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申请书提纲

申请书提纲

申请书提纲
申请书提纲

一、简表

1.研究内容摘要

本项目针对未来5G的Massive MIMO通信系统,研究一种新型的非平稳三维信道模型,由于Massive MIMO技术的天线阵列的尺寸不能被忽略,所以需要在所提的模型中考虑由天线尺寸变大带来的近场效应。项目研究包括球形波前传播和探索一种高效简单的方法在天线阵列轴和时间轴同时表征信道的非平稳性。它们对Massive MIMO信道的影响通过统计特性包括相关函数、条件数和角功率谱等来研究。此外,三维信道建模中讨论了俯仰角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理论仿真模型。本项目最终所提出的信道模型实现作为Massive MIMO信道建模的设计框架。

2.研究意义摘要

本项目是Massive MIMO系统的基础研究,用以评估系统性能,本项目针对目前5G 关键技术之一的Massive MIMO领域,将有助于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的5G Massive MIMO技术相关测试,加快我国5G标准化进程。而Massive MIMO技术在5G时代的商用推广,会进一步促进其通信系统评估方面的研究,Massive MIMO信道建模标准化也将提到日程上来。

二、立论依据

(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的参考文献及出处)

三、研究方案

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分别填写)

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4.预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基于Massive MIMO 非平稳特性的三维信道建模

(一)项目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附主要的参考文献及出处)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种类的日渐丰富,人们对蜂窝移动通信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界普遍预测,到2020年,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需求是目前网络的1000倍,连接数将是10~100倍。为了满足用户持续增长的数据速率和业务需求,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将实现更大的网络容量、更快的传输速率及更高的频谱利用率[1-2]。

由于能够充分挖掘空间维的自由度,在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能够获得较好的功率利用率,大规模阵列天线(Massive MIMO)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成为5G最有潜力的无线传输技术之一。Massive MIMO无线通信的基本特征是:在基站覆盖区域内配置数十根甚至数百根以上天线,较4G系统中的4(或8)根天线数增加一个量级以上,这些天线以大规模阵列方式集中放置;分布在基站覆盖区内的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利用基站大规模天线配置所提供的空间自由度,与基站同时进行通信,提升频谱资源在多个用户之间的复用能力、各个用户链路的频谱效率以及抵抗小区间干扰的能力,由此大幅提升频谱资源的整体利

用率;与此同时,利用基站大规模天线配置所提供的分集增益和阵列增益,每个用户与基站之间通信的功率效率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显著提升。

近年来,对5G信道测量与建模已经开展起来。信道建模是通信系统性能评估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更好地应用Massive MIMO技术,首先必须准确把握Massive MIMO信道的具体特性,因此信道建模是Massive MIMO系统中最基础的研究工作。目前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商业公司以及标准化组织均已展开相关的研究,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建立准确度高并且计算复杂度相对较低的信道模型,但在已发表的成果中,关于Massive MIMO 信道的理论建模和实测建模的工作仍然较少,还没有受到广泛认可的信道模型出现[3],Massive MIMO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为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技术优势,需要探明符合典型实际应用场景的信道模型。

相对于传统的MIMO信道,Massive MIMO信道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征。比如:1)MIMO 系统天线数的增加会带来近场效应,天线阵元与参考天线阵元到散射体的波程差通常采用远场传播构建方法,即将天线阵元发射的信号看作是平面波进行处理,在发射天线数较少且散射体足够远的情况下才成立,同样的方法应用于Massive MIMO系统时便会带来很大的误差;2)Massive MIMO信道具有非平稳特性[4-5]。非平稳特性是指这样的事实,一个天线阵列规模变得很大时,对于空间位置不同的天线阵元会对应不同的散射体。即对于在发射端或接收机端的大型天线阵列,各天线阵元并不能利用所有在发射端或接收机端的散射体,也就是说不同天线阵元可以利用不同的散射体。但空间位置越相近的天线阵元,它们将分享更多相同的散射体。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Marzetta在[6]中首次提出了Massive MIMO 技术,在此之后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均获得了高度的关注。近年来,5G关键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技术测试阶段,在国内外5G研究机构的推动大下,5G时代或加速到来,中国移动在今年3月到9月进行了大规模天线3D-MIMO小规模试验。中兴通讯公司已在上海和深圳分别完成由IMT-2020(5G)推进组牵头组织的5G高频技术以及Massive MIMO技术的验证和性能测试。此轮测试针对各种传输场景进行了充分验证,结果符合预期,中兴通讯成为完成5G高频技术和Massive MIMO技术测试的首批设备商。2016年,全球电子测量技术和市场的领导者是德科技公司与东南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共同致力于5G Massive MIMO系统测试测量技术的研究。此次合作将加速促进Massive MIMO相关算法、系统设计、天线技术等领域的及其测试测量方法的成熟,巩固促进中国5G关键技术研发能力。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Massive MIMO 系统做了相当多的理论研究,涉及系统构架、传输容量、频谱效率分析、信道估计、下行预编码技术、检测技术、系统实现和硬件平台信道测量及建模等。相对于传统的MIMO系统,大规模MIMO系统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性。2012年,瑞典德隆大学的Sohail Payami和Fredrik Tufvesson等人进行了2.6 GHz的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的信道测量和分析[4-5],他们的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出Massive MIMO两个新的信道传播特性,即非平稳性和近场效应,推动了相关信道建模工作。

研究表明,关于Massive MIMO 信道的理论建模和实测建模的工作还较少,还没有受到广泛认可的信道模型出现,传统MIMO模型不能直接应用Massive MIMO信道,需要考虑其新的信道特点。所以关于大规模MIMO信道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总结国内外研究结果,现有的MIMO信道建模研究成果如下:

2.1 3D MIMO信道建模的研究

WINNER机构很早就提出了3D MIMO的建模思想,并提供了由测量而得的信道统计特性的概率分布,完成了在室内环境和户外到室内环境的3D MIMO信道的建模[7]。文献[8]中结合SCM模型[9][10],WINNRII模型[11]的建模规则和参数,建立了一个三维SCM模型。文中不仅考虑了加入俯仰角方向的三维信道建模,亦将发射天线阵列排布由简单的ULA扩展为二维的平面排布,这种扩展对研究数量巨大的天线系统是十分有用的。

近年来,3GPP机构一直进行关于3D MIMO标准化研究[12],开展了3D MIMO的信道建模以及相关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经搭建了基于球坐标系3D信道模型,详细讲述了建模原理和流程;其次对于信道模型选取了相关参量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校准,充分证明了信道模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与传统的2D MIMO相比,3D MIMO信道模型最大的变化就是加入了对第三维空间的利用。信道模型中对垂直维的重要变量进行了建模,从而更加准确地模拟出3D环境下的MIMO信道模型。

2.2 Massive MIMO信道研究

文献[13]针对Massive MIMO系统提出的理想信道假设条件,用实际测量的信道进行了验证,系统采用定制的8个垂直排列的天线阵,固定最上方的天线,剩余7个可以在各自所在平面旋转用以模拟一个大型的圆柱型天线阵列。文中假设可以连续旋转16个不同的角度位置来模拟最多16x 7=112种天线配置。接收端选择两个单天线用户,给定30个测量位置。通过与独立同分布(Independent Identically Distributed,IID)信道条件下的容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天线数较小的情况下,测量信道和IID的信道容量有较大差异。当天线数很大的时候,这种差别逐渐减小。考虑信道的条件数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当天线数为16时,测量信道和IID信道的条件数的倒数的概率分布函数差别已经不大了。对于天线数为112,测量信道和IID信道差别变大,这也表明存在一些相关性很强的信道通过增加天线数也无法使它们相互正交或渐近正交。

