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10.75 MB
- 文档页数:39
共13种:[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
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年雨型.2.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
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3.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
夏季风来临时,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时,降水明显减少。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4.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少雨型.[亚热带](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40°之间):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盛行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盛行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
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温差较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均匀。
夏雨型.注: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在东亚.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聚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 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样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能够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盛成层。
2、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要紧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其要紧特点,第一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阻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当受赤道低压带操纵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阻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 个月的干季。
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
最热月显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样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
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荒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洪涝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操纵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因此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要紧特点;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
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 毫米,且变率专门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
热带半洪涝气候,分布于热带洪涝气候区的外缘,其要紧特点: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 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地理总结:地球上的12种气候类型及特点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12种。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5.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9.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11.极地气候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成因:纬度高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12.高原山地气候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成因:海拔高特点:气温要低于通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以下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 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地。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南美洲等地。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阿拉伯半岛等地。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如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地。
2.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如中国、日本等地。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如欧洲南部、北美洲西部等地。
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的南北两侧,如北美洲西南部、澳大利亚中部等地。
3. 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如中国、日本等地。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如英国、加拿大等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内部,如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内部等地。
4. 寒带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如俄罗斯北部、加拿大北部等地。
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等地。
5. 高原和高山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高山地区,如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脉等地。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
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最冷月均温0°C等温线的地方、大于等于10°C积温4500°C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钙质土与酸性土壤如红壤的分界线、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农业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地形较完整(平原、高原为主)与地形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为主)的分界线、河流汛期长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线。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水偏少。
一、气候形成因子(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一) 、气温影响因素1、纬度 2、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气温越低。
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阴坡气温偏低,阳坡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气温偏高。
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区,气温偏低。
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二)降水影响因素(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的水热状况 . 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冬季风降水少。
