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_3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6分)1.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4分)学完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我们掩卷思索,各种感觉涌上心头。
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风采;可以和同学一起漫步于苏州园林,欣赏眼前一幅幅由匠师dān( )精竭虑凝结成的完美图画;还可以感受朱德对一生都劳lù()、仁慈的母亲的殷殷情怀;在父亲蹒跚的背影中回味浓浓的爱,想回报父爱的情愫潜.滋暗长;每逢骤雨猝至,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我们感动于她的炽.热情怀;而走进罗素的世界,则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涤,思考青年人是肆无忌惮的挥霍青春,还是积蓄力量,为减轻社会之不幸而略尽绵薄之力……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副其实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ān(______)精竭虑劳lù(_____)②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潜._____滋暗长炽.热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B.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发展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
C.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了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D.这件精美器具的设计真是巧妙绝伦....,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3.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使中国广大农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鲜腴.(yú)景致.(zhì)奔丧.(sàng)旁溢.斜出(yì)B.辟.邪(bì)濒.临(bīn)遒劲.(jìng)混.凝土(hùn)C.彻.底(cè)栅.栏(zhà)锤练.(liàn)无动于衷.(zhōng)D.簇.拥(cù)匀.称(jūn)料峭.(qiào)磨肩接踵.(mō)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 了四海繁荣的秘密,与久远以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_ 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前路免不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__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
A.洞悉行使穿过B.熟悉行使穿透C.洞悉笃行穿透D. 熟悉笃行穿过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①无非是说它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长的寿命,而并不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涕泗横流......,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②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A."不朽"是形容词,"具有"是动词,"即使"是连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安徽专版·八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4)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5)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6)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7)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虽身处人世间,但并不受世俗往来打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的《春望》一诗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现作者悲苦沉痛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0分)那轻轻的炊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如薄雾一般的炊烟,像父亲cí爱的手掌,像母亲甘甜的乳汁,又像奶奶深情的呼唤。
“村烟起处楼台好,一片波澄万顷秋。
”清朝查锡恒《屯浦归帆》中的诗句,应该算是对徽州炊烟最为生动的描绘了。
每次踏上徽州的土地,每每看到袅.袅的炊烟,心中总是五味杂陈、感概万千。
我们欢喜,因为炊烟还在蒸téng;我们忧伤,因为炊烟已然淡出我们的生活。
只有炊烟陪我们长大,没有炊烟陪我们到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滋.()养cí()爱袅.()袅蒸téng()(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全册综合练习题3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2.【写对联,宣传家乡】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A.雨奇千岛洗青螺B.松排山岭万重翠C.一轮红日染朝霞D.碧波千顷浮翠岛3.下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种病毒能够使人生病,通常是轻微(或中度)上呼吸道疾病,类似于普通感冒。
①冠状病毒是一大类常见于动物的病毒,它在可以人类与动物的接触中传播。
①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①这种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者触摸过的东西,然后触摸你的嘴、鼻子或眼睛来传播。
①当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播时,通常发生在有人接触到感染者的分泌物时。
①根据病毒的毒力,咳嗽、打喷嚏或握手都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A.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4.【诵美文,歌赞家乡】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
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
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①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①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①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5.下面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虫记》是美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文学巨著。
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卷(三)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的“六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B.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则消息,主要介绍的是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吕伟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
