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5.77 MB
- 文档页数:35
2018 年高考语文全国III 卷作文简析一、原题回放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r 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 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二、命题透析(一)从形式上看, 2018 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继续采用材料作文题,选取了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幅标语为作文材料,并要求围绕这三幅标语作文,则这三幅标语具有以下特点:1.通俗易懂,接地气,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2.简短、充满思维张力,便于优秀学生的理性思辨思维的发挥;3.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
根据写作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那意味着最好综合三者材料来立意;另外要求明确文体特征:无论是议论还是记叙,都必须写什么像什么。
写作指向任务明确,其实质就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
材料内容引导考生把自我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深入思考:作为一名时代青年,该如何看待这三个阶段的口号,这三个阶段的口号的异同、关联是什么等等。
三、作文审题(一)“分而治之”,理解核心(二)求同存异,整体把握三个标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特色,根据作文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作,可见只围绕一条标语或两条标语来写作,不是命题者的意图,因为三个标语既然摆放在一起构成一个材料,应有其内在的关联,那么,如何才能分析出三个标语的内在关联呢?我们可以运用以果溯因的审题方法,具体操作应该是问“为什么在1981 年的深圳,它的标语要强调‘时间与效率’”;“为什么 2005 年浙江的时评语要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为什么 2017 年雄安的标语要强调‘继承(传承)与发展(创新)’”;这样的追问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把握这三个标语的内在联系:从过分追求效益到关注环境生态再到“我们”的使命与责任――继承与发展。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材料作文(适用考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对战机防护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二战”期间。
为了加强时战机的防护。
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要点这是一道思辩类新材料作文题,试题材料中往往提供或蕴含着两个或多个观点,考生可以只选取任一观点立意,也可以“兼顾多者,辩证分析”。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概括分析材料,确立写作角度的能力;一是行文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考生对材料所提供信息的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的认识深度和联系水平。
本题材料选取的是一则二战中的真实故事。
材料中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考生写作本题,可以采取“关键词提取”的方法分析材料,具体如下:目的:加强对战机的防护样本:作战后幸存的战机聚焦:弹痕的分布观点双方:(英美军方)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依据)数据显示,这是弹痕集中的部位(统计学家沃德)哪里弹痕少就加强哪里(依据)弹痕少的部位一旦遭受重创,战机便很难返航,而这部分数据缺失了结果:沃德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聚焦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与“打破常规”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敢于“力排众议”、坚持己见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进而可以具体立意如下:“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不能被惯性思维、经验主义禁锢。
看得见的返航飞机的数据与被忽略的未能返航的飞机数据——应全面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力排众议”——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附和众议,不人云亦云,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2018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深度解析一、时代背景2018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考查了“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主题围绕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呼吁人们要紧跟时代脉搏,积极适应变革,把握机遇。
二、命题意图该命题意在引导考生从时代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通过敏锐的观察、科学的思考和创新的思维,提供深刻的思考和建议,展现出未来之路的方向和前景。
三、文体特点该作文的文体属于议论文,旨在通过对当下时代大趋势和发展方向的深度理解、分析和预测,提出对当今社会发展方向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为时代发展提供智慧和参考。
四、内容结构1. 时代发展的背景和趋势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型科技带来的改变,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化。
而随着这些重要科技的变革和升级,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2. 时代环境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尽管新的科技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比如,新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让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新的工作方式;还有,衣食住行、文娱休闲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需要我们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3. 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在面对时代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保持敏感度,善于发掘、学习和利用新技术和新思维来适应并更新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还应该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来突破和超越传统模式和方法,从而实现自己和企业等的可持续发展。
