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各部件的详细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3
掘进机主要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1截割部结构截割部主要由截割头组件1、悬臂段2、截割减速器3、截割电机7组成,如图1所示。
截割减速器3两端的法兰盘分别与电动机7和悬臂段2连接成一体,悬臂段2中的传动轴通过花键及螺钉与截割头组件1相连接。
电动机7经截割减速器3、悬臂段2中的传动轴驱动截割头组件1旋转截割煤、岩。
截割部靠销轴4与截割头升降油缸相连接,靠销轴8与截割头回转台相连接。
在截割头升降油缸推动下,可绕销轴8上下摆动;在截割头回转油缸推动下,可随截割头回转台左、右摆动。
图1 截割部结构1-截割头组件;2-悬臂段;3-截割减速器;4、6、8-销轴;5-盖板;7-截割电机2.装运部结构装运部的作用是将截割头破碎下来的煤和岩石装运到配套的转运设备上去。
它由装载部(铲板部)和运输部(第一运输机)两部分组成。
装载部(铲板部)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主铲板2、侧铲板1、星轮驱动装置4、弧形三齿星轮5等组成,两台低速大转矩马达直接驱动两个弧形三齿星轮5旋转,将截割头破碎下来的煤和岩石装运到运输部(第一运输机)的机尾溜槽8中。
铲板通过耳座6与铲板升降油缸连接,通过支点耳座7与本体部连接;铲板升降油缸推动铲板绕支点耳座7可上下摆动。
星轮驱动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弧形三齿星轮1通过定位销2和螺钉4与旋转盘3连接,液压马达6的输出轴插入旋转盘3的花键孔,带动旋转盘3及弧形三齿星轮1旋转。
第一运输机位于机体中部,是中双链刮板式运输机,其结构如图4。
运输机分前溜槽1和后溜槽3,前、后溜槽用高强度螺栓2联接,运输机前端通过插口插入铲板部和本体部连接的销轴上,后端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本体上。
运输机采用二个液压马达5直接驱动链轮,带动刮板链实现物料运输。
紧链装置4采用丝杠螺母机构对刮板链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弹簧座起缓冲的作用。
图2 铲板部结构1-侧铲板;2-主铲板;3-运输机尾链轮;4-星轮驱动装置;5-三齿星轮;6-铲板升降油缸连接耳座;7-铲板支点耳座;8-运输机溜槽图3 星轮驱动装置结构1-弧形三齿星轮;2-定位销;3-旋转盘;4-螺钉;5-马达座;6-液压马达图4 第一运输机结构1-前溜槽;2-高强度螺栓;3-后溜槽;4-紧链装置;5-液压马达3本体部(机架)本体部由回转台、回转轴承、本体架等组成,本体架采用整体箱形焊接结构,主要结构件为加厚钢板,其结构如图5所示。
挖掘机操作入门篇:挖掘机各个部件的作用
很多人想学开挖掘机,但是又觉得很复杂,担心自己能否学会,犹豫不决,其实只要按部就班认真学习,都是能学会的。
当然,万事开头难,我们首先要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心,而不是还没仔细了解,就退缩了,那不仅是开挖掘机,估计其他事情你也很难学会了。
言归正传,今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挖掘机各个部件的作用,这是学习开挖掘机的第一步,首先得了解自己的伙伴,不然你怎么进行后续操作?接下来我会结合一些图片和大家一起交流(我默认大家都是小白,哈哈)
挖掘机前端工作装置部分(学名)
我们看到图片上面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学名,有的地方叫法不一样。
动臂,也叫大臂,动臂油缸,也叫大臂油缸;
伸臂,也叫小臂、二臂;
如同一个人的手一样,铲斗就像人的手掌。
驾驶室里面的布局
左右行走操作杆及踏板,可以控制行走方向和力度但我所接触的阿特拉斯很独特,只要一个操作杆。
室内灯用于夜间照明,和汽车一样,不发动车子也能开,除非关掉电源开关。
破碎锤是用来砸玻璃的,标配。
有推土版的挖机,右手边还有推土版操作杆。
转速控制杆,俗称手动油门,一般小挖和一些老款挖机才有,现在新款的挖机都是电子旋钮油门。
控制开关按钮
每个品牌挖掘机的开关都不一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看多了猜都能猜出来是干嘛用的了,实在不行按下试试就知道了。
挖掘机各部件的详细图解一.反铲铰接式反铲是单斗液压最常用的结构型式,动臂、斗杆和铲斗等主要部件彼此铰接(见图1),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各部件绕铰接点摆动,完成挖掘、提升和卸土等动作。
