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香山红叶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香山的红叶练习题
一、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
夫京曼
()()()
()()()
交斩周
()()()
二、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星期天,我们总喜欢到香山去远足一下。
近义词:()反义词:()
2、红叶和青松,在这种特殊场合互相衬托出了一种浓淡相宜的美。
近义词:()反义词:()
3、第二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这里却突然变得喜笑颜开,处处是“红花”一片了。
近义词:()反义词:()
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红花需要绿叶扶”这句话用于香山为什么不合适?
2、香山的红叶美在哪?请你简单概括。
四、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秋高汽爽()清葱郁茂()
曼山遍野()交相辉应()
五、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连起来。
1、这些“红花”开得密。
那些褐色的枝条看不出来了。
2、这景象给人感觉“一年快完了”。
这景象给人感觉一年的“全盛时期”刚刚开始。
适合自学的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教案。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香山红叶》这篇课文有着很高的适用性。
在他们的基本教育阶段,学生需要通过直观的体验来理解真正的含义,加深对文学常识和本质的理解。
因此,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教授这篇文章,将会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更快地掌握知识。
第一章:教学目标按照自学指导教材的建议,设定可测量、可跟踪、适当挑战且能够激励学生的目标。
同时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效果标准,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找到自我价值感并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的例子:-熟悉《香山红叶》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了解明代文人爱好山水诗的背景。
-学习辨识文学作品中描写冬天景色的各种文学表现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二章:课堂内容和授课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使学生体验到主动学习和发现教育的乐趣。
教师可以设计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演练或其他方法来优化学习体验。
一个典型的小学一年级自学教学计划,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介绍文章:首先应该通过讲述《香山红叶》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联想游戏等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感觉,帮助他们建立对这个主题的认知。
2.来自明朝时期的文学爱好:学生需要理解并学习明代文人爱好山水诗的背景。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研读相关文章的方式,了解文化背景并学会使用正式的课件。
3.冬天景色的描写手法:当学生达到这个阶段时,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文学作品中用于描写冬天景色的各种表现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学习方法,例如朗诵、小组演绎等来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4.个性化创作:学生会用所学的技巧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尝试应用他们在前面章节中学到的表现手法。
利用小组讨论、工作坊和体验式学习等途径,将课程改为白菜鸡肉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灵感。
第三章:教学要求和评价方式教学计划中必须有一种有效的评估机制,并根据可测量和可快速反馈的方法将学习经验转化为数字化的测量结果。
该评估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互动问题测试:老师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问答比赛,以检查学生对文本主题和故事情节的理解情况。
香山红叶香山是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区的一个风景名胜区,每年的秋季,香山的红叶景色特别美丽。
尤其是在晴朗的秋日午后,阳光照耀下的红叶宛如火焰般的美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在一个晴朗的秋日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香山。
我们刚一踏入香山的大门,就被迎面而来的红叶所震撼。
树木上的叶子,有的如红霞般明艳,有的如火焰般熊熊。
整个山坡都弥漫着红叶的香气,使人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山路一路向上,欣赏着美景。
看到旁边有一个池塘,碧绿的池水中倒映着红叶,好像一块大的红地毯漂浮在水面上。
几只鸭子在池塘中嬉戏,好像在红叶的映衬下更加可爱。
登上山顶,我们远远地望去,整个山峦都被红叶包围,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山顶上有一个庙宇,它是香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庙宇前的红叶铺满了地面,仿佛橙红色的地毯。
我们在庙宇前驻足良久,感受到了红叶带来的宁静与祥和。
伴随着微风,红叶不断地从树上飘落下来。
我伸出手掌,接住了几片红叶,仔细地看着它们。
红叶上的纹理线条清晰可见,像是大自然的绘画作品。
这些红叶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美丽的故事。
紧接着,我们走进了香山的红叶隧道。
这是一片连绵不断的红叶林,红叶从两侧堆积起来,形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通道。
我走在红叶隧道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红色的世界,感觉非常神奇。
红叶隧道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飞过的小鸟的歌唱声,给整个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机。
在香山的红叶隧道中,我看到了很多游客,他们或摆出各种有趣的姿势拍照留念,或拿起相机细细地捕捉红叶的美丽。
红叶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和回忆。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在香山度过了一个美妙的上午。
带着满心的美好回忆,我们徐徐离开了香山。
离别的那一刻,我依依不舍地望着红叶,希望能够再次回到这个美丽的地方。
香山红叶,真是美不胜收。
秋天的香山,给人们带来了宁静、喜悦和美丽。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北京,记得来香山观赏红叶,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地吸引住。
让我们一起享受红叶带来的美丽吧!。
《香山红叶》习题——第二课时一、基础题1. 下列多音字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尽(jìn)尽管尽头用尽竭尽全力B. 倒(dào)倒映倒影倒车跌倒C. 重(zhóng)重新重复重来重做D. 强(qiǎng)勉强强迫强大强词夺理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倾盆大雨津津有味流光溢彩如饥似渴B. 颇负盛名呕心历血专心至志不求甚解C. 藕断丝联庞然大物气象万千不动声色D. 不言而语络绎不绝牵肠挂肚浮想联翩二、综合题学习了《香山的红叶》这篇课文之后,你们想到了哪首诗?三、提高题瞧瞧我的阅读天地迷人的香山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
我和同游的朋友,沿着石砌的山路,顺着南坡上山,两旁满是古松古柏(b ǎi,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我们来到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
茫茫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北京城。
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像一盆清水。
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
红叶就在高高的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像一片彩霞,倒还有意思。
只是叶子红得还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多浓。
据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
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儿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
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
到算工钱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
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
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便挖了个坑埋好。
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
谁知道他带着人返回来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望也望不到边。
这真是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有人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2018-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含答案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1. 一字组多词。
