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给水泵汽轮机
- 格式:ppt
- 大小:5.25 MB
- 文档页数:39
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对给水泵汽轮机技术的详细介绍。
给水泵是汽轮机系统中的关键组件,负责将给水输送到汽轮机中,确保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依次介绍给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与工作原理、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以及给水泵的性能要求。
2.给水泵的基本原理给水泵主要依靠机械能将液体能量转换成动能,实现液体的输送。
其基本原理包括静压力原理、动压力原理和压力势能原理。
2.1 静压力原理静压力原理是指液体在静止状态下由于外部力的作用产生的压力。
给水泵通过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使液体产生静压力,使液体能够被输送。
2.2 动压力原理动压力原理是指由于流体速度变化所产生的压力,即液体动能的转化。
当液体通过叶轮时,流体的速度会增加,产生动能,同时压力也会减小。
利用这一原理,给水泵能够增加液体的流速并使其流向高压区域。
2.3 压力势能原理压力势能原理是指液体在不同高度上所具有的不同压力状态。
通过将液体提升至一定高度,给水泵能够将液体的势能转化为压力能。
这种原理在垂直输送液体时尤为重要。
3.给水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给水泵通常由叶轮、泵体、轴承和密封装置等组成。
泵的结构根据需求可以分为离心式、容积式和混流式等不同类型。
3.1 离心式给水泵离心式给水泵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类型。
它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液体产生的离心力转化为动能,带动液体进入管道并提供正常的流量和压力。
3.2 容积式给水泵容积式给水泵则通过叶轮和容积腔体的配合工作,将液体的容积从一个容腔中抽出,并将液体送入另一个容腔中。
这种类型的给水泵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流量和压力的场合。
3.3 混流式给水泵混流式给水泵则结合了离心式泵和容积式泵的特点。
它既可以产生较高的压力,也可以提供较大的流量。
这种类型的给水泵适用于需要较大流量和较高压力的场合。
4.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给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例如泄漏、噪音过大等。
针对不同的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法。
给水泵汽轮机概述及主要技术规范一、概述该汽轮机与亚临界中间再热300W汽轮机组(以下简称主机)配套,按单元制机组的锅炉给水要求,每台主机配置二台各为50%锅炉额定给水量的汽动给水泵(主给水泵)和一台3 0%锅炉额定给水量的电动给水泵(起动、备用给水泵)。
本汽轮机是单缸、冲动、单流、纯凝汽式,是变参数、变转速、变功率和能采用多种汽源的汽轮机。
在主机高负荷正常运行时,本汽轮机是利用主机中压缸排汽(即第四段抽汽)作为工作汽源(下称低压蒸汽)。
由于低压蒸汽的参数随着主机负荷的降低而降低,当定压运行时,其负荷下降到额定负荷的4 0%及4 0%以下时,低压蒸汽己不能满足主给水泵耗功的需要,所以在本汽轮机中还设置一套能自动控制的独立的高压配汽机构,即能采用由锅炉直接供汽,压力为16.67MPa、温度为538℃(下称高压蒸汽)作为本汽轮机补充或独立的工作汽源,且在主机低负荷运行时能自动投入运行,即同时采用低压、高压两种蒸汽或全部采用高压蒸汽作为本机的工作汽源,以满足各相应工况运行的要求,故称之为新汽内切换。
为了适应锅炉起动的需要,本汽轮机还允许在低压上汽门前通人辅助蒸汽(例如:由电站起动锅炉或老厂提供的低压蒸汽0.6~1MPa/300℃(与低压进汽参数接近),作为起动汽源,让辅助蒸汽通过低压配汽机构来控制本汽轮机起动。
这种多汽源的供汽方式,使本汽轮机具有比较灵活的起动、运行方式。
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完功后,排汽由后汽缸的下缸排汽口通过低压排汽管引入主机凝汽器。
排汽管道上应装有一只真空碟阀,以便在主给水泵停运时,切断本汽轮机与主凝汽器之间的联系而不影响主凝汽器的真空。
汽轮机的结构在设计时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设置高、低压两套配汽机构,能在主机低负荷运行时自动进行新汽内切换;具有足够的功率余度;较宽的连续运行转速变化范围;本汽轮机与被驱动的主给水泵之间采用鼓形齿式挠性联轴器联接,具有重量轻、不对中适应性好和传动平稳等特点,能完全满足驱动主给水泵的要求;油系统(调节用油除外)为独立的供油系统,全部采用由电动机驱动的油泵供油,供汽轮机保安系统用油和汽轮机与给水泵的润滑油;调节用油取自主机的EH系统,调节系统采用带微处理机的电液控制(MEH)调节系统接受锅炉给水调节系统给出的4~20mA讯号,对驱动主给水泵的汽轮机转速进行调节,以满足主机在不同工况下,锅炉的给水要求;汽封系统与主机汽封系统合并;汽轮机各档压力腔室的疏水分别流入主凝汽器;本汽轮机没有抽汽加热系统,也不设置疑汽设备,热力系统比较简单。
