围为主营金属防盗网材料生产加工,法人代表杨少强。
经对企业生产装备及工艺核查,金堂公司实为以废钢为原料,采用中频炉炼钢、地钢模铸钢、燃煤加热炉加热、半连轧机生产建筑用线材,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地条钢”生产企业。
2005年6月,省政府组织在全省对国家明令淘汰的“地条钢”生产企业进行检查,金堂公司被列入应予立即捣毁的“地条钢”生产企业名单。
但直至2006年12月12日,孝感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金堂公司的主要生产装备进行了拆除和捣毁,吊销其营业执照,摘除“义堂镇工业园区”挂牌,并对其生产现场进行清理。
经调查,云梦县、义堂镇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在引进金堂公司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