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课堂】 《认识克和千克》预习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186.83 KB
- 文档页数:2
名师面对面
第2课时克的认识以及千克和克的换算
一、填空。
1、1千克等于( )克;1千克又叫( )公斤。
2、2000克是( )千克;4千克是( )克。
3、( )千克是5000克;( )克是7千克。
4、比43千克多28千克是( )千克。
5、350克比80克多( )克。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苹果重60克。
( )
2、千克一定比克重。
( )
3、张红体重是60千克。
( )
4、一个鸡蛋有一千克。
( )
5、1000克和1千克同样重。
( )
6、1个5分硬币有1克重。
( )
7、1千克棉花重量等于1000克的鸡蛋重量。
( )
8、1千克大于990克。
( )
三、在○里填上“>“、“<”或“=”。
1、4000克○40千克
2、805克○8千克500克
3、1千克30克○1030克
4、75克○705克
5、6800克○6千克800克
6、1千克○100克
四、一个小皮球重45克,一个大皮球重54克,两个球共重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1. 1000;2 2. 2;4000 3. 5;7000 4. 71 5. 270
二、√、×、√、×、√、√、√、√
三、<、<、=、<、=、>
四、45+54=99(克)
答:两个球共重99克。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第1课时认识千克课
堂作业设计苏教版10282
一、说一说下面的物体各重多少千克。
二、估计下列物体的质量,大约1千克的画“√”。
一个图钉() 3个橙子()一支铅笔()
一个鸡蛋()一个菠萝()一袋大米()
三、填一填。
(1)每个西瓜重5千克,6个同样大的西瓜重()千克。
(2)一头猪重100千克,()头这样的猪重1000千克。
(3)小红重25千克,比小芳轻8千克,小芳重()千克。
(4)张叔叔背着背包重78千克,背包重6千克,张叔叔的体重是()千克。
答案:一、一袋水泥重25千克,一袋红枣重1千克
二、3个橙子(√)一个菠萝(√)
三、(1)30 (2)10 (3)33 (4)72
1。
班级:姓名:评价:预习内容:第一单元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数学书P1~3 页。
助学题:1、学一学,我能懂。
王阿姨在网站上订购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一共有多少根?你能先列式再算出得数吗?说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2、试一试,我能行。
每道算式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00×3= 8×200=48×5≈ 62×5≈3、想一想,我能问。
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班级:姓名:评价:预习内容:第一单元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数学书P4~5页。
助学题:1、想一想,让你的头脑灵活起来。
3个5是()2个4是()8里面有()个220里面有()个5 2、探一探,让你的思维飞跃起来。
你能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吗?3、练一练、你的思路清晰起来。
红带子的长度是绿带子的()倍。
班级:姓名:评价:预习内容:第一单元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练习课》;数学书P5~6页。
助学题:1、基础练2、提升练3、拓展练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倍数问题,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把找到的问题编成数学题写下来。
班级:姓名:评价:预习内容:第一单元第4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数学书P7~8页。
助学题:1、学一学,我能懂。
把你的想法先写下来,再列式解答。
2、试一试,我能行。
梅花鹿一般能活20年,大象的平均寿命大约是梅花鹿的4倍。
大象一般能活多少年?3、想一想,我收获。
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班级:姓名:评价:预习内容:第一单元第5课时《练习一(1)》;数学书P9页。
助学题:1、我比赛,我快乐。
你能出几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考考你的同伴吗?2、我整理,我收获。
关于“倍”的问题,我们研究过哪些类型,你能整理一下吗?3、我交流,我明白。
今年,小明妈妈27岁,小明3岁。
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追问:明年,妈妈的年龄又是小明的几倍呢?班级:姓名:评价:预习内容:第一单元第6课时《练习一(2)》;数学书P10页。
《克和千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1. 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掌握使用天平进行物品质量测量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认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学习部分:1. 阅读教材中关于克和千克的介绍,理解克和千克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2. 完成课后相关习题,加深对克和千克概念的理解。
实践操作部分:1. 使用天平进行物品质量的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物品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文具、食品等。
2. 对比不同物品的质量,理解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
3. 制作一个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表,包括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独立完成习题。
2. 实践操作部分要求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时,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测量结果要详细记录,并在测量后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
3. 在对比不同物品的质量时,要关注物品的种类、形状、大小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并尝试找出规律。
4. 制作的质量单位换算表要求清晰明了,换算关系准确无误。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的习题及实践操作的结果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实践操作的准确性及记录的详细程度。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将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及时改正错误,加强练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4. 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数学课程《克和千克》的知识点,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对重量单位的认识及应用能力。
《千克和克》预习单姓名
一、问一问、看一看
1.问一下家长到菜场买菜时都要清楚哪些数学信息?买菜时说的“斤”是我们要学习的“千克”吗?“千克、克、公斤、斤、吨”都听说过或见过吗?哪个重?分别怎么用字母表示的?
2.你知道的秤有哪些?怎么从秤上看物体有多量?(请家长帮忙拍下家里或邻居家的秤的照片,
并发到班级微信群,记得发与别人不一样的秤哟!)
二、秤一秤、掂一掂
1.在家长的帮助下称一下1千克的物品(大米、鸡蛋、桔子、苹果、梨子等),用袋子装起来并掂一掂它有多量。
对于一些物品,可以数一数大约有多少个?
