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9.5极地地区知识点小结晋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下册极地知识点极地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包括北极和南极两个地区。
学习极地知识可以让我们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极地知识点:一、北极北极是地球北极点附近的区域,主要由海冰组成。
以下是关于北极的知识点:1.北极气候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零下30℃左右。
2.由于地球自转,北极夏季连续数月不落太阳,而冬季则连续数月不见太阳。
3.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北极熊、北极狐、海豹等,它们的皮毛非常厚实,有保暖的作用。
4.北极的海冰一年四季都不会完全融化,但最近几十年由于气候变化,北极的海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
二、南极南极是地球南极点附近的大陆,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地区之一。
以下是关于南极的知识点:1.南极大陆的平均气温低于零下40℃,且几乎没有降水。
2.南极是地球上最大的冰盖所在地,积雪厚度超过2公里。
3.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企鹅、海豹、海鸟等,它们是适应极端环境的特殊物种。
4.南极的冰层一直存在,但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持续减少的趋势。
三、极光极光是一种高空中的自然光辉,主要出现在地球磁场两极的高空区域,是地球上最美丽、最神秘的自然景观之一。
1.极光原理是因为太阳风中带有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中氧原子、氮原子等分子相撞而释放出光能。
2.极光的颜色多种多样,主要有红、黄、绿、蓝、紫等色彩。
3.极光的出现时间与地磁活动强度、太阳风活动周期等相关。
4.极光的观赏最佳时间和地点是在极地地区的冬季,例如北极地区的10月至次年3月,南极地区的3月至次年9月。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极地知识点的介绍,希望对你们了解地球的极地环境有所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地理七下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极端的环境之一,包括北极地区和南极洲。
这些地区的气候极度寒冷,地理条件恶劣,人们难以在此居住和生存。
极地地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使其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极地地区位于地球的极点附近,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南极地区则位于南极圈内。
这些地区经年累月笼罩在寒冷的冰雪之下。
北极地区气温常年低于零摄氏度,而南极地区更是寒冷刺骨,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80摄氏度左右。
在北极地区,夏季时阳光持续24小时,而冬季则是持续极长的极夜;南极则正好相反,夏季时是极昼,冬季则是极长的极昏。
二、土地与地形特点极地地区以冰雪覆盖为主,冰盖与冰川广泛分布。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盖所在地,其冰雪覆盖面积占据了地球陆地面积的90%以上。
北极地区也有大面积的冰川和冻土地貌。
此外,极地地区还存在着许多冰山和冰碛的形态,形成了壮观的冰川风光。
三、生态环境与生物特点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但仍然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北极地区有许多适应极寒环境的动植物,如北极熊、白狐、海象、企鹅等。
而南极洲则是众多海洋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的家园,南极企鹅、露脊鲸、南氷海豹等物种在此繁衍生息。
极地地区的生物适应了严酷的气候和环境,展示了生命的顽强与多样性。
四、经济开发与资源利用由于极地地区的地理环境极其恶劣,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发非常困难。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长,极地地区的资源利用逐渐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南极地区则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储备和宝贵的矿藏资源。
然而,要实现对这些资源的开采,必须面对极高的技术挑战和环境风险。
五、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促使国际社会对其进行密切关注,并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上相继成立了北极理事会和南极条约体系等组织和机制,以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各国之间的科学研究合作也日益加强,共同探索极地地区的奥秘。
七下极地地区知识点一、极地地区的概述1. 极地地区的定义•极地地区是指地球两极附近的地理区域,包括北极和南极地区。
•极地地区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气候条件恶劣,几乎没有植被覆盖。
2.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北极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纬66°34′以北的地区。
•南极地区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南纬66°34′以南的地区。
3. 极地地区的地形特点•极地地区主要由冰川、冰盖和冰山组成,地势较为平坦。
•北极地区有海冰和冰岛,南极地区则是由冰盖覆盖。
二、极地地区的气候1. 极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极地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气候类型为极地气候。
•极地气候的特点是寒冷、干燥,年均气温低于0℃,降水量较少。
2. 极地地区的气温•极地地区的气温极低,冬季气温可达-50℃以下,夏季气温也很低,一般在0℃以下。
3. 极地地区的降水•极地地区的降水量很少,大部分是以雪的形式降落。
•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导致极地地区的降水量很低。
4. 极地地区的风向•极地地区的风向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和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极地区的风向主要为东北风,南极地区的风向主要为西风。
