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实训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12
《康复护理》教学大纲(供护理专业用36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的,是针对护士介绍如何对功能障碍者(残疾者、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进行护理和康复功能训练,预防继发残疾,减轻残疾影响,以达到使他们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全面康复的目标。
其内容包括康复、康复医学及康复护理的概念、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护理技术、常见疾病的康复及护理等。
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康亚医学及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康复护理的评定方法和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熟练掌握康复护理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讲授、实践操作、音像教学等方式。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数为36学时,理论学时28学时,实践8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从事康复护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对常见疾病进行康复护理,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1.知识目标了解康复及康复医学的发展概况,了解康复护理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掌握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
3.思想目标树立以康复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关心、爱护和尊重残疾人,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康复护理》五、实践内容实训一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评定实训二增强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实训三体位转移、轮椅转移训练实训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实训五脑血管病早期的体位护理实训六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六、大纲说明(一)课时安排本教学大纲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助产专业使用,总学时36个,其中理论讲授28个学时,实践8个学时(包括实验室实践、病案、临床见习、观看录像等)。
(二)教学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职外科护理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外科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中职学生具备扎实的外科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外科疾病的基本特点、护理要点和常见护理问题,为日后从事外科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 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 理解外科疾病的基本特点,掌握外科疾病的护理要点。
- 学习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
- 能够正确使用外科护理器械和设备。
- 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1.外科护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外科疾病的护理要点和常见护理问题。
3.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
4.外科护理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5.外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和安全管理。
6.外科护理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3.2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系统地介绍外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外科护理的模拟操作,熟悉外科手术的操作要点和技巧。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观点,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医疗机构进行实习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评价和考核4.1 教学评价方式•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答辩情况进行评价。
•实习评价: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进行评价。
•考试成绩:通过定期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2 考核方式和比重•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实习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
5. 教材与参考资料5.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程,主编:XXX,出版社:XXX。
第1篇一、培训目标1. 提高母婴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使其具备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
2. 培养学员对母婴护理工作的热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职业素养。
3. 使学员掌握母婴护理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母婴护理工作。
4. 增强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母婴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培训对象1. 有意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人员。
2. 已从事母婴护理工作,需要提升技能的人员。
3. 希望了解母婴护理知识的人员。
三、培训时间1. 培训时间:共计2个月,每周2天,共计8周。
2. 每周培训时间为:周六、周日。
四、培训内容1. 母婴护理基础知识(1)母婴护理的概念、意义和发展趋势(2)母婴护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母婴护理的基本技能2. 产妇护理(1)产后生理变化及护理(2)产后心理护理(3)产后营养指导(4)产后康复训练3. 婴儿护理(1)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2)新生儿喂养与护理(3)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4)新生儿安全护理4. 母婴营养与保健(1)孕期营养与保健(2)产妇营养与保健(3)婴儿营养与保健5. 母婴沟通与心理护理(1)母婴沟通技巧(2)心理护理方法(3)应对压力与心理调适6. 母婴护理技能实训(1)产妇护理技能实训(2)婴儿护理技能实训(3)母婴营养与保健技能实训五、教学大纲1. 母婴护理基础知识(1)课时:2课时(2)教学内容:母婴护理的概念、意义和发展趋势;母婴护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母婴护理的基本技能。
(3)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
2. 产妇护理(1)课时:4课时(2)教学内容:产后生理变化及护理;产后心理护理;产后营养指导;产后康复训练。
(3)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实操演练。
3. 婴儿护理(1)课时:4课时(2)教学内容: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新生儿喂养与护理;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新生儿安全护理。
(3)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实操演练。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说课设计邓清红来平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0)摘要:《基础护理技术》在培养高职护理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文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例,分别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实施案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这7个方面介绍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说课设计。