对于Massive MIMO系统,它不需要正确的表示信道的每一个细节特征,但是要有完整的解析表达式来表达信道的关键特性[14],正如传统MIMO系统中所使用的的Kronecker模型[14]就很好地体现出信道的相关特性,并广泛用于MIMO结构的研究。文献[16][17]中介绍了COST2100信道模型,这是一种基于几何的随机信道模型(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Channel Models,GSCMs),将用户散射体可见区域(Visibility Region)和共经散射体(Common Scatterers)对多链路信道相关性的影响引入进信道模型中,这也更符合Massive MIMO信道的实际场景。

随着天线数目的达到几十甚至上百,MIMO信道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文献[18]指出天线阵元与参考天线阵元到散射体的波程差通常采用远场传播构建方法,即将天线阵元发射的信号看作是平面波进行处理,在发射天线数较少且散射体足够远的情况下才成立,同样的方法应用于Massive MIMO系统时便会带来很大的误差。根据无线电传播特性,需要研究近场球面波前传播,尽管球面波前传播在短程或恒定距离通信已进行了研究,而其在Massive MIMO信道研究尚未在文献中提到。

2.3 Massive MIMO信道建模的主要问题

但是目前的3D MIMO信道模型不能直接应用Massive MIMO信道环境,需要考虑其新的信道特点,当前对Massive MIMO信道的建模研究,还存在两方面的研究问题:

1)对于Massive MIMO信道的非平稳特征,现有的信道模型还没有给出出简单有效的方法捕获此特征。

2)MIMO的近场效应,随着天线数目增加,传统MIMO信道远场假设传播可能不再是合适的,将会带来更大的相位误差。所以需要采用信道近场球面波前传播,计算过程相对平面波要复杂,现在还没有文献中提到Massive MIMO信道的球面波前传播几何分析。

综上,为了能够适用于未来通信系统的实际场景,考虑Massive MIMO信道呈现出的新特征,本项目在借鉴已有的MIMO信道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Massive MIMO非平稳特性的三维信道模型,实现对Massive MIMO信道特征的捕获。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的5G Massive MIMO技术相关测试和商用,加快我国5G标准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ITU towards “IMT for 2020 and beyond”, “ITU-R M.2320-0:Future technology trends for terrestrial IMT systems”, Nov. 2015. Dewnloadable at:http://www.itu.int/en/ITU-R/study-groups/rsg5/rwp5d/imt-2020/Pages/default.aspx.

[2] Forecast of mobile broadband development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R]. CJK-IMT WG,2012.

[3] Kan Zheng, Long Zhao, Jie Mei, Bin Shao, Wei Xiang, Lajos Hanzo.Survey of Large-Scale MIMO Systems.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Tutorials. V olume. 2015,17(3): 1738-1760.

[4] S. Payami and F. Tufvesson, “Channel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forvery large array systems a t 2.6 GHz,” in 6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EUCAP), Prague, March 2012, pp. 433–437.

[5] X. Gao, F. Tufvesson, and O. Edfors, “Massive MIMO channels -Measurements and models,” in 2013 Asi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Systems and Computers,Pacific Grove, CA, Nov 2013, pp. 280–284.

[6] Marzetta T L. Noncooperative cellular wireless with unlimited numbers of base station antennas[J].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2010, 9(11):3590-3600.

[7]WINNER II deliverable D1.1.2 V11, Online, WINNER Channel Models [Online]Available:https://www.doczj.com/doc/0614747213.html,/deliverables.html

[8]Ng B L, Kim Y, Lee J, eta1. Fulfilling the Promise of Massive MIMO2Dactive antenna array[C]//Globecom Workshops(GC Wkshps), IEEE. IEEE, 2012: 691-696.[9]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tudy on 3Dchannel model for LTE, (Rel 12),” 3GPP TR-36.873 V1.1.1, 2013.

[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 physical layer aspects,”3GPP TR-36.814 V9.0.0, 2010.

[11]IST-2003-507581 WINNER D5.4Final report on Link Level and System

LevelChannel Models v1.4,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0614747213.html,.

[12] “Study on 3D channel model forLTE,” 3GPP TR 36. 873V 12.2.0 (2015-06).

[13]Hoydis J, Hoek C, Wild T, et a1. Channel measurements for large antennaarrays[C]//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0swcs),2012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IEEE,2012: 811-815.

[14] Larsson E G, Tufvesson F, Edfors O, et a1. Massive mimo for next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4, 52(2):186- 195.

[15] Kermoal J P, Schumacher L, Pedersen K I, et al, A stochastic MIMO radiochannel model with experimental validation[J]. Selected Areas inCommunications, IEEE Journal on, 2002, 20(6): 121l-1226.

[16] Liu L, Oestges C, Poutanen J, etal.rnle COST 2100 MIMO channel model[J].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2012, l9(6): 92—99.

[17]Poutanen J, Haneda K, Lin L, eta1.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COST 2100 MIMOchannel model in indoor scenarios[C]//Proceedings of the 5th EuropeanConference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EUCAP). IEEE, 2011: 3606—3610.

[18] L Liu, DW Matolak, C Tao, Y Lu, “Geometry based large scale attenuation over linear massive MIMO systems,”European Conference on Antennas & Propagation, 2016.

[19] Rashmi Verma; Shilpa Mahajan; Vishal Rohila, “Classification of MIMOChannel Models,”Networks, 2008. ICON 2008. 16th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vol., no., pp. 1,4, 12-14 Dec.2 008.

[20] K Zheng, S Ou, X Yin, “Massive MIMO channel models: A surve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ennas & Propagation, ”2014(11):1-10.

[21]Ma Y, Patzold M. A Wideband One-Ring MIMO Channel Model Under Non-Isotropic Scattering Conditions [A]//Vehicular TechnologyConference Spring

[C],Singapore:IEEE Press, 2008:424-429.

[22]Ma Y, Patzold M. Wideband two-ring MIMO channel models for mobile-to-mobile communications [A]//Proc of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ireless Personal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C], Jaipur:WPMCPress, 2007:380-384.

[23] Hogstad B, Patzold M, Chopra A, et al. A wideband MIMO channel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geometrical elliptical scattering model [A]//Proc of 15th Meeting of the Wireless World Research Forum [C], Paris:WWRF Press, 2005.

[24] M. Shafi, M. Zhang, P. J. Smith, et al. The impact of Elevation Angle on MIMO capacity[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ICC), Istanbul, 2006, 4155-4160.

[25] YYuan, CWang, YHe, MMAlwakeel. 3D Wideband Non-Stationary 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s for Non-Isotropic MIMO Vehicle-to-Vehicle Channel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15, 14(12):1-1.