4. 时代的未来展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迎来更加高精尖的科技、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等,同时也将开启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包容、追求卓越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面对时代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
五、总结“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命题,也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只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真正把握住机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作文深度解析作文不避热点,体现家国责任2018年的高考作文以年表的形式展开“世纪宝宝”从2000年的出生,到现今2018年成年的时代变迁,还展望了未来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愿景。
材料年表呈现多样素材,有汶川地震的苦难,也有北京奥运的体育盛事;有太空授课的新奇震撼,也有乡村的“村村通”与“精准扶贫”;有巨大规模的网民,领先全球的互联网……导语提示明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机遇、使命和挑战,“世纪宝宝”与新中国一共成长,体现出“世纪宝宝”的“见证者”身份,见证的是上一代人的奋斗拼搏的成果,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中国崛起的历程;“世纪宝宝”由即将成年,转变为“建设者”,和中国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继承上一代人的使命,承担家国责任,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2035年已处于中青年的“世纪宝宝”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此时的建设者要将新的使命与挑战交给即将成年的一代人。
这种代际性,展现了每一代人面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要承担的使命、责任与挑战。
启发“世纪宝宝”强化自身的代际身份感,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并给予明确的任务:展开联想与思考,将文章装进“时间瓶”的留给那一代人开启和阅读。
任务形式上与2017年的帮助外国人读懂中国大体相似。
无论是“精准扶贫”“互联网”还是“中国梦”都是备考的热点,这次高考不避热点,强调即将呈现的新一代人将要承担的家国责任,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崛起、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与时代品格、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联系,增强自身与同代人的获得感、荣誉感、责任感。
作文写作材料紧贴考生成长历程的多个方面,写作空间广泛,学生也有话可说,在感触与思考中可以从代际身份变化入手,从见证者到即将成为的建设者,再到想象对下一代人即将成长的建设者的展望与嘱托,呈现家国责任的肩负与使命的延续传承。
2018年高考语文8套试题作文解析(附优秀例文)一、(2018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RR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RR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RR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该作文命题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去年高考刚结束,本人就大言不惭地预测,认为2018年的命题不走回头路,但一定更加接地气,中国元素仍将活跃在高考的考场上。
今年的作文同样是体现了古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行文准则,列举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村村通”、“精准扶贫”、“小康社会”等中国元素,时代感强,社会意义丰富,关注现实国情与政策发展。
此外,选材的针对性(固定的阅读对象)和开放性(可以选择的素材众多),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分度,考生平时对社会生活关注程度的高低,思辨能力的差异,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这些都是可以将学生的作文等级分出来的。
(二)关注语文核心素养,巧妙传递价值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明确了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考的考试内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今年的高考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更注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体现的正是一种民族自信、文化自豪;“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体现的是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公路村村通”、“精准扶贫”、“小康社会”等这些元素无不在巧妙地传递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也是和大纲中提出的“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不谋而合。
2018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及赏析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有哪些,是怎么赏析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致母亲的一封信亲爱的母亲:您好!先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名言:“人能够登上荣誉的高峰,却不能长久地居住在那里。
”我明白您对我的殷切期望,希望我永远都是最优秀的孩子,您的望子成龙我能理解,世界上有哪个母亲不想自己的孩子好?但今天我想跟您说,请原谅我不能一直优秀,请原谅我不能一直都做得最好。
我记得小时候,您一直拿我跟别人比,我记得我的表弟,有时候他来我家吃饭,您就会说:“看谁吃的最快。
”每次看我快速的吃完,您都会满意地点点。
我记得我去学钢琴,你会坐着听我弹,听我练,直到每一个音符都弹得流畅,您才会微笑地放我离开,我去考级,虽说也并不真的痛恨钢琴,但我对考级的厌恶有一半都来自您过高的期望。
