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地区警犬疾病防治特点及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165.14 KB
- 文档页数:2
【犬只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犬只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是宣传工作不到位。
对于家庭养犬整治宣传次少数、时间段,多数群众不知情,只在县城少数地方张贴,没有涉及到农村,各镇的宣传次数不够,造成群众对合理养犬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
二是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
目前出现问题大家只有报警,由于警力紧张和没有明确的文件要求,警察对出现的问题也不好解决。
三是缺少管理经费,基层更是无人管理。
农村养犬基本上处于放任状态,流浪狗、病狗无人管理,给群众人身安全造成很大隐患。
四是对于流浪狗的捕捉困难较大。
捕捉一只犬至少要配置2-3人,且无法保证100%的捕捉率,晚间更是不好捕捉,目前只有捕犬网和捕犬钳,尚无更好的工具。
五是对犬的管理没有建立跟踪制度,使得流浪犬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治。
为此,基层建议:一是明确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和改善养犬管理。
二是发挥社区在养犬管理方面的作用。
由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业主大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组织,协助主管部门负责督促辖区内的犬只进行登记,监督卫生防疫,狂犬疫苗注射工作,宣传科学养犬、文明养犬只是,对辖区内走失犬、遗弃犬进行收容,配合执法部门对违章养犬的出发工作。
三是科学制定养犬管理收费。
四是加强乡村地区养犬管理。
五是建立犬收容所。
六是犬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家养犬正常死亡,尸体提倡火花;建立专门的犬尸体处理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经防疫部门认可的具有传染病的犬尸体,按规定进行处理;为正常死亡的家养犬提供安葬场所;对抛弃犬尸体的犬主进行处罚。
七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养犬管理中的作用。
制定有关犬的标注、规则,建立养犬者的自律机制;做好养犬知识的普及,推动科学文明养犬;建立犬籍管理制度;组织、动员会员遵循养犬法规,引导养犬的发展方向。
1。
加强警犬卫生管理措施背景和目的警犬在日常警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追捕犯罪嫌疑人还是搜寻物证,都离不开它们敏锐的嗅觉和出色的工作能力。
由于警犬经常与人员密切接触,其卫生管理是保证工作效果和保护警犬健康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提出加强警犬卫生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保障警犬的健康和工作效果,并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指导,使警犬在工作中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管理措施1.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为了确保警犬的健康状况,需要制定定期的健康检查计划。
每个警犬应该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测量体温、检查眼耳口鼻、检查皮肤和毛发状况、触摸肌肉和关节以发现异常等。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
2. 提供良好的饮食和饮水环境保证警犬良好的饮食和饮水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警犬应该有定期的饮食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喂食。
饮水要保持清洁,并随时供应充足的清洁水源。
饮食和饮水容器应该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的发生。
3. 加强警犬的个人卫生警犬的个人卫生管理涉及到皮肤、毛发、爪子等多个方面。
确保警犬的卫生情况良好可以减少其患皮肤病和其他传染病的风险。
•皮肤和毛发的清洁应该定期进行,使用合适的洗发水和肥皂清洗毛发,保持皮肤健康。
•爪子定期修剪,避免过长而导致不适和伤害。
•定期进行防虫措施,如清除跳蚤、蜱虫等。
4. 心理和行为管理警犬的心理和行为管理是加强卫生管理措施中关键的一环。
警犬工作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行为,所以必须关注警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进行定期的训练和练习,保持警犬的工作能力和专注度。
•鼓励亲密的互动和游戏,增加警犬的社会性和适应能力。
5. 加强职员培训和监督加强警犬卫生管理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
要求相关负责人掌握相关卫生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有效地进行指导和管理。
必要时,还可以请专业兽医进行培训和培训,解决相关问题。
结论加强警犬卫生管理是确保警犬工作效果和保护警犬健康的关键。
探析警犬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董 明牡丹江铁路公安处,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 要:警犬对于我国公安事业而言发挥着重大作用,所以需格外重视警犬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本文简要分析了警犬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并提出通过及时注射防治疫苗、合理设计集训活动、善于观察警犬状态等措施,提高警犬传染病防控效果。
