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8.52 KB
- 文档页数:1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xx分钟总分:xx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一、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那索似有千钧.(jūn) 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 zīzhū )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B.那个年轻纤.(qiàn)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 dáo) 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C.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yǎo)出,看过童子底有水没有,又亲看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之下,羼.水(chān)也很为难。
D.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niān)来的几个实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B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篙..荊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C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化,则舍好学深思者茣属。
D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情达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不迫....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
B.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C.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小题大作....,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D.再就写景来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巧夺天工....,都要费许多笔墨。
4.下列语句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九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淤.滩(y ū)纤.绳(xi ān ) 熏.黑(x ūn ) 伤痕累累.(l ěi ) B.阎.罗(y án )捷.报(ji é) 蠢.笨(ch ǔn ) 战战兢兢.(k è)C.绰.号(chu ò)荣膺.(y īng )官讳.(hu ì) 血.雨腥风(xu è)D.耄.老(m ào )绮.绣(j ǐ) 皲.裂(j ūn ) 负箧.曳屣(qi 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簇新 深渊 旌旗 异想天开 B.震怒 笔砚 隐匿 无精打彩 C.脑髓 坠落 驾驭 如座针毡 D.憋闷 礼骋 熏陶 腰缠万贯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听到这让人愤怒的消息,他不禁握紧拳头,咬牙切齿....。
B.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
C.一阵春风吹过,瘦西湖里的柳树一夜之间焕发新姿,大自然真可谓妙手回春....啊! D.除夕之夜,我们全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掠.起(liè)戏谑锐不可当.(dāng) 持之以衡B.怂.恿(sǒng) 瓦砾万恶不赦.(shè) 君子固穷C.孱.水(chàn) 羁伴相形见绌.(zhuó) 如坐针毡D.荣膺.(yīng) 啜泣不屑.置辩(xuè) 遮天敝日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具有鉴别和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
4.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
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________,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________,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________,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淡漠了亲情淡忘了友情虚度了年华B.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C.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D.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部编版第I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愧怍.(zuò)寥.阔(liáo)连亘.(gèn)哺.育(bǔ)B、酷肖.(xiào)砭.骨(biān)鞭挞.(tà)炽.热(chì)C、残垣.(yuán)瓦砾.(lì)窥伺.(sì)恣.睢(zhì)D、伫.立(zhù)哂.笑(shěn)鄙.夷(bǐ)啜.泣(chuò)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A、五谷不分无事生非造谣生事恬不知耻B、神态自若迥然不同如梦方醒目瞪口呆C、外强中干挑拔离间一丘之貉纸上谈兵D、居心叵测心猿意马井底之蛙专横跋扈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刘翔成功的背后,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
B、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那种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D、重庆市三面临江,一面靠山,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使整个斑羚群迅速分为两拨。
B、“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航道上翻沉后,公安、航道、海事等社会船舶陆续抵达开展搜救。
C、今年四川企业“走出去”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投向“一带一路”沿线的项目约40%左右。
D、是否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是能不能做到造型轻巧、色彩协调、绘画富有诗意的前提。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
B、网络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下载”,可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
C、是参加校合唱团呢,还是参加校舞蹈队呢?我也拿不定主意。
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检测参考答案1.(3分)B (A. diàn/diān,qiǎng/qiǎng;B. dī,sè;C. liáo/liáo,zǎi/zài;D. xiù/sù,dì/dì)2.(3分)C(A.罔-惘,巨-俱 B侧-恻,舔-舐 D.祥-详,履-覆)3.(3分)A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属于贬义,与句中的语境不符合。
B 项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C项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D项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4.(3分)A (B.成分残缺,在“红色历史”后加上“活动”;C.语序不当,应该是“不仅是基本的社区民生问题,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D.不合逻辑,删去“超过”或“以上”。
)5.(4分)(1)确保粮食安全,从厉行节约开始(2分)(2)爸爸,菜品丰富,排场大,虽有面子,但太浪费了。
我们应该响应国家号召,按需点菜。
厉行节约,从我们做起。
(2分,指出问题1分;怎么做1分;没有称呼,扣1分)6.(8分)(1)①落花时节又逢君②入则无法家拂士③无为在歧路④心忧炭贱愿天寒⑤奉命于危难之间⑥溪云初起日沉阁(4 分)(2)①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3分)A(因为 B.住/寄托 C.书信/写 D.谦和/和乐)8.(2分)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一点1分,扣完为止)9.(3分)B(“质疑老师”有误,“援疑质理”是指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体现了作者的虚心求教。