2.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B.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
《野望》是一首五言律诗。
C.《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这首诗以“行”字为线索来写。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渡荆门送别》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该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
艾芙·居里,曾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B.《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青年时期出蜀游览时写下的一首五律。
C.《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D.新闻特写是指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新闻体裁。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文章。
D.《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和西湖的赞歌。
5.下列有关名著或作品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描述性很强的作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8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黝.黑(yōu) 匿.名(nì) 荫.庇(yìn) 惟妙惟肖.(xiào)B.绯.红(fēi) 不逊.(xùn) 遒劲.(jìng) 天子之诏.(zhào)C.脸颊.(jiá) 窒.息(zhì) 轧.碎(zhá) 殚.精竭虑(dān)D.交卸.(xiè) 轮廓.(kuò) 考订.(dīng) 俯仰.生姿(yá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蒙昧由衷巧妙绝纶摩肩接踵B.凄然平庸摧枯拉朽无遐一顾C.缅怀城郭横柯上蔽井然有致D.躁热苔痕鸢飞戾天自出心裁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演绎得惟.妙.惟.肖.。
B.这位老船工讲述了横渡长江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C.故宫博物院建筑精美,每天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D.某男演员受邀出席某国际时尚品牌在京的晚宴,正装加身器.宇.轩.昂.。
4.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语段。
(4 分)留点时间来“浪费”学业重要,分秒必争。
然而,我想说:何不留点时间来“浪费”?(甲)因为“浪费”,你会发现生活原来那么美好。
就拿我来讲吧,只要一有空,我就一定会去打篮球①,我有心模仿姚明的动作,让球在众人瞩目中②跳出漂亮的弧线。
尽管姿势很酷,进球却总与我无缘。
(乙)③因为打篮球,使我身心愉悦。
把时间留一点“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真好!留点时间来“浪费”。
④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张有弛,生活才能更快乐。
(1)第①处标点有误,应改为:(2)第②处动词使用不当,应改为:(3)第③句有语病,应改为:(4)第④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甲乙)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本文将对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进行解答,并提供参考答案,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譬如(p ì) B. 贮藏(zhù) C. 褴褛(lán) D. 追溯(sù)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当你站到浩翰的宇宙高度来观察时,使人们深感地球的可爱。
B. 远处传来稀疏的禅声,仿佛在虚无飘渺的仙境。
C. 在这一刹那,在这充满惊喜与震奋的一刹那,为什么特别流光溢彩? D. 院子里的青菜开始垂落,果藤开始衰落,但园子里仍经久不衰回荡着蜂蝶的飞鸣。
二、填空题3、《背影》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散文家___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____》。
31、她脸上就显出一种___________的神态,她常常显出的是多愁多病的神态,使得旁人看见她时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一天,他来到我家,便将文章给我看。
看完后,我激动地对他说:“好尖锐的批评,我很欣赏。
”他吐出一口烟,摇头说:“这哪是什么批评,分明是训斥。
试想,如果我们的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百般挑剔,无尽责难,甚至挖苦,我们心里会怎样呢?其实,只要领导、上级对职工工作中的一点不足包容一点、微笑一下,职工就会对领导、上级充满感激之情,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们搞服务行业的人,更要有这种宽容善待之心。
”朋友的一番话,使我心里顿生感慨。
5、上面这段文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
51、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1、从议论的角度看,本文重点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侧面来提醒领导干部要善待下级。
四、议论文阅读8、下面《“笨”不等于“聪明”》一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正确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共8小题,满分28分)1.(4分)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
粥多熬粘chóu ,汤多熬有味。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熬得住,才有真功夫;“猝 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
身处逆境,苦熬能过关。
评书名家单 田芳,总结人生jué 窍就一个字:熬。
人生不怕熬,要熬出智慧,熬出精cuì ,熬出境界。
(出自《“熬”的境界》)填字注音2.(2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厌烦: (2)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柔和: (3)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密匝匝: 3.(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往往不乏诸如此类的虚荣行为:比如购买仿制的名牌衣服包袋,让自己显得更有“面子”;比如把计步器绑在宠物身上,让自己能在“步数榜”上_______等等。
种种_______、攀比炫耀、弄虚作假的行为,于真正的生活而言其实是_______、毫无意义的。
A.首屈一指矫揉造作南辕北辙B.名列前茅矫揉造作舍本逐末C.首屈一指骇人听闻舍本逐末D.名列前茅骇人听闻南辕北辙4.(3分)下列语法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说明无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只有唯一的修改办法,就是去掉句中“为”,将句子主干变成“人民建设强国”。
B.“为了助力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广大青年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而且不少活动还具有独到的创新性。
