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诗词基础过关9游山西村82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
专题20《游山西村》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
然而在南宋有这样一个人,他既是文人之中的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
他是谁呢?他就是——陆游。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诗歌——《游山西村》。
二、目标1、了解有关陆游的常识及相关写作背景。
2、理解诗句含义。
3、体会诗中蕴涵的哲理,面对人生中的困境能树立信心,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原文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注释《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一。
山西村: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腊酒浑: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
浑,浑浊。
酒以清为贵。
足鸡豚:指菜肴丰足。
豚,小猪,诗中指猪肉。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五、诗意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又浑,在丰收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
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六、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富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而又开朗的情景。
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中考古诗词《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山西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诗歌尾联中诗人对山西村恋恋不舍,期待重游。
山西村的什么特色打动了诗人?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加着重号的字。
3.你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的?并分析这两句诗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4.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提炼出这首诗中关于“民俗”的信息。
7.赏析“暗”和“明”的表达效果。
8.全篇围绕一个“”字展开,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的。
9.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10.本诗立意新巧,寓含哲理,尤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
试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加以赏析。
1. 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风景美、人物美、风俗美,还有主人的热情好客。
2.“莫笑”是“不要嘲笑”的意思,突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是“足够,丰盛”的意思,既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又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3. 这两句诗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原因:描写的景色优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仗工整4.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
5.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以及恋恋不舍之情。
初中语文文言文陆游《游山西村》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赏析】陆游《游山西村》赏析(曹济平)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奋创作,诗歌数量惊人。
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
”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
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这首《游山西村》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后者。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
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这首诗题为《游山西村》,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二《幽栖》诗之二自注云:“乾道(二年)丙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距离绍兴城南大约九里,地名西村。
四年级游山西村知识点《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纪游抒情诗。
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学习这首诗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诗歌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三、诗句解释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这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常被用来形容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四、诗歌主题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人生哲理,即在困境中不要绝望,只要坚持前行,就会出现新的转机。
五、诗歌意境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颔联则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在写景中蕴含着哲理,给人以启迪。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展现了古朴的民风。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首联说虽然酒的档次不高,下酒菜还是可以的,请不要见笑,这样写,既真实,又很。
2.你认为作者笔下的山西村美在何处?3.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它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5.体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联中“莫笑”和“足”的表达效果。
6.请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写“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所展现的画面。
7.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8.这首诗的颔联是写景的句子,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9.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
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1.淳朴的民风风趣2.○1村民的热情好客(人情美)○2优美的景色(风景美)○3淳朴的风土人情(风俗美)3.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向往4.这一句富含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5.“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写出了山西村淳朴的民风。
“莫笑”二字,道出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6.月光皎洁,山影倒映在溪水中,拄着拐杖的老人在月色溶溶的晚上,兴致勃勃的去找同龄人聊天,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安适和乐,怡然自得的农家生活图画啊!7.对仗的工巧,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
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239.游山西村1.有人说首联中的“莫笑”二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2013·遵义)“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足”字用得好。
“足”的本义是足够、充足。
在此处赞誉了憨厚农民的热情好客。
3.(2016·十堰)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要有乐观的精神,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4.(2013·遵义)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热情赞美了山西村优美的风光、古朴的习俗以及淳厚、热情的村民,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真挚性情的喜爱和对山村淳朴生活的向往之情。
5.(2016·十堰)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佳肴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了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6.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罢黜官职后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的陋习。
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广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诗词基础过关9游山西村9.游山西村1.有人说首联中的“莫笑”二字用得好,请你谈谈幸亏哪里。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乡村朴实风气的欣赏。
2.(2013 ·遵义 ) “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剖析。
“足”字用得好。
“足”的本意是足够、充分。
在此处赞叹了朴实农民的热忱好客。
3.(2016 ·十堰 ) 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所包含的真理。
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向是行进的,而道路是波折的。
要求我们要有乐观的精神,准备走波折的道路。
4.(2013 ·遵义 ) 本诗抒发了作者如何的感情?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热忱赞叹了山西村优美的风光、古朴的风俗以及朴实、热忱的村民,表达了作者对劳感人民诚挚性情的喜欢和对山村朴实生活的神往之情。
5.(2016 ·十堰 ) 下边对本诗剖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D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佳肴款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忱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同样,都是一种庆贺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愉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老,加之离职回乡后的愁闷,因此诗人不肯乘月敲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述了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味,表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6.以下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罢黜官职退后居山乡所写,诗中赞叹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感人情形。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波折幽静的特色,后成为充满生活真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民俗民事,从村民的衣饰、言行和风俗的描绘中,显现村民勤奋简朴的质量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的恶习。
