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7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较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为了加深您对于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5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前端分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说明文中举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通过指导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3、在多角度的分析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举例说明中所举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教学方法:设问阅读法(四)教学准备1、制定课本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幻灯片。
3、教师自制一个简易的桥梁演示模型。
(五)教学时间:2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新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
(出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简单分析课文内容后,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词,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A、求学网,给下边加粗字注音。
拱桥洨河和谐张鹜桥墩B、课文整体思路分析: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赞颂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层(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绍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然后以赵州桥、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第二层(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绍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设技术的飞跃发展。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列举了几个例子及为什么举这几个例子的问题。
我们讨论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优秀5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教学难点:掌握说明事物要突出事物特征,准确选取事例的说明方法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让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桥,让后简单分下类,看下什么桥是石拱桥,这样首先对石拱桥有所了解。
然后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一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二、初读文章,整体把握(15分钟)1、初读课文,思考:本文介绍了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本文的说明对象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式优美艺术水平高2、说明对象既然是中国石拱桥,文章第1、第2小节介绍一般石拱桥似乎就有些多余,那么第1、第2小节能不能去掉?先从整体上介绍一般的石拱桥的共性,对石拱桥有大致的了解,后具体介绍中国石拱桥,既能够使读者了解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更能对中国石拱桥的特性有深刻的印象。
3、文章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整体上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说明?第3-8小节举例子赵州桥、卢沟桥4、文章结尾第9、第10小节分别介绍了什么?第9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第10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现代发展三、比较阅读,大同小异(25分钟)1、文中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那么作者为什么选取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例子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用这两个例子能否说清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的?)赵州桥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2、既然都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能否只选取其中一座桥来介绍?这样介绍不是更简洁吗?(可从造型结构和介绍侧重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赵州桥卢沟桥造型结构拱上加拱联拱介绍侧重历史最悠久,设计很科学艺术价值高,历史意义大3、阅读4-6小节,思考:作者围绕赵州桥时说明顺序具体是怎样的?赵州桥:先总写赵州桥的整体情况,再分四个方面具体介绍赵州桥的特点4、介绍卢沟桥时与介绍赵州桥时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卢沟桥:先总写卢沟桥的情况,再具体写桥的与众不同之处共同点:先简要介绍总体情况,后重点介绍主要特点5、小节:说明文中选取事例要既有代表性,能体现说明对象的共性,又能在说明对象的特征方面有所侧重,表现出独特的个性。
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建筑艺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建造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壮阔,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15篇)《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篇1《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教学目的,概括地说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说明文的根底学问,提高阅读、写作说明文的力气。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细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教学。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较系统地学习说明文,所以我在教学之初先对学生进展了说明文根本学问的系统介绍。
本节课所教授的是第一课时,以分析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赵州桥的构造特点为教学重点。
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概念由大到小、说明对象从概括到具体的方式,由“桥”引到“中国石拱桥”,使学生界定了课文说明对象的范围。
字词和简介等,在课前我都布置学生进展预习,通过课件检查状况来看,学生们完成状况还是相当不错的。
然后要求学生速读课文,理清了的行文思路。
接下来便进入了本课的学习重点——赵州桥。
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赵州桥,所以为了增加直观形象性,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是为学生范读这局部课文内容,然后用几段生动形象的卡通视频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清楚,设计了6个探究题目,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从实际效果来看,到达了我预期的目的,学生在轻松快活中把握了学问,提高了力气。