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其他孩子,当班上一个成绩一般的同学拿到成绩单后就能开心地回家,因为他有了一点进步。
而我心理却是忐忑的,我因为您要求每次考试都要95分以上,所以我才惧怕,即使我的成绩在班上很好。
母亲,我希望您也能理解体谅我,压力有时是动力,但更多时候,压力就像一个鸡蛋,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从外面打破的就只有灭亡。
我希望您能尊重我内心的最真实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强加压力给我,我的成长并不是您个人的意志就能决定的,就好像思想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应像儿童的样子。
”有时候我也会想到新闻里报道的“虎妈”、“狼爸”,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在这个到处是竞争的年代希望能“与众不同”,但我觉得他们的孩子并不真的快乐。
同为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小小年纪便已出书,但她并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她真的热爱写作,到如今已是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青年作家之一。
母亲,我知道您一直很爱我,您外表严厉只是想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也许您可以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引导我,鼓励我,我更愿意看到一个温柔的母亲。
2018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导读:本文2018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全国I 卷材料作文:时光瓶2035…分析:这道题瞄准今年考生的特点,聚焦这代人“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整体特征,仿年表形式选编材料、创编引导语,通过任务设定,让生于新千年和新时代开启之年的两代青年在18岁成人之际进行跨时空“对话”,从而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和想象力,引导考生强化代际身份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
全国II 卷“幸存者偏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道题取材于“二战”期间的真实事件。
材料明白晓畅、饶有趣味,又耐人寻思;事理逻辑严密,又有“留白”;含意明确,又有开放性,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深化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阐述。
本题强化了对考生信息加工、逻辑推理和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的考查,素质教育导向显著,也拓展了命题的选择空间,更好地引领教学与备考。
全国III 卷材料作文:围绕标语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这道题精选三条标语口号创编为一则材料,既借重标语口号言简意赅、反映时代的特点,为四十年改革开放书写了*迭起的发展三部曲,又发挥标语口号自身的思想力量和彼此间的思维张力,启发并鼓励考生从所知所闻、所感所想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理性思辨、感性叙说、畅所欲言,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分析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
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投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 “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圈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条作,不得抄表,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作文“我和2035有个约定”则被网友认为“过于政治性”,看到江苏卷作文“解读语言传递”的网友的看法是,“看不懂”、“让人摸不到头脑”。
一、此作文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贴时代:在试题中暗含热点时事。
试题材料“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
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与民族、与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2.紧贴高考根本任务。
生活写真“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叶圣陶这句话主要讲的是,作文要用朴实本分的情感打动读者的写法,就是生活写真法。
这里的“写真”包括三个方面。
①写自己的情感故事。
选取自己生活中最具心灵冲击力、情感震撼力的故事,着眼于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
②写亲历的情感故事。
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情感故事,如表现亲情、友情、师生情等。
③写熟悉的情感故事。
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或表达人物情感,或抒写对真情的呼唤、赞颂等。
老王蹲在墙角,两手对插在袖筒,终于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这一场景符合传统老农形象。
)小区近来又开始搞绿化,就在老王所住的公寓后,轰隆隆的机子整天响个不停。
这咬一口,那儿又吐出来,一排常青植物规矩地躺在路边。
(形象地再现挖掘机的工作场景。
)老王进城一年多了,还是不能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
看到这些小树,他总忍不住怀念老家那片地。
“噫,种两垄豆角哪!这么好的地!”他望着花坛,叹了口气。
老王从前可是个种田好手,手上老茧至今又厚又硬。
(细节真实)前年拆迁,老王无奈地住进高楼,地耙、平车、铁锨都没地儿放,只好当破烂扔了,只一把锄头实在舍不得,便留在了墙根。
(小作者列举农村生活中的几个常见农具,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离开了土地的老王像塌陷的土坑,只有被寂寞逼疯的草在向上生长。
(此句写出家园、田园、人心的荒芜。
)那块地,他回去看过几次。
晒豆腐干似的被晾在那儿,没有动静。
他觉得心疼,那份烦忧藤条般缠捆了笑容。
老王是个粗人,提炼不出“家园荒芜”这样的概念,他只是担忧。
像担忧秋日里留在地里没收的一亩庄稼,担忧扔在墙角的一包麸皮,或者一只秃了尾巴的老黄狗。
(写出老王对家园的牵挂,每一样都很真实。
)他抛弃了它们,他被逼无奈。
始终是放不下的,生活可以一夕之间改头换面,而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爱哪能说断就断?忧与爱像利箭刺入皮肤,因为深,所以痛。
老王渴望重回故土,哪怕再扛一扛锄头。
然而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失了根的农民,他能如何反抗?唯一可以慰抚自己的:还好,还有一把锄头。