)10.(4分)(1)(2分)①放下②比得上(2)(2分)师从名师;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广泛涉猎。
(两点即可满分)译文: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琴待诏朱文济弹琴技艺天下第一。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部编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幽悄.(qiāo)拘泥羸.弱(néi )目炫神迷B.鲜腴.(yú)勾当斡.旋(wó)销声匿迹C.惩.罚(chěng )窜掇豢.养(huàn) 相形见绌D.糜.子(méi) 睥睨鹰隼.(shǔn)惮精竭虑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随着最新证据的出现,原来已经比较明朗的案情又变得扑朔迷离....。
B.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C.有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
D.开幕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昨天的《抚州日报》头版报道了有关我市2019年开展精准扶贫摘帽攻坚。
D.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4.下列语段顺序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B.⑤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⑤D.②⑤①③④5.下列语段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偶尔,老井也会闲着,于是调皮的孩子们就会趴在冰凉的井沿石上,小心翼翼地探头往井底看,,倒映着清凌凌的一片蓝天,间或伴有漂浮着的白云,还有几张惊奇的小脸。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xx分钟总分:xx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隐匿.(nì)熏陶.(táo)免冠.(guàn)伤痕累累..(lěi)B.烙.饼(luò)憋闷.(mèn)驾驭.(yù)一气呵.成(hē)C.叱.咄(chì)麾.下(huī)捯.气(dǎo)战战兢兢..(jīng)D.塞.下(sài)冻馁.(něi)阎.罗(yán)血.雨腥风(xu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霹雳礼聘烟囱千钧之力B.掂量荣膺腌臜两协插刀C.招架盘恒笑涡如坐针毡D.俯身名讳绰号天纶之乐3.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9分)()(1)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3)把酒问姮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秋远塞若为情!(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xx分钟总分:xx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每小题2分)为人所不肯为①有个佛家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
照他的理解,晨起暮色,每天撞一次钟,就是那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机械单调和简单重复,每个人都会。
半年下来,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难司撞钟之职。
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不是不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无‘钟’。
②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芸芸众生,达到激浊扬清、心灵空明的境界。
为此,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心中无‘钟’,即胸中无佛。
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在佛家的眼中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毫无意义。
④也许“认真”是一项无法保证丰收的艰苦耕耘。
认真是形而下层面的行为,它收获的往往是形而下层面的满足,它使人生的原生态得以展示,也使人生的丰富性得以体现。
⑤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一生穷困潦倒,以打磨眼镜片维持生活。
白天,他在昏暗狭小的作坊里一丝不苟地淬炼、打磨、装配,每个程序都精益求精,几乎比夜晚在灯下写哲学著作还要虔诚。
在他生活的城市里,没有人意识到斯宾诺莎将是影响几个世纪人类精神领域的大思想家,却都知道他是手艺精湛的工匠。
艰辛的劳动使斯宾诺莎双目失明,英年早逝。
但若没有认真打制眼镜片的劳动姿态,也就不可能有在思考和写作中燃烧自我的精神境界。
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寻求永恒价值的根基,后者是前者在另一种劳动形态上的升华。
在为世人寻求光明这个意义上,斯宾诺莎打制的每一副镜片与写下的每一页手稿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⑥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一个事事都认真的人,定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他的认真而变得丰满而充实。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书写(2分)请将下面的诗句抄在横线上。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阅读(48分)一、阅读下面这则文言文,然后答题(9分)有两虎争人而斗者,卞庄子①将刺之。
馆竖子②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注释:①卞庄子:人名,春秋时鲁大夫,有勇力。
②馆竖子:此处指卞庄门下的年轻人。
竖子,年轻人。
1.查阅工具书,给“卞庄子将刺之”中的“将”注音。
(1分)2.查阅工具书,解释句中几个词。
(3分)戾虫( )甘饵( )兼( )3.文中有几个“而”字,因为用在不同的位置,它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请你按顺序指出“而”字的用法。
(2分)4.这个故事写卞庄门下的年轻人制止卞庄子刺杀争人而斗的两虎,并分析了原因。
阅读后,说说:①与这个故事类似的还有一则寓言,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1分)②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二、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人们赞誉为花中君子。
下面几段材料都与荷花有关,请仔细阅读,进行比较,然后答题(17分)材料一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宋·苏辙《和文与可菡萏轩》材料二冲出污泥顶骄阳,风吹雨打亦何妨?纵然奇得玉容去,留却莲子溢奇香。
现代·朱诚《咏荷》材料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材料四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材料五池中长满了翠绿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
2020年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蜗行(wō) 纤绳(qiān) 羼水(chàn) 慷慨(kǎi)B.簌簌(sù) 陷阱(xiàn) 芳馨(xīn) 捯气(dǎo)C.磅礴(bó) 戏谑(nuè) 骸骨(hái) 愧疚(jiù)D.咳嗽(ké) 瞰望(kàn) 惆怅(chóu) 嶙峋(lín)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一丝不苟浩瀚无垠阴晴圆缺如坐针毡B.周道如砥举世无双不屑置辨肃然起敬C.隐姓埋名天翻地复问心无愧妙手回春D.天论之乐碌碌终生不可磨灭奄奄一息3.(泸州中考)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C.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小说塑造的上官鲁氏、孙眉娘等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D.泸州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它是沟通川、滇、黔、渝的一个重要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4.下列作家作品国籍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英国B.《蒲柳人家》——刘绍棠——中国C.《变色龙》——契诃夫——苏联D.《孔乙己》——鲁迅——中国5.(眉山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是一句歌词。