”这是一个承接复句。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 匀称.(chèn)绮.丽(qí)取缔.(dì)鸣钟击磬.(qìng)B. 繁衍.(yǎn)归咎.(jiù)愧怍.(zuò)风雪载.途(zài)C. 鲫.鱼(jǐ)褶.皱(zhě)案牍.(dú)日薄.西山(bó)D. 潮汐.(xī)追溯.(sù)殷.红(yīn)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推崇伧俗长途跋涉销声匿迹B.轩榭藩篱雾凇沆砀草长莺飞C.嶙峋狼藉张皇失措啸聚山林D.驻足尴尬属引凄异巧妙绝纶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公益与每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
你没有亿万身份,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
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A.休戚相关因为所以传递B.休戚相关即使也传递C.息息相关即使也传递D.息息相关因为所以传递4.下面一段文字摘自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获奖感言”,语序已被打乱。
将其重新排列后,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①我深知,文学对世界上的政治纷争、经济危机影响甚②有文学时也许我们认识不到它的重要③但文学时对人的影响确实源远流长的④因此,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光荣也感到沉重⑤但如果没有文学,人的生活便会粗鄙野蛮A.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②⑤①③④ D. ①⑤④②③二.(12分)5.古诗文填空((1)-(5)小题必做,第(6)小题选填一空)(6分)(1)悬泉瀑布,,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2)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4),老木沧波无限悲。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15分)1.你能根据拼音,把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横线上吗?(2分)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浆。
有了水,chán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
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郁,湖海的浩荡。
2.你能运用课内外古诗积累填空(2分)⒈杜甫《春望》的颔联是⒉《游山西村》一诗中,表明困难中仍然蕴藏有希望哲理的诗句是⒊《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⒋《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是:3.你能找出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吗?()(2分)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
早晨,,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
傍晚,,转眼间,,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⒈千山初醒,朝云出岫⒉朝云出岫,千山初醒⒊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⒋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⒌太阳落山,霞光消褪⒍霞光消褪,太阳落山 A.⒉⒊⒌ B.⒊⒋⒍ C.⒈⒋⒌ D.⒋⒌⒍ 4.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
(2分)《背影》《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阿长与〈山海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芦花荡》推荐的篇目:推荐的理由:5、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的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2分)汉语中有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
比如一“刀”纸。
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边。
还有一“眼”井。
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6.你能猜出这两条谜语的谜底吗?(2分)某年冬天,苏东坡和诗友袁公济踏雪赏景。
两人站在一座桥上,向前方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不见一个行人。
袁公济忽然来了兴致,出了一道迷语,让苏东坡猜。
他的谜面是:雪径人踪灭。
这是从柳宗元的“万径人踪灭”化出的。
要求猜半句七言唐诗。
苏东坡暗自思忖,一时想不出谜底。
正在窘困间,只见一群觅食的山雀冲天飞去,他顿觉豁然开朗,胸有成竹地说道:“公济,我也有一谜:雀飞入高空。
同样猜半句七言唐诗,把你那半句补齐吧。
”袁公济一听,哈哈大笑:“佩服!佩服!”原来苏东坡不仅猜出了谜底,还非常聪明地“和”了一谜。
这两条谜底组成的一句唐诗是:7.你能介绍自己的家乡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吗?(3分)请你给初到麻城的外地人(来走亲戚的老大爷、来投资企业家、来学习的初中生,三者选其一),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
字数不超过50字。
二、阅读与欣赏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 8--12题。
(11分)(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⒈,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⒉之。
谷年十有五,谏⒊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⒋,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⒌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⒈原谷:人名。
⒉捐:抛弃。
⒊谏:好言相劝。
⒋舆:手推的小车⒌凶:不吉利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⑴有一老父衣褐()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⑶父以足受,笑而去()⑷谷年十有五()⑸是负义也()⑹乃载祖归养()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良愕然,欲殴之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捐祖于野移其民于何东 C. 父以足受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乃载祖归养,乃不知有汉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良殊大惊,随目之(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11.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甲乙12.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甲乙(二)谁赶走了鸟类(14分)⒈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
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
车辆和工地是目前中国城市的两只脚,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靠这两只脚走出来,我知道。
⒉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
⒊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后我照例由那条林阴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鸟和候鸟大会师的时候,希望能在浓阴处听场鸟的演唱会。
⒋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⒌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
