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常规
- 格式:pptx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33
颈椎手术护理常规
由于颈椎病变范围不同,手术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颈椎前方入路,简称前路手术;另一类是由颈椎后方入路,简称后路手术。
1、术前护理
①同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②手术体位练习及推气管练习。
前路手术:手术体位—术前3—5天,病人取仰卧,将枕头放在肩背部、头后仰,颈部呈过伸位,训练每日2次,首次5分钟并逐渐达到,每次2小时。
推气管练习—术前3天,病人取仰卧位,用手并拢四指,将气管向左或右推,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
后路手术:病人取俯卧位及深呼吸的练习,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术后护理
①同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②颈部制动,两侧用沙袋固定
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伤口局部有无肿胀,有无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预防窒息的发生,观察四肢活动及感觉情况、大小便情况等等。
④病人术后在颈部制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的功能锻炼。
⑤病情允许翻身时参照脊柱骨折翻身方法。
⑥出院指导同骨科出院指导。
主要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术后咳嗽无力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及医嘱制动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常规【术前准备】1、气管和食管推移训练:术前3-5天让患者练习用手自右向左牵拉气管、食管,以便能够耐受手术的牵引刺激。
具体方法:术前指导患者及家属用2、3、4手指指端从颈部右侧将气管、食管向左侧牵引推移,或用另一只手协助牵引,幅度必须超过中线、3-4次/日,每次持续5-10分钟,逐渐增加至每次30-40分钟,体胖颈短者则延长时间。
2、呼吸功能锻炼:(1)吹气球练习鼓劲患者一次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放松5-10秒,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每次10-15分钟,3次/天。
(2)有效咳嗽练习。
先深吸气,然后连续小声咳嗽,将痰液咳到支气管口,最后用力咳出,将痰排出。
3、皮肤准备:男性剃胡须,取髂骨者备会阴,剪头发;检查颈、胸前皮肤有无疖、肿、皮肤划伤;帮助病人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
4、牵引护理:加强巡视,保持牵引固定有效。
牵引针孔处滴酒精2/日。
5、术前常规准备:术前记录四肢肌力、感觉运动异常平面及其他症状,为术后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术前做好全面的化验和检查,床旁备好沙袋、气管切开包、氧气负压引流、急救药品等装臵。
【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保持颈部后伸,颈两侧各放一沙袋制动,防止出血及植骨滑出。
24小时后可用颈托固定,抬高床头10-15°以利于呼吸。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1)术后将患者安臵于ICU病房,持续心电监护和吸氧(2L/min),详细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术后6小时每15-30分钟测一次,病情平稳后每30-60分钟测一次,连续监测12小时。
(2)每小时测尿量一次,视血容量随时调节输液滴速。
(3)重点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和有无缺氧的表现,如口唇发干、鼻翼煽动、憋气等。
3、伤口观察及护理(1)、一般术后伤口内臵负压引流管,术后当天引流液为红色血性液体,200ml量属正常情况。
(2)、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渗血及有无颈部增粗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疾病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等。
该手术通过在颈部前方切开,直接到达颈椎病变部位,进行减压、融合、固定等操作,以解除神经压迫,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和功能。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颈椎病颈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容易发生退变。
退变的椎间盘可突出、膨出或破裂,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引起颈椎病的症状。
长期劳损:长期低头工作、长期使用电脑、长期开车等不良姿势和习惯,可使颈椎长期处于过度弯曲或伸展的状态,导致颈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劳损,加速颈椎间盘的退变,从而引起颈椎病。
外伤:颈部受到外力撞击、扭伤等外伤,可导致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突出等,引起颈椎病。
遗传因素:部分颈椎病患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颈椎病患者的人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2. 颈椎骨折暴力外伤:如高处坠落、车祸、重物砸伤等暴力作用可导致颈椎骨折。
外力可使颈椎过度弯曲、伸展、旋转或压缩,从而引起骨折。
骨质疏松:老年人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可导致颈椎骨折。
3. 颈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相似,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
损伤:急性颈部扭伤、长期反复的轻微损伤等可导致颈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症状。
三、临床表现1. 颈椎病颈肩部疼痛: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放射至上肢、头部等部位。
疼痛性质可为酸痛、胀痛、刺痛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上肢麻木、无力:由于神经根受压,可出现上肢的麻木、无力。
麻木可呈放射性,从肩部沿上臂、前臂至手指。
无力可表现为握力减退、手指活动不灵活等。
头晕、视力模糊:颈椎病可影响椎动脉的供血,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视力模糊、耳鸣等症状。
行走不稳:脊髓型颈椎病可导致脊髓受压,引起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