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本空白表格
- 格式:docx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教案)表格第一章:认识音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音乐的基本元素介绍音高的认识:音阶、音准音长的认识:节奏、拍子音色的认识: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1.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基本元素的概念,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练习音阶、音准、节奏、拍子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音乐元素的理解。
欣赏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对音乐基本元素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学习简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等。
培养学生能够阅读和演奏简谱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简谱的基本知识介绍五线谱的认识:五线谱的构成、音符的位置音符的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休止符的认识: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2.3 教学活动:讲解简谱的基本知识,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练习读写简谱,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简谱的理解。
欣赏简单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简谱的节奏和音高。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对简谱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能够阅读和演奏简谱的能力。
第三章:学习节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节奏的基本知识,包括拍子、节拍等。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和感知节奏。
3.2 教学内容:节奏的基本知识介绍拍子的认识: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等节拍的认识:强弱拍、次强弱拍等3.3 教学活动:讲解节奏的基本知识,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练习拍子和节拍,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欣赏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节奏的强弱和次强弱。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对节奏的理解程度。
高中教学设计表格模板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选取“函数与导数”单元作为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是在学生已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函数的性质、图像及其应用,学会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还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逐步提高。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学习兴趣不足、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值、函数图像等基本知识;(2)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常见函数的性质、图像及其应用;(3)学会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问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4)能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高中数学课程中的相关问题,提高数学解题能力;(5)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更深入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图形计算器等,辅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4)结合实际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5)通过课后练习、小组讨论、课堂小结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数学问题,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通过数学史的融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历程,认识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用主义精神;(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写作中可以借鉴。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三、课外拓展。
(出示课件16)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一下你熟悉的一件事物。
板书内容
」陆地上速度最快的---猎豹
什么
喷气式飞机比游隼速度快
比猎
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快由慢到快的顺序豹的
光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
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
板书
内容
冀中的地道战
产生及作用
为了粉碎“扫荡”
地道 数量 地点 高度
地洞 大洞 小洞 气孔 出口 荆棘和陷阱
火攻
结构特点 防御 水攻
毒气攻
有线电
通信联络
无线电
地位
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课题
“漫画”老师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
老师去写习作。
教学 重点
能突出老师的特点,能用具体事件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突出。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
老师去写习作,
教具 准备
课 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地
道
战
↓ 奇
迹。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引发学生思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七、作业设计(1)1/2 + 1/3(2)3/4 1/6答案:(1)1/2 + 1/3 = 5/6(2)3/4 1/6 = 7/122. 应用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答案:1/4块蛋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表格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初中历史课程,以《中国古代史》为例,着重探讨先秦时期的历史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掌握先秦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面向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但在分析、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先秦时期的基本历史知识,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以及先秦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文化成就等。
(2)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年表、文献等资料,分析先秦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提高历史阅读和史料解读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合作能力,提高历史思辨和论证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3)结合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2)通过学习先秦时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发展观。
(3)教育学生尊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学会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三、教学策略1、以退为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退一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幼儿园电子版教案表格一、教案表格的作用教案表格是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记录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同时,教案表格也能够起到教师交流和备课的作用。
二、教案表格的内容1.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填写本节课的名称。
•授课时间:填写本节课的授课时间,包括具体的日期和开始结束时间。
•授课地点:填写本节课的授课地点,例如教室或者活动室。
2. 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栏中,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阶段,设置适当的目标,帮助幼儿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发展相关的能力。
3. 教学内容•主题:填写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例如“认识字母A”或者“学习画画”等。
•内容:在内容栏中,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可以列出主要的教学内容点,问题,活动等。
例如,在“认识字母A”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列出认识字母A的发音、形状和写法等内容。
4. 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在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栏中,教师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参与和学习。
