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节能减排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假设公交车通过城市十字路口时允许的最大速度为10m/s,一辆公交车在距离十字路口50m的车站停留,乘客上下完后,司机看到红灯显示还有10s,为了节能减排.减少停车,降低能耗,公交车司机启动公交车,要使公交车尽快通过十字路口且不违章,则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由速度图像可知,A、B、D三个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均大于50m,且速度不超过10m/s;C图像中公交车的位移可能恰好等于50m,且速度小于10m/s,故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像可能是ABD。

故选:ABD。

【名师点睛】

此题是对速度时间图像的考查;关键是知道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结合公交车的运动情况即可分析解答.

2.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分别是A、B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t时间内A的位移较小

C.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

D.t时刻以前A的速度比B的大,t时刻以后A的速度比B的小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都均匀变化,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C.0~t时间内A的位置坐标变化小于B的位置坐标变化,则A的位移较小,故C错误,B正确;

D.b图线的斜率大于a图线的斜率,则B的速度一直大于A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AB。

3.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

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4.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解决本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

【详解】

A.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

B.在2~5s内直线的斜率一定,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物体在前3s内沿正方向运动,3s后沿负方向运动,则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C 正确;

D.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

图象由于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在物理中广泛应用,对于图象问题要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图象斜率、截距、围成面积等含义。

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A.甲车必定向南行驶

B.乙车必定向北行驶

C.丙车可能向北行驶

D.三辆车行驶方向可能相同

【答案】AD

【解析】

【详解】

C .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丙车向南运动,故C 错误;

A .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说明甲车也向南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故A 正确;

BD .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乙车向南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乙车向北运动.故B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6.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1s 末运动方向改变

B .物体做匀速运动

C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D .2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一直向负方向匀速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

C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故C 正确;

D .物体的出发点在5m x =的位置,2s 末在5m x =-的位置,故2s 末物体未回到出发点,故D 错误;

故选BC 。

7.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选项A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故平均速度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三质点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率不同,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选C.

8.2015年的股市经历了暴涨急跌,犹如过山车,目前在国家的积极救市下,正逐步回稳.如果将股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股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你认为“股价下跌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把股价类比成速度,股价下跌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与速度关系进行分析.

【详解】

股价类比成速度,股价下跌快慢类比成加速度,股价下跌出现减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仍然在下跌,相当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仍然减小.故C正确.

【点睛】

加速度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和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席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

9.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

t 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B .在10

t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C .在20

t 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 .在20

t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在10t ~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而且均为正值,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且加速度方向相同,A 正确,B 错误;

C .在10t 时间内甲的速度为正值,乙的速度为负值,说明在这段时间内二者的运动方向

相反,在1

2t t 时间内,甲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C 错误; D .在20

t 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而且均为正值,加速度均沿正方向,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本题关键抓住速度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来分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一条直线,斜率一定,物体的加速度也一定。

10.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a—t图象知,0~0.5T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对应时间内的v-t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正负不同,可得D正确,ABC错误

11.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

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

x

t

?

?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

度.为使

x

t

?

?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更短,更接近瞬时速度,故A 正确;

12.质点在Ox 轴运动,0t =时刻起,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线0~1s 内为直线,1~5s 内为正弦曲线,二者相切于P 点,则( )

A .0~3s 内,质点的路程为2m

B .0~3s 内,质点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C .1~5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7m/s

D .3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0~2s 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27m ,路程为3.27m 。2~3s 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27m ,路程为1.27m ,故0~3s 内,质点的路程为

3.27m 1.27m=

4.54m + A 错误;

B .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知0~3s 内,质点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B 错误;

C .1~5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0,平均速度大小为0,C 错误;

D .3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等于1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2m/s x v t

?=

=? D 正确。

故选D 。

13.如图A 所示,浮于水面的A 物体装有音频信号发生器,发出频率为2000Hz 的脉冲信号.位于水下的B 物体装有信号接收器,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的距离为2.1m .某段时间内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如图B 所示.已知水中的声速介于1300m/s~1600m/s 之间,则发射信号P 对应的接收信号是图B 中标识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发射信号的频率为2000Hz ,则周期415102000

T s s -==?,传到B 接收器的时间:32.1 1.4101500

t s s -=

=?;因33 1.4102T s T ->?>,则发射信号P 对应的接收信号是图B.中标识的③,故选C.