图1 反铲1—斗杆油缸;2—动臂;3—油管;4—动臂油缸;5—铲斗;6—斗齿;7—侧齿;8—连杆;9—摇杆;10—铲斗油缸;11—斗杆1.动臂动臂是反铲的主要部件,其结构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
1)整体式动臂。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质量轻而刚度大。
缺点是更换的工作装置少,通用性较差。
多用于长期作业条件相似的挖掘机上。
整体式动臂又可分为直动臂和变动臂两种。
其中的直动臂结构简单、质量轻、制造方便,主要用于悬挂式液压挖掘机,但它不能使挖掘机获得较大的挖掘深度,不适用于通用挖掘机;弯动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型式,与同长度的直动臂相比,可以使挖掘机有较大的挖掘深度。
但降低了卸土高度,这正符合挖掘机反铲作业的要求。
2)组合式动臂。
如图2所示,组合式动臂用辅助连杆或液压缸3或螺栓连接而成。
上、下动臂之间的夹角可用辅助连杆或液压缸来调节,虽然使结构和操作复杂化,但在挖掘机作业中可随时大幅度调整上、下动臂之间的夹角,从而提高挖掘机的作业性能,尤其在用反铲或抓斗挖掘窄而深的基坑时,容易得到较大距离的垂直挖掘轨迹,提高挖掘质量和生产率。
组合式动臂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作业条件随意调整挖掘机的作业尺寸和挖掘力,且调整时间短。
此外,它的互换工作装置多,可满足各种作业的需要,装车运输方便。
其缺点是质量大,制造成本高,一般用于中、小型挖掘机上。
2.反铲斗反铲用的铲斗形式,尺寸与其作业对象有很大关系。
为了满足各种挖掘作业的需要,在同一台挖掘机上可配以多种结构型式的铲斗,图3为反铲常用铲斗形式。
铲斗的斗齿采用装配式,其形式有橡胶卡销式和螺栓连接式,如图4所示。
图2 组合式动臂1—下动臂;2—上动臂;3—连杆或液压缸图3 反铲常用铲斗结构1—齿座;2—斗齿;3—橡胶卡销;4—卡销;5、6、7—斗齿板二.正铲单斗液压挖掘机的正铲结构如图5所示,主要由动臂2、动臂油缸1、铲斗5、斗底油缸4等组成。
3、液压挖1、铲斗油缸7、油箱13、中冷器19、燃油冷却器2、斗杆油缸8、液压油箱14、空调冷凝器20、空滤3、动臂油缸9、多路阀15、散热器21、信号控制阀4、中央回转接头10、先导阀16、电池22、电磁阀主要机器配置5、回转支承11、泵17、行走装置23、操纵杆(行走)6、旋回装置12、发动机18、液压油冷却器24、操纵杆(工装、回转)电子系1、后视摄像头5、GPS天线9、位置控制阀12、油温传感器2、蓄电池6、雨刮器马达(仅限双臂机种)13、电磁阀组件3、收发信天线7、监视器组件10、工作灯14、电磁泵4、更换空滤按钮8、喇叭11、燃料传感器驾驶室-配1、左作业操纵杆/喇叭按钮2、左行走脚踏3、左行走操作杆4、右行走操作杆5、右行走脚踏6、右作业操纵杆/powerdigging按钮7、多功能显示屏8、操作板9、主旋钮10、空调/暖气(选装)钮11、FM/AM收音机12、司机座椅13、门锁解除杆14、锁杆15、托盘16、保险丝盒17、点烟器18、按钮板(选装)置物处(选装件未装时)19、置物处20、发动机停止键液压系统图液压机器液压泵中央回转接头目的:作为360°回转时的连接处,在上车回转时,防止软管扭曲,另通过流向行走马达的液压油。
行走马达·减速机4、挖掘动作工作装置的位置是由各油缸的伸缩量决定的。
油缸的伸缩量和伸缩速度,对应的操作杆的活动与控制阀的活动成比例,从而控制作动油的流动。
工装的活动如图2-10所示,这些动作单独或是复合形成挖掘、堆积的作业。
5、本体构成1-1上车上车,由主平台、发动机、司机室、液压机器、旋回装置等构成,同下车通过回转支承组合起来。
工作装置与主平台通过回转接头连接使工装可动。
上车大致由下列部品构成:(1)主平台(2)配重(3)发动机(4)液压装置(5)旋回装置(6)操纵杆(7)司机室和机棚(8)监视器(运转状态监视装置)(1)主平台或称回转平台,承载着发动机、液压装置、司机室等,从小型挖掘机到大型挖掘机的构造几乎都相同,是焊接构造。
挖掘机各部件的详细图解挖掘机各部件的详细图解一.反铲铰接式反铲是单斗液压挖掘机最常用的结构型式,动臂、斗杆和铲斗等主要部件彼此铰接(见图1),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各部件绕铰接点摆动,完成挖掘、提升和卸土等动作。
图1 反铲1—斗杆油缸;2—动臂;3—油管;4—动臂油缸;5—铲斗;6—斗齿;7—侧齿;8—连杆;9—摇杆;10—铲斗油缸;11—斗杆1.动臂动臂是反铲的主要部件,其结构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
1)整体式动臂。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质量轻而刚度大。
缺点是更换的工作装置少,通用性较差。
多用于长期作业条件相似的挖掘机上。
整体式动臂又可分为直动臂和变动臂两种。