关键词:警犬传染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犬类传染病会严重影响警犬的身体状况,甚至引发警犬死亡,使其无法为我国公安事业继续做出贡献。
所以,警犬使用单位需要高度重视警犬传染病的防控效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警犬患病率,以此保证警犬能在良好的状态下继续体现出自身的实用价值。
1 警犬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1 狂犬病常言道:“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而警犬作为具有特殊价值的一种犬类,它们与普通犬类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是动作敏捷度还是身体素质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并且在嗅觉方面也能为人们提供重要帮助。
所以,我国公安事业格外注重警犬的应用,通常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或是搜查毒品及重要物证时会利用警犬加以辅助。
然而,警犬作为犬类自然也极易感染传染病,一旦染病将对我国公安事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故而需积极加以防控。
其中狂犬病,是一种破坏性较大且对人体威胁性较强的传染病。
它最主要的流行特点是潜伏期较长、致死率极高。
在警犬染上狂犬病后会全身麻痹、狂躁不安、异常兴奋,最终器官衰竭而亡。
1.2 犬瘟热病犬瘟热病也是警犬中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传染疾病,由犬瘟热病毒致病,一般在警犬集训活动中感染率较高。
由于不同国家优质品种的犬类会在集中训练时进行接触,所以极易诱发犬瘟热病。
当警犬感染上犬瘟热病后会出现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甚至会严重影响警犬的消化系统,一经感染,警犬的死亡率将超过80%。
由于犬瘟热病传染性极强,发生二级感染的可能性也较大,故而彻底治愈的可能性不高。
1.3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在各种牲畜中都是死亡率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
172018·08中国工作犬业Disease· breeding犬病 繁育某大型安检活动,从全国抽调219头警犬。
此次警犬集结后警犬发病特点与以往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部分差异。
现从传染病、应激性疾病、个病3个方面,对此次警犬集结发病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参考。
一、传染病传染病由于具有传播迅速、危害大等特点,始终是警犬集结作业中警犬健康保障工作的重点。
近几年,由于各单位加强对警犬的基础免疫工作,使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等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即使受到运输、环境改变、饲料及饮水更换等应激,这些烈性传染病依然未见发生。
相比之下,警犬受上述应激的影响,窝咳的发生较频繁。
在此次警犬集结中,健康保障组共隔离10头表现呼吸道症状的警犬,其中有8头发病特点符合犬窝咳。
现对8头发病犬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此次集结窝咳的发病具有3个特点:1.发病主要发生在集结后的第9天左右。
此次窝咳病发生时间和以往相比略有差异,以往该病的发生多是集中在集结后的第5天左右。
2.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修福晓 段东硕 张汇东 李 刚 杜晓鹏 彭梦华某大型安检活动警犬集结疾病发生特点及分析且来自同一省份的犬多是犬舍相近或紧挨。
对该特点的解释,有两种可能:一是警犬在集结前,就携有致窝咳的病原,到达驻地后,由于免疫力低下使得致病菌感染机体从而发病;二是其中1头犬先发病,然后传染给相邻的犬。
3.在此次治疗中,拉布拉多犬相比于其它犬种治疗周期较长,但这需要更多数据来证明。
此外,此次窝咳发病数量在犬群数量较大、未注射窝咳疫苗的前提下,仅隔离治疗8头犬。
与以往相比,隔离治疗比例最低。
这主要得益于带犬民警良好的卫生管理工作、健康保障组频繁有效的巡查工作、快速有效的隔离工作、犬舍的定期清扫消毒工作。
二、应激性疾病(一)应激相关症状由于受长途运输、饮食饮水改变、气候变化、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应激等各种应激的影响,警犬会表现出应激性疾病。
2019.20·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30 ·2019.20案、免疫在有效期内、相关信息上传至系统的,由强制免疫点代犬主开具检疫申报单,畜主凭检疫申报单到师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实现跨区调运。
2 存在的问题2.1 主动防疫意识薄弱由于绝大部分城市居民缺少狂犬病方面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狂犬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有多大,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很多犬主饲养犬过程中,并不注重犬强制免疫工作,只有犬发生疾病后,才会进行治疗和防疫,这种防疫意识得不到改变,反而会加快疫情的爆发。
个别犬主因注射疫苗费用过高为由,不注射疫苗,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犬防工作[1]。
2.2 重视程度不够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分析,各相关部门对犬类强制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虽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但是各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联动,处理问题时形不成合力等。