力求为同行们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护理基础护理技术说课程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7(b)-0198-03Lesson Design of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Course for Nursing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DENG QinghongLAI Pingying(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Chengdu,Sichuan Province,610100China)Abstract: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cor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ccom‐plish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design of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from seven aspects:curriculum orientation,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implementation cases,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Str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s in nursing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Basic Nursing Technology;Lesson course;Course design《基础护理技术》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老年健康照护》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老年健康照护二、学分和学时要求:学分:4分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28学时实践(见习)学时:44学时三、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老年健康照护》课程前要求具备老年学概论、老年心理护理、养老护理基本技术、营养与饮食保健和老人际沟通等相关理论和技能。
四、适应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管理五、参考教材:1、卢桂珍,李映兰主编,老年健康照护,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2、霍春暖,养老护理员(初、中、高级),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年3、李敏,刘鹏飞,黄岩松,护理营养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4、黄敬亨,主编,健康教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殷磊.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吴丽文. 老年护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7、黄金. 老年护理学. 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3.8、贾启艾. 人际沟通.北京:东南出版社出版,2000.9、史瑞芬. 护理人际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02.10、孙颖心. 老年心理护理与开放咨询.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2006.11、王菊吾. 护理关怀行为指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12、孟宪武. 优逝.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13、(美)罗斯著、邱谨译.论死亡和濒临死亡.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2005.六、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老年学各方面的研究因此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
《老年健康照护》是研究、处理老年人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课程,即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老年人健康进行评估,针对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照护。
该课程与老年护理、老年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研究的是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是适应老龄化社会,适应健康观念转变而诞生的一门新课程。
《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英文名称:Nursing Psychology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否总学时:48其中实验学时:16总学分:2.5 其中实验学分:0.5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实验项目数:8 必做项目数:6选做项目数:2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护理心理学实训由心理学实验、临床心理评定量表的使用、放松训练、角色扮演、心理活动设计、心理行为训练等组成,通过实训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训练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精神,为今后的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奠定基础。
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下:1熟悉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临床心理评定量表的正确使用和评估方法。
3.学会心理放松技术。
4.尝试角色扮演,分享角色感悟。
5.掌握心理活动设计步骤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1. 心理学实验所需的注意分配测试仪、记忆广度测试仪、秒表、录音机等。
2.临床心理评定量表(包括SCL-90、SAS、SDS)。
3.团体心理活动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等。
注:实验要求分必做、选做;实验类型分演示、验证、综合、设计性实验:(1)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2)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3)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4)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四、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要求:临床心理评定量表使用:1)指导教师:2)实验名称:临床心理评定量表的使用3)具体要求:Ⅰ.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得分、计算、结果、解释。
母婴护理教学大纲母婴护理针对人生命周期中孕产妇、胎儿与新生儿及其家属实施整体护理。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现代护理要求,具有评估正常孕产妇、胎儿与新生儿及其家属产科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并能进行健康访视,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对孕产妇常见病、多发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观察与监护能力及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具有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
共授课64学时。
第一章母婴护理概论【目的与内容】1. 掌握母婴护理学的角色与功能。
2. 熟悉母婴护理的发展趋势。
3. 了解母婴护理概念。
4. 了解母婴护理相关伦理与法律。
【教学方式】讲授【理论教学内容】1. 母婴护理概念与发展趋势。
2. 母婴护理角色与功能。
3. 母婴护理相关伦理与法律。
4. 女性一生各阶段特点。
5. 母性心理成长。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二章妊娠期护理【目的与内容】1. 掌握胎儿附属物的功能。
2. 掌握妊娠期妇女生理及心理变化。
3. 掌握妊娠的各期评估。
4. 掌握对孕妇的产前护理评估与监护,能针对个案进行妊娠期健康指导。
5. 了解受精、着床的全过程。
6. 了解胎儿附属物的形成。
7. 了解胎儿的发育特点。
8. 能够指导产妇进行相关的分娩前准备。
【教学方式】讲授,实践【理论教学内容】1. 胚胎形成与胎儿发育。
2.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
3.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4. 妊娠期母体的心理变化。
5. 妊娠期评估。
6. 妊娠期监护。
7. 妊娠期健康教育。
【实践教学内容】1. 能说出孕妇腹部检查的目的,熟练进行腹部四步触诊。
2. 会用听诊器听胎心。
3. 能说出骨盆外测量各条径线检查方法及其正常值。
4. 能使用骨盆测量器进行骨盆外测量。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多媒体教学。