给水泵汽轮机工作原理
水泵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水泵汽轮机是一种能够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机械装置。
它主要由水泵、汽轮机和发电机组成。
首先,水泵负责将水从低处抽取,并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高处,以增加水的有效位能。
水泵通常由电动机驱动,通过转动叶片产生一定的压力,使水能够顺利流动。
接下来,高位能的水经过阀门进入汽轮机,汽轮机是水泵汽轮机中最核心的部分。
汽轮机由多个转子和定子组成,其中转子上装有叶片。
当高压水进入汽轮机后,叶片的转动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这个过程,水的压力和温度都会下降。
转子通过轴传递机械能到连接发电机的动力传输系统上。
发电机接收到这个机械能后,会将其转化为电能,供应给电网或其他电力设备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水泵汽轮机系统是一个闭合循环系统。
水从高处流动到低处,在汽轮机发电之后,再经过冷却系统冷却后重新进入水泵,形成循环。
总的来说,水泵汽轮机通过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水的能量利用和电能产生的过程。
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
本文档旨在介绍给水泵汽轮机的技术知识和应用。
通过对该设备的详细解析,读者将能够了解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相关操作注意事项。
1. 给水泵汽轮机概述
1.1 工作原理:介绍给水泵汽轮机是如何利用蒸汽驱动液体循环流动,并提供所需压力。
1.2 结构组成:分析给水泵、减速器等主要部件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2. 给水系统设计
2.1 系统布局:讨论不同类型(单元式或集中式)布置方式之间的优缺点。
2.2 设计参数选择:阐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容量和扬程值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运行管理与故障排除
3.1运行监测: 引入常见指标来评估设备性能并进行必要调整;
32故障检修: 分类可能出现问题,并针对每一种状况提供具体处理方法;
4.安全生产控制
4-1安全保护装置配置:说明为确保人员安全而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4-2应急预案: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并提供相应处理方案。
5.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 给水泵汽轮机结构图纸
- 设备操作手册
6. 法律名词及注释
- 液体循环流动: 在给水系统中,指液体通过管道、阀门等设备进行持续流动。
- 容量和扬程值: 是衡量给水泵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
容量表示单位时间内输送出去的液体数量;扬程则代表了所需克服高度差或压力损失时所需要达到的最大工作状态下产生压力。
- 运行监测: 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实时检测与分析,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并调整相关参数来优化效率。
4 给水泵汽轮机4.1 概述给水泵汽轮机(俗称小机或小汽轮机)作为给水系统的一部分,能够在小机调速保安系统(MEH)的控制下以不同转速驱动给水泵,满足机组对给水的要求。
汉川电厂三期工程1000MW汽轮机所配2×50%汽动给水泵的小机由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制造。
4.1.1主要技术规范1 型号:G22-1.02 型式:单缸、单流、单轴、冲动式、纯凝汽、再热冷段汽外切换3 铭牌功率:22000kW4 额定参数额定功率:16604.8KW (THA工况)额定转速:5100 r/min (THA工况)额定进汽压力(四段抽汽):1.107MPa额定进汽温度(四段抽汽):380.5℃排汽口压力:6.4kPa5 旋转方向:从机头方向看为逆时针6 运行转速范围:2800~6000 r/min7 脱扣转速电保护I:6380 r/min电保护II:6380 r/min8 临界转速(计算值)一阶:2245 r/min二阶:7968 r/min9 高压辅助汽源再热冷段蒸汽压力:4.604MPa再热冷段蒸汽温度:341.5℃10 本体重量(包括基架、阀门):~39t11 本体外形尺寸(包括基架、阀门):长×宽×高4600mm×4400mm×3560mm(不包括罩壳在内)4.2 总体设计本小机组为自带底盘。