(二)项目已开展的前期研究(在申报项目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方面已取得的探索性成果)

1 研究方向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基于目前3D MIMO信道建模基础上,考虑Massive MIMO信道的新特性,建立能够捕获信道非平稳特性的模型,探索适用未来5G的Massive MIMO通信系统评估的新型信道建模方法,以提高下一代多天线系统性能,也为我国现阶段Massive MIMO技术测试提供参考。

2 已取得的探索性研究

已经完成对MIMO信道建模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对最新的信道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调查,完成3D 信道建模的综述报告,现阶段主流信道建模方法如图2所示,将MIMO的信道建模方法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的建模方法,另外一类是基于统计特征的建模方法[19][20]。分析和探讨了Massive MIMO信道的特性,即非平稳性和近场效应,传统MIMO 的3D信道模型不再适合,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新一代MIMO信道模型。

MIMO信道建模的研究由来已久,现在主流MIMO信道模型有确定性建模和半确定性建模方法。如图2所示,确定性建模方法以一个纯粹的确定的方式表征3D MIMO信道参数,需要对通信系统的传播环境进行准确的计算,通过确定的函数关系建立信道模型,它用一种完全确定的方式表征物理传播参数。确定性建模方法实现相对简单但是只适用于特定的环境。它主要包括基于信道冲击响应记录的建模方法和基于射线跟踪技术的建模方法。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一个准确的数据库和长时间的计算,因此确定性信道模型通常具有高的复杂性,不能很容易地推广。

信道建模

半确

定性

信道

模型

确定

性信

道模

基于几何的

随机模型

基于相关性

的随机模型

冲激响应模

射线跟踪模

图2 主流MIMO信道模型

半确定性建模又为统计特征建模方法,不难发现,确定性建模的复杂性较高且不具有通用性,而半确定性建是基于统计分析产生的一种复杂度低、易实现,并能准确地反映真实通信环境的建模方法。基于统计特性的建模方法则是通过统计大量的测量数据,分析其相关性和平均统计特性,进而建立信道模型。通过假设基本几何结构的随机方式来确定物理参数,因此可以很容易的用来解决不同场景的问题。又可以细化分为基于几何分布的随机信道模型和基于相关性的信道建模。通常有两种信道模型,即以相关性为基础的随机模型(Correlation-Based Stochastic Model-CBSM)和基于几何随机模型(Geometry-Based Stochastic Model-GBSM),被广泛用于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其中,我们一般也将几何统计建模称为基于地理特征的建模,将相关矩阵建模称为基于空时相关特征的建模。前者复杂性较低,主要用于分析通信系统的理论性能。后者能准确地反映信道真实的特征,尽管有更高的计算复杂度,但更适合于大规模MIMO信道及复杂的通信环境。所以在实际应用中,CBSM常用于理论分析,而GBSM用于真实性能评估,表1分析了两者的特点。

(三)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研究的创新点等)

1 研究内容

本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1) 3D MIMO信道建模方法研究

MIMO信道特征主要为多天线空间特性,其相关空间信道建模,结合经典的SCM模型,WINNRII模型的建模规则和参数,建立了一个大规模天线阵列场景的三维空间信道模型。主要考虑的参数包括角度功率谱(PAS)、平均到达角(AoA)和平均离开角(AoD)、收发两端的角度扩展(AS)以及收发天线的拓扑结构。在理论模型中散射体一般是无限数量,但受限于实际硬件条件而不能够仿真实现。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相应有限散射体的三维仿真模型。各种统计特性,如空间-时间相关函数,多普勒功率谱密度(PSD),在理论和模拟仿真两方面进行研究。文献[21]中讨论了仰角对MIMO系统的影响,指出仰角功率的分布变化会导致容量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致力于MIMO 信道的3D建模,分析其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对信道的联合作用,建立合理的三维坐标系分析信道。

2)Massive MIMO非平稳性质研究

Massive MIMO非平稳性质在线性大规模天线阵列中已被证实,这是传统3D信道模型不曾被考虑的问题,所以非平稳性的表征,需要数学分析上的研究,探究一种简单合理的几

何分析方法。考虑了实际Massive MIMO技术多种架构,需要进一步研究球形,圆柱形和矩形阵列架构的Massive MIMO信道衰落非平稳特征。

3)Massive MIMO近场效应的消除

在大规模天线系统中,需要建立近场球面波传播条件下的Massive MIMO阵列相位差计算,建立计算公式及分析方法。

2 研究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

1)Massive MIMO非平稳性在3D模型中进行表征,是对现阶段3D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改进,这样计算的复杂度、相关参数的设定和空时相关函数的推导会在3D建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这是本项目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2)所建立的3D几何非平稳信道模型需要考虑近场球面波传播,这是提升信道模型精确度的重要一环,但会使已建立的几何模型变得更加复杂。

3 研究的创新点

本项目是在已经成熟的3D MIMO建模方法基础上,在未来5G Massive MIMO系统信道的突破性尝试,Massive MIMO信道建模的研究是系统评估的基础,各项研究内容的创新点:考虑Massive MIMO信道非平稳性,设计合理高效的3D 非平稳信道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我国现阶段的Massive MIMO技术测试评估,抢占未来5G关键技术核心高地。Massive MIMO 3D信道建模将充分开发发射或接收天线阵列的空间俯仰角维度资源,同时考虑大规模线性阵列的近场效应,引入球面波传播条件计算阵列阵元的相位差是一次研究探索。

(四)项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1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本项目拟分为3D信道建模方法研究、Massive MIMO非平稳性研究和Massive MIMO三维非平稳建模研究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是基础研究阶段,为第三阶段信道建模研究做铺垫,对第三阶段深入研究最终实现本项目的研究目标,项目的技术路线概要如下图所示:

图1 项目技术路线图

1)3D 信道建模方法研究

一直以来,信道建模都是通信系统性能评估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4G通信系统的广

泛应用,其核心技术之一的MIMO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相比于己有的通信技术,MIMO 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开拓了空间维度,从而通过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和波束成形等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通信性能。在MIMO技术的运用中首先就必须知道系统的信道具体特性,因此对于空间信道建模的研究,是MIMO系统中最基础的研究工作。信道建模技术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建立准确度高并且模型计算复杂度相对较低的信道模型,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商业公司以及标准化组织均在进行相关的研究。而随着3D MIMO的概念于2012年提出并且受到各大研究机构的支持,并且迅速纳入标准化项目中的重大专项。

对于传统的MIMO系统中,有在文献中提出了许多小尺度衰落信道模型,如基于几何规则形状的随机模型(GBSM)如单环,双环和椭圆模型[21-23],一般假设散射体分布在规则形状上。因此,这些信道模型的信道脉冲响应通过散射体和接收器(发射器)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了精确测定。标准化GBSM模型如空间信道模型(SCM),WINNER II模型和IMT-Advanced模型,这些模型主要研究了散射体的首次和最后次反射的几何形状[]。此外,基于相关性随机模型(CBSM)如克罗内克(Kronecker)模型和Weichselberger模型,通常是用来研究MIMO系统的性能。由Massive MIMO 无线通信通过显著增加基站侧配置天线的个数,以深度挖掘利用空间维度无线资源,提升系统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这里我将研究MIMO 的3D信道模型,3D信道相比较2D信道,引入了俯仰角来研究通信系统的空间复用的潜力,如图3。