14.研究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哪些可看做质点( )

A .研究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动作

B .汽车运动时研究车轮上的一点如何运动

C .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一号空间站,研究天宫一号绕地球飞行的周期

D .研究绕地轴自转的地球

【答案】C

【解析】

只要是研究物体的姿势,动作时,一般都不能将物体看做质点,故ABC 错误;研究天宫一号的飞行周期,与天宫一号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所以能看做质点,C 正确.

1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B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C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B 、

C 、

D 项,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物体运动的快慢,也不是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故BD 项错误,C 项正确.

A 项,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一样,也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但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故A 项错误.

故选C

高一运动的描述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 C.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 D.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4 s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错误,3s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6 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C正确,v-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 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5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 1m/s 1m/s 1 x v t = == 选项A 正确; B .物体在AB C 段的位移大小为 2212m 5m x =+=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 5m/s x v t = = 选项B 正确; C .根据公式x v t =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 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 3.A 、B 、C 三个物体同时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为他们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在t o 时间内( ) A .A 物体的平均速度最大 B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C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一样大 D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 【答案】BD 【解析】 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x 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都相同,故A 错误、B 正确;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A 的路程最大,BC 路程相等,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关键抓住位移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来分析图象

2017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2015-2016学年 九年级上数学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B 、三角形的外心是这个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 D 、等边三角形的外心也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高、角平分线的交点、 2、过⊙内一点M 的最长弦长为10cm ,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 的长为( ) (A )3cm (B)6cm (C ) cm (D)9cm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BOC =110°,AD ∥OC ,则∠AOD =( ) A70° B 、60° C 、50° D 、40° 4、如图,弧AD 是以等边三角形ABC 一边AB 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周,P 为弧AD 上任意一点,若AC =5,则四边形ACBP 周长的最大值是( ) A 、15 B 、20 C 、2515+ D 、5515+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点A 、B 、C 、D 为圆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O —C —D-O 的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APB 的度数为y 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 与t 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6、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 =10,若以点C 为圆心,CB 长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AB 的中点D ,则AC 的长等于( ) A 、35 B 、5 C 、25 D 、6 7.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母线长为5cm ,则它的侧面积为( ) A 、 60πcm 2 B 、 45πcm 2 C 、 30πcm 2 D15πcm 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竹排,流水 B.流水,青山 C.青山,河岸 D.河岸,竹排 2.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是40min,指的是时刻 B.列车在上海站停了20min,指的是时间 C.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D.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4.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5m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 9 m/s B . 9.6 m/s C . 10 m/s D. 10.2 m/s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 .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6.氢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地面时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 7.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其中a , 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8.以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0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随之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增加,其速度不一定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9.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 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 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 A.18m/s B.36m/s C.15m/s D.s 3.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 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 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小分队行军的路程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路程 B.甲小分队的位移大小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位移大小 C.甲小分队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平均速度大小 D.甲小分队的平均速率等于乙小分队行军的平均速度 4. 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s2的匀加速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倍 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s C.汽车的末速度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s 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s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5.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物体运动时,时间对应位移,时刻对应位置 B.作息时间表上数字表示时间 C.第4s是指3s末到5s初 D.1小时只能分成3600个时刻 6.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7.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B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 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在第4小时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A卷

高一物理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时间40分钟,赋分10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 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6.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是质点的中,不能看作下1.列物体

)( 计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的火车途中所用的时、A 间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B 周期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C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D、是正,确的中描系参关下2.列于考的述)(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B 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或、C 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参考系 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D A为不动的 那个物体B的半圆弧3.如右图,某一物体 沿两个半径为R 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 C运动到由A 是 2 ( ) A、0,0 B、4 R向下, πR C、4πR向下、4R D、4R向下,2 πR