雪: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 听:________、________ 2. 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我和妈妈去公园 2、你写了多少个生字啦 3、夏天到了 茉莉花开了 4、我们的祖国真美呀 3. 比一比,再组词。
青________ 衣________ 天________ 情________ 农________ 夫________ 4. 选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风 枫小鸭画________叶。
青 清红掌拨________波。
5. 写出带有小的三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选词填空。
认识 识别 ① 我________他。
② 这种仪器能________人的身份。
7. 猜一猜,选一选 (非 根)(1)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
________(2)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
________ 8. 猜猜看。
(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吗?) 1、一根横竿挡住道,一鹰展翅凌空跃。
[打一体育运动项目] 。
2、一个白娃娃,二人跟他耍,跑到谁跟前,照头打一下。
[打一体育用品] 。
9. 把不是一类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①________菠萝 香蕉 草莓 苹果 花菜 ②________兰花 梅花 月季 麻花 杏花 10.“友”字共有________笔,第三笔是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是拼音小能手(拼一拼,写一写)11.我是拼音小能手。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香山红叶》一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师板书:k4nt*d*p9ny9nsh0zi看图读拼音识字(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
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
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三、学习读儿歌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wǔ、y2.复习三拼音节:pin、liǎng、xiāng、tiān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一)学习生字的音1.指导学生看生字表。
2018-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无答案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1. 照样子,先组词,再写句子。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例:小 __小鸟__ 小鸟在天上飞。
(1)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一比,组组词。
尖________ 尘________ 谷________ 吞________ 3. “花”的笔画顺序是:________。
4. 按照笔顺写一写。
5. 我会背,也会写。
面向出生的太阳, 前面是( ), ( )面是西, ( )面是北, ( )面是南。
6. 词语巧搭配。
绿油油的( ) 红彤彤的( ) 香喷喷的( ) 圆溜溜的( ) 7. 给下列字各组两个词语。
走 ________ ________ 过 ________ ________ 说 ________ ________ 跟 ________ ________ 沙 ________ ________ 点 ________ ________ 8. 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我( )小学一年级了。
我和朋友们一起学( )。
9. 读短文,完成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本领的小兔兔妈妈有四个孩子。
一天,她给自己的四个孩子布置了一份作业。
她分给每个孩子一张纸,要他们自己动脑筋,利用这张纸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香山红叶同步训练一知识要点:1、掌握重点字的读音2、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3、会抓住写作顺序,进行写景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án chán huăng yì cuî流水() ( )然大悟 ( )扬顿( )hú lún lín lín()吞枣波光()二、补充成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雕()画()巧夺()()()()匠心()人入胜()色()香()()窠臼()()共赏美不()()三、课内外检测。
1、现不少同学所读书目,内容很单一。
在此,我送上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送给大家,请牢记于心。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理解句中带点词的意思,“善哉”()。
“若”()。
本句话的意思是:()。
3、“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我会忘记她是聋子,是因为()。
4、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有()年的历史。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是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运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初春,下起蒙蒙的细雨时,我们不由得低吟杜甫的诗句“(,)”。
夏夜,听着蝉声蛙鸣,我会同辛弃疾一道畅想,歌诵“(,)”。
秋日,我们来到郊外,看见原野上金灿灿的菊花,满山火红的枫叶,我们会同白朴一样脱口而出“(,)。
” “冬天,看到窗外大雪纷飞,我们可能也会同《诗经.采薇》里的远征战士一样心中感叹眼前的景象,并吟诵“()”。
5、“动物人类的朋友”课文中,我印象最深的课文是《》,本学期我们还阅读了作家沈石溪的动物文学作品《》。
这些文章,让我感受到动物和人一样,()。
6、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会写“叶、红、片”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山红叶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山红叶的美丽。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叶吗?在哪里见过?红叶美吗?2.板书课题:香山红叶(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把课文读正确。
2.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节奏。
(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1、2自然段(1)朗读第1自然段,理解“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这句话。
(2)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红叶像火焰一样燃烧着,整座山都被染红了”这句话。
2.学习第3自然段(1)朗读第3自然段,理解“红叶像无数只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
(2)讨论:红叶为什么会像蝴蝶翩翩起舞?3.学习第4自然段(1)朗读第4自然段,理解“红叶像无数片晚霞飘落在山间”这句话。
(2)讨论:红叶为什么会像晚霞飘落在山间?4.学习第5自然段(1)朗读第5自然段,理解“香山红叶,美不胜收”这句话。
(2)讨论:为什么说香山红叶美不胜收?1.朗读全文,感受香山红叶的美丽。
2.谈论: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1.学习第1、2自然段(1)理解“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这句话。
(2)理解“红叶像火焰一样燃烧着,整座山都被染红了”这句话。
2.学习第3、4自然段(1)理解“红叶像无数只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
(2)理解“红叶像无数片晚霞飘落在山间”这句话。
3.学习第5自然段(1)理解“香山红叶,美不胜收”这句话。
(2)讨论:为什么说香山红叶美不胜收?(三)背诵课文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
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先邀老向导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
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
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
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老向导说:“还不是正时候。
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
”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老向导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
好清静的去处啊。
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老向导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
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
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
到算工帐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
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
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
谁知返回来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
”谈到这儿,老人又慨叹说:“这真是座活山啊。
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这当儿,老向导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
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
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
”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