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复习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42.25 KB
- 文档页数:2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数与计算1. 认识整数- 理解整数的概念,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掌握整数的比较大小,了解相应的符号表示(>、<、=)。
- 学习整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四则运算- 学习并掌握一位数与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 学习并掌握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乘法,了解乘法的基本规则和乘法表。
- 学习并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理解余数的概念。
3.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分数的含义,包括分子和分母。
- 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 理解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学习分数的比较大小。
二、量与计量1. 长度单位- 学习长度单位,包括米、厘米、毫米等。
- 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了解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 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面积单位- 了解面积的概念,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
- 掌握常见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 学习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体积与容积单位- 学习体积与容积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区别。
- 掌握常见的体积与容积单位,如立方米、升、毫升等。
- 学习体积与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学习平面图形的性质,包括边数、角数等。
- 掌握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
2. 立体图形- 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 学习立体图形的性质,包括面数、顶点数等。
- 掌握计算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四、应用题1. 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 学习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
2. 数据处理- 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
- 学习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 通过数据分析,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
五、数学思维与方法1. 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复习一、生字词。
编织闪耀制造智慧浸透波涛朝霞崇高祝愿塑造但愿品尝观赏屈指可数形影不离阴晴圆缺十全十美心绪不宁古今中外情不自禁地北天南健壮成长秋月青螺湖光白银明媚珍藏烦闷照耀井井有条酿造梳子羊肠小路缺少梳理想念辛苦悲欢离合柔韧皓月当空时隐时现二、同音字。
1、脑海恼火烦闷2、隐藏引路饮酒3、屈服曲线区别4、塑造宿舍素材5、顽皮游玩完成6、仪式移动阿姨三、组词。
霞〔云霞〕浸〔浸透〕烦〔烦闷〕评〔批判〕涌〔波涛汹涌〕偏〔偏心〕袍〔紫袍〕桂〔桂花〕假〔请假〕侵〔侵略〕项〔工程〕坪〔草坪〕通〔通过〕编〔编织〕泡〔水泡〕洼〔洼地〕勇〔勇敢〕遍〔遍地〕抱〔拥抱〕娃〔娃娃〕累〔积存〕磨〔折磨〕眉〔眉毛〕君〔君子〕垠〔一望无垠〕镜〔镜子〕末〔期末〕渝〔渝州〕螺〔田螺〕麻〔芝麻〕媚〔明媚〕群〔群众〕银〔银河〕境〔边境〕未〔未来〕愉〔愉快〕四、词语搭配。
崇高的事业飞速地前进铺设大道明亮的阳光金灿灿的向日蔡制造财富一片黄叶远大的理想幸福地开放塑造人才发亮的汗珠沉甸甸的稻穗儿创设情境一股香气健壮的新苗衷心地祝愿涌起波涛柔韧的梳子古今中外的名著创办学校一群牛羊美好的感情热烈地祝福思念过去成熟的庄稼弯曲的羊肠道观赏明月一曲酒歌美妙的音乐美好地祝福留作纪念宝贵的杯子漂亮的野菊花举着红樱一把梳子漂亮的花朵加倍地珍惜珍藏礼物忘掉烦闷红通通的高粱思念父亲一朵菊花浸透心血编织丝线酿造美酒珍藏记忆悄悄地编织观赏舞蹈一件红袄架起金桥五、照样子写词。
1.ABCC式:白发苍苍凉风习习笑语盈盈生机勃勃书声琅琅喜气洋洋小心翼翼2.四字并列: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笔墨纸砚衣食住行亭台楼阁3.赞美老师的成语: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夜以继日谆谆教导孜孜不倦4.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天高云淡瓜果飘香5。
带有“人〞字的成语:一鸣惊人后继有人聪慧过人百年树人6。
形容关系好、情意深的词语:亲热无间情深义重手足情深形影不离7。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数的世界(1)求总数中含有几个每份的量,如求180里有几个30,用180÷30(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求160是40的几倍,用160÷40(3)求将总数平均分成几份,如求把2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用240÷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计算方法:步骤:①判断商是几位数的要领: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写在哪一位上。
如:234÷21看234的前两位是23 比除数21大,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3上面,商是两位数。
204÷21看204的前两位是20 比除数21小,所以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4上面,商是一位数。
②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A、从最高位除起;B、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C、余数比除数小注意: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③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1)当除数的个位小于5时,可用“四舍”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且比它小的整十数来试商。
把除数看小了,可能会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
即:除数看小→初商偏大→调小再试(2)除数的个位大于或等于5时,可用“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且比它大的整十数来试商。
把除数看大了,可能会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
即:除数看大→初商偏小→调大再试576÷18=32(2)竖式中的0的特殊位置(3)简便计算4.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补充:当有余数时,余数也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易错点:“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和商是反向变化的,其余都是同向变化的”即: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以或乘几。
5.应用1.几个数量关系式①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速度单位:千米/时、米/时、千米/分、米/分、千米/秒、米/秒)②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③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④1份的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1份的数总数÷1份的数=份数运算顺序: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乘除后加减;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除法:(1) 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2)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3)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角:(1) 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端点数量,可否测量长度等。
(2)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围。
(4) 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180°(5) 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3点和9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6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平角)。
6:30是(锐角)3:30是(锐角、75°) 9:30是(钝角、105°) 4:00是(钝角、120°) 3、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然后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时候,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四、平行与相交(1) 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 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升和毫升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ml)”表示。