三维(3D)的信道模型应用大规模MIMO系统研究,散射体在俯仰角(或垂直平面)和仰角的影响需要真实的信道模型来加以解决。大量传统的3D MIMO模型可以在文献中找到,如双簇MIMO模型,COST2100模型,3D WINNER模型,3D双定向射线模型和3D MIMO V2V车辆信道模型[25]。

x

图3 3D信道模型

2) Massive MIMO信道非平稳性表征

Massive MIMO起源于多输出(MIMO)技术,是MIMO技术的增强型,对现代无线通信具有重要意义,Massive MIMO(也称为大型天线系统(LS-MIMO),非常大的MIMO,超规模MIMO,全维MIMO)在基站配备有几十甚至几百数量级天线,能够大幅提高系统频谱效率,以满足在5G无线通信网络通信需求。Massive MIMO技术在通信理论、无线传播模型和电子元器件的研究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是无线通信理论、系统和实现思考方式上的巨大转变。图4给出了大规模MIMO的常用阵列排布结构。

Sohail Payami和Fredrik Tufvesson等人进行了 2.6 GHz的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

的信道测量和分析,他们的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出Massive MIMO新的信道传播特性,推动了相关信道建模工作。大天线阵列信道是非平稳性,非平稳特性是指这样的事实,一个天线阵列规模变得很大时,对于空间位置不同的天线阵元会对应不同的散射体。即对于在发射端或接收机端的大型天线阵列,各天线阵元并不能利用所有在发射端或接收机端的散射体,也就是说不同天线阵元可以利用不同的散射体。但空间位置越相近的天线阵元,它们将分享更多相同的散射体。所以我们将设计一种表征Massive MIMO信道的非平稳性的几何方法,建立模拟在阵列和时间两个轴上簇的动态出现消失变化来表示Massive MIMO信道在阵列轴周围簇非平稳性质,这种动态变化是以马尔可夫过程为基础。

三维立体排布

均匀线阵布

均匀面排布

图4不同排布方式的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

与只具有小数量天线元件的传统MIMO系统比较,Massive MIMO系统具有许多额外的好处:首先,能量效率可显著提高,大规模MIMO系统中功率集中在尖方向,损耗功率小;第二,系统吞吐量可以通过利用多用户MIMO(MU-MIMO)显著增加。大数定理指出用户之间的干扰通过引入庞大数量的天线被平均掉;第三,由于巨大的MU-MIMO和波束赋形增益,实现成本可降低通过媒体访问控制层的简化和部署低成本的天线单元。最后,Massive MIMO系统可提供过度的自由度。

3) Massive MIMO信道

随着天线数目增加MIMO的近场效应将不可忽略,传统MIMO信道远场假设传播可能不再是合适的,天线阵元与参考天线阵元到散射体的波程差通常采用远场传播构建方法,而应用于Massive MIMO系统时便会带来很大的误差。根据无线电传播特性,需要研究近场球面波前传播,尽管球面波前传播在短程或恒定距离通信已进行了研究,而其在Massive MIMO信道研究尚未在文献中提到。如图5,图6所示近场和远场传播模式。

接收器和发射器(或簇)之间的距离可能并不超出定义的瑞利距离λ/2L

2,其中L和λ分别是天线阵列的尺寸和载波波长。因为L与天线阵元数有关,定义()λ1-m

L=,随着天线数目增多变大,这意味着在天线近场的所有显著散射体以及所有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在阵列上采用平面波近似传播模型是不适合。根据无线电传播特性,研究球面波前几何计算方式,尽管球面波前的影响在短程或恒定距离通信进行了研究,

其在Massive MIMO信道的影响尚未在文献中提到。图6表明,球面波前传播相位差计算相对平面波要复杂。

散射体

12345

图5 Massive MIMO远场平面波近似传播模型

M-1M 图6 Massive MIMO近场条件下相差矩阵构建模型

本项目所采用的方案是基于成熟3D信道模型基础上的,信道非平稳性和近场球面波传播特性已视为大规模线性有源阵列的内在属性,所以其后续研究的信道模型既要反映非平稳Massive MIMO现象又要表征近场球面波的传播效果影响,这就需要改进三维信道模型。然而,表示球形,圆柱形矩形阵列的非平稳传播需要进一步测量。总之,如何准确建立Massive MIMO的信道模型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也是本项目的研究意义所在。

2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可行性从从理论、研究题材、研究方案三方面分析,如下:

1)理论可行性

在以上关键问题和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Massive MIMO是MIMO技术的演变,它们有很多共性,又有一些新的特点。所以本项目可以依赖已成熟的信道建模方法,即在统计分析的三维信道建模基础上,直接利用已有的模型框架,空间角度的几何描述及信道相关公式如信道容量计算公式、空时相关函数公式。

2)研究题材

本项目的研究题材是针对目前最火热的5G关键技术之一的Massive MIMO,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我国中兴公司和中国移动在Massive MIMO研究处于领先位置,现在我国已经全面开展Massive MIMO技术测试,将加强未来我国5G核心技术的优势地位。本项目是Massive MIMO系统的基础研究,用以评估系统性能,解决Massive MIMO信道模型问题是未来5G逐步要实现的,本项目充满了技术挑战和创新空间。

3)研究方案可行

本项目针对研究问题,设计了详细的研究方案。本项目的两个创新点是基于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准备的两个方面,前后相承,研究逐渐延伸,建立合理的三维信道结构。在分析研究了Massive MIMO信道新特性基础上,对3D信道模型演进,可以有效解适用于Massive MIMO场景。

综上所述,项目申请人及团队主要成员的丰富科研经验,以及项目人所在的宽带移动无线数字智能通信实验室与国内外其他知名高校学者广泛的交流合作,也为本项目研究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五)项目学术思想及创新之处

1)研究思想

本项目的研究方向是Massive MIMO信道,而Massive MIMO是下一代新型MIMO 技术,是MIMO为适用未来通信需求的演进,所以以成熟的MIMO信道建模思想作为基础是可靠的,而且3D MIMO技术的发展完善,已经有成熟的三维信道建模来充分分析MIMO技术的空间维度优势。与现有3D MIMO信道模型不同,本项目需分析考虑天线数目数量级增多带来的影响,设计出一个更适用于Massive MIMO场景的信道模型方案,从而推动现阶段5G技术的测试。

2 ) 建模分析的创新

Massive MIMO信道建模的研究借鉴现在成熟的3D信道建模方案,但成熟的3D 信道模型不能直接用到Massive MIMO场景中,要考虑Massive MIMO信道非平稳性,设计出合理高效的3D 几何非平稳信道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模型设计的创新

Massive MIMO 3D信道模型设计将充分体现发射接收天线阵列的仰角波束及散

射体所处的高度,同时考虑大规模线性阵列的近场效应,其次引入球面波传播几何假设情况进行综合研究设计,从而提升本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

(六)项目研究涉及的学科交叉情况

本项目除通信技术的知识外,还涉及了随机信号,矩阵论及统计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前期理论基础研究提供支撑。在模型验证和技术实现方面,融合了MATLAB 数学软件及Simulink系统级仿真平台,还可能涉及C编程语言。

(七)项目研究的预期目标

取得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总结MIMO信道建模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MIMO 三维信道建模,结合Massive MIMO技术架构特点,设计出一种合理可行的3D信道模型方案和研究思路。