固然,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本人水平有限,这堂公开课也留下了些圆满。
比方,开头时认为课的容量较大,因此有意无意的加快了速度,并且还删减了最终一道习题,可实际在最终有了些许充裕时间,使整堂课感觉起来前紧后松,不够流畅,这在以后的实践中是要努力避开的。
《中国石拱桥》教学反思篇2通过讲《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我最大的体会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有时很难到达预期的目标,预设与生成还有确定距离,而且由于个人对xx教授新理念的理解也有偏差,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还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另外教学中切忌贪大求全,否则会顾此失彼,收效甚微。
尤其是听了xx教授和成浩主任的点评和各位教师的批判建议,我深刻生疏到我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乏,我要深刻地反思,扬长避短,争取不断地完善日后的教学。
中国石拱桥简介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作。
石拱桥是指以石材为主要建材,并采用拱形结构的桥梁。
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石拱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秦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拱桥在中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桥梁风格。
中国石拱桥的建造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
它通常由石头和砖块等材料组成,采用拱形结构来支撑桥面。
拱形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桥梁承载的荷载,使桥梁更加稳固耐用。
此外,石拱桥的建造还注重美学和艺术,桥身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中国石拱桥的设计和建造充分考虑了桥梁的功能和环境因素。
它们通常建在河流、湖泊或峡谷等地理环境复杂的地方,能够承受河流的水流和水压。
同时,桥面的宽度和高度也经过精确计算,以适应不同交通需求和通行工具的要求。
中国石拱桥的风格多种多样,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各自的特点。
例如,四川的石拱桥多采用三孔或五孔结构,桥身上雕刻着浮雕和彩绘,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觉;福建的石拱桥则以其独特的横梁和石雕而著称,给人以庄重大气的印象。
每座石拱桥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石拱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作为交通工程的功能,更在于其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演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保护和传承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成为当代社会的使命。
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备受赞誉。
它们不仅仅是桥梁,更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作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魅力。
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练习内容课文原文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其中,石拱桥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下面是中国石拱桥的课文原文:中国的石拱桥建筑,历史悠久,分类繁多,形制富有变化。
早在唐代已开始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和军事等诸多领域。
石拱桥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并且使用方便、经济实惠,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石拱桥的桥墩和拱台都是用石块砌筑而成,桥面则是由一系列的石拱组成。
石拱桥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数年的劳作,在石匠的巧手中,一块块石头被雕琢得光滑而坚硬。
石拱桥的拱身一般为由数块石矩压制而成,非常牢固。
除了如此坚固耐用之外,石拱桥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不需要任何之间支持。
由于中国石拱桥的建造历史非常悠久,因此各式各样的石拱桥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
著名的石拱桥有:赵州桥、灵泉寺桥、涵洞桥、安济桥等等。
这些建筑都是中国建筑文化表现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瑰宝。
练习内容练习一:填空题1.石拱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 ___________。
2.石拱桥被广泛应用于 ___________、交通和军事等领域。
3.石拱桥的桥墩和拱台都是用 ___________ 砌筑而成,桥面则是由一系列的 ___________ 组成。
4.石拱桥的拱身一般为由数块 ___________ 压制而成。
5.石拱桥不需要任何之间支持,这是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因为它非常___________。
练习二:选择题1.石拱桥的分类情况是()。
A. 有一种 B. 繁多 C. 不分类2.石拱桥适用于以下哪些领域()? A. 水利 B. 交通 C. 军事 D. 所有的领域3.石拱桥的桥墩和拱台是用什么砌筑而成()? A. 木头 B. 石块 C. 水泥4.石拱桥的拱身是用什么压制而成()? A. 砖头 B. 石头 C. 木头5.石拱桥的特点之一是什么()? A. 历史悠久 B. 使用方便 C. 耐用 D.不需要任何之间支持练习三:简答题1.石拱桥有哪些分类?石拱桥有很多分类,主要有正桥式、弯桥式、连拱式、回廊式、多级式等。
中国石拱桥说明方法及作用中国的石拱桥是一种古老的建筑结构,它由石材建造而成,形状呈拱形。
石拱桥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说明石拱桥的方法和作用。
首先,石拱桥的建造方法包括桥墩、拱圈和桥面的制作。
桥墩是石拱桥的支撑和连接部分,它通常位于河流或沟渠的水中,保证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桥墩通常由坚固的花岗岩或青石等材料制成,以保证它的耐久性。
拱圈是石拱桥的主要结构部分,它由多个石块或石材相互叠加而成,形成一条或多条连续的弧形。
拱圈的制作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合理的分布力量,以保持桥的平衡和稳定。
为了增加拱圈的强度和稳定性,通常需要在拱圈的两侧设置侧翼石,以增加桥的荷载能力。
桥面是石拱桥用于通行的部分,它位于拱圈的上方。
桥面通常由石板或石板砌成,以确保桥面的平整和平稳。
为了增加桥面的稳定性,通常在桥面上设置精美的雕塑或浮雕,以增加桥的美观性和艺术价值。
其次,石拱桥在中国的建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石拱桥是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
在古代,石拱桥是中国重要的陆上交通枢纽,连接河流两岸,便利人们的交通和物资的流通。
石拱桥的建造使得远距离的交通成为可能,促进了商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
中国的石拱桥经常被用于文化景区和历史遗迹中,成为人们欣赏古代建筑的重要景点。
石拱桥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巧妙的设计,展示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
其美观的外观和优雅的曲线成为人们欣赏和拍照的对象。
再次,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杰作。
中国的石拱桥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和细节处理著称。