作者于赞叹中委婉地表达批评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怀有机联合,充满生活气味,语言自然朴素,境界清爽。
【初中诗歌阅读】《游山西村》初二七言律诗阅读《游山西村》初二七言律诗
阅读
《游等山西村》七言律诗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选自《陆游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卯年肢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锣跟随春社将近,衣冠朴素古风存有。
从今若许逍遥乘坐月,王轼无时夜腋花。
主旨: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1.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应邀赴约,美景扑面而来,一重一重的山,往复回环的水,走着走着,仿佛没有了路,然而,绕过柳树,穿过桃林,又一个村庄到了。
诗人像行走于仙境之中,表现了一种激动,一种忘情。
此句被世称为佳句,往往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2.赏析“从今若许逍遥乘坐月,王轼无时夜扣门。
”
这真是主人殷勤,客人留恋,人还没有离开,就惦记着还要来。
诗人说,今后如果有可能在月光下夜游,我拄着拐杖随时会敲开您家的门。
这是多么深厚的友情。
初二七言律诗写作是不是对同学们有所协助呢?期望同学们的作文水平都能够存有更大的提升!。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赏析】陆游《游山西村》赏析(曹济平)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奋创作,诗歌数量惊人。
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
”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
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这首《游山西村》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后者。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
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这首诗题为《游山西村》,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二《幽栖》诗之二自注云:“乾道(二年)丙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距离绍兴城南大约九里,地名西村。
游山西村
(时间:5分钟满分:10分)
一、诗歌鉴赏。
(5分)
1. (2018云南)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2分)
答案:颔联从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写山西村,颈联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
2.(2018云南)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分)
答案:“无时”的意思是没有固定时间,即随时,表达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愜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名句默写。
(5分)
3.(2018河北) ,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4.( 2018吉林)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
5.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以“, ”两句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
深情。
答案:3.从今若许闲乘月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
《游山西村》知识点《游山西村》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要点是学会欣赏古代诗文,即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独到的体验,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领悟和借鉴正确的认识。
下面我将对这首诗的诗意、重点词进行解释、赏析。
一、诗意《游山西村》是陆游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768)被贬到江西,四年后被召回临安,重任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又因常讥讽执政,复被降为朝议大夫。
政治上受到冷落,他感到愤懑不平,但并未因此而放弃抗金复国的抱负,仍继续抗战。
这首诗是他到农村去视察时所作,反映了农民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表现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叙述社日将近,衣冠简朴的古风依然存在。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表现了主人殷勤、客人留恋、人还没有离开,就惦记着还要来。
含蓄地表达了陆游对山西村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词解释1、莫笑:不要笑。
2、腊酒:这里指腊月里酿造的酒。
3、足鸡豚:鸡豚,指鸡和猪。
这里指丰盛的菜肴。
豚,猪。
4、山重水复:山重叠,水流弯曲。
5、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6、箫鼓:吹箫打鼓。
7、春社:在农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古时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民间认为这时社神威神临人间接受祭祀。
8、若许:如果这样。
9、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0、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门:敲门。
《游山西村》知识点《游山西村》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要点是学会欣赏古代诗文,即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独到的体验,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领悟和借鉴正确的认识。
下面我将对这首诗的诗意、重点词进行解释、赏析。
一、诗意《游山西村》是陆游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768)被贬到江西,四年后被召回临安,重任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又因常讥讽执政,复被降为朝议大夫。
初中语文文言文陆游《游山西村》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赏析】陆游《游山西村》赏析(曹济平)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奋创作,诗歌数量惊人。
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
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这首《游山西村》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后者。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
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这首诗题为《游山西村》,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二《幽栖》诗之二自注云:“乾道(二年)丙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距离绍兴城南大约九里,地名西村。
中考语文加油站之古诗词复习十《游山西村》中考经典命题1.(2020·湖南常德)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2.(2020·湖南常德)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答案】①面对困境时;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③事情有了转机时。
3.阅读这首诗,请从首联说说你对“古风存”的理解。
【答案】首联写出了淳朴的民风。
农家酒味虽薄,但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现了丰收之年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
这联诗句,表达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意。
4.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写景中蕴含哲理”的?【答案】“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疑无路”和“又一村”两两相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山阴道上自然景象的特点,感觉无路可走时,眼前却豁然开朗,让人喜形于色。
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希望的哲理。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如何写景的?【答案】①选取典型生动的景象,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柳绿花艳,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②运用色彩明暗关系写景,“暗”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浓密,“明”字则突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
③移步换景的手法,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似无路,继续走,忽又开朗的情景。
④运用心理描写,“疑”字用得传神,点明“山重水复”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侧面突出了山峦重叠、水流曲折的特点。
6.诗人是怎样表现山西村的淳朴民风的?【答案】首联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从正面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颈联写热闹的乡俗民事,从侧面表现山西村的淳朴民风;尾联写出了诗人归途中的愉悦之情和对重游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9.游山西村
1.有人说首联中的“莫笑”二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2013·遵义)“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足”字用得好。
“足”的本义是足够、充足。
在此处赞誉了憨厚农民的热情好客。
3.(2016·十堰)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要有乐观的精神,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4.(2013·遵义)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热情赞美了山西村优美的风光、古朴的习俗以及淳厚、热情的村民,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真挚性情的喜爱和对山村淳朴生活的向往之情。
5.(2016·十堰)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佳肴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了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6.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罢黜官职后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的陋习。
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