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28.72 KB
- 文档页数:3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32卷第33期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顽固性疾病。
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慢性荨麻疹联合应用抗组胺药及其他抗炎性因子的药物可增强止痒效果。
而且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和互补作用,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又能抵消药物不良反应。
我科应用非索非那定片合用孟鲁斯特钠片治疗75例慢性荨麻疹,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18~60岁,平均40岁。
荨麻疹病史3个月~5年,平均2.5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即临床上原发性皮肤损害为风团,且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
具有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病程达数月或数年,部分患者皮损发作有一定时间规律等特点。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有口服抗组胺药用药史,但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在联合口服孟鲁斯特钠片10mg,1次/d,2周内65%患者无新发风团,1个月后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0%。
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75例,经治疗2~3个月,瘙痒症治疗显效60例(80%),不显效15例(20%),无效0例。
大部分患者用药2周后无新发风团。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出现腹部不适1例,倦睡1例,总不良发生率2.6%。
程度较轻,均可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
讨论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且病程超过6周者,多数患者病因不能确切其原因,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大。
目前治疗上使用抗组胺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抗组胺药物非索非那定片口服易吸收,且不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可显著减少人体结合膜上皮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基础表达,增强内皮/上皮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导致白细胞向炎性组织的趋化,同时减少成纤维细胞系释放白介素-6;其不良反应小,无心脏毒性,不经肝脏代谢,与其他抗组胺药物及非抗组胺药物联合应用安全性高;孟鲁斯特片为白三烯抗体拮抗剂,可有效预防和抑制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对多种变应原引起的速发相及迟发相炎性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
效观察
刘春梅;丁秋允;范如意;鲁楠;张红岩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1(006)003
【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7 mg, 隔天1次;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60 mg,2次/d,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7 mg, 隔天1次;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93%,比较对照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好,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刘春梅;丁秋允;范如意;鲁楠;张红岩
【作者单位】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J], 刘量
2.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J], 史瑞英;任永林
3.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谢明星;马秋华;许力华;解增强;王英;周赟
4.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J], 陈华;王建刚;孙旭刚;陈洵礼
5.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J], 闵红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 mg,2次/d,同时口服胸腺肽肠溶片20 mg,3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 mg,2次/d。
两组均治疗12周判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60%和6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浙江万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50)60 mg ,2次/d,同时口服胸腺肽肠溶片(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 3310)20 mg,3次/d;对照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 mg,2次/d。
两组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内容风团数目:无风团为0分,风团数为1~7个为1分;风团数8~14个为2分;风团数超过14个为3分。
风团大小:无风团为0分,直径2 cm为3分。
瘙痒程度:无瘙痒为0分,轻度瘙痒为1分,中度瘙痒,尚能忍受为2分,严重瘙痒,不能忍受为3分[2]。
1.4 疗效判定标准[3]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皮疹完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70;好转:积分下降指数≥30%;无效:积分下降指数< 30%,风团大小、数目、瘙痒程度无明显变化。
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所有患者于治疗8周末进行治疗后评分,并判断疗效。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采用χ2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0,P <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P < 0.05)。
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
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 mg,1次/d,同时胸腺五肽针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1次/d。
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后,随访观察12周,评定疗效并记录皮损变化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5.6%,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痊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5.6%。
两组短期症状控制效果都非常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痊愈患者复发情况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停药超过12周未复发(优等)病例52例(60.5%),对照组11例(13.6%);治疗组停药后4周以内复发(差等)病例9例(10.4%),对照组38例(4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研究结果显示远期疗效治疗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能有效减少治疗后复发率。
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明显,能有效控制风团和瘙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
标签: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胸腺五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CIU)是一种常见的变应性皮肤病,治疗困难,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目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其和自身免疫、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存在Th1/Th2的失衡[1]。
临床上多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近期疗效比较满意,但远期疗效仍然不够理想。
笔者应用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8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诊断标准[2]。