小、变化慢. 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4)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 温度升高)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纬度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纬度决定热量)其季节移动(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量)季风环流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比夏季温度陆海陆海同纬度海洋比陆地冬季气温高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因素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大气环流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背暖流: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洋流因素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寒流: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因素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 , 相互制约. 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 : 气温与降水 , 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植被农业生产热带南北纬 10°之间亚马孙平原、刚果盆终年高温多雨, 2000mm终年赤道低热带雨林水稻种植、热带经雨林地、马来群岛以上压控制,盛济作物,全年可耕气候行上升气流作热带南北纬 10-南北回非洲、南美洲、大洋终年高温,干湿两季,赤道低压带热带草原畜牧业为主,种植草原归线洲700-1000 mm和信风带交业以小麦为主,湿气候大陆内部和西岸替控制播旱收南北回归线 - 南北北非、阿拉伯半岛、终年高温少雨, 250mm副高或信风热带沙漠绿洲农业、畜牧业热带纬 30°大陆内部澳大利亚、墨西哥等以下带控制沙漠和西岸气候热带北纬 10°到北回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终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风环流控热带季雨林水稻、茶叶、甘蔗、季风归线之间的大陆东海南岛、吕宋岛等季,1500-2000mm之间制小麦,湿播旱收气候岸亚热南北纬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季风环流控亚热带常绿水田为主,水稻、带季25° --35 °大陆南北美洲东南部均有和少雨,800-1500mm制阔叶林甘蔗、柑橘、茶叶风气东岸分布候地中南北纬 30-40°大地中海沿岸,除南极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夏:副高控亚热带常绿灌溉农业,水果蔬陆西岸洲外各大洲皆有分布和多雨,300-1000mm制硬叶林菜,小麦、玉米、海气冬:中纬西葡萄、柑橘、无花候风控制果等温带35-55 ° N 大陆东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季风环流控温带落叶阔旱地为主,小麦、季风亚洲东北部沿海玉米、谷子、苹果、岸冷干燥,400-800mm制叶林气候梨、甜菜等温带40-70 ° N,S 温带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夏季高温,冬季严寒,深居内陆,温带草原、畜牧业为主,灌溉大陆大陆内部 ( 包括亚内部常年干旱少雨,降水量终年受极地温带荒漠、农业或绿洲农业,性气寒带大陆性气候 )不足 500mm大陆气团控亚寒带针叶棉花、瓜果、小麦候制林温带南北纬 40-60°大欧洲西部、澳大利亚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季终年受中纬温带落叶阔畜牧业为主海洋陆西岸南部、南北美洲西部节分配均匀,西风控制叶林性气700-1000mm候苔原70-80°N大陆北冰洋沿岸最热月气温 <5℃,降水终年受极地苔原畜牧业为主气候少气团控制80-90°N大陆格陵兰岛内部和南极全年酷寒,月均温均在终年受极地冰原冰原大陆0℃以下;降水稀少。
世界地理(一)世界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000mm。
(南北纬10度赤道地区)分布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马来群岛大部分及马来半岛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沿海,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迎风坡,降水多),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原因: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南北半球处在信风迎风坡,形成地形雨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年降水量750---1000mm。
(南北纬10度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地区:非洲(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所以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南美洲的北端,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在信风背风坡,降水少) 原因: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季受信风控制,降水少)3.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125mm-------南北纬回归线到南北纬30度之间主要分布地区:撒哈拉沙漠(人类不合理开垦,远离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少,使沙漠南扩) 阿拉伯半岛,塔尔沙漠(人类不合理活动破坏了植被,地势高,西南季风无法到达)纳米沙漠(寒流,降温降湿) 阿塔卡玛沙漠(焚风效应,高温少雨)原因:受副高或信风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4、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1500mm------北回归线到10度之间的大陆东岸分布地区:印度半岛(夏西南季风,冬东北季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北部,台湾南部,雷州半岛等原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5、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750----1000mm南北纬30度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地区:秦淮一线以南,日本南部、美国东南部(海洋性显著,有暖流经过)朝鲜半岛南部,布宜诺斯艾利斯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6、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分布地区:地中海沿岸(雅典、罗马、亚历山大、伊斯坦布尔)美国西南部(旧金山、洛杉矶),好望角(开普敦)、澳大利亚西南部和东南部(珀斯),南美西海岸(智利的圣地亚哥,受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所以狭长且面积小)原因: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7、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纬40到60度大陆东岸分布地区:秦淮一线以北,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海参葳)日本北部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8、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分布地区:西欧(伦敦、巴黎),北美西海岸(温哥华,西雅图)南美西海岸,澳大利亚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9、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200—400mm, 温带沙漠气候<200mm)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温差大------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内部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内部,北美大陆内部,阿根廷(处于西风带被风坡,有寒流经过降水少)原因:深处大陆内部或有高山高原阻挡受海洋影响小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凉爽短促,冬季严寒漫长-----北纬60到70度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原因:全年受极地东风控制(降水少,但因纬度高,温度低,蒸发量小所以形成森林11、高山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呈垂直带分布,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12、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全年严寒,一年中2—3月>0度冰原气候:全年酷寒,全年日均温<0度(二)气候类型判断1、据成因判断①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 热带沙漠气候-------副高或信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和信风带;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带③信风环流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夏,气压风带的季节移动;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据气候分布特征判断①只有北半球有的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②只有大陆东岸有的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③只有大陆西岸有的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气候类型最多的大洲:北美洲(11种,缺失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亚洲(10种,缺失温带海洋性,热带草原,苔原气候)⑤分布最广的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气候(除南极洲)3、根据特征判断(气温、降水)①判断半球----------最高月均温在7或8月,为北半球;在1或2月为南半球注明:区别热带季风和草原气候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为1500mm,最高月>300mm,分旱雨两季,雨季短,降水有突变现象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为750---1000mm,分干尸两季,雨季长,降水有突变现象③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温在5月,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出现在4月,南半球出现在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