B.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获得了政府奖励。
C.5月,眉山市政府召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富裕美好和谐眉山”主题教育活动。
九年级语文阶段性反馈检测试卷202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课文默写(8分)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②▲,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③▲,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④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⑤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⑥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最能体现卖炭翁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两句是:,▲。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修qì(▲)②盘huán(▲)③吹毛求cī(▲)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B.陶渊明一生傲骨嶙峋..,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C.经过专家指导,这个困扰了我们许久的问题茅塞顿开....,必将得到有效解决。
D.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新冠疫情。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说”是古代议论说明文章的总称,即后世统称说理辨析一类的论说文。
如《爱莲说》《马说》。
B.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C.《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选自该史书;《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河中石兽》选自其中。
D.“家君”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君”是对对方的尊称;“鸿儒”指博学的人,“白丁”指平民;“庙堂”指朝廷;“桑梓”代指家乡。
5.下列关于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尽管保尔有缺点和错误,但他的奋斗目标他为之献身的理想始终是坚定不移的,并且和广大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2020年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Ⅰ(含答案)质量测试是检验学生们近期所学是否合格最好的一个方式,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部编版2020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Ⅰ(含答案)一、积累运用(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蔓延/瓜蔓对称/称心如意饮归客/长虹饮涧B.船棹/阔绰揩油/白头偕老咽喉/难以下咽C.震悚/竦峙烦躁/名声大噪咀嚼/含英咀华D.遏制/拜谒鞭梢/刀剑入鞘粗犷/旷日持久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丘壑雷震雨食不裹腹走投无路B.沉湎一摊血共商国事诚惶诚恐C.旁骛订书机一视同仁扭捏作态D.暗哑乌篷船针贬时弊闲情逸志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价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C.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五彩缤纷,充满快乐。
D.漫步美丽崮乡,我们用相机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民俗风貌。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主要写诸侯之事,其中也包括对诸如长勺之战等著名战例的精彩描述。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5.名著阅读(8分)(1)《儒林外史》把批科场与批官场结合,有力地说明了科举培养出的不是贪官酷吏,就是土豪劣绅。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A.戏谑.(xuè) 熏.黑(xūn) 执拗.(ào) 呱.呱坠地(ɡū)B.颓.唐(tuí) 残垣.(yuán) 绰.号(chuò) 随声附和.(hè)C.坍.塌(dān) 驾驭.(yù) 羼.水(chān) 咬文嚼.字(jiáo)D.荣膺.(yīnɡ) 隐匿.(lì) 喧嚣.(xiāo) 如坐针毡.(zhān)【解析】A.执拗(niù);C.坍(tān)塌,羼(chàn)水;D.隐匿(nì)。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A.蜗行富娆磨蹭威风凛凛B.疲惫格局魁梧千钧之力C.迷罔拭去俯身无精打采D.蠢笨腻歪顷刻不屑质辩【解析】A.娆—饶;C.罔—惘;D.质—置。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_智慧,_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B.困境启发抚恤C.困难启迪抚恤D.困难启发抚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一阵秋风袭来,树叶片片飞落,月光、树影随风摇摆,发出沙沙的声响。
B.与功利阅读的“稻粱谋”不同,“公共阅读”是用来丰富我们的精神的。
C.春天的德溪公园绽露出大自然的清新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严格地履行和清楚地理解你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这才是你真正的自由。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行了以《青春万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期中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3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 biàn()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选自《孔乙己》②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选自《谈读书》③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jì(),功宜为王。
——选自《陈涉世家》2.请在下边的括号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2分)A、相得益()意思__________B、重峦叠()意思__________3.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
”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两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2分)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选字:_____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字:_____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九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 12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一、积累运用(35分) 1.古诗文默写。
(10分)(1)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5)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俗子胸襟谁识我? 。
(秋瑾《满江红》)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常用来抒发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依依不舍、无限惆怅之情的句子是:“ , ”。