3、1升=1000毫升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五入法试商,由于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偏小,要调大。
四舍法试商,由于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偏大,要调小。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或者等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肯定是一位数。
5、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乘积。
6、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7、在除法中,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
在除法中,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8、低级单位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前的数。
例如:180分=()时因为1时=60分,进率是60,180÷60=3所以180分=3时。
高级单位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前的数例如:9升=()毫升因为1升=1000毫升,进率是1000,9×1000=9000所以9升=9000毫升。
9、常用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10、图形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观察物体时,无论从哪一面观察,都要正对着那一面进行观察,使自己只能看到这一面,而不能同时看到两个面。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个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单元:《升和毫升》1.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升和毫升。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3.1升水正好可以装满棱(leng)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也相当于是2瓶500ml毫升的矿泉水。
4.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做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1毫升水大约只有十几滴。
5.(1)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80升;(2)一瓶酱油大约有400毫升;(3)一锅水大约有5升;(4)一汤勺水大约有10毫升;6.1升=1000毫升。
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60÷20=3。
(可以想20×3=60,所以60÷20=3;也可以想6÷2=3,所以60÷20=3)2.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时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时,商的最高位要写在十位上。
试商时:350里最多有()个40;542里最多有()个80。
3.180分=()时;(180÷60=3)540秒=()分;(540÷60=9)4.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1)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除以后两数之积。
(270÷6÷5=270÷(6×5)=270÷30=9)(2)从一个数里除以两数之积就等于从这个数里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210÷35=210÷(7×5)=210÷7÷5=6)(3)典型练习1: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放了224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第一种思路:①先算一个书架放多少本:224÷2=112(本);②再算每层有多少本:112÷4=28(本)。
第二种思路:①先算一共有几层:4×2=8(层);②再算每层有多少本:224÷8=28(本)。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期末总复习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动物脊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3.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朱鹮、宽尾蝴蝶)等。
4.鱼类的共同点是(用鳃呼吸、用鳍运动、生活在水里、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
5.鱼用(鳃)呼吸。
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6.(鳍)是鱼类用来游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鱼游动时,它的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
(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尾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
7.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8.鸟类的羽毛主要分为(正羽、绒羽)等类型。
正羽拥有(中空、防水)等特点,有助于鸟的飞行;绒羽具有(细小而柔软)等特点,有助于鸟的保暖。
9.鸟类的喙、足形态各异,这都跟它们的(食性、生活环境)相适应。
10.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毛、恒温、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11.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相同。
2.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4.把物体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按运动轨迹把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主要有(移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一、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1、认识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就是它的容量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升或毫升。
2、认识容量单位“升”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常用符号“L”表示。
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 1 升计量固体体积不能用升作单位3、感知对1升的认识1 升水大约能倒满4 个纸杯,3升水能倒满4 个大碗,1个大碗大约能装3/4升水1 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 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
【认识毫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常用符号“mL”表示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 1 毫升1 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2、升与毫升的进率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 升=1000 毫升3、升与毫升的换算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与其他单位的换算方法一样,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 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 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 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 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 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 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 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 毫升,一锅水有5 升,一汤勺水有10 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 ---- 5000 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 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苏教版四上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妈妈的眼睛- 识字课文:《妈妈的眼睛》- 研究内容:- 研究拼音字母b、p、m- 认读生字词:妈妈、眼睛、白、黑、看- 研究朗读、书写和组词- 研究重点:了解母亲的眼睛是如何帮助我们看到事物的,并学会正确书写和朗读相关汉字。
第二单元:小水滴和雨滴- 识字课文:《小水滴和雨滴》- 研究内容:- 研究拼音字母s、h、d- 认读生字词:水、小、雨、云、一、个- 研究朗读、书写和组词- 研究重点:认识水滴和雨滴的由来,研究正确朗读、书写和组词,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
第三单元:小蚂蚁过河- 识字课文:《小蚂蚁过河》- 研究内容:- 研究拼音字母z、c、k- 认读生字词:过、桥、蚂蚁、了、河- 研究朗读、书写和组词- 研究重点:了解蚂蚁如何团结合作,研究正确朗读、书写和组词,培养动手能力。