2.3 监管、宣传工作不到位犬强制免疫工作必须要在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公安、各街道(社区)、强制免疫点等相关单位之间相互配合下开展联动监管工作,这些工作为规范犬强制免疫、植入电子耳标、上传相关信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虽然很多地区犬强制免疫工作已正式挂牌启动,但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工作人员对犬强制免疫宣传还不够,通过媒体、电视、广播、微信、报纸等方面的宣传还明显不足,在管理制度、宣传与培训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2.4 缺乏法律责任意识绝大部分居民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理解还不够深,对犬强制免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养犬过程没有必要开展强制免疫和办证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规范强制免疫工作对城市卫生、疫病防控、生命健康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诸多因素严重防碍犬类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2]。
3 建议与对策3.1 提高重视程度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把犬强制免疫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上,使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犬强制免疫及植入电子标识的重要意义,确保狂犬病的免疫效果,强化工作保障,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着力推进犬强制免疫、强制免疫点、植入电子标识及检疫申报点的推进。
D isease· breeding犬病 繁育警犬遂行任务期间的犬病防控徐 印我国警犬工作经过将近70年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灾区搜救、反恐防暴、场地安检、缉毒搜爆、看押看守和重要军事目标的警戒等多种军事任务,几乎在国内的所有的大型搜毒、搜爆、搜人、搜物、搜尸等多个场合中都能看见警犬的身影。
新时期新阶段警犬已经成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一种特殊力量,是武警执行军事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日益凸显。
警犬遂行任务的增加使得大量警犬在多个地区之间的流动性相应频繁。
犬受到多种病原体的侵害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感染和侵害的几率也随之增加,给警犬遂行任务时疾病的防控工作带来新的维度。
222018·01中国工作犬业D isease· breeding犬病 繁育一、警犬运输时的犬病防控犬的运输是警犬遂行任务中犬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
运输管理不当,往往会使警犬生病或死亡,从而会给警犬遂行任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科学、规范的运输管理是保障犬安全健康的有效途径。
(一)运输前的检查主要是对犬的全身状况进行检查,如精神状况、饮食状况以及呼吸、排泄行为的观察,若出现呕吐、腹泻、神情呆滞、发烧等病症,应当停止使用。
(二)运输前的饮食管理运输前仅让犬采食正常量的1/3,适量饮水。
防止警犬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时因环境的改变,产生过大的应激反应,使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起各种肠道性疾病。
运输时使犬头朝向前方,以防晕车,对有晕车史的警犬应服用晕车药,有效减少运输途中的应激反应。
(三)运输途中的管理国内航空运输,因时间较短,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护理。
当使用车船运输时,因时间较长应加强护理。
在使用车船运输时,应保证空间通风、保温,严禁将警犬置于封闭的空间,空气混浊,氧气缺乏会导致警犬的不适。
冬季应注重保暖,夏季防止中暑。
每隔5~6小时饲喂少许食物,以便使犬保持安静,严禁运输途中给犬暴饮暴食。
(四)目的地管理警犬运至目的地后,应让警犬稍作15分钟左右休息后,再饲喂易消化的食物,原则上应遵循其以前饮食习惯。
2020年第8期(总第277期) 文献综述67我国警犬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张林涛 赵 磊 王 洋(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 028000)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08-0067-03病毒性传染病是犬群发生较多、传播速度最快、危害最大的一类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会对犬群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保障我国警犬事业的顺利发展,做好犬群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是重点。
本文对近些年国内警犬主要和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狂犬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窝咳、犬冠状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就如何做到有效防控提出建议。
以为各级警犬繁育单位、训练使用单位及民间犬舍提供参考。
1 狂犬病狂犬病是人犬共患传染病,致死率100%。
在警犬的训练使用工作中,带犬民警被犬咬伤是普遍现象。
因此,各级警犬繁育和使用单位,为确保警犬和带犬民警的人身安全,应高度关注狂犬病的发生现状和重视狂犬病的防控工作。
1.1 警犬群狂犬病发生现状 目前,国内还未有一例警犬感染狂犬病毒。
修福晓等对沈阳某警犬基地180头犬进行狂犬病毒检测。
结果表明,180头警犬检查结果均为狂犬病毒阴性。
