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现行专业(含目录外专业)
- 格式:xls
- 大小:150.50 KB
- 文档页数:24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说明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专业设置的动态适应性和宏观指导与管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3年2月决定成立了“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对全国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进行系统研究,并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研究工作通知》(教高司[2003]8号)。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分析、整合,并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求了相关行业、相关部门及部分院校的意见,形成了目前的《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现就有关问题简要说明如下:一.制订全国性的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中还是第一次。
它是在21世纪初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教育管理创新、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调整、指导招生、就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
十五期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实用文档口将进入高峰期,学生就业问题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挑战,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管理机制的改革,必须紧跟职业趋势变动的需要,推动建立学校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促进拓展就业新渠道,努力体现鼓励自主创业的职业导向。
新目录的制订,不仅有利于国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也必将帮助高校更好地行使办学自主权,有利于正确引导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并将有利于指导学生妥善选择专业和用人部门正确使用人才。
二.目录的专业设置与划分,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体现“高职”专业设置的特色,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
在当前的情况下,要更加强调各地区、各院校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对各地区、各院校设置目录外的专业给以充分的发展空间。
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的特色具体体现在:职业性与学科性结合,高职专业的划分,实行“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合理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实行“宽窄并存”的原则,该宽则宽,该窄则窄,宽窄适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在指导性目录框架内,大类及二级类相对稳定,第三级专业名称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审核备案和设置时参考使用,学校可在相关的二级类中增设目录外的专业,也可依据第三级目录中的专业名称以()形式标出专业方向或本校该专业内涵的特色;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同一名称的专业,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以且提倡有不同的侧重与特点,设置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
2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含15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21种、26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
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62个。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社会学、仿生
科学与工程等备案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我省多所高
校均有新增备案专业。
据了解,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3年本
科招生计划。
另对部分高校申请撤销的925个专业点予以备案。
此次新增了地球系统科学、生物统计学、未来机器人、安全生产监管、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医工学、乡村治理、家庭教育、无障碍管理等21
种新专业,并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为支持高校积极
探索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首次在工学门类
下增设交叉工程专业类。
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
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2800余个专业布点,占目前专业
布点总数的4.5%。
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数量最多,有1074个;
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有1503个,占比超过50%。
本科
专业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教育部关于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整理情况的通知【标题】教育部关于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整理情况的通知【内容分类】专业目录【颁布单位】教育部【颁布日期】20060313【发文号】教高函〔200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按照我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我部聘请的有关专家对各地报送的35000多个专业点进行了汇总、整理,并结合我部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整理情况,完成了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设置整理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本次整理后核定招生的《目录》外专业共计174个(名单见附件一),原则上限制在本地区招生(特别说明的专业除外)。
根据我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类专业遗留问题处理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公布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教高[2006]1号)及有关规定,核定2006年准许招生的高职高专教育临床医学类专业点223个(名单见附件二)。
同时,公布具有高职高专教育师范类专业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256所(名单见附件三)。
各地申请招生的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及招生范围与本通知不符的均以本通知核定内容为准。
希望各地加强统筹与引导,对《目录》外新设专业的教学工作给与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附件:一、2006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请下载)二、2006年核定招生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类专业点名单(请下载)三、具有高职高专教育师范类专业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请下载)教育部二OO六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1: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二○○四年六月一、为推进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进程,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状况,制订本办法。
二、由教育部组织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是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进行宏观指导的一项基本文件,是指导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社会用人单位选择和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教育部将按照专业大类目录原则不变、专业类目录相对稳定、专业目录基本放开的原则对《目录》进行管理。
三、《目录》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并兼顾了与本科目录的衔接。
专业名称采取了“宽窄并存”的做法,专业内涵体现了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特点,同一名称的专业,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以且提倡有不同的侧重与特点。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在管理和设置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目录》的指导作用。
四、《目录》分设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
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管理类专业暂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专业大类中。
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检查、评估等方式,依据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实际情况,核定学校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类范围和新增专业的数量。
原则上,高等学校可在核定的专业类中自主设置和调整目录内专业,也可依据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以“()”形式标出专业方向或本校该专业内涵的特色。