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赞歌- 识字课文:《大自然的赞歌》- 研究内容:- 研究拼音字母w、y、q- 认读生字词:天、大、自然、真美、太阳- 研究朗读、书写和组词- 研究重点:感受大自然的美,研究正确朗读、书写和组词,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五单元:我的童年- 识字课文:《我的童年》- 研究内容:- 研究拼音字母x、r、l- 认读生字词:我的、童年、快乐、儿时、时光- 研究朗读、书写和组词- 研究重点:回忆童年的快乐往事,研究正确朗读、书写和组词,培养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第六单元:小动物的家- 识字课文:《小动物的家》- 研究内容:- 研究拼音字母j、q、x- 认读生字词:小动物、家、喜欢、友好、一起- 研究朗读、书写和组词- 研究重点:了解小动物的家和它们的生活性,研究正确朗读、书写和组词,提高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第七单元:小鸟快飞- 识字课文:《小鸟快飞》- 研究内容:- 研究拼音字母k、g- 认读生字词:小鸟、快飞、小狗、老鸟、鱼- 研究朗读、书写和组词- 研究重点:了解小鸟的飞行和它们的特点,研究正确朗读、书写和组词,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单元1给动物分类1、根据动物的某些特征,如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点、有无脊椎等,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归为一类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分类。
2、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可以把动物分为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
3、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椎,将它们分为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像蚊虫、蜗牛、水母、河蚌、蚯蚓等是无脊椎动物,像青蛙、猴、鲨鱼、鸟等是脊椎动物。
4、脊椎是人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撑,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5、我们用建模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脊椎,脊椎的结构是一节一节的,脊椎的形状是弯曲的。
6、高等动物身体坚挺有型,是由于脊椎具有支撑身体的作用。
7、脊椎是由一节一节的骨头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脊椎弯曲。
脊椎可以支撑身体、保护内脏、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8、我国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东北虎、朱鹮、鹦鹉螺、宽尾凤蝶等。
2鱼类1、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类的共同点: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有鳞、有鳃、有鳍、嘴总是不停地开合、眼睛长在头部两侧、生活在水中等。
3、鱼鳃和鱼鳍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3、鱼鳃的鳃盖下是鲜红颜色的鳃丝,鳃丝细细的,一排排的排列着。
4、如果根据鱼鳍生长的位置,鱼鳍分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
5、鱼是用鱼鳃来进行呼吸,通过鱼鳍来运动的。
6、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合作,某一动作需要多个鳍相互作用。
尾鳍:控制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
背鳍、腹鳍:起平衡作用。
臀鳍:协调其他各鳍的作用。
7、鱼在游动时,它的各鳍是配合运动的。
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尾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
8、鱼用鳃呼吸。
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3鸟类1、鸟类是体表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划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书本第2页动物园动物分类(了解)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灵长类区:猩猩、猴子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3. 书本第2页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了解)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天上飞的:丹顶鹤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鸟类:丹顶鹤、孔雀昆虫类:蚂蚁、蜗牛鱼类:小丑鱼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三:按照有无脊椎分类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5.脊椎的作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6.制作材料:线轴6个、圆纸片5张、棉线、胶布、剪刀等制作步骤:第1步: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第2步: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第3步: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实验结论:线轴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说明脊椎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7.常见脊椎动物:青蛙、小鸟、鱼、猴子、鲨鱼、蛇、鳄鱼、蟾蜍、海豚、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扬子鳄常见无脊椎动物:蚯蚓、章鱼、龙虾、海螺、蜘蛛、蚊子、蜗牛、水母、河蚌、鹦鹉螺、宽尾凤蝶8.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等2.鱼类1.鱼类外形上的共同特征:A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B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C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D以鳃进行呼吸E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F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G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2.海鳗、鳐、河鲀也属于鱼类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4.鱼鳃是鱼的呼吸器官5.鱼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1、①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的.②空气会流动,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能被压缩.2、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2. 热空气和冷空气1、①空气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②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③(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④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2、空气的流动形成风: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3、空气的流动方向: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3.空气中有什么1、①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二氧化碳比(空气)重2、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3、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据空气体积的(78%).5、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2、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①植树造林②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开汽车③不焚烧垃圾④加强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3、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4、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5、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6、汽车尾气会麻痹认得神经,造成体内缺氧,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造成铅中毒.7、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物质,尤其焚烧塑料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8、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第二单元1.