石拱桥的建造需要对石材的选择、切割和砌筑等工艺进行精细的操作。
通过耐心和技艺,工匠们能够将石材打磨成漂亮的拱圈和桥面,展示出石材的独特魅力。
另外,石拱桥还具有抗洪与取水的功能。
石拱桥的拱形结构可以稳定地承受水流的冲击和压力,使桥梁在洪水期间不被冲毁。
同时,石拱桥的桥墩可以用来收集河道的水源,为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提供清洁的水资源。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一、教学前端分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说明文中举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了解__的说明顺序。
2、通过指导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3、在多角度的分析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举例说明中所举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教学方法:设问阅读法(四)教学准备1、制定课本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幻灯片。
3、教师自制一个简易的桥梁演示模型。
(五)教学时间:2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新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
(出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简单分析课文内容后,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词,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A、求学,给下边加粗字注音。
拱桥洨河和谐张鹜桥墩B、课文整体思路分析: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赞颂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一层(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绍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然后以赵州桥、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第二层(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绍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设技术的飞跃发展。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列举了几个例子及为什么举这几个例子的问题。
我们讨论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
大家认识到,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既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它们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具有代表性。
既然它们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那么,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请结合课文来说。
(学生看书讨论、交流)要点:(历史悠久,如:“石拱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出现比较早”;形式优美,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中国石拱桥》文段阅读答案【精选4篇】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篇一中国石拱桥阅读题(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B)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
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独拱石桥,一个是联拱石桥。
2.解释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
(1)巧妙绝伦:类(2)语无伦次:条理,次序3.“中部略窄”中的“略”体现在文中何处,请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说明。
《中国石拱桥》知识要点积累中国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对中国石拱桥的知识要点的积累:1.定义和特征:-石拱桥是指使用石材构筑的桥梁,以石制拱撑为主要特征。
-石拱桥主要包括桥面、桥墩、拱券和桥墩之间的拱顶。
2.古代石拱桥的分类:-按照形状分类:独孤桥、方孔桥、圆孔桥、梯拱桥等。
-按照桥梁结构形式分类:梁式石拱桥、梁拱式石拱桥等。
3.石拱桥的建筑材料:-石拱桥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石头,如花岗岩、黄麻石等。
拱撑部分一般选用花岗岩制作。
-在建筑过程中,常使用木模来制作拱形,待拱石完成之后移除木模。
4.建筑技术和工艺:-对于拱券的建造,一般采用多块石头叠加法,周围使用花岗岩石块加固。
-拱顶的建造一般先用木和泥浆制作模型,然后将石头逐块放置在模型上,形成拱顶形状。
5.石拱桥的文化价值:-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石拱桥反映了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是传统技艺的杰出代表。
6.著名的中国石拱桥:-独孤桥:位于陕西省洛川县,是中国古代石拱桥的代表作之一,建于公元605年。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公元605年。
-杭州白堤石拱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西湖上的一座石拱桥,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7.石拱桥修复和保护:-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石拱桥常需要进行维修和保护。
-修复和保护石拱桥的关键是对原有结构和材料的保护,同时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加固和修复。
8.石拱桥的传承和发展:-在现代桥梁建设中,石拱桥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被纳入到一些景区的规划中,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对于石拱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是保持传统技艺,培养和传承相关工匠和技术人员。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丰润镇中学 孙文侠 【设计理念】 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在教学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课文片段熟读成诵,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志趣美。 第一课时 课上宗旨:让每一朵花开放!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大放异彩!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学习说明文文体知识。 2、理清本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等。 学习重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以及赵州桥面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学习难点:理清说明顺序,说明结构 时间预设: 目标解读 1 独学 17 对学群学 8 展示10 检测 8 学习过程: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知识链接: 一、说明文文体知识: 1、定义: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 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有关知识: 2、说明文的种类:(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 (3)科学小品文 3、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2)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总体到部分……) (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3)逻辑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递进。 