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游戏、唱歌等,以及相应的活动安排。
例如,在“学习画画”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绘画游戏、示范画和自由绘画等活动。
5. 教学资源和材料准备在教学资源和材料准备栏中,教师需要列出需要准备和使用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教具、绘本、图片等。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三、教案表格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版的教案表格,在电脑上进行填写和保存。
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活动安排等。
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案表格保存在电脑中,方便以后备课和参考。
四、总结教案表格在幼儿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育要求】设计的,用于明确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在创设教学目标时,需要明确目标的【有变化】和【过程中变化】两个层面。
1.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教师在本节课中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以学科为导向,注重学科知识的体系化和递进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点1:(例如,对于语文教学可以是课文中的某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知识点2:(例如,对于数学教学可以是某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点3:(例如,对于英语教学可以是某个句型的掌握和运用)1.2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教师在本节课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力1:(例如,对于语文教学可以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力2:(例如,对于数学教学可以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力3:(例如,对于英语教学可以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教材准备教材准备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准备的教案、课件和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教材准备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备教案:(例如,准备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板书设计)•准备课件:(例如,准备PPT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准备辅导材料:(例如,准备练习册和习题答案)•准备实验器材:(例如,准备实验室所需的仪器和材料)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的活动。
教学过程应该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启发性,体现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技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3.1 导入导入是指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时,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准备他们进入学习的状态。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导入:•活动1:(例如,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活动2:(例如,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活动3:(例如,展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3.2 讲解与示范讲解与示范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讲解或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式
一、课程信息
1.1 课程名称
1.2 课程学分
1.3 授课对象
1.4 课程时长
1.5 课程目标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2.2 技能目标
2.3 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点
3.1 知识重点
3.2 技能重点
3.3 情感重点
四、教学内容
4.1 知识内容
4.2 技能内容
4.3 情感内容
五、教学方法
5.1 知识教学方法
5.2 技能教学方法
5.3 情感教学方法
六、教学时长安排
6.1 整体课时安排
6.2 每节课时具体内容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7.1 评价方式
7.2 评价标准
7.3 反馈方式
八、教学资源准备
8.1 教学工具
8.2 教学材料
8.3 教学环境
九、教学辅助手段
9.1 多媒体辅助
9.2 演示实例
9.3 实地实践
十、教学后续
10.1 教学延伸
10.2 教学复习
10.3 学生反馈
十一、教学安全环保
11.1 教学安全
11.2 环保措施
以上是教学设计模板表格式,该模板用于规划和组织课程教学活动。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同的项目,以便教师能够系统地思考和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这个模板可以帮助教师详细思考每一个教学环节,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删减或添加内容,以满足不同课程和班级的需求。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四)、例题引路。
例1、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
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小学37.333.629.130.727.342初中38.133.428.535.232.732.1高中50.324.425.345.815.438.8答案:“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例2:(重庆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表格,你从表格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概括信息)重庆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阶段统计表1997年2006年增幅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86万128万49%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13万50万285%答案:(4分)重庆市199 7年至2006年普通初、高中在校学生均有较大增长;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增幅远远高于初中。
(4 分共两点每点2分。
意合即可)例3、(青海省中考题)下图是一位中学生近两年来课外阅读量与语文成绩状况图。
你读了之后,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
(不超过30字)(概括信息)答案:“随着课外阅读量的增加,该生的语文成绩也成正比例提高。
”众是基本满意的。
)(2)示例①营造良好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②美化环境利国利民利家,保护环境靠你靠我靠他。
③创建卫生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④我为城市保清洁,城市为我保健康。
2、【2012·辽宁大连】4.阅读下面的表格,写出两条结论。
(2分)【答案】4.(2分)(1)2009-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年递增。
(2)2009-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3.细看下面表格,用简洁的语言,把关键信息告诉你的同学和家人。
各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加拿大42.65% 6.63% 5.24% 3.94% 3.93%1.中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居世界第二,但与美国差距较大。
《教案空白表格》word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学科领域:3. 课时安排:4. 教学目标:5. 教学方法: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a. 活动/问题/情境:b. 预期结果:2. 新课内容:a. 知识点/概念/技能:b. 教学活动/案例/演示:c. 学生练习/互动/讨论:3. 巩固练习:a. 练习题/任务/项目:b. 指导/反馈:4. 拓展与应用:a. 活动/案例/问题:b. 预期结果:三、教学资源与材料1. 教师准备:2. 学生准备:3. 教学工具与材料:四、课堂管理策略1. 纪律管理:2. 学习引导:3. 评价与反馈:五、课后作业与评价1. 作业布置:2. 作业批改与反馈:3. 评价标准:六、教学评估与反思1. 评估方式:a. 学生表现评估:b. 教学效果评估:2. 评估工具:a. 测试/问卷/观察表:b. 评分标准/量表:3. 教学反思:a. 成功之处:b. 不足之处:c. 改进措施:七、特殊需求学生支持1. 学生需求分析:a. 学习障碍/行为问题/语言障碍等:b. 个性化教学策略:2. 支持措施:a. 教学调整/辅助工具/资源:b. 合作教师/专业咨询/家长沟通:八、课程整合与跨学科教学1. 整合领域:a. 学科知识/技能/价值观:b. 跨学科项目/活动/主题:2. 教学策略:a. 协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学习:b. 评价方式/工具/标准:九、家长沟通与合作1. 沟通方式:a. 家长会/家访/通讯工具:b. 沟通内容/频率/时间:2. 家长参与:a. 校园活动/学习支持/家庭教育:b. 合作策略/期望/责任:十、课程总结与展望1. 课程亮点:a. 成功经验/学生作品/教学创新:b. 学生反馈/教师评价/同行评价:2. 课程改进:a. 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评价体系:b. 未来计划/目标/期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基本信息补充说明:课时安排需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合理规划;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并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需求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