4.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 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最终落在地面时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 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是的确正,法说的度速加于关列下 6.(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3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 C .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 2 D .6 s 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 ~4 s 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 错误,3s 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 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 2,C 正确,v-t 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 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v-t 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 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 2.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 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 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2214m/s 2m/s 2 a == 22504m/s 4m/s 1 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 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C OA AB a a a >> 故C 正确;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CD 。 3.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是A 、B 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t 时间内A 的位移较小 C .在0~t 时间内A 、B 的位移相同 D .t 时刻以前A 的速度比B 的大,t 时刻以后A 的速度比B 的小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都均匀变化,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 BC .0~t 时间内A 的位置坐标变化小于 B 的位置坐标变化,则A 的位移较小,故 C 错误,B 正确; D .b 图线的斜率大于a 图线的斜率,则B 的速度一直大于A 的速度,故D 错误。 故选AB 。 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5-2016学年 九年级上数学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B.三角形的外心是这个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 D.等边三角形的外心也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高、角平分线的交点. 2、过⊙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10cm,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的长为()(A)3cm (B)6cm (C)cm (D)9cm 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BOC=110°,AD∥OC,则∠AOD=() A70°B、60°C、50°D、40° 4、如图,弧AD是以等边三角形ABC一边AB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周,P为弧AD上任意一点,若AC=5,则四边形ACBP周长的最大值是() A、15 B、20 C、 D、 (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5、如图,点A、B、C、D为圆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的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APB的度数为y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与t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A B C D 6、如图,在Rt△ABC中,∠C=90°,AB=10,若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AB的中点D,则AC的长等于() A、B、5 C、D、6 7.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5cm,则它的侧面积为()

A. 60πcm2 B. 45πcm2 C. 30πcm2D15πcm2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小华同学设计了一个圆直径的测量器,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0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0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 A.12个单位B.10个单位C.4个单位D.15个单位9.如图,有一块边长为6 cm的正三角形ABC木块,点P是边CA延长线上的一点,在A、P之间拉一细绳,绳长AP为15 cm.握住点P,拉直细绳,把它紧紧缠绕在三角形ABC木块上(缠绕时木块不动),则点P运动的路线长为(精确到0.1厘米,π≈3.14)( ) A.28.3 cm B.28.2 cm C.56.5 cm D.56.6 cm 10、如图,Rt△ABC中,∠ACB=90°,∠CAB=30°,BC=2,O,H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120°到△的位置,则整 个旋转过程中线段OH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 为() A、B、 C、D、(第10题)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11.在半径为5厘米的圆内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弦,一条弦长为8厘米,另一条弦长为6厘米,则两弦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 12.同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与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的比是______. 13.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点P是△ABC内的一点,将△ABP绕点A逆 时针旋转后与△ACP′重合.如果AP=3,那么线段PP′的长是______.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1)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 说明:本测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答案:C 解析:矢量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 2.(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 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A错误,B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C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正确. 答案BD 3. (多选题)下列运动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A. 速度变化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但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加快,但加速度减小 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

致.加速度与速度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故此题选A、D. 答案AD 4.如图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 s内从200 km/h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 A.10 m/s2B.20 m/s2 C.30 m/s2D.40 m/s2 解析其制动加速度a=Δv Δt= 0-200× 1 3.6 1.9m/s 2≈-29.2 m/s2,即制动加速度的大小约为30 m/s2,C项正确. 答案 C 5.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 C. 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解析由图象可知,从0~t3时间内速度均为正,即运动方向不变,由图线斜率可知加速度,故A正确. 答案 A 6.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答案】B 【解析】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若视为质点,则该问题无法进行研究,选项A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武汉”舰自身的大小、形状对定位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看做

圆的基本性质测试卷二含详解

圆的基本性质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 C D . 102.(4 分)(2005?茂名)下列三个命题:①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 103.(4分)(2006?湖州)如图,在⊙O 中,AB 是弦,OC ⊥AB ,垂足为 C ,若AB=16,OC=6,则⊙O 的半径OA 等于( ) 104.(4分)(2006?南京)如图,点A 、B 、C 在⊙O 上,AO ∥BC ,∠OBC=40 °,则∠ACB 的度数是( ) 105.(4分)如图,△ABC 为⊙O 的内接三角形,AB 是直径,∠A=20 °,则∠B 的度数是( ) . cm cm C cm D . cm 107.(4分)(2010?兰州)如图,现有一圆心角为90°,半径为8cm 的扇形纸片,用它恰好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则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 )

