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小常识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资料防雷安全知识一、雷电是怎样形成的?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危害极大。
在形成积雨云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助使空气中一部分带正电荷,另一部分带负电荷,这两部分发生碰撞时就形成了雷电.它是一种放电现象.因此,也常伴有闪电.二、防雷电的知识,以便于防止和雷击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1、雷雨来临时,尽量在室内躲避,关闭门窗;要把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的电源关闭,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暖气片等金属管道及门窗等易被雷击的地方。
2、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的人.3、汽车内也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很少会伤人.4、不要在雷雨中放风筝,那样很可能会遭到雷击.5、不要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
6、不要在水边停留,更不要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7、雷雨天气里,不要在路上飞快地奔跑。
8、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也不要穿湿衣服。
用塑料布顶在头上避雨时,应该避免兜水。
9、不要在巨石下、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电流从这些地方通过时会产生电弧,把人击伤。
如果山洞很深,可以尽量躲在里面。
10、不要躲在旷野中孤立的小屋里。
11、离开高地,不要在孤立的大树下、高楼烟囱下、地势高的山丘处停留。
12、如果处在户外无处躲避,雷电交加时要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俯下,尽量缩小身体体积和接地面积。
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比如金属杆的雨伞、铁器皿、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
13、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在爬的感觉,头发竖起来,说明要发生雷击了,应该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雷击的危险,并去掉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14、在户外看见闪电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听见雷声,说明离发生雷电的地方很近,这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别人拉在一起.15、雷雨时,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或开拖拉机,不要把带金属的东西扛在肩上或头上。
防雷相关知识1、要了解雷电的成因及防雷电常识,首先要掌握雷电是怎样形成的?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危害极大。
在形成积雨云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助使空气中一部分带正电荷,另一部分带负电荷,这两部分发生碰撞时就形成了雷电。
它是一种放电现象。
因此,也常伴有闪电。
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亡过1万人,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防雷电的知识,以便于防止和雷击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2、在哪些地方容易遭雷击:一般来说,雷击容易发生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床、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处、山坡和山脚下、河边、湖边、海边、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
一些孤立的铁塔、烟囱等高大建(构)筑物,也容易遭受雷击。
当雷雨来临时,由于树木比较高大,容易受雷电袭击。
在雷雨天应远离大树,并尽可能下蹲,双脚并拢。
3、被雷击后如何急救:被雷击后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急救: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带等。
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
3)、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穴。
4)、送医院急救。
4、雷雨天应注意事项:1)、雷雨天不要在树下避雨。
2)、雷雨天不要进棚屋。
3)、电源线不要超负荷。
4)、不要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灯头。
5、雷雨天如何防雷击:有些人认为,建筑物只要安装了避雷针和避雷带,建筑物内的人和设备便不会遭到雷击。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避雷针有一定保护范围,当建筑物超出避雷针保护范围时,便不受避雷针的保护。
其次,避雷针的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材料规格、接地阻值等,若因年久失修失去作用,不但起不到防雷效果,反而会增加雷击概率。
再者,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而不能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和设备免遭雷击。
避雷针只能将50%的雷电能量泄放入地,其余50%的能量会通过感应作用和能量耦合,通过各种管线和设备泄放入地。
防雷知识培训一、了解雷电雷电是发生于雷暴云(积雨云)云内、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点现象,常伴有强烈的闪光和隆隆的雷声。
因其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聚变的电磁场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雷电会导致人员伤亡、中断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引起森林火灾,击毁建筑物,造成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危害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
