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7800F介绍课件(0618115539)
- 格式:pdf
- 大小:7.17 MB
- 文档页数:38
JSM-7800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参数1 工作条件:1.2 电源220V(±10%),50Hz;单相1.3 环境20±5℃1.4 相对湿度<80%1.5 连续工作时间 连续操作2 技术说明: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7800F主要用于材料表面的微观形貌的高分辨观察,可配备X射线能谱仪等附件,可同时进行微区的成分分析,具有配备X射线能谱仪等的相应安装接口。
2.2 技术参数2.2.1 分辨率:二次电子图像:0.8nm (15kV), 1.2nm (1kV) 2.2.2 背散射电子像:1.5nm2.2.3 加速电压: 0.01 - 30KV 连续可调2.2.4 束流范围:1pA~200nA连续可调2.2.5 放大倍率25X – 1,000,000X ;放大倍数粗、细模式连续可调,具有随着工作距离或加速电压的变化自动精确校正、补偿、预设等功能2.3 真空系统2.3.1 真空度:电子枪室高真空 10-7Pa,提供离子泵专用的UPS,延时200小时以上样品室真空10-4Pa2.3.2 泵系统:磁悬浮涡轮分子泵、2台离子泵和1台机械泵2.3.3 污染防止:液氮冷阱和前置阱2.4 电子光学系统2.4.1 电子枪:高稳定性浸没式肖特基(Schottky)热场发射电子源,能自动合轴调整2.4.2 聚光镜:电磁透镜会聚系统,束流强度可连续可调;光阑角度控制透镜控制束斑尺寸20 nA下无需手动切换光阑2.4.3 物镜:超级混合型物镜设计,对样品没有局限性,任何种类的样品都可以得到超高分辨图片2.4.4 物镜光阑:4级可调、X/Y方向精细可调对中,20 nA下无需手动切换光阑2.4.5 消像散器:八级电磁系统,具有自动消像散功能2.4.6 扫描线圈:2级电磁系统,具有扫描图像旋转连续可调,并随工作距离能自动旋转补偿等功能2.4.7 电图像位移:±10 µm,可通过控制电子束移动实现2.4.8 自动调整功能:具有自动透镜控制、自动合轴、自动聚焦、消像散、反差、亮度调节功能,样品台导航控制等功能,并兼有手动调整功能2.5 样品室和样品台2.5.1 样品台:5轴马达驱动全对中样品台, 示意图在监视器上显示2.5.2 行程:X=70mm, Y=50mm, Z=2 - 41mm 倾斜 -5° - +70°旋转 360°2.5.3 样品更换:快速气锁更换样品(最大尺寸100mm直径*40 mm高) 2.5.4 主机附件:红外CCD照相机2.6 探测器及成像系统2.6.1 高位和低位二次电子探测器:二次电子像2.6.2 背散射电子探测器:背散射电子像2.6.3 成像模式:同时得到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2.7 扫描电镜计算机系统2.7.1 操作系统Windows® 7 Professional2.7.2 显示器 19英寸 LCD2.8 主动式减震系统: 标准配置2.9 自动离子溅射仪2.9.1 工作压力:好于20Pa2.9.2 溅射电流:10,20,30,40mA2.9.3 溅射靶:Pt2.9.4 样品台:直径64mm2.9.5 真空室:120mm(直径)x100mm(高)2.10。
JSM-7800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EDS,EBSD)
样品测试相关说明
一、样品要求:
1、样品不能含有水份及挥发性溶剂,能够承受一定的温度及真空度不变形;
2、EDS样品如需定量时,要求样品表面平整;
3、EBSD样品测,需对样品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4、样品高度不能超过35mm,样品直径最大为150mm。
二、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及指标:
1、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规格型号:JSM-7800F
厂家:日本电子
产地:日本
分辨率:二次电子:0.8nm (15kV), 1.2nm (1kV)
加速电压:0.01 - 30KV 连续可调
放大倍数:25X–1,000,000X ;放大倍数连续可调
2、X射线能谱仪(EDS)
有效探测面积:50mm2
分辨率:优于127eV,(Mn Ka处,计数率为50000cps)
分析元素范围:Be(4)--Cf(98)
3、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仪(EBSD)
相机分辨率:1344*1024像素
角分辨率:<0.1°
实验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
2015-5-1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一、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大体原理被加速的高能电子束照射到样品上(在高真空状态下),入射电子束与样品彼此作用,产生各类信号,通过不同的探测器检测各类不同的信号, 即能够取得有关样品的各类信息。
例如, 最多见的二次电子信息, 就能够直接取得样品表面的图像信息。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与一般扫描电镜不同的是采纳高亮度场发射电子枪, 从而取得高分辨率的高质量二次电子图象)能够观看和检测非均相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及微米、纳米材料样品的表面特点。
是纳米材料粒径测试和形貌观看有效仪器。
可普遍用于生物学、医学、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化工原料、地质矿物、商品检测、产品生产质量操纵、宝石鉴定、考古和文物鉴定及公安刑侦物分析等。
1. 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用可见光照射在样品表面,反射光通过一系列玻璃透镜放大后而呈现出样品的放大图象,由于波长和光干与限制, 极限只能观看到小至m左右的颗粒。
与光学显微镜不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束波长极短)是用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释放出二次电子和反射电子等,通过二次电子探测器检测二次电子信号, 按相同扫描规律, 在荧光屏上成像。
由于二次电子信号与样品的原子系数大小和入射角有关, 而入射角因样品表面粗糙度(形貌)而转变, 故可直接取得高质量的样品表面形貌图象。
而扫描图象景深大, 取得的二次电子图象有“三维空间成效”(立体感相当好)。
目前, 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观看到小至1nm (对一般样品一样只能观看几纳米以上的样品)左右的颗粒。
2. 电子束与样品的彼此作用入射电子照射到样品上,其中一部份几乎不损失其能量地在样品表面被弹性散射回来,把这一部份电子称为背散射电子(BE);若是样品超级薄,那么入射电子的一部份会穿过样品,将这一部份电子称为透射电子(TE);其余电子的全数能量都在样品内消耗掉而为样品所吸收,即为吸收电子(AE);另外,入射电子会将样品表面(大约10nm)层的电子打出样品表面,发射出能量极小(<50eV)的二次电子(SE),其中也包括由于俄歇(Auger)效应而产生的具有特点能量的俄歇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