108.(4分)(2005?茂名)如图,梯形ABCD内接于⊙O,AB∥CD,AB为直径,DO平分∠ADC,则∠DAO的度数是() 110.(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πa2πa2C πa2 D. πa2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11.(5分)(2006?常德)在半径为10cm的⊙O中,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6cm,则弦AB的长是_________ cm. 112.(5分)(2009?金华)如图,⊙O是正△ABC的外接圆,点D是弧AC上一点,则∠BDC的度数是_________度. 113.(5分)(2006?南昌)若圆锥的母线长为3cm,底面半径为2cm,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_________cm2. 114.(5分)(2006?益阳)如图,△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O为圆心.OD⊥AB,垂足为D,OE⊥AC,垂足为E,若DE=3,则BC=_________.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A 一、选择题 1﹒下列条件中,能确定圆的是( ) A.以已知点O 为圆心 B.以点O 为圆心,2cm 长为半径 C.以2cm 长为半径 D.经过已知点A ,且半径为2cm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圆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B.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 C.直径是弦,并且是圆内最长的弦 D.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3﹒已知⊙O 的半径是5,点A 到圆心O 的距离是7,则点A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点A 在⊙O 上 B.点A 在⊙O 内 C.点A 在⊙O 外 D.点A 与圆心O 重合 4. 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 若∠CAE =65°,∠E =70°,且AD ⊥BC ,则∠BAC 的度数 为( ) A.60° B.75° C.85° D.90° 5﹒在⊙O 中,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为AB 长度的一半, 则弦AB 所对圆心角的大小为( ) A.30° B. 45° C. 60° D. 90° 6﹒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 =60°,⊙O 的半径为4,则AC 的长等于( ) D.8 7﹒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圆 B.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 C.同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D.同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 8﹒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截面圆的半径OB =10,水面宽AB 是16,则截面水深CD 是( ) 第6题图

A.3 B.4 C.5 D.6 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 9﹒如图,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C=CD=DA=4cm,则⊙O的周长为() A.5πcm B.6πcm C.9πcm D.8πcm 10.如图,AB,CD是⊙O的直径,AE=BD,若∠AOE=32°,则∠COE的度数是() A.32° B.60° C.68° D.64° 11.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DCB=20°,则∠DBA的度数为() A.50° B.20° C.60° D.70° 12.P是⊙O外一点,P A、PB分别交⊙O于C、D两点,已知AB、 CD所对的圆心角分别为90°、50°,则∠P的度数为() A.45° B.40° C.25° D.20° 13.若一个三角形的外心在这个三角形的一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14.在Rt△ABC中,∠C=90°,∠A=30°,AC= 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B.2 D.4 15.如图,⊙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的内部,∠BAC=90°,OA=2,BC=6, 则⊙O的半径为() 16.下列几种形状的瓷砖中,只用一种不能铺满地面的是() 第12题图

第1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检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B.桥C.人D.地面 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每一秒内的位移都是5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经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5 m/s 4.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始终没有相遇),当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时,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 m/s2,a乙=-4 m/s2.下列对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 D.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有可能越来越大 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到达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图1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且方向相反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且方向相反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6.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 s内的初速度是2.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0.46 m/s2B.0.37 m/s2 C.2.6 m/s2D.0.43 m/s2 7. 图2

九年级上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2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O 半径为5,圆心O 的坐标为(0,0),点P 的坐标为(3,4),则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P 在⊙O 内 B .点P 在⊙O 上 C .点P 在⊙O 外 D .点P 在⊙O 上或外 2.△ABC 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判断 3.如图O 是圆心,半径OC ⊥弦AB 于点D,AB=8,CD=2,则OD 等于( ) .3 C 2 3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B.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C. 圆是轴对称图形 D.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5.如图,已知圆心角∠AOB 的度数为100°,则 圆周角∠ACB 的度数是( ) ° ° ° ° 6.如图中,D 是AC 的中点,与∠ABD 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7.在⊙O 中,∠AOB=84°,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是( ) A. 42° ° ° D. 42°或138° 8.如图,一块边长为8 cm 的正三角形木板ABC ,在水平桌面上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 △A ′BC ′的位置时,顶点C 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π B. 38π C.364π D.3 16 π 9.如图,有一圆心角为120 o 、半径长为6cm 的扇形,若将 OA 、OB 重合后围成一圆锥侧面,那么圆锥的高是( ) A .24cm B .35cm C .62cm D .32cm (4)D B A O 第3题 第9题 D C B A 第6题 ⌒ B C A 'C ' 第8题 100 (2) C O B A 第5题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卷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 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2(多选).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 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 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C.一定是运动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 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B.位移C.路程D.速率 5.(多选)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B.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 变 C.第2s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 D.第2s末质点甲、乙相遇 6.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 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v1+v2 2 , v1-v2 2 C.0, v1-v2 v1+v2 D.0, 2v1v2 v1+v2 7.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8.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经过时间(s)末速度(m/s) ①2311 ②03 6 ③020 6 ④010020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9.在百米决赛时(如图),甲、乙两位计时员同时记录第一名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的烟雾 时开始计时,乙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甲、 乙同时停止计时,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08m/s,声 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那么 ( ) A.甲、乙两位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相同 B.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少了 C.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多了 D.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不正确 10.小船匀速逆流而上,经过桥下时箱子落水了,船继续前进一段时间后才发现, 并立即调 头以相同的静水船速顺流而下,经过1h在下游距桥处追上.则河水流动速度为 A.h B.h C.1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1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2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4×15=60分,选对不全得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运动过程中的任意l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比这l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比这l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ls末的速度大3m/s D.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ls初的速度大6m/s 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初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0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 A.2m/s2 B.4 m/s2 C-4 m/s2 D.-8 m/s2 4.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 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 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每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5、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则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应为() A. 1:2:3 B. 1:3:6 C. 1:4:9 D. 1:8:27 6.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s速度达到3m/s,则() A.在这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m/s B.在这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圆的基本性质测试题