5.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 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引用、作诠释等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平实、生动 二、走近作者: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五十年代有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1959 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孤芳自赏(独立学习):(17分钟)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hú( )形 拱( )形 匀称( ) 张鷟( ) xiáo河( ) 残损( ) 惟妙惟肖( ) 石砌( )推崇( ) 巧妙绝伦( )( ) 2、解词: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匀称—— 雄跨—— 推崇── 绝伦── 3、归纳概括,文章共10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2):介绍石拱桥的 。 (二)(3—9):主要以 、 为例,具体的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并分析 的原因。 (三)(10):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 3、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4、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5、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6、文章的结构安排是 二、百花齐放(组内群学,对学):(8分钟) (完成自主学习中的1-6题,组长主持,解决对学中的难题) 三、群芳吐艳(小组合作对话文本——朗读) 班内展示:(10分钟) (依据当堂学情自定) 四、当堂检测:(7分钟) 1、说明文 定义:是指客观地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1)_______ _说明文 (2) 说明文 (2)_____ _说明文 3.说明顺序: (1)_______ 顺序 :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2)_____ _ 顺序:(从 到 、从 到 、 从 到 、从 到 ……) (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3)_______ 顺序: (由 到 , 由 到 , 由 到 , 由 到 , 由 到 , 由 到 ……)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递进。 5.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时间预设: 目标解读 1 独学 20 对学群学 7 展示8 检测 9 学习过程: 一、独学:( 20分钟) 1、读课文1、2段,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2、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3、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4段: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 ——5段: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 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 到 的顺序 4、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 ”后者 ,选两例说明中国石拱桥 、 。
5、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6、细读第6段,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由( )——( ) 7、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 8、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9、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 到 。先 后 的顺序; 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 到 的顺序; 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 先后为顺序。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二、对学群学:(7分钟) (完成自主学习中的1-9题,组长主持,,解决对学中的难题) 三、班内展示:(8分钟) (依据当堂学情自定)
四、当堂检测:(9分钟) 1、分析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 (3)“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 ( ) (4)张嘉贞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唐朝张鷟说“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线的词能否去掉?)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五、我的收获: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也从没有独立生活过,直到来了加国。 然后发现,有生俱来的独立细胞瞬间苏醒,几乎可以万事不求人,独立自强到令自己刮目相看。 其实是环境使然,因为我也求不到人,举目无亲,求人不如求己。 一个人带着女儿东奔西走,上下求索,差不多半年的时间,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有幸结识了几位华人朋友,圣诞节前第一次聚餐,说起各自的安居经历,无不感叹,加国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堪堪把在座的娇娇女都变成了女汉子。 主人是一位大我两岁的姐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最是热情好客,令人宾至如归。 席间说起各自的圣诞计划,我打算带女儿去夏威夷度假。 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声音相继表示可以负责我的机场接送。 我和这里的许多老外一样,早在订机票的同时就租好了机场的昼夜停车,自驾往返机场。于是婉言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下次不许再这样了啊!知道你是不想给人添麻烦,但你知不知道我们就是喜欢被麻烦呀?”主人心直口快地埋怨道。 “我是早上七点的航班,五点半就得值机,四点半出发,若是让你们送的话,岂不是要跟我一样倒时差了,如果是中午的航班,我就不客气了。” “任何时侯都不需要客气。朋友是用来干什么的?朋友就是用来相互亏欠的。因为把你当朋友,所以我有求于你的时侯才不会犹豫,反之你有需要的时侯,也理所当然地来求我办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在一次次的相互亏欠互还人情的过程中日渐亲厚的。我巴不得你麻烦我,这样下次我麻烦你的时侯就理直气壮了,否则你从不求我,我怎么好意思去求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我把这当作了一堂宝贵的人情世故课。简单朴实的道理,却蕴含着与人交往的大智慧。 怪不得她周围有这么多的朋友,我很羡慕她为人处事的通透。 从那以后,我学会以另一种方式与人相交,大方索取,大方回报,有欠有还,交情不断。 有位家长临时有事找人代班去图书馆做义工,我正好有时间,立刻响应。之前我们只是恰好在同一个家长群里的点头之交,见面连话都没说过两句。事后,她主动表示有机会一定要替我一次班,我欣然接受,你来我往的便成了朋友,更是将相互代班发扬成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