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通用(红2)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8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E.coli的肽聚糖单体结构与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①______,② ______。
2、颗粒体病毒的包涵体内有______个病毒粒子,其核酸为______。
3、ED途径的一特征反应是将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KDPG)裂解为______和______,因此,其特征酶为______。
4、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______和______等,无机氮源有______和______等。
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______等作为有机氮源。
5、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6、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表现在: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______,⑥ ______,⑦ ______。
7、若干常用抗生素的抗菌谱是:青霉素以抗革兰氏______性菌为主,链霉素以抗革兰氏______性菌和______为主,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属广谱抗生素,可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抗真菌的抗生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从宏观到微观一般可分10个层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前4个层次是生态学的研究范围。
9、进行自然转化的必要条件为______和______。
10、按照现代免疫概念,免疫的功能包括三方面,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12、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培养基。
()13、硫细菌、铁细菌和硝化细菌等化能自养菌不能通过Calvin循环进行CO2的固定。
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除细胞膜外,很多细菌还具有内膜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腺病毒的形状为______,呈______对称;它有______个角、______ 个面和______条棱;存在两种衣壳粒,分别称为______和______;其核心部分为线状______链______。
3、研究能量代谢的根本目的,是追踪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多种形式的______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利用的______能源即______。
4、通常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适合于培养______、应将pH调至______;高氏一号培养基适合于培养______、应将pH调至______;马丁氏培养基合于培养______、pH为______;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适合于培养______、pH为______。
5、蕈菌的发育过程有______个明显的阶段,其中双核菌丝细胞的增殖方式十分特殊,称为______。
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微生物应用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发明用______独特工艺加工______原料以生产______。
7、化学治疗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在工业防霉剂的筛选中,经常要用8种霉菌作为模式试验菌种,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9、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的克隆载体中,能够容纳最大的外源DNA片段的载体是______,可容纳DNA片段大小为______;酵母质粒载体都是利用______质粒与细菌质粒pBR322构建而成的,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3种。
目前能容纳最大外源DNA片段的载体是______。
10、免疫应答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异染粒的化学成分是PHB。
()12、只有营养物质的吸收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而代谢产物的分泌则不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
2、毛概讲义第一篇:2、毛概讲义第二章讲稿导言: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1948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认为,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2个:第一,中国的人口太多,没有饭吃;第二,西方新思想的传入激起了“骚动和不安”。
思考:美国国务院对中国革命的分析是否正确? 你认为中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案例点评:显然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中的回答是错误的。
中国有一句老话:哪里有剥削和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正是中国人身上所受到的压迫,才激起中国近代的反抗和革命。
那么中国人受到了哪些压迫?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这场革命的有关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而中国近代社会,从鸦片战争开始,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国情)鸦片战争前:独立——主权独立完整——领土完整纯粹——生产关系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
——(美)保罗•肯尼迪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思考: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怎样形成的?(1)1842年8月,清政府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侵略: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课件展示】“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军阀”、“时局图”经济上: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并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