(8)夜色渐浓,杏花摇曳,短笛一声,不由让人想起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 , ”的诗句。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如果青年一代在最该奋斗的年龄失去远航的动力、博击的能量,历史就不会进步,事业就不会发展。
在这个筑梦圆梦的时代,青年一代更当做勤于追梦的先锋。
青年人如果经历了酣.畅.淋漓的奋斗,即便没能成为某一领域的先锋,依然可以l ǐng l üè( )到走出小天地后的大格局,依然可以自毫地说“我不曾g ūf ù( )自己的青春”。
(1)注音写汉字。
(3分) 酣畅..( ) l ǐng l üè ( )g ū f ù(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订正。
(2分) 改为 , 改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 .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会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B .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语文期中检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腻歪(nì) 静谧(mì)悲怆(chuàng)鳞次栉比(zhì)B. 咀嚼(jǔ)给予(gěi)骸骨(hài)奄奄一息(yǎn)C. 拮据(jié)汲取(xī)嫌恶(è)恃才放旷(shì)D. 狡黠(xiá)荣膺(yīn)惬意(qiè)妄自菲薄(fě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戏谑皎洁酣然入梦以老卖老B. 诀别辐射格物致知语无伦次C. 震撼布署交头结耳销声匿迹D. 沉湎怅惘焦躁不安不记其数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五·一”小长假期间,到小平故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B. 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C. 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D.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所以今年大学继续扩招。
B. 中语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C.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D. 古老的修道院优雅、肃穆,从院里传来阵阵唱圣诗的和谐女声。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快点儿!”他急切地说,“我还有事呢。
”B.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C. 到十二、三岁时,男童被称为大男孩,女童就被称为小丫头了。
D. 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部编版一、知识积累(15分)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
刚刚揭牌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标志着一场重大改革实践的全面起háng()。
示范区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改变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个行政区lì()属关系的前提下,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在生态建设、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公共方面等重要领域,心无旁wù()地努力实现标准统一、规则一致、市场一体。
可充分发挥这一区域河网纵横、灯影摇yè()、江南水乡特质显著优势,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做标杆。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2)倚东风,________。
(秦观《行香子》)(3)“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用反衬的手法,通过贾谊的痴心和被贬的凄凉,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
(4)文人望月,借月抒怀。
李商隐《无题》“________,________。
”拟写对方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杜甫《月夜忆舍弟》“________,________。
”颠沛流离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B.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作者分别依次是北宋的欧阳修、范仲淹,明末清初的张岱。
他们各自都有内心的坚守,范仲淹坚守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欧阳修醉卧琅琊看淡宦海沉浮,坚守“与民同乐”,张岱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坚贞,遗世独立,追求“天人合一”境界。
C.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短篇讽刺小说集《儒林外史》,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
文章以讽刺的笔法,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至深。
此篇与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罗贯中的《三顾茅庐》、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均为中国古典文学中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xx分钟总分:xx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幽悄.(qiāo)拘泥羸.弱(néi )目炫神迷B.鲜腴.(yú)勾当斡.旋(wó)销声匿迹C.惩.罚(chěng )窜掇豢.养(huàn) 相形见绌D.糜.子(méi) 睥睨鹰隼.(shǔn)惮精竭虑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随着最新证据的出现,原来已经比较明朗的案情又变得扑朔迷离....。
B.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C.有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
D.开幕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昨天的《抚州日报》头版报道了有关我市2019年开展精准扶贫摘帽攻坚。
D.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4.下列语段顺序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B.⑤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⑤D.②⑤①③④5.下列语段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偶尔,老井也会闲着,于是调皮的孩子们就会趴在冰凉的井沿石上,小心翼翼地探头往井底看,,倒映着清凌凌的一片蓝天,间或伴有漂浮着的白云,还有几张惊奇的小脸。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xx分钟总分:xx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
(8分)(1)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山早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长沙过贾谊宅》)(3)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5)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6)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答案:(1)凫雁满回塘(2)三年谪宦此栖迟 (3)肯将衰朽惜残年(4)野芳发而幽香(5)忽复乘舟梦日边(6)露从今夜白(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此题考査学生的古诗词文默写能力。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空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1)亵dú______(2)心无旁wù______ (3)形xiāo骨立______答案:(1)渎(2)鹜(3)销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假如孩子在怜悯中成长,他们就会自惭形秽....。