实践:示教,实训。
第三章分娩期护理【目的与内容】1. 掌握决定分娩的四种因素及其特点。
2. 熟悉分娩机转。
3. 认识分娩期疼痛对产妇的影响。
4. 掌握对分娩各期的护理评估,并针对个案实施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30505适用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学时数:68(其中理论56学时, 实验实训12学时)【课程性质与任务】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常见疾病护理方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包括院前急救、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护理基本操作;初步学会对各科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应处理和配合抢救;按操作规程,正确实施急救护理技术;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在为急救病人提供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技能,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护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观察能力,为今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在第八学期开设,总时数为68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1.掌握急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
2.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3.掌握其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4.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5.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考核】本门课程为考试课,理论部分采取闭卷的考核方法,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是非题、简答、论述题等几种类型。
内容涉及每个章节。
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
课程评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践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参考教材】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孙菁急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邹玉莲急危重症护理科学出版社 2004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
2.掌握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二、课程性质:1、研读对象:本课程主要研读对象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学生。
2、课程特点:本课程是一门必修专业课。
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为护理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专业课:本课程内容广泛,整体性强,不仅与其他临床护理学科有密切联系,而且与临床各科及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其所阐述的观点和内容对临床各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临床各科护理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内科常见病的基本医学知识,包括疾病概念、病因及病理、临床特点,治疗要点。
2、理解内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及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原则。
3、掌握内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和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对内科常见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进行观察、监护和初步分析能力,对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以及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3、具有实施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能力和对实施内科常用诊疗技术的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树立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思想,养成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的行为意识,表现出对护理对象的高度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
2、强化整体护理观,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思维和工作,认真热情,主动地执行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
3、培养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在进行内科护理教学时,必须以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 / 12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护理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包括有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掌握护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使之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职业能力,为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专业及层次
适用于护理、英语护理、助产专业中专层次学生。 三、实训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护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操作练习要求学生掌握临床所必须的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并通过操作考核,为临床实习作好准备。 1.培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 2.培养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3.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四、实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名称 课时 操作 示教 电教 见习
1 参观医院 2 2
2 铺床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 10 8 2
3 轮椅、平车运送技术 2 1 1
4 安置各种卧位 1 0.5 0.5
5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1 0.5 0.5
6 保护具的使用技术 1 0.5 0.5
7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10 9 1
8 隔离技术基本操作 6 5 1
9 口腔护理 5 4 0.5 0.5
10 床上洗发 1 1
11 床上擦浴 6 5 1
12 预防压疮 5 4 0.5 0.5
13 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法 3 2 1
14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7 6 1
15 体温单的绘制与填写 3 2 1 2 / 12
序号 项目名称 课时 操作 示教 电教 见习
16 鼻饲法 8 7 0.5 0.5
17 导尿术(男、女病人导尿术、导尿管留置法) 10 7.5 2 0.5
18 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术、保留灌肠术、肛管排气法) 5 3 1.5 0.5 19 口服给药技术 1 1 20 吸入给药技术 1 1 21 药物抽吸法 4 3 1
22 各种注射术(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术) 9 7 1 1 23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8 6 1 1 24 静脉输液技术 11 9 1 1 25 静脉输血技术 3 2 0.5 0.5 26 冷热疗技术 8 6 2 27 各种标本采集技术 4 2 2 28 洗胃法 2 1 1 29 吸痰法 4 3 1 30 氧气吸入法 8 7 1 31 尸体护理技术 2 1 1 32 护理相关文件的书写方法 4 3 1 合计 155 114 32 7 2