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
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汽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⒍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
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当然也没骂一句。
我 A 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B 他是枪杀无辜的刽子手,我是目击者,是证人。
⒎真该感谢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
“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病、疯子。
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⒏“冷静”安慰我:再说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人爱护鸟类。
⒐不久,我在家里还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家伙在饭桌上大谈他捕鸟的本事,最高纪录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只,而我虽然心里难过愤怒,居然没有把他赶出去。
⒑我们的大众可以容忍凶残者的胡作非为,却容忍不了年轻人的“异常举动”。
我就是人们矫枉过正的典范,几年前还热血沸腾,几年后就如此“冷静”了。
⑾我会写文章吗?或许。
在所有的人中,文人最会自我安慰,发现自己软弱卑微但又不愿承认,总会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痛骂那些他们想痛骂的人,虽然他想痛骂的人根本不留意任何书和报纸,自己却很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坚强勇敢伟大一会儿。
⑿我早已是“好人”了。
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朋友好同志,但我却蜕化成了罪犯最可耻的同谋。
驱赶鸟类的不仅是枪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这样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
⒀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
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
⒁一处浓阴,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
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无法代替。
⒂没有了自由的鸟的鸣唱,便无处可逃,拥拥挤挤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闹包围了我,无处不在。
⒃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⒄“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⒅“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⒆我们这亲友待“朋友”太“好”。
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⒇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担心我和我的同类。
鸟是人类的长喉,向上帝传达的人的声音,而空中飞过的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
(21)鸟声渐远。
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13.文章标题是“谁赶走了鸟类”,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这里是“谁”指的是什么人?(2分)答:14.第⒈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2分)答:15.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好? (3分)⒈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⒉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有些人折下又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答:16.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作者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详写?(2分) 答:17.根据文意,依次填到第⒍段A、B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分)A. 甚至虽然B. 甚至何况C. 但是虽然D. 但是何况18.第⒂段中,作者说“无处可逃”、“无处不在”,她是说谁“无处可逃”,什么“无处不在”?(2分)答:19.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
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2分) 答:(三)前景诱人的“电子报纸”(8分)⑴在信息量迅猛递增的当今时代,人们渴望用更快的速度掌握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期待已久的电子报纸,已经率先出现在美国的电脑屏幕上。
电子报纸的问世,被人们称为是报业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被专家们视为“21世纪的宠儿”。
(2)何谓电子报纸?简言之,它是在排、印、投送方面基本上实现电子化的报纸。
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载体,和普通报纸相比,其功能相似,但彻底告别了纸介形式。
(3)对于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已不再陌生,作为GⅡ的雏形(或者说骨干),internet(因特网)正以神奇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并已形成联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前规模,“电子报纸”正是在这样的科技背景霞走上历史舞台的。
(4)那么,和普通纸介报纸相比,电子报纸有哪些优越性呢?(5)首先,它比普通报纸更“活”。
电子报纸不仅仅是把报纸的版面展现在电脑屏幕上,而且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查阅和检索,了解与报纸有关的背景,以及过去发表的文章。
还可以借助电脑与文章作者、编辑甚至文章中涉及的有关人士接触,实现了与读者(或是用户)的直接交流。
(6)电子报纸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点——向读者提供大量的信息。
而一般的报纸因版面的局限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
因为电子报纸增加信息量的投入,只要利用已有电脑服务设施就行,无须再增加成本。
(7)此外,由于采用了排版阅读系统,大大缩短了原来采编、录入、制版、印刷、发行组成的出版周期,从而提高了报纸的时效性。
(8)还有,由于电子报纸告别了纸张,以数据形式在网络空间传播,资金紧张、劳力不足、运输不便等一系列难题便一一迎刃而解了。
(9)据统计,1994年因特网上的电子报纸还寥若晨星,截至1995年末,网上发行的出版物已难以数计。
在我国,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九五”重点发展项目。
这一切表明,在我国发行电子报纸的良好社会环境已经具备。
(10)目前,电子报纸还处于试验阶段,至于电子报纸将来是否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或者两者相互补充,并行于市,尚不得而知。
不过,由于时代的需要,电子报纸的前景十分诱人。
20.电子报纸产生的科技背景是什么?(2分)答:21.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联系本文思考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