秦海斌等对1980-2003年警犬及带犬民警狂犬病防治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警犬狂犬病的免疫率达100%,远高于民间犬的免疫率。
带犬民警具备良好的狂犬病预防知识,能够在犬被犬咬伤后,正确的处理伤口。
我国警犬狂犬病零发生现状,主要得益于对犬群系统科学的饲养管理、相对封闭的饲养环境、全覆盖的免疫接种。
1.2 狂犬病的防控对策 狂犬病的防控工作要放在所有警犬疾病防控的首位。
该病的防控应围绕两方面开展。
一方面,做好狂犬病的疫苗免疫工作。
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病的疫苗免疫方案,多是在3月龄左右注射1次狂犬疫苗,成年后每年注射1次狂犬疫苗[1-4]。
杜晓鹏[5]等对南方5省警犬基地幼犬的狂犬病毒抗体检测发现,仅注射1次狂犬疫苗,不能使犬产生有保护效力的抗体。
2013年第05期1宠物犬常见疫病对宠物犬危害极大,须仰仗疫苗预防的主要疫病犬细小病毒病;发病与饲养管理和饲养环境密切相关的代表性疾病有疱疹病、犬螨虫病。
笔者推荐几种重点疫病的防控措施以资借鉴。
2临症特点及主要防治方法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粪便和呕吐物是传播的主要途径,断乳前后的幼犬最易感。
患犬显症特点:(1)肠炎型。
主要表现为48h 内急性发病,出现厌食、发热、呕吐或腹泻,粪便最初呈淡灰色或灰黄色、略带血便,重症排出大量带血稀便,呈严重胃肠炎症状,病程24~48h 后发生脱水、自体酸中毒,无及时、有效治疗措施,经1~2d 即衰竭、死亡;(2)心肌型。
常发生于3~27周龄之间的幼犬,呈急性发病及死亡,死亡前常见短暂吠叫、呼吸困难、癫痫或呕吐;也有部分患犬在不利应激、兴奋或进食时突然死亡,病死率较高。
(3)预防方法幼犬出生后第6周接种1次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苗,间隔2~3周进行第2次接种;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并用2%~4%的烧碱或1%福尔马林对犬舍和饲具消毒;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防为主,加强护理,对有呕吐和腹泻的病犬采取短期禁食,并及时止呕(肌肉注射胃复安)和防脱水(静注或静滴葡萄生理盐水、口服补液盐等)。
病原为疱疹病毒,是一种急性、无热性、能迅速致死的病毒病。
新生幼犬主要通过带毒母犬的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物接触而传染,多发于1~3周龄幼犬,表现精神迟钝、不吃母乳,排黄绿色粪便,流粘液性、脓性鼻液,腹下无毛区常见红斑及皮下水肿;公犬生殖器和母犬阴道也可出现水疱性病变,造成生殖障碍性疾病,母犬发生不育、流产和死胎;病程后期出现四肢麻痹、角弓反张,经24~48h 内死亡。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疫苗,宜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以预防,主要是购进宠物犬时特别注意检查有无呼吸道疾病症状,确保犬只健康、不携毒;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必要时由专业宠物兽医进行诊治;日常加强犬舍消毒及饲养管理,全面均衡营养、构建舒适环境、注重保健预防,提高犬只抗病力,以预防该病发生。
警犬疾病防治的信息化建设与运用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警犬疾病的防治工作也逐渐走向信息化,借助信息化技术和平台,提高警犬疾病防治的效率和精度,提升警犬防疫能力和健康水平。
本文就警犬疾病防治的信息化建设与运用进行探讨。
信息化建设警犬疾病防治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信息管理、决策支持、应用推广等方面,具体如下:1. 数据采集:借助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警犬的生理指标、运动量、饮食量、环境参数等进行监测。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云端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和分析。
2. 信息管理:建立警犬健康档案、个体诊断报告、疫苗接种记录等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警犬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和追溯,以及警犬健康信息的一体化查询和分析。
3. 决策支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预测和诊断警犬的健康状况,并提供养犬指导和防病建议,为警犬防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应用推广:利用移动应用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化渠道,向广大犬主宣传警犬疾病防控知识和防病方法,提供养犬指南和健康管理服务,推广警犬健康网站和智能养犬设备。
信息化运用警犬疾病防治的信息化运用主要涉及警犬疾病诊断、预警预测、防病建议等方面,具体如下:1. 疾病诊断:借助云端医疗诊断和图像识别技术,对警犬患病部位、病情程度、疾病类型等信息进行诊断和分析,提供治疗方案和用药建议。
2. 预警预测:通过对大量警犬健康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和治疗准备,减少警犬患病率和死亡率。
3. 防病建议:对警犬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给出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防疫等建议,使警犬的生活和健康更加规律和健康。
信息化运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警犬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减轻警犬的痛苦,降低对警犬的伤害。
结语警犬疾病防治的信息化建设和运用已经逐渐成为未来的趋势,它具有方便、迅速、高效、精准的特点,能够为警犬的健康和防疫提供更好的保障。
作为警犬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推进警犬疾病防治的信息化建设和运用,将信息化技术和平台融入到警犬的疾病防治中,为警犬的健康和保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