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M工艺操作规程(1)
- 格式:doc
- 大小:583.00 KB
- 文档页数:27
一、产品概述氯乙烯车间的任务是以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合成粗氯乙烯,再经提纯生产出合格的精单体供聚合生产PVC 树脂,该车间的产品就是氯乙烯精单体。
(一)、 物理、化学性质化学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分子量 氯乙烯(简称VCM ) C 2H 3Cl62.51、VCM 的物理性质①、主要物理常数: 冷凝点:-13.9℃;凝固点:-159.7℃;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大气压。
②、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但稍加压力就可以得到液体VCM 。
③、蒸汽压:蒸汽压力和温度关系见表1,也可按下式计算出VCM 蒸气压力:logP=0.842-1150.9/T=1.75logT -0.002415T 式中P 单位为绝对大气压,T 为绝对温度 T =273+t ℃④、VCM 的潜热见表2潜热:蒸发或冷凝每克VCM 所需的热量。
表1、VCM 的蒸汽压: C C C l H H H表2、VCM的潜热⑤、VCM蒸气的比容见表3. 表3、VCM饱和蒸气的比容⑥、液体VCM的密度: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见表4.也可按下式计算:d=0.9471-0.001746t-0.00000324t2表4、VCM液体密度⑦、VCM易溶于丙酮、乙醇和烃类中,微溶于水。
⑧、VCM易燃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物。
爆炸浓度范围为4-21.7%(体积比)所以使用VCM要特别注意安全。
⑨、VCM对人有麻醉作用,空气中VCM的最大允许浓度为500ppm。
当VCM蒸气浓度达到1%时,可使人有麻醉感觉,达到5%以上时,可使人出现头晕、浑身软弱无力,逐渐神志不清、站立不稳、四肢痉挛、呼吸困难,最后失去知觉等中毒现象。
2、VCM的化学性质:VCM有氯原子和双键两个起化学反应的部分,所以能进行的化学反应较多,但连接在双键上的氯原子不很活泼,因此,对双键的反应比有关氯原子的反应多,例如:①、有关双键的反应:◆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与硫化氢加成生成2-氯乙硫醇。
伊东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氯化氢合成岗位操作规程(暂行)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目录第一章各项规章制度---------------------------------------1 第二章操作规程-------------------------------------------11、岗位任务-----------------------------------------------12、岗位范围-----------------------------------------------13、岗位生产原理-------------------------------------------14、产品及原料特性-----------------------------------------25、岗位流程叙述(详细到设备名称位号、控制阀门)-----------56、工艺控制指标一览表-------------------------------------57、岗位开停车操作-----------------------------------------7A原始开车操作(包括系统置换)-------------------------7 B正常开车操作-----------------------------------------8 C正常操作(包括正常巡检及注意事项)-------------------8 D停车操作---------------------------------------------9 E正常停车操作-----------------------------------------9 F紧急停车操作-----------------------------------------98、在线设备的离线切换操作---------------------------------109、检修时的系统隔离置换-----------------------------------1110、常见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1111、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412、设备一览表--------------------------------------------1513、岗位工艺流程图----------------------------------------19第一章各项规章制度1.1岗位责任制1.1.1上岗人员必须在当班班长的带领下,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关心当班生产,了解和掌握本工序的生产情况,坚守岗位,专心致志地搞好本职工作。
VCM车间转化岗位关键部位操作要点一、安全操作要点1、转化系统开车前操作重点:(1)转化系统开车前必须进行对设备管道进行置换合格、需投用一二段转化器温度在90℃以上。
(2)单通氯化氢要求纯度不小于85%,要求做样三次,不含游离氯。
(3)中控DCS工联系现场人员检查转化器进出口阀门,防止系统开车时憋压。
(4)车间管理人员必须开车前应确认碱洗塔是否清洗或碱样是否合格;(5)开车前必须先确认乙炔总管压力,通知乙炔车间提3-5kpa左右,确保乙炔总管畅通。
2、转化系统开车操作重点:(1)转化DCS主操要求调度通知氯化氢合成送氯化氢,并对乙炔总管压力控制40~50Kpa防止通乙炔时压力低,氯化氢倒串入乙炔管道。
(2)转化DCS工通知化验室分析氯化氢纯度、(氯化氢通量时间为15分钟左右,联续二次分析合格后,当氯化氢纯度达到92.5~94时且不含游离氯,通知调度、乙炔车间可以通乙炔气)。
(3)转化DCS工联系现场人员打开乙炔U型弯总手阀、乙炔进混合器手阀。
并确认是否开到位。
且现场操作人员离开现场后,中控DCS工开启乙炔切断阀(ZHV-2104)。
(4)中控DCS工将水碱洗压力稳定在3~6Kpa,待碱洗塔塔内压力有下降的趋势时,中控根据时间判断10~15分钟左右,联系现场人员开启至气柜阀门,关闭放空阀,使氯乙烯气进入氯乙烯气柜。
3、转化系统停车操作重点:(1)氯化氢流量降至1500左右时,中控接调度停车通知,关闭混合器乙炔切断阀(ZHV-2104),关闭乙炔调节阀FV-2101和FV-2102调节阀:乙炔进混合器手阀待停车完毕后方可上二楼关闭此阀)(2)人员关闭碱洗大阀后,中控联系现场关闭稀酸循环泵、稀盐酸泵,(注:浓酸循环泵、碱液循环泵、转化热水泵,精馏热水泵、一二段冷剂泵短时间不允许停泵)、中控人员监控好混合脱水、转化一二段、水碱洗压力情况。