2.从家中找一找,先估计哪些物体比1千克要重一些,再拿一拿感觉一下,估计它有多少千克?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秤一秤,看看你的眼光怎么样?
3.和爸爸、妈妈相互抱一抱,一起猜一猜对方的体重大约多少千克?再用体重秤秤一秤,验证
一下。
4.从家里找一找,哪些物品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分别标了多少千克或多少克?用手掂一掂或用力提一提。
三、想一想、搜一搜
1.你还想知道哪些感兴趣的物体有多重(比如最小动物、最大动物的体重,最重的人的体重……)?
2.你还了解到关于物体有多重的哪些知识?。
克与千克预习实践作业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
(预习教材100~102页。
)
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g)单位。
2.计量比较()的物品。
常用“千克”(Kg)作单位。
3.克与千克都是()单。
4. 1千克=()克
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工具来称物体的质量?
二、实践作业。
(掂一掂,秤一秤。
)
1.学会看包装袋上面的质量标识。
2.感受1千克猪肉大约有多少。
1千克大米大约有多少。
3. 1克黄豆约有()颗。
4.一元的硬币比1克(),五角的硬币比1克(),一角的硬币比1克(),一张银行卡的质量比1克()。
4.一个鸡蛋约重()克,一个鸭蛋约重()克,数学书约重()克,1部手机大约()克。
5.1千克鸡蛋大约有()个,1千克鸭蛋大约有()个,一千克苹果大约有()个。
6.一袋大米约重()千克,一瓶洗衣液约重()千克。
7.我的体重大约()千克,爸爸的体重大约()千克。
8.每人带一样物品来学校,要求在家称好质量,并贴上标签。
《克和千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2. 掌握使用天平或电子秤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3. 学会用克和千克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重量;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克和千克的认识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具体包括以下部分:1. 认识克和千克的概念。
要求学生掌握“克”和“千克”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在计量物品重量时的应用。
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2. 动手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使用天平或电子秤等工具,进行物体质量的实际测量。
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并记录测量结果。
3. 生活中的克与千克。
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用克和千克来描述常见物品的重量,如文具、食品等。
通过实际观察和思考,加深学生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4. 完成练习题。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及换算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在动手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应按照教师指导,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并详细记录测量结果。
3. 在描述日常生活中物品重量时,学生应结合实际,用克和千克来准确表述。
4. 完成练习题时,学生应独立思考,认真答题,并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5. 作业应按时完成,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学生对克和千克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学生用克和千克描述日常物品重量的能力;4.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及答案的正确性;5. 作业的整洁程度和规范性。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将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克和千克》课时作业设计
第1课时认识克和千克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千克”或“克”。
2( ) 500( ) 3000( )
2( ) 150( ) 10 ( )
二、填一填。
1千克 =()克 300克 + 1500克 =()克8000克 =()千克500克 + 500克 =()千克10千克 =()克 2千克 + 30克=()克5千克 - 3千克 =()克 7000克–1千克 =()千克三、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
四、在()里填上“>”、“<” 或“=” 。
76克()67克 8千克()800克
5000克()5千克 9千克()3900克
85千克()805千克100克()1千克 3千克()30克五、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再用线连一连。
第2课时解决问题
一、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400克,1块香皂重250克。
二、食堂第一天运来60千克大米,第二天运来40千克大米,计划这些大米吃5
天。
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三、一枚5分硬币重2克,小芳有4角钱的5分硬币,共重多少克?
四、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
千克?
五、小动物过河。
5只小动物要同时过河,怎样乘船才安全呢?(用线连一连)。
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配套同步课堂作业设计
前言:
该配套同步课堂作业设计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配套同步课堂作业设计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配套同步课堂作业设计)
第1课时认识克和千克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千克”或“克”。
2( ) 500( ) 3000( )
2( ) 150( ) 10 ( )
二、填一填。
1千克 =()克 300克 + 1500克 =()克8000克 =()千克500克 + 500克 =()千克10千克 =()克2千克 + 30克=()克5千克 - 3千克 =()克 7000克–1千克 =()千克
三、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一填。
四、在()里填上“>”、“<” 或“=” 。
76克()67克 8千克()800克
5000克()5千克 9千克()3900克
85千克()805千克100克()1千克 3千克()30克
五、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再用线连一连。
第2课时解决问题
一、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400克,1块香皂重250克。
认识克和千克
一、温故知新
你认识下面各种秤吗?
答案
略
二、新课先知
1.读教材第101页例l。
计量比较轻的物体,常用( )(g)作单位,一枚2分硬币重1克。
比较轻的物体常用( )来称。
2.读教材第102页例2。
(1)计量比较重的物体常用( )(k)作单位,1千克= ( )克。
2袋盐重1000克,也就是( )千克。
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时候,指针指向几就是( )千克。
(2)读出下面的质量。
1.克天平
2.(1)千克1000 1 几(2)略
三、心中有数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来称,用( )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
“克”用字母( )来表示,“千克”用字母( )来表示。
1千克=( )克。
天平克千克g kg 1000
四、预习检验
在下列物品的后面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袋大米重10( )。
一块橡皮约重10( )。
一袋盐重500( )。
一支铅笔约重5( )。
一盒牛奶重250( )。
一桶油重5( )。
千克克克克克千克
五、温馨提示
学具准备:盘秤、天平、盐2包、黄豆约50颗、2分的硬币5枚、方便面l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