三、极地地区的动植物1. 极地地区的动物•极地地区的动物适应了恶劣的气候条件,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惯。
•北极地区的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海豹等;南极地区的动物有企鹅、海豹、海象等。
2. 极地地区的植物•极地地区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只有一些苔藓、地衣等耐寒植物能够生长。
•这些植物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存活,并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四、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1. 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极地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由于气候恶劣和交通不便等因素,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相对困难。
2.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由于极地地区的环境脆弱,对人类活动敏感,需要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
•国际社会普遍呼吁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3. 极地地区的环境变化•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变化。
极地地理知识点总结极地地理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分支,研究的是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地区。
极地地理对于了解地球的气候、生态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极地地理的几个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南极与北极的地理位置南极位于地球的南极圈内,北极位于地球的北极圈内。
南极地理坐标为纬度90°S,经度不确定,北极地理坐标为纬度90°N,经度不确定。
南极洲是一个周围被南大洋环绕的大陆,而北极则是一个被冰海覆盖的海洋区域。
二、极地气候特点极地地区的气候极冷,全年多为冰雪覆盖,几乎没有植被生长。
南极是世界上风速最高的地区,经常出现风暴和暴风雪。
北极气候相对比较温暖,但也是极寒的地带。
在北极夏季,冰雪会融化,海洋会出现开放水域。
三、极地生态系统尽管极地地区条件恶劣,但仍然存在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南极洲上有一些适应极寒环境的生物,如企鹅、海象、南极鲸等。
北极地区则有北极熊、海豹、北极狐等。
这些动物适应了极寒环境,并发展出了独特的生存方式。
四、冰川与冰盖极地地区的冰川和冰盖是重要的地理特征。
南极冰盖是世界最大的冰盖,覆盖着整个南极洲,厚度可达数千米。
北极的海冰则是一种季节性的现象,冬季冰盖会扩大,夏季会减小。
五、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地地区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南极冰盖和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加快,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
极地地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敏感地区,研究极地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六、极地科考与保护由于极地地区的特殊性,科学考察对于了解极地地理非常重要。
许多国家和科研机构都会派遣科考队前往南极与北极进行考察研究。
此外,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保护与管理。
总结:极地地理是地理学中的重要领域,通过了解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生态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包括了我们所处的地球及其各个方面。
地球表面的地理区域之一便是地球的两极,南极和北极。
在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知识点中,我们将学习一些有关这些神秘地区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极地地理位置北极位于北半球,它是北冰洋中位于双子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一个冰原。
南极位于南半球,它被一圈围绕着很大海域的陆地包围着,在地球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冰盖。
极地气候极地地区有非常严寒和恶劣的气候环境。
北极和南极平均温度分别为 -29°C 和 -49°C。
在冬季,甚至可能会低于 -50°C。
夏季是北极的短暂季节,在此期间北极地区的温度可能达到 0°C。
南极没有像北极那样的夏天,它一年四季都非常寒冷。
南极的气候也更加恶劣,因为它经常伴随着高强度的风暴,风速可能达到每小时100英里以上。
极地生态系统由于气候环境的极端恶劣,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简单。
它主要由冠状植物、苔藓植物、藻类、真菌和少数的原生动物组成。
在南极,企鹅、海豹和南极鲸是其中的代表。
在北极,北极熊、海豹和海豚也是常见的野生动物。
极地人类探险自从19世纪末,人们就一直在极地地区进行探险。
探险队在极地地区建立了许多研究站,以研究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最著名的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之间进行的竞争。
阿蒙森于1911年首次到达南极,并成功地回到了挪威。
但是,斯科特在他的探险中不幸失去了所有队友的生命,他们在极寒和极度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蒙受了巨大的困难。
结尾:极地地区是我们的地球上最神秘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它的严寒气候和少量的生命形式使得极地地区成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态系统。
它也象征着人类勇气、毅力和精神力量的极限。
七下地理极地地区极地地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科学。
而极地地区,作为地球表面的特殊区域,拥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环境条件。