1)研究出可以表征Massive MIMO信道新特点的方法和理论。具体考虑基于簇的COST2100信道的建模方法和思想、基于马尔可夫统计描述非平稳性方法及球面波传播几何表述方法等。

2)本课题知识产权成果的预期目标以完成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发明专利为主,具体量化目标为: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中,EI类权威期刊1-2篇,在IEEE GLOBECOM、ICC等顶级会议发表1-2篇;申请国家专利1-2项。

(九)项目预期应用前景或产业化前景

本项目是根深于5G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近年来,国内外5G技术科研机构相继进行了关键技术测试阶段,预计明年和后年完成测试评估,关于5G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国内在5G核心技术Massive MIMO领域处于领先阶段,这是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新型MIMO技术,就像目前主流LTE系统中3D MIMO将MIMO技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为LTE传输技术性能提升开拓出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样,Massive MIMO是5G中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成倍提升频谱效率的技术(其他多数技术只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例如更密集地建站,用更多的频谱资源等等)。原理上,Massive MIMO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广播信道(CRS,PBCH等)可以形成半动态的针对性覆盖,而传统天线只能形成静态的覆盖,因此Massive MIMO 的覆盖更好,更有针对性。二是对PDSCH,可以形成完全动态的数字波形,从而大幅度提升小区容量。仿真表明,相比于8天线,容量提升达到4~6倍之多,这是以往任何技术都不能达到的。一般认为,5G的上千倍容量有100倍来自于更多小区和更多的频谱,只有8~10倍来自于频谱效率的提升。因此可以说,Massive MIMO的采用,使频谱效率的体验一下子达到了接近5G的要求。

信道建模是通信系统评估不可或缺的一环,关于Massive MIMO信道建模的研究已经开展起来,随着Massive MIMO技术测试的完成,用来评估该系统的性能的信道模型是需要的。相反,建立可靠精确的Massive MIMO信道模型将进一步加快这一技术的商用化,在5G领域实现自己的优势。

茶花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茶花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茶花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xxx有限责任公司 (三)法定代表人 蔡xx (四)公司简介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 公司主要客户在国内、国外均衡分布,没有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并不存在对某个或某几个固定客户的重大依赖,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市场竞

争充分,供应商数量众多,在采购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项目承办单 位通过供应商评价体系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存在对单一 供应商依赖的风险。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 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 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76.92万元,同比增长19.95%(794.50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茶花生产及销售收入为4130.2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46%。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113.8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 比增长219.58万元,增长率24.56%;实现净利润835.35万元,较去年同 期相比增长122.87万元,增长率17.25%。 (五)项目选址 xx保税区 (六)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3373.35平方米(折合约20.05亩)。 (七)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3.16%,建筑容积率1.5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4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5.55万元/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项目摘要(1,000字左右) 简述项目所面向的国家重大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 申请书正文(30,000字左右) 一、立项依据 项目所面向的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预期贡献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和水平,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等。 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要围绕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来详细阐述,重点要突出,避免分散或拼盘现象。 四、总体目标、五年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和五年预期目标应从对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预期贡献,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预期取得的进展、突破及其科学价值,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别论述。五年预期目标要求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五、总体研究方案 结合主要研究内容阐述学术思路、技术途径及其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的特色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等。 六、课题设置 围绕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重点和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课题。说明课题设置的思路、各课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项目预期目标的关系;详细、具体叙述各课题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和经费比例等。 七、科学数据汇交计划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性观测数据、实验数据、考察数据、统计数据等科学数据,提出汇交计划。若没有,则填写“无”。 八、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所申报项目相关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等重要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3.项目申报单位近五年承担的与所申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 九、研究队伍 1.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概况等)。研究队伍规模要适度,全时人均资助强度应在10万元/人年以上。 2.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 分别介绍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格式见下表),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 姓名: 3.其他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概况 十、经费概算 金额单位:万元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系列的重要类型,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培育基础研究后继人才。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3.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197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符合上述条件、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的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单位申请,但在职攻读硕士生学位的人员不得申请。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或者承担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包括批准研究期限1年的小额探索项目以及被终止或撤销的项目),不得再次申请。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和管理机制与面上项目基本相同,重点评价申请人本人的创新潜力。申请人应当按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 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使用统一格式的申请书,由信息表格(规范格式)及报告正文(自由格式)两部分构成。 一、信息表格:为计算机录入专用表格,包括基本信息、项目组主要参与者和经费申请表三张表格,须按操作提示在指定的位置选择或按要求输入正确信息;经费申请表须按照《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认真填写,应保证信息准确清楚。

请申请人注意:项目批准资助后,申请书中“基本信息”一页的内容将在基金委网站、或以其他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凡涉及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范围和知识产权问题的内容不得写入,项目依托单位须认真核查。必须写入摘要中的保密内容应特殊声明,并说明理由。有关声明和说明以书面形式作为附件随同纸质申请书一并申报,内容保密的摘要因申请人未提交声明而被公开的责任自负。 二、报告正文: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 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 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 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完整版)申请增加人员编制的请示

申请增加人员编制的请示 申请增加人员编制的请示 申请增加人员编制的请示(篇一)关于请求增加知识产权局人员编制的请示市政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年专利申请量达**件,今年可望突破**件,全市有*家企业分获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计划项目的立项资助。专利申请量的大幅增长和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开展,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号)的颁布施行,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域更宽,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特别是《**专利促进条例》(**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赋予县级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职能后,我市知识产权局无人员编制和人手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目前知识产权局只有1名同志从事该项工作,已直接影响到有关工作的推进和开展,尤其是对照上级有关查处专利侵权需3名行政执法人员的要求差距较大。为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开展,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积极为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创造条件,现请求市政府批准增加知识产权局人员编制2名。特此请示(篇二)增加人员编制的申请报告范文市机构编制委员会: 我局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一直以来,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工业经经总量在**各县市区中已实现“七连冠”,为我市“三争两建一跨越”奋斗目标的实现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局内设*个职能科室,*个下属机构,行政编制数*名,工勤编x

名,而我局能有效上班的在职干部是*名(含司机一名),其中党组成员达*名。人数的不足已严重影响到我局正常工作的开展,尤其*年机构改革后,我局又新增了服务企业上市和统筹推进信息化等工作职能,工作量进一步加大,而工作人员却未相应增加。再反观*市其他县市经信局,可以说绝大多数不论是在行政编制还是工作人员人数都多于我局(其中*市经信委行政编*名,工勤编*名;红安县行政编*名,工勤编x名;*县行政编*名,工勤编*名;*县行政编*名;*县行政编*名,工勤编*名;*县行政编*名;麻城市行政编*名),这和我局承担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责任以及在*各县市区所处的地位极为不符,为此,我们恳请编办能为我局增加行政编制*名和工勤编*名,以满足我局现在工作实际的需要。特此报告! 附送: 申请增加工作人员的请示格式及范文 申请增加工作人员的请示格式及范文 申请增加工作人员的请示格式及范文相关格式: ***领导: (第一段提出理由)我单位(或部门)目前......(主要说明你单位的实际情况,如: 工作、生产存在的难度、造成人员紧缺的现状。即提出增加人员的理由和紧迫感.....话语要真实、理由要充分,让领导看后也认为应该增加人员)(第二段说明增加人员的必要性)简单明了......不要啰嗦最后:

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doc

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XXXX 2.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XXX 项目建设单位: XXX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XXX 建设用地: 规划用地 47.67 公顷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征地面积715亩; 室外体验场地220000平方米; 体验训练用地面积241444.12平方米;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94399平方米; 建筑面积122226平方米;

道路及广场面积75304平方米; 绿化面积48289平方米; 建筑系数39.1%; 容积率0.76; 道路及广场系数31.2%; 绿地率20%。 建设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 15亿元。 第二章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 1. 拟建项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低空空域改革启动使业界学者对于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及其所产生的拉动作用充满期待。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中航协通用航空委员会主任吴桐水教授指出,通用航空产业链长,对机械、材料、电子、精密仪器以及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等产业,都有直接和间接拉动作用。国际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十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投入产出比可达1 :80 ,通用航空的就业带动比是1 :12 。 在XXX,有民主党派建议紧抓这一机遇,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编制通用航空产业规划并将其作为该省“十二五”航空产业规划的子规划,出台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机场网络、航线网络和航空应急救援网络,培育通用航空龙头企业,打造通用航空产业基

地。 本项目位于平泉县政府规划的航空项目产业园区内,符合产业规划。 2. 拟建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的关系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明确,在北京、兰州等5个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意见》指出,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繁荣我国航空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适时、有序地推进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促进通用航空事业、航空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确定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阶段步骤和主要任务。总体目标是,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规律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具体实施分3个阶段,2011年前为试点阶段,在局部地区进行改革试点,探索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经验做法,为全面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奠定基础;2011年至2015年底前为推广阶段,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2016年至

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提纲.doc

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编制提纲1 附件七: 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提纲 一、项目摘要(4000字以内) 1、项目名称 2、项目法人概况 3、资金申请报告编制依据 4、项目提出的主要理由 5、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 6、建设内容、规模、方案和地点 7、主要建设条件 8、项目总投资、投资构成及资金筹措方案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1、结论与建议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

三、技术与市场分析 1、技术的主要发展状况与趋势预测、项目的优势与问题 2、国内外市场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项目的目标市场与市场占有率分析 3、技术与市场的竞争力分析(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情况、技术与市场的竞争力优势和劣势) 四、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 1、工程中心的主要发展方向 2、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 3、工程中心的发展战略与经营思路 4、工程中心拟产业化的重要科研成果 5、工程中心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五、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 1、工程中心法人单位概况 2、工程中心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3、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队伍情况 4、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 六、建设方案

1、建设内容、规模、地点与环境 2、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 3、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 4、原材料、动力、供水等配套及外部协作条件 5、科研开发的主要技术、工艺设计方案 6、内部设施的功能及合理性分析 七、土地利用、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 1、土地利用 2、能源消耗 3、环境影响 八、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九、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1、建设工期 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与进度表 3、建设期的项目管理 4、项目招标方案 十、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备案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项目备案申请报告》编写样本(提纲)×××公司×××项目备案申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拟选地址在;拟征土地亩。 3、项目申报单位名称及概况 3-1项目申报单位名称 3-2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容。 4、项目提出的背景 5、项目申报理由 包括: 发展规划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6、项目申请编制依据 二、市场初步预测 1、产品概况 2、国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3、国际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三、产品及技术方案 1、产品方案 2、生产规模 包括年产××产品××台(套)。 3、技术方案选择 4、生产工艺流程 5、主要设备选型 新增设备一览表 6、供配电、自来水、供热、天然气(与四容重复)四原 辅材料和能源消耗 1、主要原辅材料需求量 2、主要原辅材料来源 五、建厂条件及厂址初步方案 1、厂区条件 包括项目建设占地面积、拟建项目自身及对周边环境要求等容。 2、厂址初步方案 包括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是否会造成

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六、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1 环境保护 包括: 厂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提出治理措施,以及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2 劳动安全 包括 劳动用工、劳动保护 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消防法规,生产、运输、贮存各环节所属安全、消防等级及要求;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方案分析。 七、建设容及建设期 1、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2、建设容 2-1主体工程 2-1-1厂房(生产车间)平方米; 2-1-2职工宿舍平方米; 2-1-3办公用房平方米; 2-1-4食堂平方米; 2-1-5其它平方米

北京市信息化项目申请报告书编制说明模板

. 北京市市级部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申报书编写说明 各项目申报单位应根据本部门顶层设计成果,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根据拟申报项目建设内容,选择申报书参考模板中的相关章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申报书可附带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专家论证意见、领导批示、上级主管单位发文等) 资料word .

第一部分申报书封面说明 项目名称: 对于新建类项目,项目名称一般为:主责单位简称 + XXXX + “建设项目”, XXXX应为新建信息系统的名称,如“北京市经信委办公系统建设项目”。对于分期建设的项目,可在项目后加上X期。 对于升级改造类项目,项目名称一般为:主责单位简称 + XXXX + “升级改造项目”,其中XXXX为要被改造的原信息系统名称,如“北京市经信委办公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对于只对局部进行升级改造的,可在原系统名称后增加限定词以示区别,如“北京市经信委办公系统安全体系升级改造项目”。对于分期升级改造的项目,可在项目后加上X期。如果信息系统名称中能体现所属行业或委办局,主责单位简称可省略。 申报单位(盖章): 一般为市级部委办局或市级直属机构,原则上不接受下属机构或部门越过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申报的项目。 申报单位项目联系人: 一般为申报单位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该项目的人员。 联系电话:

. 一般为固定电话,为便于及时联系沟通,最好同时留存移动电话。 申报时间:年月日 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为正式递交申报书的日期,对于修改后重新提交的申报书,应填写重新提交时的日期。

. 第二部分申报书内容编写说明 一、背景、现状和必要性 (一)背景 概述本项目立项的背景情况和依据,其中立项背景情况包括项目来源、立项论证过程、对拟支撑业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立项依据包括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市政府办实事项目、折子工程、规划范围的等。 如果属于升级改造类项目,还应说明本次要升级改造的原系统名称、原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时间、终验时间、投入运行时间、投资规模及运行情况等。如果该系统之前已经过升级改造,还应说明历次升级改造的相关情况。 (二)现状 属于系统升级改造类项目,应说明原系统的现状。如果属于多系统整合类项目,应说明本次申报项目所涉及的各系统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业务应用方面:重点说明原系统在业务支撑范围、业务处理的实时性和响应时间、业务高峰期在线用户数及并发用户数、业务协同程度等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施状况。 2.原系统情况: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系统架构,重点说明在软件环境(系统软件品牌和版本)、硬件配置(硬件设备

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请书及可研报告编制提纲

定边县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请书 (年度)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 定边县科学技术局制

