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精)
- 格式:ppt
- 大小:870.50 KB
- 文档页数:29
动物的营养物质及其代谢概述摘要:根据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分别概述了动物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的分类、生理功能、消化吸收、排出,代谢机制,以及各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营养物质;转化;能量代谢动物有机体根据化学组成可分为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和水、矿物质元素等无机物。
因此,动物为了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就必须从外界摄取含有相应化学物质的饲料,通过代谢转化而获取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
从而,将饲料中包含的营养物质根据化学性质可分为六类:1营养物质与概略养分评价体系动物营养学上,为了便于评定动物所摄取的饲料营养价值好坏,100多年前在德国Weende农业站发明了一套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体系,叫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将饲料养分概略分为: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这些养分叫概略养分。
目前,饲料公司主要延用这一分析体系检测饲料原料和产品的质量。
2饲料中各营养物质基本功能及其转化饲料中各营养物质功能概括为三类: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作为动物生存生产的能量来源,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的调节物质。
2.1水无论动物或植物,没有水都不能生产或存活。
大多数动物对水的摄入量远比三大营养素大,成年动物体成分中1/2-2/3由水组成。
因此,保证动物水的供给和饮水卫生,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1水的生理功能(1)水是动物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2)理想溶剂。
水在胃肠道中作为转运半固体状态食糜的中间媒介,还作为血液、组织液、细胞及分泌物、排泄物等的载体。
所以,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运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必须溶于水后才能进行。
(3)是一切化学反应的介质。
(4)调节体温。
水有利于恒温动物体温的调节。
血液循环中血液的快速流动,喘气和出汗,冷应激时限制血液流经体表等,都有助于动物保持体温恒定。
(5)润滑作用。
动物体关节囊内、体腔内和各器官间的组织液中的水,可以减少关节和器官间的摩擦力,起到润滑作用。
第三节氨的代谢一、动物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一)来源(1)畜禽体内氨的主要来源是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2)胺类、嘌呤和嘧啶的分解也能产生少量氨;(3)在肌肉和中枢神经组织中,有相当量的氨是腺苷酸脱氨产生的;(4)另外还有从消化道吸收的一些氨,其中有的是由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消化道细菌作用下脱氨基作用产生的。
血氨的升高,可引起脑功能紊乱。
有实验证明,当兔的血氨达到5mg/100mL血液时,即会引起中毒死亡。
由此可见,动物体内氨的排泄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二)去路概括地说,生活着的有机体把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的多余的氨排出体外,有3种形式。
(1)排氨:包括许多水生动物,排泄时需要少量的水;(2)排尿素:包括绝大多数陆生脊椎动物;(2)排尿酸,包括鸟类和陆生爬行动物。
二、氨的转运过量的氨对机体是有毒的。
氨的解毒部位主要在肝脏,体内各组织中产生的氨需要被运输到肝脏进行解毒。
主要有以下两种转运方式:(一)谷氨酰胺转运氨的作用氨的转运主要是通过谷氨酰胺从脑、肌肉等主要组织向肝或肾转运氨。
氨与谷氨酸在组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的催化下生成谷氨酰胺,并由血液运送到肝和肾,再经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水解成谷氨酸和氨。
谷氨酰胺是中性无毒物质,易通过细胞膜,具有以下作用:(1)是体内迅速解除氨毒的一种方式,也是氨的储藏及运输形式。
(2)有些组织如大脑等所产生的氨,首先是形成谷氨酰胺以解毒,然后随血液运至其他组织中进一步代谢。
(3)运至肝中的谷氨酰胺将氨释出以合成尿素;(4)运至肾中将氨释出,直接随尿排出;(5)运至各种组织中把氨用于合成氨基酸和嘌呤、嘧啶等含氮物质。
已知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谷氨酰胺酶,当体内酸过多时,谷氨酰胺酶活性增高,谷氨酰胺分解加快,氨的生成与排出增多。
排出的NH3可与尿液中的H+中和生成NH4+,以降低尿中的H+浓度,使H+不断从肾小管细胞排出,从而有利于维持动物机体的酸碱平衡。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高考考点5 人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本类考题解答锦囊本高考考知识点综合性校强,要求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同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展,比如初中学过的对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三大营养物质生理作用,代谢场所,即细胞的结构等知识。
还要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调节的知识相联系。
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牢固地掌握,并能进行分析、综合应用。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掌握三大营养物质各自的代谢过程,其次要掌握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和联系,这类体比较容易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求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审题准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亭、词,从考查的对象或提供的代谢中间产物、最终产物判断出要考查的是哪一种物质,再联想与此物质相关的有关知识,就能把握住解,冼此类问题的主要思珞,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Ⅰ热门题【例题】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上面的图解回答:(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2)粮食贮藏进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温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
(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内的糖的代谢、种子的呼吸,同时考查对各种现象的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是理解糖代谢的途径、掌握动物和植物在呼吸方式上的不同。
【解析】人体在物质代谢中,不可能使丙酮酸转化为乙醇,该过程一般发生在植物钿胞中。
粮食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堆放时间久了以后,会生水。
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为CO2和水需氧。
图形中的①是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③是多数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④是动物和部分植物(玉米等)无氧呼吸的产物,丙酮酸沿③、④两条途径反应的原因是酶不同速成的。
【答案】(1)①、②、④(2)呼吸作用产生水(3)②1关于进入动物细胞内氨基酸所发生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以合成蛋白质B.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直接合成性激素D.经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尿素答案: A 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蛋白质代谢的分析。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考什么1.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类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要从来源和去路上进行分析。
蛋白质代谢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因为它对人体的影响更大,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蛋白质,并且蛋白质不能在人体内贮存,每天都在不断更新。
2.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其联系的桥梁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
3.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其代谢过程是否顺畅在某种程度体现了人体机能是否完善。
(二)考点例析[例1] 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是A.增加了氨基酸的数量 B.不增加氨基酸的数量C.必需氨基酸 D.非必需氨基酸[解析] 氨基转换作用是将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使此化合物变成氨基酸,而被转移掉氨基的那个氨基酸就不再是氨基酸了。
也就是说,氨基转换作用是以失去一个氨基酸为代价去形成一个新的氨基酸,因此在总量上,细胞内的氨基酸并没有增加。
既然这个氨基酸可以在细胞内通过转化而形成,不是只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因而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答案] D[例2] 右图表示体内的物质代谢途径和产物,其中X和Y为代谢中间产物,→表示反应方向。