本文将从极地地区的位置、气候特征、动植物适应策略等方面,探讨极地地区的独特性。
一、极地地区的位置极地地区位于北极圈和南极圈的附近,主要包括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包括北极洲、格陵兰岛和北冰洋周边的陆地和海域;南极地区则是指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域。
极地地区被冰雪覆盖较多,气候寒冷,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极夜或极昼状态。
其纬度高,受地球自转和斜坡轨道等因素影响,地理条件极为特殊。
二、极地地区的气候特征极地地区的气候极为恶劣,特点是寒冷、干燥、风大。
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通常在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之间,南极地区更为寒冷,平均气温可达零下50摄氏度。
同时,极地地区降水也相对较少,几乎都以降雪的形式出现。
极地地区的天气变化较为剧烈,常见的气象现象包括风暴、雪崩、冰川塌陷等。
这些极端气候条件限制了人类在这些地区的居住和活动。
三、极地地区的地形和地貌极地地区的地形和地貌主要由冰川、冻土、海冰、岛屿、冰山等构成。
其中,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大的冰盖区,覆盖着广阔的冰雪层。
北极地区则主要由陆地和海域组成,北极海冰在冬季会扩展至其周边大片海域。
除冰川和冰雪外,极地地区还分布着一些海洋珊瑚礁和苔原植被。
这些地貌的形成与极地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四、极地地区的动植物适应策略极地地区虽然寒冷且环境恶劣,但仍然存在一些特殊的动植物物种。
这些物种通过具有独特的适应策略生存于极地地区。
动物方面,北极地区常见的有北极熊、北极狐、海豹等。
它们通常具有优秀的隐蔽和保暖能力,皮毛密集,身体小巧,脂肪层较厚,以便在极端低温下保持体温。
南极地区则存在着企鹅、海鸟等,这些物种通常具有纳特氏体形和涂脂养羽等特殊适应策略。
植物方面,苔原植被是极地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它们通常低矮且生长缓慢,能够忍受低温和强风的侵袭。
七年级地理极知识点极地地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地理现象。
在七年级的地理学习中,极地是一个必须深入了解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极地的知识点。
一、北极和南极北极是位于北半球的极地,它包括北极洋和周围的陆地。
北极地区面积约14.05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为海洋。
北极洋的平均深度为约12000英尺。
北极地区的气候非常严寒,低温可以达到-50℃。
南极是位于南半球的极地,它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大陆。
南极大陆的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其中90%以上被冰雪覆盖。
南极的气温也非常低,最低温度可以达到-89.2℃。
二、北极和南极的生物群落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包括北极熊、北极狐、海豹和海鸟等。
这些动物都具有强大的耐寒能力,能够在严寒的环境中生存繁衍。
北极海洋中也有许多生物,如鳕鱼、虾和贝类等。
南极的生物群落主要包括企鹅、海豹、海鸟和露脊鲸等。
这些动物也都具有适应寒冷环境的特点。
南极洲周围的海洋是世界上最富有营养的海洋之一,因此南极海洋中的生物种类也非常丰富。
三、北极和南极的资源开发北极地区有许多资源可以开发,如石油、天然气和矿物等。
然而,由于北极环境的严寒和多样性,资源开发变得非常困难。
此外,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地方之一,因此资源开发可能会加剧气候变化问题。
南极地区普遍禁止资源开发,因为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是非常脆弱的。
许多国家已经签署了《南极条约》,以保护南极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但是,南极周围的海洋中可能存在着许多有价值的矿物,因此南极的资源开发仍然是一个争议话题。
四、北极和南极的保护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北极和南极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全球各国都应该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极地的生态系统。
此外,我们应该减少污染和捕捞等对极地环境的影响,确保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恢复和保护。
总之,极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地理知识点。
通过了解极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上各种不同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我们的地球。
- 1 -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极地地区)
第九章 极地地区
1
、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名称
范围 中心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3、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建站都选择在2月。
原因是: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2月份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属于暖季,并且有极昼,便于科学考察和施工建设。
昆仑站是我国首个位于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的科考站
4、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
4、站在极点上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南顺北逆”。
代表动物是南极企鹅、北极熊。
5、南极拥有的世界之最: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②海拔最高的大洲③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中学地理)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第八章认识亚洲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1、亚洲的位置:①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②经纬度位置:北部越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最北纬77.43°;最南11.7°;最东西经169.40°;最西东经103.30°)③海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2、亚洲的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的分区: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