填报说明 1、本表是申请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申请单位必须认真填写,要求字 迹端正、清晰,项目受理和立项编号由县科技局统一填写。 2、每个项目需填写申请书,同时附项目建议书三份,A4纸打印. 3、表中各栏必须填写,如列内容请填“无”;各栏内填写的内容要求翔实、准确、简明扼要。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提纲要求内容编写,必要时可增加条目,补充内容。 5、科技计划项目经费说明。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是指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开支范围一般包括: (1)设备费:指项目专用的仪器、设备、模具、工艺装备的开发及制造(购置)费、调试维护费,样品、样机的购置费,以及项目研发过程中使用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折旧费、使用费或租赁费。 (2)能源材料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的费用。 (3)试验外协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租赁费用、带料外加工费用及委托外单位或合作单位进行的试验、加工、测试、检验等费用。 (4)差旅费: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为项目研发而进行国内外调研考察、现场试验等工作所发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 (5)会议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组织召开的与项目研发有关的专题技术、学术会议的费用。 (6)资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利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7)管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管理项目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相关管理支出。管理费占项目经费总额的比例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的性质分别核定,一般不超过5%。 (8)其它相关费用:指除上述费用之外与项目研发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技术图书资料购置(印刷)、翻译等费用,研发人员培训费、专家咨询费,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等费用,知识产权的申 请、注册、代理等费用,以及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6、鉴于本表处于试行阶段,请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新材料研发及制造项目申请报告

新材料研发及制造项目 申请报告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新材料研发及制造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科技公司(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石墨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部分形成石墨,而少量石墨则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 2000年—2016年,在我国申请石墨领域的专利共15774件。作为石墨 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在我国申请的石墨专利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 是在2011年之后,专利申请量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在这些专利中,我国机 构申请的专利共有14825件,世界其他国家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共有949件。我国申请的专利占据主导地位,所占比例达到94%,较2011年提高了2个 百分点。国外在华专利申请仅占6%。 该石墨件项目计划总投资22059.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896.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06%;流动资金6163.89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27.94%。 达产年营业收入48096.00万元,总成本费用36942.99万元,税 金及附加406.66万元,利润总额11153.01万元,利税总额13098.02 万元,税后净利润8364.7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733.26万元;达 产年投资利润率50.56%,投资利税率59.37%,投资回报率37.92%,全部投资回收期4.14年,提供就业职位896个。

新气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新气田开发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引言】 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包括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等。主要成分为甲烷,通常占85-95%;其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它是优质燃料和化工原料。其中伴生气通常是原油的挥发性部分,以气的形式存在于含油层之上,凡有原油的地层中都有,只是油、气量比例不同。即使在同一油田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来源也不一定相同。他们由不同的途径和经不同的过程汇集于相同的岩石储集层中。若为非伴生气,则与液态集聚无关,可能产生于植物物质。世界天然气产量中,主要是气田气和油田气。对煤层气的开采,现已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沉积岩分布面积广,陆相盆地多,形成优越的多种天然气储藏的地质条件。根据全国天然气远景资源量的预测,中国天然气总资源量达38万亿m3,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2%和39.0%。 近几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与产量稳步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幅为13.74%,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在13%-15%的增长水平;然而,这相对国内消费年均25%的增幅依然相差甚远。预计未来,天然气开发与利用将继续稳步上升。 华经纵横认为,新气田开发项目的上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助于满足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项目前景光明。 【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

申报书内容编写说明

北京市市级部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申报书编写说明 各项目申报单位应根据本部门顶层设计成果,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根据拟申报项目建设内容,选择申报书参考模板中的相关章节,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申报书可附带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专家论证意见、领导批示、上级主管单位发文等)

第一部分申报书封面说明 项目名称: 对于新建类项目,项目名称一般为:主责单位简称 + XXXX + “建设项目”, XXXX应为新建信息系统的名称,如“北京市经信委办公系统建设项目”。对于分期建设的项目,可在项目后加上X期。 对于升级改造类项目,项目名称一般为:主责单位简称+ XXXX + “升级改造项目”,其中XXXX为要被改造的原信息系统名称,如“北京市经信委办公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对于只对局部进行升级改造的,可在原系统名称后增加限定词以示区别,如“北京市经信委办公系统安全体系升级改造项目”。对于分期升级改造的项目,可在项目后加上X期。 如果信息系统名称中能体现所属行业或委办局,主责单位简称可省略。 申报单位(盖章): 一般为市级部委办局或市级直属机构,原则上不接受下属机构或部门越过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申报的项目。 申报单位项目联系人: 一般为申报单位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该项目的人员。 联系电话:

一般为固定电话,为便于及时联系沟通,最好同时留存移动电话。 申报时间:年月日 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为正式递交申报书的日期,对于修改后重新提交的申报书,应填写重新提交时的日期。

第二部分申报书内容编写说明 一、背景、现状和必要性 (一)背景 概述本项目立项的背景情况和依据,其中立项背景情况包括项目来源、立项论证过程、对拟支撑业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立项依据包括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市政府办实事项目、折子工程、规划范围的等。 如果属于升级改造类项目,还应说明本次要升级改造的原系统名称、原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时间、终验时间、投入运行时间、投资规模及运行情况等。如果该系统之前已经过升级改造,还应说明历次升级改造的相关情况。 (二)现状 属于系统升级改造类项目,应说明原系统的现状。如果属于多系统整合类项目,应说明本次申报项目所涉及的各系统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业务应用方面:重点说明原系统在业务支撑范围、业务处理的实时性和响应时间、业务高峰期在线用户数及并发用户数、业务协同程度等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施状况。 2.原系统情况: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系统架构,重点说明在软件环境(系统软件品牌和版本)、硬件配置(硬件设备品牌型号)、数据库、数据存储系统的技术和容量、网

项目申请报告提纲及编制指南(针对〔2017〕684号文)

XX项目申请报告

第1章项目单位及拟建项目情况 1.1项目单位情况 包括项目单位的主营业务、营业期限、资产负债、企业投资人(或者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项目单位近几年信用情况等内容。 1.2拟建项目情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开发)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配套公用辅助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 拟建项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和协调情况,拟建项目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和行业准入分析。 拟建项目取得规划选址、土地利用等前置性要件的情况。 第2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2.1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2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尾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

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2.3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能源和水资源节约以及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资源能源再利用与再循环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及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3章节能方案分析(列入《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的行业目录》范围内的项目) 3.1能源利用情况 3.2节能措施 3.3能效水平 第4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1生态和环境现状 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承载力、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和环境容量状况等,明确项目建设是否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以及与相关规划环评结论的相符性。 4.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包括生态破坏、特种威胁、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

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第一节申报单位情况 省中江县仓山镇骑龙店村农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月,现有合作社成员人,注册资本万元,拥有农业经营土地亩;属于“公司+合作社+农户”性质。合作社地址:省德阳市中江县仓山县骑龙店村,此地位于德阳、、江三市的交界处,是罗桂路,达成路、318国道三路的枢纽,达成铁路、106环线、318高速国道横贯本镇,罗桂路、仓淮路于此交汇。镇工业以建筑建材、肉类及食品加工为主。畜牧以山羊、生猪为主。1996年被省列为小集镇建设试点镇。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中江县仓山镇骑龙店村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1、深层地下量子矿泉水厂的新建、设备的采购及配套工程建设 2、量子生物打水厂的新建、设备的采购及配套工程建设 3、中江特色香粽厂房的新建、设备的采购及其配套工程建设 4、万亩柚子基地土地的流转、整治,柚苗采购和培育 5、万亩香稻基地土地的流转、整治,稻种采购和培育 6、万亩莲藕基地土地的流转、整治,莲藕采购和培育 7、量子酒厂的新建、设备的采购及配套工程建设 二、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位于省德阳市中江县仓山镇骑龙店村。该经济园区供电、供气、供水、通讯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为项目的建设运行提供便利条件。