(1)写出图中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2)人饥饿时首先使用的贮能物质是_________ ,当它数量不足时。
则动用_______和___________.(3)用图中标号依次写出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脂肪的代谢途径_________________ 。
(4)A物质分解过程⑧又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
人体必需的A物质有一部分不能由过程⑦生成,必须从膳食中摄取,这部分物质称为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将三大类有机物代谢综合考查,题目中出现了一系列数字,符号,这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一定要学扎实,牢固.这样才能进行分析、综合、应用。
生物的新陈代谢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代谢内环境的稳定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知识网络结构及知识点归纳】一、动物细胞的物质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二、动物细胞内的能量代谢过程: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三、新陈代谢的类型【重点、难点、拓展知识解析】一、食物的化学性消化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⑴各种消化酶的消化底物和产物;⑵各种消化酶作用的最适条件(如胃蛋白酶的适宜的PH),消化液中所含的消化酶的种类: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有胃蛋白酶;胰液中含有所有的消化酶;肠液中不含肠肽酶。
想一想:唾液淀粉酶在胃中会起作用吗?胃蛋白酶在小肠中呢?为什么在同一消化道中,不存在同时含有两种蛋白酶的情况?小肠为什么是消化的主要部位?二、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和方式吸收是指包括水和无机盐等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营养物质进出上皮细胞的方式可以总结如下,此处应用到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
三、从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中,体会中间代谢的特点:从上述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过程可以看出细胞的中间代谢特点如下:⑴主要指人体和动物细胞内蛋白质、糖类和脂类代谢⑵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同时而又交错地进行⑶各种物质通过一定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动态平衡⑷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蛋白质、糖类和脂类代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⑸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均能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⑹能量代谢伴随着物质代谢进行⑺代谢过程是细胞或细胞内化学成分实现更新的过程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五、内稳态对于多细胞高等动物和人来说,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和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环境有何相同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引出了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
从下面的图解中,同学们可以体会到组成内环境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同时体会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细胞的正常的代谢活动要求内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想一想,我们可以生活在温度跨度为几十度的外界环境中,但我们的细胞呢?只能生活在我们的正常体温的范围内;你还记得我们讲过的血浆中的pH是如何通过H2CO3 / NaHCO3的调节维持相对恒定的吗?下列图解表示内环境中的各种物质含量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1、人和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七大营养要素)2、人体五大消化液及其所含的酶: (1)唾液:唾液淀粉酶(2)胃液:胃蛋白酶(胃液中的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 (3)胰液:胰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脂肪酶 (4)肠液:肠淀粉酶、麦芽糖酶、肠肽酶、脂肪酶 (5)胆汁:无消化酶(胆盐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 注:(1)胰液、胆汁等消化液都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液,但却是在消化道内消化食物,这说明消化液有专门运输消化液的管道,如:胰液管、胆汁管。
我们把这些能分泌消化液的腺体,称之为有管腺,即外分泌腺。
(2)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还有专门能产生并分泌激素的腺体,其腺体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动输到靶细胞(器官),这说明没有专门运输激素的腺体,我们把这些能分泌激素的腺体称之为无管腺,即内分泌腺。
3、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注:(1)消化终产物与代谢终产物:消化终产物:指大分子营养物质被分解成的最小单位。
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代谢终产物: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成的最终产物。
如:CO 2、H 2O 、尿素。
(2)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是在消化道内(细胞外)进行的,故不需要消耗细胞产生的A TP ,且此过程也不属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
二、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指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1、糖代谢:(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①食物中的糖类物质;②肝糖元;③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④CO 2+H 2O+能量;⑤肝糖元;⑥肌糖元;⑦脂肪、非必需氨基酸; 注:(1)血糖的主要来源和主要去路:①主要来源:食物中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②主要去路:血糖的氧化分解。
(2)上图中的①过程发生在消化道内(细胞外),②③过程发生在细胞内;上图中的④⑤⑥⑦过程,并不是表示发生在血液中的生化反应,而是表示发生在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2)血糖的调节: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下面仅就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情况进行讨论。
(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
Ⅰ:糖类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糖类可大量转变为脂肪: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两者结合生成脂肪,这种转变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大量进行,这就是人和动物吃糖能胖的原理。
②脂肪只能少量转变为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和脂肪酸都可以加入糖代谢途径,但甘油经一系列过程可以转变为糖,而脂肪酸却几乎不能转变为糖,因此,脂肪不能大量转变为糖。
这就是肥胖后很难减肥的原因之一。
Ⅰ: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产生与之相对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这也是人体每天必需摄取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之一。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类。
蛋白质水解作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不含N糖类Ⅰ: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氨基酸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既可转变为脂肪,又可转变为脂肪酸,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可大量合成脂肪。
此外,有些氨基酸也可转变为磷脂等。
②脂肪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可以先转变为丙酮酸,然后再经转氨基作用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因几乎不能转变为糖类,因而脂肪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总之,人和动物几乎不能利用脂质来合成蛋白质。
(2)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局限性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例如,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质。
②各种代谢物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