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全文)
- 格式:docx
- 大小:15.78 KB
- 文档页数:5
1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操纵对策
[ [ 一、企业筹资风险(仅指非系统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1.决策不当。股票筹资决策是指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就有关发行股票的种类、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发行时机、发行价格等方面做出的理性分析与规划。如果股票决策不当,很有可能影响股票的顺利发行,影响企业资金的筹集。同时,对于负债经营的企业,如果企业对于负债规模、负债结构、负债期限等方面决策不当,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
2.企业经营活动失败。负债经营的企业其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治理不善,长期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这样就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不能有效地去筹集资金,如果经营效益低下,股票投资者收益很低,投资者会抛售其股票,影响了公司通过再次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能力,也会影响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从而使公司陷入筹资困境。
3.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在负债规模一定时,债务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 1 4.资金调度不合理。资金合理调度能相对节约资金占用,使其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能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形式上相互协调,充分挖掘资金的使用的潜力。资金调度不合理,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5.偿债观念淡薄。短期负债成本低或无需花费成本,但导致很多企业无视约定的付款时间,滥用商业信用,无故拖欠贷款,引发“三角债”,这无疑会降低企业信用,限制企业的筹资渠道。
二、筹资风险防范对策
1.建立完善的财务治理系统
(1)企业必须关注其宏观环境,对不断变化的财务治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治理政策和改变治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治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防范企业因财务治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配备高素养的财务治理人员,不断提高财务治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素养水平。
(2)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治理工作的成败,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纳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充分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此为基础做出的日常生产经营决策和投资、筹资等重大决策对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1 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完善内部操纵制度
内操纵度是企业治理中重中之重的一项常规治理制度。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内操纵度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进展的有效治理工具。
(1)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必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工的努力目标与企业的利益目标尽可能一致。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经理人采纳不同的激励措施,针对不同情况采纳多样的评判标准,形成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从而约束经理人的逆向选择行为,减少风险的发生。
(2)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治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给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作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的跟踪监视机制,对企业的每一项重大的筹资、投资活动以及现金流量等财务风险种类的风险程度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监视,保证随时了解和掌握;对每项存在风险的财务活动实行责任制,即首先明确主要的风险承担者;其次,要给其相应的财务活动权利;再次,在明确其要承担的风险责任的风险酬劳,进行严格的考核兑现。这一条是每个企业都应当重视和实施的。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治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作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楚明了。 1 (3)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对会计操纵的再操纵,它通过评价会计操纵来监督会计部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操纵,从而力求将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
3.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
要想做好制度的执行工作一方面要从“细”入手。成功必做于“细”。制度治理是一种具科学性的治理模式,制度的建立是治理的首要基础。另一方面要从“严”落实。GJ的法律、法规,公司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所有执行者的依据和准绳,财务、审计等部门对风险的长期监督治理、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行之有效的制度执行奖惩措施,都将会使制度的执行更加精细化、严格化。对事不对人的治理制度一旦建立,将对所有的人形成约束,制度的建立是基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将制度落实到每一细节,执行制度。
4.建立高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和经营风险,只有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治理和监控,才能为企业的高效运行保驾护航。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是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是多方面的。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本企业的财务风险操纵指标体系。
5.加强风险的事后操纵
财务风险事后操纵也叫财务风险反馈操纵,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为依据,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档案,总1 结风险治理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未来财务风险的防范。具体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于无法规避和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二是防范风险很好的对策,要进行评估和总结,将其结果写入企业的历史资料库,为今后更好防范财务风险制定对策。同时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调整,以其在未来防止类似风险发生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