二、雷电烧伤如何急救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
1、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创面。
3、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若无敷料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
4、及时转送当地医院,转运中途要输液,并采取抗休克措施。
三、雷击“假死”如何急救?被雷击中的受伤者出现的心脏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称为雷击“假死”现象。
此时要立即组织现场抢救,使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人工呼吸。
同时要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有效的处置和抢救。
四、防雷知识一点通1.室内防雷◆远离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手机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接地处理,三相插座应连好接地线。
◆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
◆打雷闪电不宜淋浴洗澡,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
高层住户还要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不要把头或手伸出户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
2.室外防雷◆远离树木,远离输电线。
◆不要使用移动电话。
◆在空旷的场地,不要把锄头等金属工具扛在肩上。
◆尽快离开水面,不要游泳。
◆雷电天气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3.旅途中防雷◆如果坐在汽车或火车里,不要在雷电发生时下车。
防雷安全小知识雷雨天气防雷安全小知识一、在雷雨天气来临之际,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以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呢?1、在雷雨来临之前,要关好门窗,避免因室内湿度大而引起的导电效应;2、雷雨时,躲在室内或汽车内关好门,在室外时不要站在高大建筑物、电杆、大树下及空旷地带躲雨。
3、在农田干活时,不要把锄头、铁锹等带金属物扛在身上,更不能奔跑,同时不应在水面停留,应尽快上岸。
4、在室内应尽量远离电线、广播线、电话线、水管等容易引雷物体。
最好不用电话,并将电话、电视、电源线路切断,防止雷电引入。
5、在农村,在雷雨天气应注意将家用电器关闭,拔掉电源与天线插头,室外天线最好加装避雷器。
6、有条件的城关住户,所有进线(电源、电视、电话)应埋地穿钢管引入,并安装相应的避雷器,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二、雷雨天气在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应注意哪些问题?1、不宜开敞门窗,对高层建筑,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宜使用淋浴冲凉和触摸金属管道。
若当时建筑物有直击雷时,巨大的电流可以使水流、管道或触摸者遭雷击。
3、宜靠近建筑物外墙和电气设备以及打电话;这是防止雷击时雷电电磁脉冲沿金属线侵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三、遭受雷击时,如何开展救治?答:当人不幸遭受雷击时,最要紧的是就地迅速组织抢救,同时通知急救中心派医生协助救治。
主要方法是采用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法。
有时遭受雷击后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
辨别的方法为观察受害者的身体是否出现紫蓝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未真正死亡,应迅速就地抢救。
值得注意的是,对雷击造成假死的人员的抢救工作,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切不可半途而废。
有的甚至坚持1~2天都有可能救活。
四、家用电话机如何防止雷击的现象呢?1、若您家电话线是架空引进的,最好要求埋地穿钢管引入住房,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米,并且钢管两端最好接地;2、用户的电话机、传真机或入网的计算机有可能受雷电电磁脉冲沿电话线侵入而损坏,因此有条件在线路入口处加装信号避雷器。
夏季防雷知识培训背景介绍随着夏季的到来,雷雨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各种大型活动和建筑工程也逐渐增加,因此,了解和掌握夏季防雷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夏季防雷知识培训。
防雷知识培训1. 雷电的危害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经过科学研究,我们知道雷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雷电可以导致人体中枢神经、呼吸、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而在工程建设中,雷电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 雷电的形成和运动特征了解雷电的形成和运动特征,对于制定防雷措施和减少雷击起重要作用。
雷电是由云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分离和电载流导致的放电现象。
依据放电的地点和环境的不同,雷电分为云间放电、云地放电和地间放电。
一般情况下,云间放电不会对人体和设备产生影响,而云地和地间放电则最容易造成危害。
3. 防雷知识3.1 针对个人防雷知识 - 查看天气预报,尽量减少在雷雨天气中户外活动。
- 如果遇到雷雨天气,在室内要尽量避开窗户、金属网格等导电材料。
- 在室内最好使用塑料护壳的插头插座,避免使用金属插头插座或插头配线不合格的插座。
- 如果在野外,不要站在山顶或者空地上,最好在低洼地带避雨避雷。
- 如有必要,可以携带防雷伞等工具进行防护。
3.2 针对建筑防雷知识 - 按照建筑物特点和周边环境的雷电活动情况,进行科学的防雷设计。
- 在建筑物顶部、墙角、窗户处等易遭受雷电袭击的区域设置保护装置。
- 进行良好的接地保护,应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地材料和接地方法。
- 正确使用防雷器材,如金属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结语以上是关于夏季防雷知识的相关介绍和培训。