其中的直动臂结构简单、质量轻、制造方便,主要用于悬挂式液压挖掘机,但它不能使挖掘机获得较大的挖掘深度,不适用于通用挖掘机;弯动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型式,与同长度的直动臂相比,可以使挖掘机有较大的挖掘深度。
但降低了卸土高度,这正符合挖掘机反铲作业的要求。
2)组合式动臂。
如图2所示,组合式动臂用辅助连杆或液压缸3或螺栓连接而成。
上、下动臂之间的夹角可用辅助连杆或液压缸来调节,虽然使结构和操作复杂化,但在挖掘机作业中可随时大幅度调整上、下动臂之间的夹角,从而提高挖掘机的作业性能,尤其在用反铲或抓斗挖掘窄而深的基坑时,容易得到较大距离的垂直挖掘轨迹,提高挖掘质量和生产率。
组合式动臂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作业条件随意调整挖掘机的作业尺寸和挖掘力,且调整时间短。
此外,它的互换工作装置多,可满足各种作业的需要,装车运输方便。
其缺点是质量大,制造成本高,一般用于中、小型挖掘机上。
2.反铲斗反铲用的铲斗形式,尺寸与其作业对象有很大关系。
为了满足各种挖掘作业的需要,在同一台挖掘机上可配以多种结构型式的铲斗,图3为反铲常用铲斗形式。
铲斗的斗齿采用装配式,其形式有橡胶卡销式和螺栓连接式,如图4所示。
图2 组合式动臂1—下动臂;2—上动臂;3—连杆或液压缸图3 反铲常用铲斗结构1—齿座;2—斗齿;3—橡胶卡销;4—卡销;5、6、7—斗齿板二.正铲单斗液压挖掘机的正铲结构如图5所示,主要由动臂2、动臂油缸1、铲斗5、斗底油缸4等组成。
挖掘机各部件的详细图解
一.反铲
铰接式反铲是单斗液压挖掘机最常用的结构型式,动臂、斗杆和铲斗等主要部件彼此铰接(见图1),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各部件绕铰接点摆动,完成挖掘、提升和卸土等动作。
图1 反铲
1—斗杆油缸;2—动臂;3—油管;4—动臂油缸;5—铲斗;6—斗齿;7—侧齿;8—连杆;9—
摇杆;10—铲斗油缸;11—斗杆
1.动臂
动臂是反铲的主要部件,其结构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
1)整体式动臂。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质量轻而刚度大。
缺点是更换的工作装置少,通用性较差。
多用于长期作业条件相似的挖掘机上。
整体式动臂又可分为直动臂和变动臂两种。
其中的直动臂结构简单、质量轻、制造方便,主要用于悬挂式液压挖掘机,但它不能使挖掘机获得较大的挖掘深度,不适用于通用挖掘机;弯动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型式,与同长度的直动臂相比,可以使挖掘机有较大的挖掘深度。
但降低了卸土高度,这正符合挖掘机反铲作业的要求。
2)组合式动臂。
如图2所示,组合式动臂用辅助连杆或液压缸3或螺栓连接而成。
上、下动臂之间的夹角可用辅助连杆或液压缸来调节,虽然使结构和操作复杂化,但在挖掘机作业中可随时大幅度调整上、下动臂之间的夹角,从而提高挖掘机的作业性能,尤其在用反铲或抓斗挖掘窄而深的基坑时,容易得到较大距离的垂直挖掘轨迹,提高挖掘质量和生产率。
组合式动臂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作业条件随意调整挖掘机的作业尺寸和挖掘力,且调整时间短。
此外,它的互换工作装置多,可满足各种作业的需要,装车运输方便。
其缺点是质量大,制造成本高,一般用于中、小型挖掘机上。
2.反铲斗
反铲用的铲斗形式,尺寸与其作业对象有很大关系。
为了满足各种挖掘作业的需要,在同一台挖掘机上可配以多种结构型式的铲斗,图3为反铲常用铲斗形式。
铲斗的斗齿采用装配式,其形式有橡胶卡销式和螺栓连接式,如图4所示。
图2 组合式动臂
1—下动臂;2—上动臂;3—连杆或液压缸
图3 反铲常用铲斗结构
1—齿座;2—斗齿;3—橡胶卡销;4—卡销;5、6、7—斗齿板二.正铲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正铲结构如图5所示,主要由动臂2、动臂油缸1、铲斗5、斗底油缸4等组成。
铲斗的斗底利用液压缸来开启,斗杆6是铰接在动臂的顶端,由双作用的斗杆油缸7使其转动。
斗杆油缸的一端铰接在动臂上,另一端铰接在斗杆上。
其铰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铰接在斗杆的前端;另一种是铰接在斗杆的尾端。
动臂均为单杆式,顶端呈叉形,以便与斗杆铰接。
动臂有单节的和双节的两种。
单节的动臂有长短两种备品,可根据需要更换。
双节的动臂则由上、下两节拼装而成,根据拼装点的不同,动臂的工作长度也不同。
图4 斗齿安装形式
(a)螺栓连接;(b)橡胶卡销连接
1—卡销;2—橡胶卡销;3—齿座;4—斗齿
图5 正铲
1—动臂油缸;2—动臂;3—加长臂;4—斗底油缸;5—铲斗;6—斗杆;7—斗杆油缸;8—
液压软管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