实验一 参观医院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参观医院,熟悉医院的组织结构、布局等,对门诊部、住院部的护理工作有 初步的认识。 2、培养护士生懂得关心患者痛苦,有同情心、工作责任心等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实验内容(项目) 参观医院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二 铺床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铺备用床的用物准备、操作方法。 2、熟练掌握铺暂空床的用物准备、操作方法。 3 / 12
3、熟练掌握铺麻醉床的用物准备、操作方法。 4、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动作轻稳,符合节力。 二、实验内容(项目) (一)铺备用床:移桌椅、翻床垫、扫床→铺大单(斜角法)→套被套(卷筒式、“S”形式)→套枕套→放回桌椅 (二)铺暂空床 (三)铺麻醉床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床、床单、被套、毛毯或棉胎、枕套、枕心、床扫、床扫套。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每生独立进行该操作考核,老师现场给予评分。 2、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三 轮椅、平车运送技术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轮椅、平车运送病人的技术。 2、具有认真的态度,动作轻稳,保证病人安全。 二、实验内容(项目) (一)轮椅运送法 (二)平车运送法:1、挪动法 2、单人搬运法 3、二人或三人搬运法 4、四人搬运法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轮椅、平车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四 安置各种卧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安置临床常用的各种卧位。 2、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实验内容(项目) 安置各种卧位:1、仰卧位 2、侧卧位 3、俯卧位 4、半坐卧位 5、端坐位 6、头低足高位 7、头高足低位 8、膝胸位 9、截石位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床、患者(护理模型人或学生充当)、枕头3个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五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4 / 12
2、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时动作轻稳,避免拖拉推,保证病人安全。 二、实验内容(项目) 包括协助病人翻身侧卧和移上床头法,分别有“一人法”和“二人法”。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床、患者(护理模型人或学生充当)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六 保护具的使用技术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保护具的使用技术。 2、要顾及患者自尊及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 二、实验内容(项目) 1、床档 2、约束带(宽绷带约束、肩部约束带、膝部约束带) 3、支被架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患者(由学生充当)、床档、约束带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七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2、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加强无菌观念。 二、实验内容(项目)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2、无菌容器使用法 3、取用无菌溶液法 4、无菌包使用法 5、铺无菌盘法 6、戴无菌手套法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无菌持物钳(卵圆钳、镊子)、无菌包(治疗巾)、无菌溶液、无菌容器(内含纱块、棉球、治疗碗)、治疗盘、手套、棉签、消毒液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每生独立进行该操作考核,老师现场给予评分。 2、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八 隔离技术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隔离技术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加强隔离观念。 二、实验内容(项目) 隔离技术基本操作:备物→ 洗手、戴口罩、卷袖过肘→ 穿隔离衣→ 脱隔离衣(松腰带、解袖口)→ 刷手及消毒→脱隔离衣、衣服挂衣钩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5 / 12
隔离衣、洗手盘(内剩消毒液)、刷子、毛巾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每生独立进行该操作考核,老师现场给予评分。 2、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九 口腔护理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熟练掌握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掌握为昏迷病人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2、动作轻稳,保证病人安全。 二、实验内容(项目) 口腔护理:评估病人→备物→核对、解释→安置体位、铺治疗巾、置弯盘→湿润口唇、观察口腔→取义齿→漱口→擦洗口腔→漱口、涂药→整理、记录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护理模型人、口腔模型、蘸有漱口液棉球、镊子、止血钳、治疗巾、治疗盆、弯盘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每生独立进行该操作考核,老师现场给予评分。 2、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十 床上洗发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床上洗发的方法。 2、动作轻稳,注意观察病人反应,防止水流入耳、眼及弄湿衣被,防止病人着凉等。 二、实验内容(项目) 床上洗发:核对、解释、环境准备→安置体位→洗法→擦干、梳理头发→整理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病人(学生充当)、梳子、治疗车、洗头托、热水、洗发液、毛巾、水桶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十一 床上擦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床上擦浴的方法。 2、动作轻稳,能顾及患者自尊,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防止着凉等。 二、实验内容(项目) 床上擦浴:核对解释→环境准备→调节水温→洗脸部、颈部→脱上衣→擦洗上肢、泡手、胸腹部、背部→穿上衣→脱裤子、擦洗会阴部→擦洗下肢、泡足→穿裤子→整理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护理模型人、浴皂、大毛巾、小毛巾、清洁衣裤、热水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该操作采用抽考形式随机抽取若干个学生进行考核,老师现场给予评分并点评。 6 / 12
2、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十二 预防压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 2、动作轻稳,能顾及患者自尊,注意观察病情,防止患者着凉等。 3、培养学生敬业精神。 二、实验内容(项目) 预防压疮:评估、备物、核对、解释→环境准备→翻身及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清洁背部→按摩背部及其它骨骼窿突处→整理、记录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患者(护理模型人或学生充当)、50%乙醇、热水、大毛巾、海绵垫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每生独立进行该操作考核,老师现场给予评分。 2、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十三 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法。 2、注意观察病情,动作轻稳,防止患者着凉及坠床等。 二、实验内容(项目) 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法(病人可翻身侧卧):核对、解释→移开桌椅→铺中单、大单→更换被套→更换枕套→整理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患者(护理模型人或学生充当)、床、床扫、床单、被套、枕套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五、说明 实验十四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2、具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实验内容(项目) (一)测量体温的方法 (二)测量脉搏的方法 (三)测量呼吸的方法 (四)测量血压的方法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患者(学生充当)、治疗盆、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时钟、弯盘等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每生独立进行该操作考核,老师现场给予评分。 2、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