防雷知识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做好防雷,事关个人安全和企业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和掌握相关知识,避免因雷电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防雷检测考试知识点综合汇总引言: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电力通信设施的正常运行,防雷检测成为了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防雷检测考试是对从事防雷工程的人员进行能力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对防雷检测考试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汇总,以帮助考生备考。
一、防雷原理及基础知识1. 雷电的形成与放电过程- 雷云中负电荷与地面的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雷电放电。
- 雷电放电包括云间放电、云地放电和云中放电。
2. 雷电的危害与防护原则- 雷电对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威胁包括直击、感应和涌入电流等。
- 防雷保护的原则主要包括隔离、引导和耗散。
3. 常见的防雷保护措施- 避雷针:通过尖端放电来减少云电荷的积累,降低雷电的发生概率。
- 接闪器:引导雷电电流,保护被防护系统不受损害。
- 接地系统:将雷电引入地下,消散电荷,避免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害。
二、防雷设施建设与设计1. 防雷设施的分类与特点- 绝缘型:通过增加与雷电距离的方式来实现防护。
- 跟随型:通过与雷电锐度一致的导体来实现防护。
- 混合型:综合利用绝缘型和跟随型的特点来实现防护。
2. 防雷设施的规划与布置-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进行防雷设施的规划和布置。
- 设计合理的引雷装置和避雷装置。
3. 防雷设施的材料与施工- 防雷材料的选择:导电性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 防雷装置的施工:合理安装,确保导电性和接地性能。
三、防雷检测技术与方法1. 防雷设施的安装检测- 检测安装的电位差、连接可靠性等。
- 检测避雷器电阻的变化情况。
2. 防雷设施的效果检测- 利用防雷仪器测试防护系统的有效性。
- 检测防雷装置的放电效果。
3. 防雷设施的维护与修复- 定期检查维护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 对故障设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结论:防雷检测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包括防雷原理与基础知识、防雷设施的建设与设计、防雷检测技术与方法等。
考生在备考阶段要系统学习与掌握上述知识点,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进行综合运用,才能提高通过考试的几率。
防雷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防雷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第一部分:雷电安全知识雷电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自然现象,可以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大家对于雷电的认识,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雷电的形成过程、防护措施以及应急措施。
一、雷电形成过程雷电是在云与地面之间形成的放电现象。
云中的水分子在上升过程中凝结形成云粒子,当云中存在正负电荷时,就会产生电场。
当电场强度足够大,就会使云粒子上的电荷分离,形成正电荷和负电荷。
当云和地面之间的电压超过了空气的击穿电压时,电荷就会通过空气中的电离层失去阻碍,造成了闪电放电,即雷电现象。
二、雷电的危害雷电有以下几种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雷电放电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和声波能够造成人体组织的灼伤和损伤。
此外,雷击时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也能够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造成死亡。
2. 对建筑物的破坏:雷电能够直接击中建筑物,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火灾。
另外,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也能够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损坏。
三、雷电防护措施为了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1. 室外防护:(1)安装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保护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免受雷击的重要设施。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安装,避雷装置能够有效地吸引和分散雷电放电,从而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2)避雷网的建设:避雷网是一种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雷电流,并将其引导到地下,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
(3)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是一种利用尖峰电晕效应来分散雷电放电的设备。
通过合理地布置避雷针,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4)避雷带的设置:避雷带是指沿着建筑物周围埋设的一种导电材料带。
避雷带能够吸引和分散雷电流,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
2. 室内防护:(1)安装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设备的重要装置。
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导引雷电放电,保护设备免受雷击。
(2)使用防雷模块:防雷模块是一种能够分散和导引雷电放电的装置。
防雷常识及注意事项
防雷常识及注意事项如下:
1.了解雷电的形成和危害:雷电是由云与地面之间的静电放电产生的自然现象。
它的危害包括直接击中人体、引发火灾、损坏电子设备等。
2.避免在雷雨天气中外出:当天空中雷电活动频繁时,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不要停留在露天场所、高处或者水边。
3.寻找安全避雷地点:在室内时选择避雷设施完善的建筑物,避免在开放的空地、草地或树下躲避。
4.减少接触金属物:雷电容易通过金属导体传导,所以在雷雨天气中要尽量避免接触金属物品,比如电线、钢筋等。
5.避免使用电器设备:雷电可能会干扰电力系统,造成电器设备受损甚至损坏,因此在雷雨天气中要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特别是不要接触插座和电线。