冷热和温度1、一杯热水降温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3、(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把液泡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2.热的传递1、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2、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3、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4、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5、(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7、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①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②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④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8、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3.加热和冷却1、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2、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4、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5、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6、铁球加热后,体积会【变大】7、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8、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0℃以下】.4.吸热和散热1、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快.水和油相比,油的吸热性和散热性强.2、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3、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黑色和白色相比,(黑色)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它们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3、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凝结).4、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5、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第三单元:1.声音的产生1、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我们可以通过(敲)、(拍)、(抖)、(摇)等方法使保鲜袋发出声音.3、(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4、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有(吹口哨)、(拍手)、(跺脚)、(说话)、(敲腿)等.2.声音的传播1、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固体或其他物质中传播.2、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周传播的.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5、0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0)米/秒6、“伏罂而听”的意思是:在地里挖一个洞,埋上一个大腹小口的坛子,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伏罂而听”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7、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朝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较强,在空气中传播较弱,因为声音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不容易损失,而在空气中传播比较容易损失.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是这样听到声音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听神经)→ 大脑2、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3、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5、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因此,我们要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制造噪声.6、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7、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8、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4)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4.不同的声音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3 / 53、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4、列举三个现象证明声音的产生:发生的锣在(振动),发声的鼓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通过实验可以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第四单元:1.我们吃什么1、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2、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3、虽然食物有不同种类,但它们都是由若干种基本营养成分组成的.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一下几种:①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②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养.③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④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4、(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2.怎样搭配食物1.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健康饮食的方法.2、(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3、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4、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5、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包括:(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这五大类.其中,应该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应该吃得最少的是(油、盐、糖).3.食物的消化1、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2、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3、人身体里各消化器官的作用:①食物进入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②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③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④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营养,并被吸收进入血液;⑤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4、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会进到胃里.5、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1、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2、(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3、(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4、(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5、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6、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7、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有:(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多清洗、多浸泡);(少吃腌腊食品);(多吃绿色食品)等.8、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1、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弓形、箕形、斗形三种指纹.2、排序和分类是整理资料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亚里士多德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3、(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4、铅笔上的4B、2B、HB、2H、4H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的.比如6B字迹最黑、6H写出的字最不明显.5、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6、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样,它也是整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方法.分类的方法有多种.7、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8、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9、1750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属名)标志着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种名)描述了该生物的(个体特征).5 / 5。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知识点总结一、除法:(1)试商时,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变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变小,则初商可能偏大。