底盘上除装有汽轮机本体外,还装有主汽阀、就地接线盒、蓄能器及油管道等部件。
小机为凝汽式汽轮机,但不自带凝汽器,蒸汽排汽向下经过排汽管进入主机凝汽器。
每台1000MW汽轮机配两台给水泵汽轮机。
两台给水泵汽轮机镜面对称布置。
4.2.1 蒸汽系统——汽源小机组有两个汽源:工作汽源为主机四段抽汽,备用汽源为再热冷段蒸汽。
4.2.1.1 配汽方式工作汽源和备用汽源使用同一个蒸汽室——喷嘴室(见图4-2-1),喷嘴室分为5个腔室,采用喷嘴配汽。
图4-2-1 图4-2-24.2.1.2 汽源切换小机工作汽源和备用汽源之间采用外切换的方式。
汽轮机介绍之给水泵汽轮机概述及主要技术规范给水泵汽轮机是一种利用汽轮机与给水泵集成在一起的动力装置。
它通过汽轮机产生的动力驱动给水泵,将冷却水从低处抽吸并提升到高处,然后将冷却水送往发电机和其他设备进行冷却。
给水泵汽轮机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和暖通设备中。
给水泵汽轮机具有很多技术规范,其中一些主要技术规范如下:1.装机容量:给水泵汽轮机的装机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给水泵所能提供的冷却水流量。
一般来说,装机容量越大,给水泵汽轮机的性能越好,但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2.提升高度:给水泵汽轮机的提升高度是指冷却水从低处抽吸到高处的高度差。
提升高度越大,给水泵汽轮机的功耗就越大,因此需要更强大的汽轮机来驱动。
3.效率:给水泵汽轮机的效率是指单位功耗下所能提供的冷却水流量。
高效率的给水泵汽轮机能够以更低的能耗驱动给水泵,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4.运行稳定性:给水泵汽轮机在运行中需要保持稳定性,避免发生振动、噪音和泄漏等问题。
因此,给水泵汽轮机需要具备可靠的结构设计和高质量的制造工艺。
5.自动化水平:给水泵汽轮机应具备一定的自动化水平,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和监测,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自动化功能包括启停控制、负荷分配、故障诊断等。
6.耐久性:给水泵汽轮机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和重负荷工况下保持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运营成本。
7.安全性:给水泵汽轮机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包括防火、防爆、防锈等措施,以确保设备在高温、高压和恶劣环境下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给水泵汽轮机是一种集成了汽轮机和给水泵的动力装置,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中。
它具有装机容量、提升高度、效率、运行稳定性、自动化水平、耐久性和安全性等主要技术规范,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给水泵汽轮机将继续在工业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
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
⒈背景介绍
⑴介绍给水泵汽轮机的定义和作用
⑵概述给水泵汽轮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⒉给水泵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⑴介绍给水泵汽轮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
⑵详细解析给水泵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工作参数
⒊给水泵汽轮机的分类
⑴按工作方式进行分类,包括定容式、定压式
⑵按流体性质进行分类,包括液体和气体等
⒋给水泵汽轮机的性能参数
⑴介绍给水泵汽轮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流量、压力、效率等
⑵解析影响给水泵汽轮机性能的关键因素
⒌给水泵汽轮机的选型与安装
⑴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需求,介绍给水泵汽轮机的选型原则
⑵详细描述给水泵汽轮机的安装过程和注意事项
⒍给水泵汽轮机的运行与维护
⑴介绍给水泵汽轮机的运行与维护计划