6.不使用电话或电脑:雷电会通过电话线或网络线路传导,使用电话或电脑时容易受到雷电伤害,所以在雷雨天气中最好不要使用这些设备。
7.避免接触水源:雷电会通过导体传导,遇到水源时容易引发危险。
在雷雨天气中要避免接触水池、游泳池、水井等。
8.注意室内安全:在室内时,要确保门窗关闭好,避免雨水和雷电进入室内。
同时,要确保家中的避雷设施完好,并定期检查维护。
9.关注天气预报:在雷雨天气来临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
相应的防护措施。
10.尊重专业人士建议:如果遇到雷雨天气,最好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确保自身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些基本的防雷常识和注意事项,但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安全。
在遇到雷雨天气时,请尽量选择安全避雷地点,远离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防雷小常识▲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产生于雷雨云中。
雷灾造成的灾害是气象灾害的一种。
▲雷电灾害的防护包括对直击雷、雷电感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的防护。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保护建(构)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雷电感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建(构)筑物内的信息系统、易燃易爆物品免受雷电损害。
▲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
一、个人防雷知识1、在野外遇到雷雨时,不可躲在大树下避雨。
2、在野外遇到雷雨时,不可进入无防雷设施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内躲雨。
3、雷雨天气时,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
4、在旷野中遇到雷雨时,人应双脚并拢,并尽可能下蹲,但不准躺在地上。
5、野外遇到雷电时,不要几个人拥挤成堆,人与人之间要分开一定距离。
6、雷雨天气时,在旷野中不可高举雨伞、铁锹、钓竿、球竿等物体。
7、雷雨天气时,应远离高塔、广告牌、桅杆等孤立的物体。
8、雷雨天气时,不宜使用手机等通讯电器,应关闭电源。
9、雷雨天气时,不宜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
10、雷雨天气时,在户外活动的人应尽快回屋。
11、雷雨天气时,应注意关闭门窗,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并拔掉电线插头。
12、雷雨天气时,不宜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
13、在打雷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金属门窗,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
14、在雷雨天气时,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15、遇到雷击事故时,应积极开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现场急救措施。
二、家庭防雷常识通常情况下,雷电侵入室内有3个主要途径:一是从电源线入侵;二是从信号线(如通讯线路、电视天线、计算机网络)入侵;三是雷击大地使地电位升高,形成反击。
因此,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解决建筑物本身的防雷问题,而无法使接通电源的各种电器,尤其是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电视机、电话机、电台、电脑等免受雷击。
所以,在雷雨天,人们应特别重视电器设备的防雷,否则,极有可能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防雷复习总结防雷复习总结第一部分雷电物理研究1.雷电现象举例及雷电产生的原因(了解)(1)现象举例:(2)产生原因:大气中的带电粒子和正负离子通过对流、传导、扩散等作用产生分离和积聚,使大气显电性,当大气中的电场强度达到3×103v/cm(该临界值需要记忆)时,就会产生雷电流。
2.雷电发生的过程(1)第一闪击:由梯阶先导到回击这一完整的放电过程叫第一闪击。
四个阶段:初始击穿阶段、梯阶先导阶段、连接光导阶段、回击阶段(2)第二闪击:由箭式先导到回击这一完整的放电过程叫第二闪击。
两个阶段:箭式先导阶段、回击阶段梯式先导105m/s(3)雷电流的平均传播速度箭式先导106m/s回击107m/s (4)闪电的分类按形状分: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片状闪电、链珠状闪电以及球状闪电按空间位置(性质)分:分为晴天放电和雷云闪电,雷云闪电包括云内闪电、云际闪电、云地闪电,云地闪电分为正地闪和负地闪相对于建筑物分: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感应3.雷电的表现形式:单极脉冲波4.雷电的特征参数(1)时间分布参数雷暴日:表征不同地区雷暴活动的频繁程度。
指该天发生雷暴的日子,即在一天内,只要听到雷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就算一个雷暴日,而不论该天雷暴发生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雷暴日的统计通常分月雷暴日、季雷暴日和年雷暴日等。
平均年雷暴日:是指年雷暴日的多年平均结果,单位天。
它反映一个地区雷暴的活动日的多年平均情况,更接近实际,在雷暴气候统计中常被使用。
(2)空间分布参数总闪密度:地闪、云闪密度之和。
单位为次/km2秒,或次/km2年。
对一个区域研究,所取面积1000km2。
地面落雷密度(Ng):每个雷电日每平方公里上的平均落雷次数,又称闪电频数。
从防雷角度分析,地闪发生的频数是确定地闪对人类和建筑物的最重要的参数。
(3)雷电流的波形特征参数波头时间:雷电的脉冲电流上升到幅值的时间幅值:雷电的脉冲电流所能达到的最高值半波值时间波头陡度: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变化率电荷量单位欧姆能量:单位阻值上的能量(4)首次雷击和后续雷击需要防御的波形分别为10/350,0.25/100第二部分雷电灾害研究(个人认为,此部分理解为主)1.直击雷的危害(1)热效应的危害(理解为主)雷电击中人体、建筑物或设备时,强大的电流转变成热能,使人体灼伤,建筑物燃烧,设备部件熔化。
防雷小常识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产生于雷雨云中。
雷灾造成的灾害是气象灾害的一种。
▲雷电灾害的防护包括对直击雷、雷电感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的防护。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保护建(构)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雷电感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护建(构)筑物内的信息系统、易燃易爆物品免受雷电损害。