例1: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
(2)()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例2:一个数是786,处以24得到余数是18,求商是多少?解:(786-18)÷24=786÷24=32(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14÷3=4......2(同时扩大10倍) 100÷30=3......10(同时缩小10倍)140÷30......20 10÷3=3 (1)15÷4=3……3(同事扩大3倍) 88÷24=3……16(同时缩小4倍)45÷12=3......9 22÷6=3 (4)二、角:(1)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端点数量,可否测量长度等。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角度范围。
例1:判断题。
A、钝角都大于90度。
……(√)B、钝角都小于180度。
……(√)C、小于180度的角都是钝角。
……(×)D、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脊椎动物∶猴子、大雁、孔雀、小丑鱼、海豚、猫、大象等。
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蜘蛛、蜻蜓、水母、蚯蚓等。
3.动物脊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4.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朱鹮、宽尾蝴蝶等。
5.鱼类的共同点是用鳃呼吸、用鳍运动、生活在水里、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
6.鱼用鳃呼吸。
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7.鳍是鱼类用来游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鱼游动时,它的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
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尾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
8.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9.鸟类的羽毛主要分为正羽、绒羽等类型。
正羽拥有中空、防水等特点,有助于鸟的飞行;绒羽具有细小而柔软等特点,有助于鸟的保暖。
10.鸟类的喙、足形态各异,这都跟它们的食性、生活环境相适应。
11.鸭子脚上有蹼,脚掌宽大,适宜在水中游泳,生活在湿地湖泊一带。
老鹰的爪子强壮有力,并且在脚趾的顶端有强有力的钩子,适宜抓取一些小动物,一般生活在山地丘陵地区。
1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毛、恒温、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13.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14.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飞行(蝙蝠)、奔跑(马)、跳跃(袋鼠)、游泳(鲸、海豚)等。
15、实验:(1)实验名称:研究脊椎的作用实验器材:线轴、圆纸片、棉线、胶带、剪刀实验步骤:1、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2、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3、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实验现象:线轴可以向不同方向倾斜实验结论: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问答知识点)第一单元空气一、空气的性质实验回答: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
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
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
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
2、用气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
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
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
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二、热空气和冷空气实验回答: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
(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
(纸蛇转动起来。
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 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四(上)复习知识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学写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有:——·○?△。
1.老师,您好!1.《老师,您好!》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
诗中“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和“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两句诗最能体现老师工作的崇高。
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我想把老师比作园丁、蜡烛、铺路石。
2.“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中“浸透”“蕴含”两词充分说明了教师工作的伟大意义: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从时间和地域两方面突出强调了教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社会、人类作贡献。
“心血”“辛劳”两个词也可以体会到教师为了孩子们的成长辛勤工作,表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老师,您好!》中,老师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读了这首诗,我想对老师说:“老师,你真伟大!。
”4.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描写、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条是孩子们对教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福。
5.“昨天”“今天”“理想”这是两个比喻句中的词语,诗句中“昨天”指过去的历史。
“今天”指现在;“理想”指未来。
诗人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历史,现状和未来,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走向幸福的明天。
6.“春晖”:比喻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朝霞”:比喻教师的教学像早晨的霞光,给学生带来光明、美好的一天;“春蚕”:比喻辛勤的老师;“理想的丝线”:比喻教师心情劳动的工作成果;“甘露”:比喻教师付出的心血;“茁壮的新苗”“幸福开放的鲜花”:比喻幸福成长的学生。
2.但愿人长久1.《但愿人长久》的题目中:“但”的意思是只。
“愿”是希望、祝愿的意思。
“长久”的意思是长久地活着,心怀美好的情感。
题目的意思是:但愿大家都能健康生活,美好的情感常留心间。
苏轼由中秋圆月想起(手足情深,分别七年)的弟弟,在深深的思念中体会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理,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
课文中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是先“心绪不宁”,接着“埋怨”,后来“宽慰”。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可以用课文中的“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来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用课文中的“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来解释。
词中的“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婵娟”原指美好的样子,词中指美好的月色。
这些词句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积极奋发的宽大胸怀。