2018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解析及写作示例试题分析2018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写作内容的延续与创新2017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是给出了关于当下中国的12个关键词,而2018年则是给出了7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事。
从延续性来看,仍然是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
引导学生走出书斋,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中,要求考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
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差异,2017年的题目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发生的变化,如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
而2018年的题目却是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17年以后,这样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十几年后的情况。
二、写作语境的延续与创新交际语境最近几年备受命题人的青睐,这既可以避免以往那种“无病呻吟”式的滥抒情,又可以避免“空发议论”式的说假话,当然主要是防止宿构。
可以说,2018年的作文题目很好地延续了从2015年开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思路,并且有所突破。
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2015年全国一卷出现了给事件中的任一方写一封信,使得当年的考生着实不适应,许多老师在2016年的备考中着重复习书信,结果2016年考出了《赏与罚》的漫画,又使得一部分考生措手不及,就在大家都觉得高考作文命题又回到材料作文的老路时,2017年却出现了非常明确的交际语境的写作要求,“给外国青年介绍你所认识的中国”,不仅给出了交流对象,连交流内容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因此在2018年高考前,我一再告诉学生,今年的高考作文应该还是会在交际语境上做要求(请看6月4日我的公众号,有比较详细的对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分析)。
分析今天的题目,我们不难发现“给2035年时18岁的人读”,这就明确地指出了作文的写作对象。
创新部分,2017年是要求写给外国青年;2018年是要求写给17年后新一代青年。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二卷作文分析全国Ⅱ卷(原材料)(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海南、西藏)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
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这个材料作文具体事情是关于战机话题的两种说法,但文章如果就事论事显然不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材料是表象,应当上升到理性思考角度,由此具体事情推出对众多问题的思考,这也是今年考纲要求考查考生逻辑思辨能力,材料可以提炼出两处关键:弹痕多与弹痕少的思考(往往这部分数据会被忽略)。
但这只是数量的区别,并不是问题的本质,材料并不是在区别数量多少,而是由多少进一步上升为由被忽略来辨别出假象与真相,例如当下高速发展社会人们因忙碌而忽略的亲情友情,恰恰是作为人最关键的道德存在。
例如学生往往忽略的是对易得分和易失分题目的强化,却总是流于传统的整套试卷的练习。
数量多与少不能够成为关键性因素。
关键在于其危害性,讲的就是主要矛盾,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否由表及里,这是在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对问题的思考角度。
因此由材料归纳提炼出以下对问题的思考,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可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从如下几个角度论述。
1、相信自我,自我认知,(从怀疑到相信个人认知的转变与提升)2、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3、不被假象迷惑,表面与内在4、看问题的角度,正反,多从反面想问题5、形势与内容的关系辩证论述6、论被忽略的重要性,这应当是当下社会思考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与当下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及美国的贸易战引发的思考,这则材料与美国贸易战引发的思考只是形式不同,但触发问题的思考角度确有共同。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含范文) 语文作文题目分为大作文,《深入灵魂的热爱》或《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二选一命题作文;微写作为首都不文明现象评论,请考生写出自己的看法。
微作文:北京人的不文明行为:1、京骂2、乱贴乱画3、抽烟,北京人对这三种行为的看法 上海高考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湖南卷高考作文题: 材料大意为: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
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
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
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
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天津作文题出炉:范儿 重庆卷高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下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考生按照这个材料进行发挥。
如果你是考生,你会怎么写? 安徽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蝴蝶翅膀原本没有颜色,太阳照射就会发出五颜六色”以此为材料作文! 你认为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最XX”? 亦可在评论框中为你支持的“最观点”点赞! 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
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 湖北高考作文题 【湖北高考作文题目出炉:喷泉与泉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喷泉与泉水。
要是你,会怎么写? 福建高考作文题出炉据@东南快报消息,从考生处获悉,作文题目以路为话题!第一句: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