⑵解析给水泵汽轮机的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
⒎给水泵汽轮机的发展趋势
⑴分析给水泵汽轮机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⑵介绍给水泵汽轮机在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方面的发展方向
⒏附件
附件1: 给水泵汽轮机的示意图
附件2: 给水泵汽轮机的技术规格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给水泵汽轮机定义为一种通过给水泵将水送入汽轮机,以产生动力的装置。
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给水泵汽轮机的使用和排放需要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确保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全文结束,固定数字\。
给水泵汽轮机结构一、汽缸、蒸汽室喷嘴定汽轮机的汽缸属组合式汽缸,其结构简单。
汽缸沿水平法兰分为上、下两半缸。
汽缸又在第5压力级后垂直中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汽缸称前汽缸,后部分汽缸称后汽缸。
前、后汽缸间的垂直中分面法兰用螺栓相接,上、下缸各用三只骑缝圆柱销定位,检修中不需拆开。
前汽缸采用碳素钢铸件制造。
低压蒸汽室和低压喷嘴室与前汽缸上半铸为一体,低压调节汽阀装在低压蒸汽室内,高压喷嘴室采用耐热合金钢铸件制造,一端与前汽缸下半的一侧面采用法兰方式用螺栓相接,另一端定位和支承在前汽缸下半的另一侧面,能让高压喷咀室在热态时自由膨胀,又能保持与汽缸的轴向相对位置。
前汽封各档腔室的壳体与前汽缸铸为一体。
前汽缸下半前部通过半圆法兰与前轴承座用螺栓相接,并用三只骑缝圆柱销定位和支承在前轴承座上。
后汽缸的后汽封各档腔室的壳体和后轴承座与后汽缸下半铸为一体,后轴承座内置有后径向轴承、回转设备和联轴器等部套。
后汽缸通过其下半的两侧支承于后座架上,支承面与汽缸中分面距离较近,因而后汽缸在垂直方向上受热膨胀时对水平中心的影响很小。
汽缸的绝对死点位于后汽缸下半的排汽口中心线与后汽缸下半的两侧支承面的中心线交点处。
汽缸纵向是通过与固定在基础上的后座架和后汽缸下半的两侧支承面间,位于中心处的左右两横向圆柱销定位,并能保证后汽缸受热后横向向两侧自由膨胀。
横向中心定位是通过后汽缸下半与固定在基础上的后汽缸导板和前轴承座与固定在基础上的前座架之间的纵向键定位,能保证汽缸与相接的前轴承座一起轴向自由膨胀。
二、通流部分1、转子为适应汽轮机采用的不同参数的蒸汽,高转速运行的情况,转子体采用符合QDZW102-84技术标准的高强度合金钢整锻加工制造。
该钢种具有较低的脆性临界转变温度,能适应急剧的负荷变化和快速起动。
由于转子体直径较小,因此无中心孔。
转子体上共有七只叶轮盘,顺汽流方向依次为单列调节级,第1至第6压力级叶轮。
各级叶轮均装有动叶片,轴的前端装有磁阻发送器,机械式危急遮断器和径向推力联合轴承,推力盘由转子体整体加工而成,轴的后端装有后径向轴承和联轴器的盘车齿圈等,总长3483mm,总重2740kg。
给水泵汽轮机运行规程第一章给水泵汽轮机概述4×155MW机组汽动给水泵改造工程所用汽轮机为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K50/56/0型凝汽式汽轮机。
汽动给水泵为上海修造总厂生产DG750-180型多级离心泵。
一台汽轮机拖动一台给水泵,可满足单机额定工况下的给水量,原有电动给水泵不变作为备用。
1小机主要特性1.1NK50/56/0型汽轮机为单缸、轴流、反动式汽轮机,汽缸进汽部分内半径为500㎜,转子末级根径~560㎜,可以在3000~5300rpm范围内长期稳定运行。
小机的排汽经一根¢1620㎜排汽管道进入主机凝汽器,在排汽管道上装有波纹膨胀节和真空蝶阀。
汽封冷却器和轴封抽气器与主机共用,小机带有独立的润滑、控制油站,调节用高压抗燃油由主机油站供给。
1.2小机的进汽方式采用喷嘴调节,调速汽门为提板式,由设在机头的1个油动机通过杠杆驱动5只调速汽门。
为提高汽轮机单机试运及空负荷运行时的稳定性,第1只阀采用锥形蝶阀,其余4只为球形阀。
各调节汽阀的开启顺序及阀门升程,可通过调整螺栓调整与衬套的长度来调整。
各调速汽阀位置如下图所示。
1.3通流部分由1个单列调节级和12个压力级组成。
转子为鼓形转子,包括推力盘和调节级叶轮在内的转子体为整体锻造,各压力级叶片从转鼓的末叶槽口中直接插入后沿周向推入叶根槽。
各动叶片为不调频叶片,以适应机组长期、安全地在大范围变速运行的要求。
1.4小机的前汽缸猫爪放在前轴承座上,汽缸受热膨胀时,猫爪推动前轴承座一起向前运动。
后猫爪位于排汽缸两侧,支撑在底盘上,在结合面处带有侧向的导向销。
排汽缸的后部带有导向立键并放置在底盘的导向槽内。
导向销的中心线与汽轮机的轴向中心的垂直面的交点,构成了后汽缸的膨胀“死点”。
1.5小机控制采用电—液调节系统,功能是控制机组的转速(功率),使其在规定的范围内运行。
调节器接收机组的转速信号及MEH系统的输出信号并与DCS系统联网,实现对汽轮机转速的控制,来调节给水泵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