内容: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O 中,直径AB =a , 弦CD =b,,则a 与b 大小为( ) A .a >b B .a ≥b C .a <b D . a ≤b 2.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有( ) ①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③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 ④半圆是弧。 A .1个 B.2个 C .3个 D.4个 3.已知⊙O 的半径为5,点O 到弦AB 的距离为3,则⊙O 上到弦AB 所在直线的距离为2的 点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5,弦AB=6,M 是AB 上任意一点,则线段OM 的长可能是( ) A . B .3.5 C . D . 5.如图, ,已知AB 是⊙O 的直径,∠BOC=400,那么∠AOE=( ) B. 600 C.800 6.如图,将圆沿AB 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则 等于( ) A .60° B .90° C .120° D .150°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7.已知⊙O 的半径是5cm ,弦AB ∥CD ,AB =6cm ,CD =8cm ,则AB 与CD 的距离是( ) A .1 cm B .7 cm C.1 cm 或7 cm D.无法确定 8.如图,BD 是⊙O 的直径,圆周角∠A = 30,则∠CBD 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 D .80 9.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两点,∠BAC =30o,AD =CD ,则∠DAC 的度数是( ) A .30o B .60o C .45o D .75o 10.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 2,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 A .(45) cm B .9 cm C .45cm D .62cm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如图,⊙O 的半径OA=10cm ,弦AB=16cm ,P 为AB 上一动点,则点P 到圆心O 的最短距离为 。 12.如图,AB 为⊙O 的弦,⊙O 的半径为5,OC ⊥AB 于点D ,交⊙O 于点C ,且CD =1,则弦AB 的长是 。 (11) (12) (13) (14) 13.如图,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连接OA ,OB ,BD ,若∠AOB =100°,则∠ABD = 度。 14.如图,点A 、B 是⊙O 上两点,AB=10,点P 是⊙O 上的动点(P 与A ,B 不重合)连结AP ,PB ,过点O 分别作OE ⊥AP 于点E ,OF ⊥PB 于点F ,则EF= 。 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0分) 15.如图所示,AB 是⊙O 的弦,半径OC 、OD 分别交AB 于点E 、F ,且AE=BF ,请你找出线段 OE 与OF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16.如图是一块圆形砂轮破碎后的部分残片,试找出它的圆心, 并将它还原成一个圆.要求: 1、尺规作图;2、保留作图痕迹。(可不写作法。) 四、(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0分) O P B A A D B C O _ O _E _ D _ C _ B _ A A B O M A E O F B P AmB O 30 D B C A O D C B A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北京时间19:00准时开播 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04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我们学校早上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0:35~11:15 2.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车轮的转动时,车轮可当作质点 B.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可当作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跳水运动员可当作质点 D.乒乓球很小,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当作质点 3.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8m和6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开始刹车后4s末停下 B.汽车在开始刹车后5s末停下 C.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0m D.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0.25m 4.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s时,甲、乙相遇

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在t=2s~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 D.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6.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B. C.D. 7.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钟内分别经过P、Q 两根电杆,已知P、Q电杆相距60m,车经过电杆Q时的速率是15m/s,则() A.车经过P杆时的速率是5m/s B.车的加速度是1.5m/s2 C.P、O间距离是8.5m D.车从出发到Q所用的时间是10s 8.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