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及危害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温室效应产生危害酸雨产生及危害温室效应是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它与能源消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类不断的提高能源消耗,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这些气体大量释放后,将会损害我们生态环境,引起许多危害,酸雨就是其中之一。
一、温室效应的产生原理与危害1.温室效应的产生原理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地球表面向宇宙的辐射能量不足,部分太阳辐射被吸收,在大气层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吸收后转化为热能,一部分热能又被反射回地球表面,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从而构成了所谓的“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的危害温室效应的危害主要有:(1)极端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天气异常现象频繁出现,如暴雨、干旱、风暴等,给农业、沿海地区和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海平面上升:随着温室效应的加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海平面上升,对于海岸线和沿海城市造成了威胁。
(3)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导致气候的异常变化和生态平衡破坏,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二、酸雨的产生原理与危害1.酸雨的产生原理酸雨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指大气中硫、氮等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雨水的酸度,导致雨水的pH值降低,若雨水的pH值低于5则称为酸雨。
酸雨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两方面:(1)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工业和交通造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等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产生酸雨。
(2)地球自然污染:火山喷发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也会导致酸性物质的释放,并最终形成酸雨。
2.酸雨的危害酸雨的危害主要有:(1)对水生动物的危害:酸雨导致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环境的酸化,水中的酸度过高会严重损伤水生动物的生命健康。
(2)对植物的危害:酸雨会使得土壤和植物体内的酸碱度改变,导致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被阻碍,从而加重了作物减产、萎黄等生长障碍现象。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由地球温室效应引起的地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已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气候变暖的危机感正笼罩着全世界。
不少国家的首脑一致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必须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1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警惕,全球变暖"。
地球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向大气层大量排放各种各样有害气体而造成的。
在这些有害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
此外,还有氟、氯化碳、臭氧、甲烷、氢氧化物、氯化物等40多种微量气体。
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让太阳辐射热顺利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且它们能够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地面辐射热无法散发到外层空间去,只好在象温室一样的、被有害气体污染的大气层里不断贮存和积累起来,从而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温度逐渐升高。
这就是所谓的地球温室效应。
引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称为温室效应气体。
尽管温室效应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但是其他微量有害气体的综合作用引起的温室效应的强度却比二氧化碳要大得多。
前者约为后者的2~3倍。
例如,一个氟氯化碳分子吸收的热量,相当于10万个二氧化碳分子吸收的热量。
地球温室效应的必然结果是地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
据预测,到2030年地球年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1.5~4.5℃。
另据预测,到21世纪中期地球年平均温度将升高1.5~6.5℃。
美国专家指出,在过去100年里,地球年平均温度仅升高了0.3~0.7℃,但是在这100年里累计的地球年平均气温升高幅度,绝大部分是在近25年里发生的。
据报道,地球上最暖的5个年份是:1980、1981、1983、1987和1988年。
显然,地球年平均气温升高速度已呈现出加快的趋势。
地球气温正在悄悄升高,灾祸正在向人类逼近,而千千万万的人们却很少觉察。
需要指出的是,地球年平均气温升高几度事关重大。
据考证,近1万年来地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未超过2℃。
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气候变暖的影响:造成温室效应。
气候变暖的危害:1、冰川融化(主要是大陆冰川融化影响),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海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可能使得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如干旱、洪水、极端气温等,影响生物生存。
低纬地区可能降水减少,对农业影响较大。
3、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改变生态环境而加快生物灭绝速率。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与危害:1、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世界便会因为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
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
2、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受到威胁。
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很多海滨大城市也会受到牵连。
3、全球变暖会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差,人类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4、最底层的食物会消失,造成很多以海洋生物为食的生物死亡。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海洋食物链的最底层死亡,然后污染海洋,如此恶性循环。
5、温度上升还会让很多无脊椎动物从冬眠中苏醒,然后这些昆虫错过捕食时机而大量死亡,由于昆虫提前苏醒导致吃掉大量森林和庄稼。
7月以来,超警暴雨肆虐多地,从城市到乡村,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最近几年,全球温度升高趋势越发明显,特别是今年夏天,美国高温天气造成多地火灾,阿联酋甚至出现70多度的极端高温天气,我国部分地区超出正常气温的天气也常有发生。
高温、暴雨频发,元凶是不是“全球变暖”?如何识别全球变暖,它与极端天气形成有什么联系?除了“坏小孩”的`感觉外,它有没有可爱的一面?“目前,还看不出郑州‘720’暴雨与全球变暖存在直接联系。
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
1.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太阳辐射被地球大气层和海洋吸收,温度升高后又有一部分辐射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从而使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造成全球变暖的现象。
2.温室效应的原因
(1)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由于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浓度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含量大幅上升,将太阳辐射中的较多热量持续地吸收和保持,从而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出现。
(2)臭氧层破坏。
近几十年来,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释放的氯氟烃等臭氧层破坏物在大气中的浓度也大幅提高,臭氧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大量辐射难以通过臭氧层离开大气,因此也加剧了温室效应。
(3)阳光反射减少。
另外,由于雨林砍伐或植被覆盖减少,树木减少,陆地反射太阳辐射进入大气的率明显降低,使温室效应加剧。
(4)陆地乌烟瘴气。
陆地湿地区或桑圃也释放乌烟瘴气,乌烟瘴气中的温室气体比二氧化碳含量更高,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更大,从而造成温室效应加剧。
3.温室效应的危害
温室效应将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其危害表现为气温的持续上升、季节、环境变化、极端天气的频发、干旱、洪水、土壤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
除此之外,还会对海平面、纬度高热带地区造成更多的实质性破坏。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和措施一、温室效应的原因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层中某些气体对太阳辐射和地球热辐射的吸收而导致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等。
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二氧化碳排放: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家庭能源消耗等活动都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此外,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原因之一。
2.甲烷排放:甲烷主要来自于人类和动物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牛和羊的消化系统会产生甲烷。
此外,人工湿地、生物质燃烧和废弃物处理也会释放甲烷。
3.氧化亚氮排放:氧化亚氮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燃煤和石油的使用以及化肥生产。
过度使用化肥和燃烧化石燃料都会导致氧化亚氮排放增加。
二、温室效应的危害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对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灾、干旱、飓风等频率和强度增加。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2.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洋膨胀,使得海平面不断上升。
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沿海城市和岛屿的沉没,威胁人类的居住和生存环境。
3.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许多物种无法忍受气候的变化而灭绝或被迫迁徙。
这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4.农作物减产: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
干旱、洪灾、高温等天气条件的变化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无法正常生长,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威胁。
三、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为了应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政府应制定和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法规。
例如,通过限制和监管工业和交通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强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效应及危害
什么是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
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
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我们能做什么?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
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
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