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高中化学 课时跟踪检测(五)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苏教版选修6(考试必备)
- 格式:doc
- 大小:246.98 KB
- 文档页数:5
1 课时跟踪检测(五)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
B.酚和醇都含有羟基,但其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
C.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
D.Na2SO3、Na2O2、CaO、苯酚久置于空气中,颜色均有变化
解析:选B 羟基与苯环(或芳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所得到的化合物叫酚,若羟基不是与苯环(或芳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则此化合物应属于醇类,A、C选项均错误;酚和醇虽然都含有羟基,但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烃基不同,由于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酚和醇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B选项正确;苯酚久置于空气中,因被氧气氧化,颜色变为粉红色,Na2SO3、CaO久置于空气中,最终依次变为Na2SO4、CaCO3,但颜色仍然为白色,与原来颜色一样,Na2O2最终变为Na2CO3,颜色由淡黄色变为白色,D选项错误。
2.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 ℃以上的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解析:选A B项,先将浓硫酸与硝酸混合;C项,手指沾上苯酚后,应先用乙醇洗涤,再用水冲洗;D项,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应直接加热。
3.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CO2气体,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浓硫酸与NaBr晶体共热。下列步骤中最合理的是( )
A.④⑤③ B.⑥①⑤③
C.⑥①⑤② D.⑧②⑤③
解析:选B 解答本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从水溶液中分离出的苯酚并不是固体,而是乳浊液,静置一段时间后液体分层。所以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而不是过滤。苯酚和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小,因此,不能直接蒸馏,要先将苯酚转化为沸点较高的苯酚钠,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将乙醇蒸出。剩下的是苯酚钠的水溶液,通入足量的CO2,生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苯酚,再利用分液的方法便可得纯净的苯酚。
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AgNO3溶液、乙醇溶液、苯酚溶液、烧碱溶液、硫氰化钾溶液。该试剂是( )
A.溴水 B.盐酸
C.石蕊溶液 D.氯化铁溶液 2 解析:选D 本题可采用逐一排除法,如果使用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铁溶液与乙醇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氯化铁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溶液变为紫色,氯化铁溶液与烧碱溶液混合生成红褐色沉淀,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混合,溶液变为血红色,可见,氯化铁溶液分别与各待测液反应,产生互不相同的实验现象,可以把题给的几种试剂鉴别出来;溴水能鉴别出AgNO3溶液、苯酚溶液、烧碱溶液,而无法鉴别出硫氰化钾溶液和乙醇溶液;盐酸只能鉴别出AgNO3溶液。石蕊溶液只能鉴别出烧碱溶液。
5.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交通警察利用含有经硫酸酸化处理过的CrO3的纸片可以测出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
A.H2SO4 B.CrO3
C.Cr2(SO4)3 D.C2H5OH
解析:选B CrO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反应生成的Cr2(SO4)3中的铬元素为+3价,故CrO3是氧化剂。
6.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下:
HOOHCOOHOOHCOOHOH,关于它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只有一种
B.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跟8 mol NaOH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跟2 mol Br2反应
D.该有机物可跟NaHCO3溶液反应
解析:选C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的产物均为HOOHCOOHOH,A正确;1 mol酯水解(碱性下)需1 mol NaOH,酚羟基需6 mol NaOH,羧基还需1 mol NaOH,B正确;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该有机物能与NaHCO3溶液反应,D正确。
7.如图所示,某同学做乙醇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先放到a点处加热,然后再移到b点,发现铜丝在火焰a、b两点现象明显不同。请你写出a、b两点的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现象 解释 化学方程式
a
b
解析: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弄清乙醇燃烧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①燃烧:CH3CH2OH+3O2――→点燃 2CO2+3H2O。②催化氧化: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a点乙醇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热,使铜丝被氧气氧化。b点由于氧气不足,有乙醇蒸气未完全燃3 烧,使前面生成的氧化铜还原成铜,CH3CH2OH+CuO――→△ CH3CHO+H2O+Cu。
答案:a.铜丝变黑 外焰处乙醇充分燃烧,铜丝被氧化 2Cu+O2=====△ 2CuO
b.铜丝又变回红色 焰芯处乙醇未充分燃烧,使氧化铜被还原 CH3CH2OH+CuO――→△
CH3CHO+H2O+Cu
8.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乙烯并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1)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各装置中注入相应的试剂(如图所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烧瓶中液体混合物逐渐变黑。
(2)能够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此装置,是否也能检验乙烯具有还原性,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在催化乙醇脱水的过程中,一部分浓H2SO4与乙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碳和二氧化硫等。
答案:(1)组装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 ℃
(2)乙中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CO2等酸性气体 不能,SO2具有还原性,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9.(1)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H2。A不溶于NaOH溶液,而B能溶于NaOH溶液。B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不能。B苯环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
①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完成实验的装置,验证醋酸、二氧化碳水溶液(H2CO3)、苯酚的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C6H5OH。 4
①利用以上仪器可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填接口字母代号)。
②请将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添加药品之后的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解析:(1)据分子式C7H8O知A和B均为不饱和化合物,由于A、B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且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氧原子,故A、B中均有—OH,为醇或酚类。A不溶于NaOH,说明A为醇,又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为 B溶于NaOH溶液,且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为酚,结合其分子式,故B为甲基苯酚,它有三种结构:其中苯环上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的只有
(2)可利用CH3COOH与碳酸盐(如CaCO3、Na2CO3等)反应制取CO2,把生成的CO2与水溶液反应来验证H2CO3的酸性强于苯酚。
(2)①A D E B C F
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将分液漏斗中锥形瓶中有气泡2CH3COOH+Na2CO3―→ 5 的CH3COOH滴入锥形瓶中 冒出,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2CH3COONa+CO2↑+H2O
CO2+H2O+C6H5ONa―→
C6H5OH+NaHCO3
10.下图是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回收苯酚的操作流程图:
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D―→E+C6H5O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NaOH能与苯酚反应生成苯酚钠而不与C2H5OH反应,故可以加入NaOH(或KOH等强碱)溶液;利用C2H5OH与苯酚钠有较大的沸点差,蒸馏出乙醇;再向所得苯酚钠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使苯酚钠转化为苯酚,通过分液操作使之分离。
答案:(1)NaOH(或KOH) (2)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