B.16世纪美洲发现金矿的消息一传出,欧洲人便趋之若鹜....,来到美洲以圆发财之梦。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那索似有千钧.(jūn) 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 zīzhū )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B.那个年轻纤.(qiàn)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 dáo) 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C.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yǎo)出,看过童子底有水没有,又亲看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之下,羼.水(chān)也很为难。
D.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niān)来的几个实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B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篙..荊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C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化,则舍好学深思者茣属。
D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情达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不迫....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
B.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C.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小题大作....,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D.再就写景来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巧夺天工....,都要费许多笔墨。
4.下列语句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B.“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C.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D.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曰,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19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6.下列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有误得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不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词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极盛于宋。
B.《孔乙己》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故乡》、《社戏》也选自此小说集。
C.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是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D.《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及精神面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2分)山水画的意境①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②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③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⑤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⑥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
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⑦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三首诗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⑧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⑨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⑩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
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⑪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
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
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
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
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
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
”这话是有道理的。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⑫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⑬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7.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C.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B.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C.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
D.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的诗人和画家都很明确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关键,因此,创作时着力夸张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太追求描摹景物的真实度。
B.无论写诗还是作画,要创作出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不能仅靠长期观察来反映现实,还应该站到高于现实的层面。
C.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
因此,二者不可偏废。
D.齐白石画画很讲究手段,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表现方法、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至关重要。
10.下列语句不是从反面论述的一项是( )A.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
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
B.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C.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
D.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1.对“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卷”字写出了诗人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突现出了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B.“卷”字也表现出了太守精神抖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杀死了老虎,展现了当年孙权搏虎的雄姿,增强了凝聚力。
C.“卷”字极具表现力,写出了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出场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D.“卷”字表现出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