联合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何金锡;蔡志凌;黄文富【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09(15)6【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ide effect of mizolastine combined with tripterygium and ranitidine in treating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ndomly. The treatment group(A) were treated with mizolastine com-bined with tripterygium and ranitidine. The control group 1 (B)were treated with mizolastine combined with tripterygium. The control group 2(C) were treated with mizolastine.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4 weeks. Result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90.10%,80% and 72%, respectively.The cure rat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52.38%,36% and 32%,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 Conclusion Com-bining 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reating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雷公藤、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2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三组,治疗组(A组):服用皿治林、雷公藤多甙及雷尼替丁;对照组1(B组):服用皿治林及雷公藤多甙:对照组2(C组):服用咪唑斯汀.连服2周为1疗程,三组均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A、B、C组治愈率分别为52.38%、36%、32%;总有效率分别为90.10%、80%、72%;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总页数】3页(P76-77,83)【作者】何金锡;蔡志凌;黄文富【作者单位】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剂科;516001,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J], 李忻红;王惠国2.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J], 钟天荣;钟焕华;3.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J], 钟天荣;钟焕华4.氯雷他定与自血疗法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J], 李志坚5.依巴斯汀片递减疗法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J], 许晖;许明霞;胡月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72019.05药物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罗 明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省定西市 743000【摘 要】目的:研究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接诊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82例,按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以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再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然后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8.05%,显示观察组疗效较高;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较对照组低。
2组间以上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片;枸地氯雷他定片;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荨麻疹属于临床常见病,是一种发生于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症状为局限性的红斑或风团,大都伴有瘙痒。
当荨麻疹的病程超过6周时,即可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该病在发病机制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皮肤粘膜暂时性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发生局限性水肿[1]。
本病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措施较为复杂和困难。
枸地氯雷他定是临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通过研究发现该药单药治疗疗效欠佳,所以需要联合用药,相关报导认为可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实施治疗[2]。
本文旨在研究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2.4 猪苓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学者采用猪苓汤对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对于皮肾气虚型患者,加山药以及太子参;对于肝肾阴虚型患者,加黄芪和女贞子;对于阴阳两虚型患者,加生地以及附子;对于气阴两虚型患者,加五味子和麦冬;对于血压较高的患者,加夏枯草以及怀牛膝;对于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加菊花和枸杞;对于尿中蛋白阳性患者,加茅根以及芡实等药。
经过治疗之后,患者总有效率为85%,说明猪苓汤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作者:崔琳崔洁张华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治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防风通圣颗粒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以反复出现的风团和瘙痒为特征,病因不明,病程常常>6周。
海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80例,所有病例符合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即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几乎每天发作,持续>6周者。
患者就诊时有风团存在。
年龄16~54岁,平均32.5岁;病程6周~32年,平均9.6年。
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7~52岁,平均31.9岁;病程6周~12年,平均10.2年。
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5~57岁,平均32.2岁;病程6周~11年,平均9.6年。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按照《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中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①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发作>6周;②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③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边界清楚;时起时落,发无定处,伴有剧烈瘙痒,皮损消退后可不留痕迹;单个皮损持续时间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药物者;②对左西替利嗪药物过敏的患者;③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评价叶振杰【摘要】目的:对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评价组,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治疗,评价组给予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个疗程后,评价组患者的有效率远在对照组之上,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距,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7(030)005【总页数】3页(P1057-1059)【关键词】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片;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作者】叶振杰【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福建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皮肤科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4慢性荨麻疹属于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疾病之一,同时也属于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行列,具有反复发作和病程迁延的特征。
慢性荨麻疹通常以特发性或者自身免疫性为主,其发病原因存在多样化和复杂化,有75%左右的患者无明确病因,有33%左右的患者血清中存在IgG型自身抗体(主要包括IgG1和IgG3)。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皮疹、风团、抓痕、糜烂、血管神经性肿胀、角质增生以及皮肤划痕症等,患者自觉部分皮肤出现瘙痒感和马刺感;以上临床症状可在1-2小时或者几小时内发生,且在1-2小时内自行消失。
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虽选择较多,但临床疗效却表现得层次不齐,到目前为止仍未发现特效治疗手段[1]。
为此,我院对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评价,详细情况如下。
在我院近几年收录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中随机抽取220例设为本次评价对象,将患者按照给予药物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评价组,每组110例。
依巴斯汀片递减疗法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依巴斯汀片递减疗法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合格纳入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依巴斯汀片递减疗法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
比较两组用药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88.00%,对照组有效率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以治疗组下降显著,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依巴斯汀递减疗法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较佳,优于单用依巴斯汀递减疗法治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标签: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依巴斯汀片;润燥止痒胶囊;递减疗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皮肤病医院,经确诊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33.9±16.6)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病程(1.23±0.41)年;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33.1±16.3)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病程(1.20±0.43)年。