最新最全2020年word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703个专业) 附件2
说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2 02 0年版)
1. 本目录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 0 12 年)》基础上,增补近几年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而形成。
2. 特设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 表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 表示。
最新最全2020年word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703个专业)
最新最全2020年word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703个专业)
最新最全2020年word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703个专业)
最新最全2020年word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703个专业)
最新最全2020年word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703个专业)
-85-
*注:部分高校个别专业修业年限为五年,专业目录中不再单独列出。
-86-。
教育部关于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整理情况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6.03.13•【文号】教高函[2006]6号•【施行日期】2006.03.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整理情况的通知(教高函[200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按照我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我部聘请的有关专家对各地报送的35000多个专业点进行了汇总、整理,并结合我部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整理情况,完成了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设置整理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本次整理后核定招生的《目录》外专业共计174个(名单见附件一),原则上限制在本地区招生(特别说明的专业除外)。
根据我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类专业遗留问题处理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公布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教高[2006]1号)及有关规定,核定2006年准许招生的高职高专教育临床医学类专业点223个(名单见附件二)。
同时,公布具有高职高专教育师范类专业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256所(名单见附件三)。
各地申请招生的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及招生范围与本通知不符的均以本通知核定内容为准。
希望各地加强统筹与引导,对《目录》外新设专业的教学工作给与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附件:一、2006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二、2006年核定招生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类专业点名单三、具有高职高专教育师范类专业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教育部二〇〇六年三月十三日附件一:2006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附件二:2006年核定招生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类专业点名单。
教育部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整理情况的通知【标题】教育部关于印发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整理情况的通知【内容分类】专业目录【颁布单位】教育部【颁布日期】20050331【发文号】教高函〔200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以下简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高〔2004〕4号),我部在有关专家对各地上报的3万余个专业点进行汇总、整理和有关部门(单位)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核议的基础上,形成了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设置汇总情况。
各地上报专业点的整理情况可直接登陆网站查询,网址:,登陆账号和密码不变。
本次整理后拟增设的涉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目录》外专业共计191个(详见附件一),除特别说明的专业外,原则上均限制在本地区招生。
同时,根据有关规定核定了2005年准许招生的高职高专教育临床医学类专业点227个、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学校举办教育类专业点554个(详见附件二、三)。
以上专业的名称、代码及招生范围均以本通知核定的内容为准。
2005年是《目录》试行的第一年,希望各地加强统筹与引导,对新设目录外专业的教学工作给与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附件(请下载):一、2005年同意核定招生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目录外专业名单二、2005年同意核定招生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类专业点名单三、2005年同意核定招生的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学校举办教育类专业点名单教育部二OO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1.02.25•【文号】教职成函[2011]1号•【施行日期】2011.02.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我部组织专家对各地上报的2011年拟招生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点进行了汇总、整理,完成了年度专业设置整理工作。
现将结果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专业核定情况1.本次共核定整理《目录》内专业点47575个。
2.本次整理后核定招生的《目录》外专业共452种(见附件1),专业点数1894个,其中2011年新增设的专业68种。
2011年新增设《目录》外专业原则上限定在本地区招生。
3. 核定具有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类专业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313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92所,成人高等学校21所(见附件2)。
4.根据我部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招生专业备案工作的要求,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类专业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7〕2号)要求报送、审批。
审核结果另行公布。
5.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关于举办公安类专业教育有关问题的意见》(教高〔2006〕18号),核定2011年准许招生的公安类专业共20种,173个专业点(见附件3)。
二、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整理结果数据库将继续与招生来源计划管理系统相衔接,数据共享。
三、高校上报的全部2011年拟招生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点的整理、审核情况,可登陆高职高专专业管理工作平台(网址:)查询。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年修订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 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中等职业学牧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o—o年三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与实施说明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修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有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等原则,更加强调适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才市场用人需求,强调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与产业结构、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体系。
在专业设置上,重点发展面向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加强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专业建设。
二、《目录》修订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02)》、《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分类标准(2000)》、各批新职业目录以及现行的职业标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企业、岗位和生产过程,对应专业技能、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继续学习专业方向。
三、与原《目录》相比,修订后的新《目录》在内容体系上做了重大调整,设立了“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继续学习专业举例”等项内容。
专业类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19个,专业数由原来的270个增加到3 21个,专业(技能)方向(即原“专门化举例”)由原来的470个增加到920个,列举对应职业(工种)1185个,列举职业资格证书720个,列举继续学习专业方向554个。
这些调整旨在通过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为支撐产业发展,服务国计民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