三、建设年限 本项目在中江县仓山镇骑龙店村进行新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期为2018年3月---2025年3月。 四、建设规模与工期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3000亩,总投资规模10000万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占地3000亩,投资额2000万元;二期工程占地5000亩,投资额3000万元,三期工程占地5000亩,投资额3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用三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量子生物产业园区。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新农村找到新平台,骑龙店村农业产业园恰好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以高投入、高产出、低资资源消耗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以产业化经营和现代科技支撑的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是推动现代农业的重要方法,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现代农业产业园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试验、示、展示与科技服务于一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也是为农民提供科技示的综合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对于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实际意义。 我省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农村建设

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字体:宋体五号,单倍行距,段后缩进1行,大纲级别正文。所有表格,如果不够时可以自行添加。请申报社团请勿修改申请书版式,请勿添加额外页眉页脚等。请完整填写项目申请书,否则视为申请资料无效。 (一)、申请单位基本信息学校名称:社团名称:挂靠单位:通信地址:xx农业大学环境保护协会xx农业大学校团委xx省xx 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邮政编码:730070 成立时间:2xx年3月社团负责人:固定电话:暂无电子信箱:gsnydxhjbhxh@xx 移动电话:移动电话:是否社团指导老师:社团是否为环境保护类社团? (二)、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申请金额2xx元实施区域:xx 市成立时间电子信箱:移动电话:格式:年月项目负责人:固定电话:单击这里填写项目起止日期:2xx年3月至2xx年6月(三)、项目背景放眼全国,水资源形势严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淡水资源逐渐紧缺,且其中隐藏着一个致命的隐患——水污染。就北方而言,黄河是西北、华北的生命之源,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北方缺水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随着流域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尽管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目前黄河仍面临着治理污染举步维艰,各类污染加重的情况,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xx而言,近年来,滨河路变美了,然而沿河两

岸的堤岸上却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饮料瓶、塑料袋、食品包装袋、食品残渣、排污管网排出的抽水污水、甚至大小便等污渍随处可见。这些随地乱抛乱弃的污物不仅给来往的游人造成了诸多不便,并严重污染环境,给我们的母亲河造成了很大伤害。保护黄河势在必行。近年来,包括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黄河水治理和保护的政策,但是治理的成效还是不太显著,这归根于,依然是大众群体的环保意识淡薄,并且这将是一个长期从在的现实问题,我们旨在通过一些宣传和践行一些环保理念,从个影响大家树立一个正确的环保理念,从而为黄河水的治理从侧面促进。 (四)、项目概述我们根据xx省绿驼铃提出的关于“针对xx黄河段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在xx市内形成广泛的社会宣传效应,从而推动xx市主要水环境问题的解决进程,同时实现对市民环保意识的深入影响”的建议。 (一)、我们将在黄河沿岸,通过走访群众、游客、政府相关部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对xx市黄河沿岸从西到东的西固(xx 铝厂、硅酸盐制品厂、永兴村)——安宁(湿地公园、寓言故事园、xx市污水处理厂)——七里河(西湖公园、百合公园)八个地点、进行调研和考察,对其产生的垃圾和污水对黄河水污染的情况,以及对xx市民用水的影响的考察,调查其自身和政府、社会相关部门对其的现有治理措施和成效,以及不同人群,相关利益方对其的看法。(二)、我们在调研和考察后,将调研结果形成文字、图片、视频,将其具有代表意义的图片,文字,影视在校园内展出,以供跟多的同

北京市发改委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

附件二 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 一、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主要目的 为贯彻落实投资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特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供有关方面借鉴和参考。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是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内容及深度的一般要求。企业在编写具体项目的申请报告时,可结合项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通用文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拟建项目不涉及其中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再进行详细论证。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通用本的基础上,逐步制定特定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行业本将充分反映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并根据工作需要对通用本的内容进行适当增减。 二、项目申请报告的性质及研究思路 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政府不再审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都由企业自主决策。尽管不需再报政府审批,但为了防止和减少投资失误、保证投资效益,企业在进行自主决策时,仍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投资体制改革之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需要,其内容和深度可由企业根据决策需要和项目情况相应确定。 项目申请报告,是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

工作报告之项目申请报告编制要求

项目申请报告编制要求 【篇一: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内容】 附件二 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 一、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主要目的 为贯彻落实投资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 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规范项目核准机关 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 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特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通用文本,供有关方面借鉴和参考。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是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内容及深度的一般要求。企业在编写具体项目的申请报告时,可结合项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通用文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拟建项目不涉 及其中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再进行详细论证。为了更好 地适应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通用本的 基础上,逐步制定特定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行业本将充分反 映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并根据工作需要对通用本的内容进行适当 增减。 二、项目申请报告的性质及研究思路 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政府不再审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 究报告,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 都由企业自主决策。尽管不需再报政府审批,但为了防止和减少投 资失误、保证投资效益,企业在进行自主决策时,仍应编制可行性 研究报告,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投资体制改革之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企业 自主投资决策的需要,其内容和深度可由企业根据决策需要和项目 情况相应确定。 项目申请报告,是企业投资建设应报政府核准的项目时,为获得项 目核准机关对拟建项目的行政许可,按核准要求报送的项目论证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应重点阐述项目的外部性、公共性等事项,包括 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内容。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时,应根

项目申报材料范文

项目申报材料范文 【篇一:科研项目申请书范文精华版】 科研项目申请书范文(学校内部及省级课题均可以此 为模版) 学项目申请书 a:专著 b:编著 c:教材 d:工具书 e:参考书 f:古籍整理 g:论文h:研究报告 i:调查报告 j:新产品 k:新技术、新工艺 l: 其他字号:小四号,字体:仿宋_gb2312。 一、简表 二、立论依据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及其它措施,尽 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方法。目前主 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在棉花生产 过程中与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相结合,即能达到保土保水的目的, 又能符合当地农艺的要求。棉花保护性耕作模式以保墒、增温和除草,防止土壤板结、流失,减少沙尘产生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及养 分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综合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深松、地膜覆盖播 种等多项技术措施。保护性耕作起源于美国。十九世纪末,美国实 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虽然获得了几 十年不错的粮食产量,但是由于植被破坏、土地大量翻耕,土壤退化,20世纪30年代,干旱、贫瘠、细碎的裸露农田难以抵挡大 风的袭击,成千上万吨表土被刮走,沙尘遮天蔽日,酿成了震惊世 界的“黑风暴”(强沙尘暴天气)。“黑风暴”推动了人们对传统耕作 方法的反思和对保土保水新方法的探索。经过多年的研究,美国科 学家确认是铧式犁翻耕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使得土壤缺乏 抵抗干旱和大风天气的能力。由此,逐步创立了以秸秆、残茬覆盖 和免耕播种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并发展成为美国主流的耕作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保护性耕作逐步推广应用到70多个国家,据FAO统计,目前,全世界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达到1.69亿 公顷,占世界总耕 地面积的11%。主要在旱作农业区小麦、大麦、玉米、苜蓿、豆类、油菜、棉花、小杂粮等10多种作物的生产上应用。南美洲的 一些国家和澳大利亚应用面积均已超过本国耕地面积的70%。2 002年8月第二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呼吁,大力发展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