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商品名:思金,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依巴斯汀10mg口服,第1w时2次/d,间隔时间﹥8h;第2w时1次/d;第3w每隔1d口服1次;第4w每隔2d口服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粒/次,3次/d;两组均用药1个月。
康体多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康体多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方法: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康体多注射液40ml静滴,1次/日,同时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1次/日,多虑平25mg口服,3次/日,外用炉甘石洗剂1天数次外擦,10天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每10天随诊1次,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以便观察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
两组有效率比较,X2=12.1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结论:康体多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康体多多虑平西替利嗪片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病情迁延难愈,致患者焦虑不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2010年9月~2011年9月应用康体多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将7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18~59岁,病程>6周;对照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18~60岁,病程>6周。
以上患者治疗前1个月未应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1周内未应用抗组胺及皮质类固醇制剂,无肝、肾、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无青光眼、癫痫病患者,无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患者,无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的患者。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均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康体多注射液40ml 静滴(1次/日),同时口服西替利嗪10mg,1次/日、多虑平25mg口服,3次/日,外用炉甘石洗剂1天数次外擦,10天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每10天随诊1次,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以便观察复发情况。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相关药物。
对照组除未静滴康体多外,其余用药与治疗组相同。
观察方法与疗效判断标准:门诊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天患者瘙痒、风团数量和大小,并进行治疗前后评分,以评价疗效。
按临床症状分:①痊愈:无瘙痒,无风团,临床症状下降≥90%;②显效:轻度瘙痒,风团直径≤0.5cm,数目1~6个,临床症状下降≥60%;③有效:中度瘙痒,风团直径0.5~2.0cm,数目7~12个,临床症状下降≥20%;④无效:重度瘙痒,风团直径≥2.0cm,数目超过12个,临床症状下降<20%。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马丹【期刊名称】《医药前沿》【年(卷),期】2022(12)13【摘要】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武汉市江夏区皮肤病防治所收治的7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按照患者挂号顺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
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浆组胺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进行血浆组胺水平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浆组胺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1.24±1.24)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7.34±2.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浆组胺水平,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总页数】3页(P42-44)【作者】马丹【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皮肤病防治所皮肤与性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4【相关文献】1.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2.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3.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4.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5.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目的研究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20例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而治疗组应用消风散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消风散;地氯雷他定;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变态反应科的常见病,主要以出现反复发作的皮肤红斑,风团,伴以瘙痒为临床表现,病程大多较长[1]。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临床诊断比较明确,治疗方面目前只能对症治疗,如疗效不佳易出现反复。
有研究指出[2],该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发生损害或者本身的缺陷有关,临床上传统使用地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
近年来我科在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中取得一定成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科的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
所有患儿根据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病程均超过2个月,患儿皮肤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风团。
本次入选病例已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心血管、代谢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患儿。
其中对照组年龄1~14岁,平均(7.6±3.5)岁,病程2~24个月,平均(13.2±5.2)个月。
治疗组年龄2~15岁,平均(8.3±2.9)岁;病程3~20个月,平均(13.3±5.7)个月。
两组患儿在年龄与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将120例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而治疗组联合应用消风散与地氯雷他定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一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记录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
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
床疗效观察
王敏
【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
【年(卷),期】2013(22)20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机理,为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和对照组(抗组胺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7% vs 78.2%),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荨麻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可对患者机体致敏原的耐受性进行较好的调节,降低患者机体对致敏原的敏感性,缓解患者的主客观症状.
【总页数】3页(P2031-2033)
【作者】王敏
【作者单位】大冶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湖北大冶 4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4
【相关文献】
1.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J], 黄翠评
2.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闫倩;刘晓燕;李东民
3.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J], 王楠
4.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脱敏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珉名;董玲;邬英
5.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地恒赛片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欧趣娴;沈永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