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大区域。
亚洲的面积: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5%。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亚洲地形特点:亚洲高原和山地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3/4。
5、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6、亚洲河流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中亚的锡尔河、阿姆河是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流经干旱地区,注入咸海。
7、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8、亚洲季风区内易造成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9、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10、亚洲最著名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有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地区。
①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日本北部、朝鲜半岛;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和日本南部;③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11、三种季风气候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①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1
极地地区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1.
位置与范围
南极地区 南极圈(66.5°S)以南的地区 海(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包围陆(南极大陆/南极洲)
北极地区 北极圈(66.5°N)以北的地区 陆(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
海(北冰洋)
注意:在图中明确大西洋(0°经线穿过大西洋)、印度洋等的位置。
2.
气候特点
南极地区 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地区 与南极类似,寒冷、干燥、风也很强。但比南极好一些,
3.
极昼出现的时间 极夜出现的时间 主要的动物
南极地区 秋分到次年春分 春分到秋分 企鹅
北极地区 春分到秋分 秋分到次年春分 北极熊
4.其他
南极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南极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跨所有经度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二、极地考察
由于两极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们在经济、科学、战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2
1.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
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注意:本节通过比较来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比较是地理上经常会用到的方法。一般会
把相似的地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本节在内容上更侧重于南极。
涉及的以前的知识有:
一、以极地为中心地图的阅读
1. 分清经线和纬线。
在极地为中心的图中经线是呈放射状的、相交于南北极点的;纬线是圆圈,是相互平行的。
(其中最外面的圆圈的是赤道,最中心的是极点)
2. 判断南极还是北极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在北极看是逆时针,在南极看是顺时针)。
3. 判断东经、西经
找到0°往东是东经,0°往西是西经。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东西方向,进而判断东西
经。(也可以根据: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递增的是东经度,度数递减的是西经度。)
4. 写经纬度
如写出A点的经纬度。
东经
东经
西经
3
纬度:30°S(第一步:看A点在哪条纬线上,第二步:看该条纬线的度数,第三步:看是
南纬还是北纬。)
经度:45°W(第一步:看A点在哪条经线上,第二步:看该纬线的度数,第三步:看是东
经还是西经)
5. 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一共如下情况:
(1)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东西方向。
A点在C点的什么方向?正东方向
(2)两点同在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
A点在D点的什么方向?正南方向(A更靠近南极点)
(3)两点不在同一条经线和纬线上,分别判断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然后合起来。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从南北方向上看,A在B 的北;从东西方向上看,A在B的西;
合起来就是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4)与极点的方向:
在北极点四面八方都是南;在南极点四面八方都是北。
A点在北极点的什么方向?正南方向。
A点在南极点的什么方向?正北方向。
二、
为什么北极比南极的气候要好一些?(从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来考虑)
从纬度位置看:南极与北极都是在高纬度地区。
从海陆位置看:南极主要是陆地,北极主要是海洋。所以南极更干燥。此外海陆热力性质有
差异,海洋升温慢降温慢,所以南极更寒冷。
从地形因素看:南极的海拔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南极更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