3.古诗两首1.《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诗的前两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未”:没有、未经。
“镜未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
这两句的意思是: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可以用成语水平如镜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
后两句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明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诗中描写了白、银、青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
这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洞庭湖水面比作未磨的铜镜;后两句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把君山比作了青螺。
2.《峨嵋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写的。
诗人在(秋天的晚上)乘船远行,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最后到达(渝州)。
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读了古诗,我的眼前出现了(峨眉山、月亮、平羌江)等景物。
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前两句是: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影”:月影。
“流”:流动。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高气爽,峨嵋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后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发”:出发。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下”:顺流而下。
这两句的意思是: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
渐渐地,那半轮明月也看不到了,而船已经顺将而下驶向渝州了。
途中见到月亮,勾起了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思想感情。
4.秋天1.《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全诗压的是ao韵,课文中表现拟人的词语有很多,如:“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等。
这首诗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为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他想让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
练习11.文思敏捷聪明过人青出于蓝一鸣惊人桃李争妍后继有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李峤的《风》这首诗中,(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使人感受到风很大。
我能默写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一单元练习一、照样子写词。
1.ABCC式:白发苍苍、凉风习习、笑语盈盈、生机勃勃、书声琅琅、喜气洋洋、小心翼翼2.四字并列: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笔墨纸砚、衣食住行、亭台楼阁3.赞美老师的成语: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夜以继日、谆谆教诲、孜孜不倦4.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天高云淡、瓜果飘香5.带有“人”字的成语:一鸣惊人、后继有人、聪明过人、百年树人6.形容关系好、情意深的词语:亲密无间、情深义重、手足情深、形影不离7.描写夜空晴朗的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月明星稀、群星闪耀二、选词填空。
文思敏捷聪明过人青出于蓝桃李争妍后继有人一鸣惊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王小芳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
2.他平时不声不响的,可在这次联欢会上的表现真是(一鸣惊人)。
3.班会课上,班主任徐老师自豪地说:“我们班人才济济,竞争激烈。
(文思敏捷)的小作家张雨晴下笔如有神,(聪明过人)的速算能手刘泉敢跟计算机较量……我看到这(桃李争妍)的班集体,为建设北上海(后继有人)而感到高兴。
但愿那些默默无闻的同学能(一鸣惊人),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听了老师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二单元5、天安门广场1.《天安门广场》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
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课文二、三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是金水桥,广场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
由于天安门广场举行过开国大典,所以它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2.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1949年10月1 日,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
人民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祖国妈妈今年迎来了她60岁生日,我国的开国领袖是毛泽东,现任主席是胡锦涛。
3.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富丽堂皇、金碧辉煌、雄伟壮丽、雕梁画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描写人高兴的词: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喜气洋洋、欣喜若狂、眉飞色舞描写花多的词: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五颜六色描写欢庆场面的词:欢天喜地、热火朝天6、徐悲鸿励志学画1.《徐悲鸿励志学画》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
赞扬了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课文紧扣课题,围绕“励志学画”这个重点来逐层叙述。
2.“功夫不负有心人”指做事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会取得成功的。
“功夫”指时间、精力。
“有心人”文中指徐悲鸿。
“有眼不识泰山”指长着眼睛辨不出泰山,比喻无知。
徐悲鸿省吃俭用,潜心学画,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画家,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那位嘲笑过他的外国学生承认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3.形容人学习努力、勤奋的词:夜以继日、闻鸡起舞、只争朝夕、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凿壁偷光7、虎门销烟1.《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年6月在广州虎门举行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
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
2.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是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3.成千上万的人来观看虎门销烟,海滩上可热闹啦!此时此景,我想到了很多成语:(水泄不通、热闹非凡、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4.在本单元中,我认识了两位杰出的爱国人物:励志学画的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中国人争了气;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令世人震惊。
我还道精忠报国的岳飞和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都非常爱国。
像这样的爱国英雄还有:文天祥、董存瑞、钱学森、孙中山、毛泽东等。
练习21.表现爱国主义的词:以身许国、碧血丹心、疾恶如仇、大义灭亲、敢怒敢言、忧国忧民、横眉冷对、浩气长存(精忠报国、舍生取义)2.南宋的爱国英雄文天祥在他的《过零丁洋》一诗中有这样的豪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中“汗青”指的是书籍或史册。
明朝顾宪成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告诉我们在读好书的同时还要关心国家大事。
与此相对的一句俗语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第三单元8.泉城1.《泉城》一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瀟瀟。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趵突泉)被誉为“第一泉”。
课文先后介绍了四座具有代表性的泉水:珍珠泉“神奇”,五龙潭“泉多”,黑虎泉“水声喧腾”,趵突泉“大、清、美”。
2.描写泉水流动的样子:珍珠泉涌、五龙潭汇注、黑虎泉喷吐、趵突泉冒。
“涌”是说泉水相对少而急;“汇注”是说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喷吐”强调泉水流量多流势猛;“冒”是说泉水相对多而缓,并形象地表现出“三股清泉”高出泉池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