▲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
一、个人防雷知识
1、在野外遇到雷雨时,不可躲在大树下避雨。
2、在野外遇到雷雨时,不可进入无防雷设施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内躲雨。
3、雷雨天气时,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
4、在旷野中遇到雷雨时,人应双脚并拢,并尽可能下蹲,但不准躺在地上。
5、野外遇到雷电时,不要几个人拥挤成堆,人与人之间要分开一定距离。
6、雷雨天气时,在旷野中不可高举雨伞、铁锹、钓竿、球竿等物体。
7、雷雨天气时,应远离高塔、广告牌、桅杆等孤立的物体。
8、雷雨天气时,不宜使用手机等通讯电器,应关闭电源。
9、雷雨天气时,不宜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
10、雷雨天气时,在户外活动的人应尽快回屋。
11、雷雨天气时,应注意关闭门窗,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并拔掉电线插头。
12、雷雨天气时,不宜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
13、在打雷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金属门窗,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
14、在雷雨天气时,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15、遇到雷击事故时,应积极开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现场急救措施。
二、家庭防雷常识
通常情况下,雷电侵入室内有3个主要途径:
一是从电源线入侵;二是从信号线(如通讯线路、电视天线、计算机网络)入侵;三是雷击大地使地电位升高,形成反击。
因此,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解决建筑物本身的防雷问题,而无法使接通电源的各种电器,尤其是具有信号接收功能的电视机、电话机、电台、电脑等免受雷击。
所以,在雷雨天,人们应特别重视电器设备的防雷,否则,极有可能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具体地说,家庭防雷应注意以下几点:
1、雷电时,应关闭电视机、电脑,更不能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若雷电一旦击中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身安全。
2、尽可能地关闭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3、雷电时,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或手伸出户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以防受到雷击。
4、雷电交加时,勿打手机或有线电话,应在雷电过后再拨打,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线入侵,造成人员伤亡。
5、若有人遭到雷击,停止呼吸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按摩,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以防造成人员伤亡。
三、单位防雷知识
单位应该怎样进行雷电灾害防范呢?
1、单位应定期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比如:宾馆、学校、医院、办公大楼等建筑物需一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评估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整改。
2、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安全工作制度,建立各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等制度。
如,雷雨过后,安装在电话程控交换机、电脑等电器设备电源上和信号线上的过压保护器应检查有无损坏,发现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3、设计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4、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
5、新增加建设和新增加安装设备应同时对防雷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如:重新铺设电脑网络线、室外天线的移位和加高等等都应该重新设计和建设防雷设施。
6、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市防雷设施监测站上报,以便及时调查分析雷击原因,避免再次雷击。
四、应急救护:
人体遭受雷击后,雷电流会使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但只要抢救及时多数可以恢复。
(一)、雷击损害人体的生理效应大体有三种:
一是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血管痉挛、心搏停止,严重时会出现心室纤维性颤动,使心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
二是当雷电电流伤害大脑神经中枢时,使受害者停止呼吸。
三是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肌体时会造成电灼伤或肌肉闪电性麻痹,严重者导致死亡。
(二)、雷击急救步骤:
一、要及时拨打医院电话或120急救。
二、要马上以心肺复苏法和人工呼吸进行现场应急抢救。
三、要及时向当地气象局和防雷机构报告,以便第一时间实施雷灾调查,防止雷击的在才发生。
(三)、应急处理
雷击烧伤急救:
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
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心肺复苏,再处理烧伤创面。
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若无敷料可用清洁的布、衣服等包裹。
及时转送当地医院救治,并采取抗休克措施。
“假死”。
通常被雷击中的受伤者,常常会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这可能是一种雷击“假死”的现象,需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将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摩,要有耐心通常都可以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