(3)转化器物料严禁负压,水碱洗压力保持在2-7Kpa 左右,防止空气抽入,严禁出现负压现象。
第一章聚合中控岗位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聚合工段悬浮树脂生产的原材料、产品、生产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法和生产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等。
本规程适用于有机事业部聚合工段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过程的工艺管理与操作管理。
2 岗位范围本岗位的操作范围包括聚合釜、汽提塔加料槽、汽提塔、回收分离器、废水贮槽、回收压缩机、轴封水冷却器、轴封水分离器、回收VCM贮槽、VCM贮槽、冷脱盐水贮槽、热脱盐水贮槽、各种助剂配制贮槽、各种助剂加料槽、校核槽、汽提塔底换热器、塔冷凝液分离器、汽提塔顶换热器、废水汽提塔、浆料混合槽、以及各种机泵、各种过滤器等3岗位任务本岗位主要负责涂壁、助剂配制及加料、水及单体加料、聚合、终止、出料、回收、汽提、浆料汽提处理及输送、抽真空等单元的中央控制的DCS操作及现场配合DCS操作和管理。
4原辅料及产品说明4.1 产品说明4.1.1产品名称及化学组成本工段产品为悬浮法聚氯乙烯,英文缩写PVC,化学表达式[CH2—CHCl]n,n表示聚合度。
4.1.2产品质量标准产品符合国家标准GB5761-93。
产品质量标准PVC产品执行GB/5761-93标准,具体指标见下表:3注:①粘度,K值和平均聚合度指标可任选其一;②使用者若对热稳定性一还有其它指标要求,可与生产厂协商确定,并根据指标选用GB2917(或GB9349,HG2-1278)进行测定。
③各指标实测值(或其计算值)与极限数值比较时,均采用GB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数值修约按GB8170进行。
44.2 原辅材料说明4.2.1 氯乙烯分子式CH2=CHCl,分子量62.5,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其冷凝点-13.9℃,凝固点-159.7,易溶于丙酮、乙醇和烯类中草药,微溶于水,易燃,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范围4-21.7%(体积比)。
氯乙烯有麻醉作用,可使人中毒。
主要技术条件:纯度≧99.95%(重量)HCl ≦≤1ppm乙炔≦≤5ppm1.1—二氯乙烷≦30ppm氯甲烷≦80ppm回收氯乙烯未反应的氯乙烯经回收后,用于以后聚合。
vcm簧片的制造工艺
VCM簧片是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它在发动机运
转时起着关键的作用。
VCM簧片的制造工艺涉及到多个步骤和工艺,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这个制造工艺。
首先,VCM簧片的制造工艺通常包括原材料准备、切削加工、
热处理、表面处理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原材料通常采用高强度的合
金钢或不锈钢,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够满足发动
机高速运转的要求。
在切削加工阶段,先将原材料切割成适当尺寸的坯料,然后进
行精密的数控加工,以确保簧片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接下
来是热处理工艺,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使簧片获得所需的弹
性和硬度。
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簧片具有稳定的性能。
表面处理是制造工艺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通常包括抛光、镀
层或涂层等工艺,以提高簧片的表面光洁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这些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最后是质量控制环节,通过对成品簧片进行尺寸测量、弹性测试、表面质量检查等多项检验,确保簧片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以保证其在发动机工作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VCM簧片的制造工艺涉及到材料选择、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精密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VCM簧片的制造工艺。
第八章操作规定1、要有各系统、各岗位的定期工作规定、临时操作规定。
2、根据需要,编制本企业的防冻、防凝工作规定。
3、要有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工作标准。
8.1、定期工作规定8.1.1、各岗位每小时进行一次巡检8.1.2、转化岗位定期规定1)每月10号,加缓蚀剂8.1.3、废水处理岗位定期规定1)每周一处理汞过滤器8.1.3、精馏岗位定期规定1)每天对粗氯乙烯缓冲罐排水2)每周二对粗、精氯乙烯干燥器检查放碱液8.2、操作规定8.2.1、原料气岗位操作规定1)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工艺卡片进行操作,正常操作中禁止超标的现象发生。
2)在操作中,应努力使岗位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对于各种参数的调整,应避免较大的波动。
3)保证分子配比达到最佳控制。
4)对于能够影响到其他岗位的参数调整,应事先通知该岗位操作员,做好相应准备。
5)在事故状态下,应准确判断事故的原因,快速正确处理各种事故,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小。
6)岗位达到启用装置自保条件时,应准确判断快速启用自保。
7)发生事故时,要冷静分析,查出原因,果断处理,并做好与有关岗位的联系。
8.2.2、合成岗位操作规定1)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工艺卡片进行操作,正常操作中禁止超标的现象发生。
2)在操作中,控制好转化器温度努力使岗位处于平稳运行状态避免较大的波动。
3)根据各台转化器反应温度、乙炔含量,调节好流量,新触媒最初通量20~30m3/h,温度控制在150℃左右,乙炔含量为0%待正常时控制转化器反应温度170℃以下。
4)每台转化器每小时放酸一次5)对于能够影响到其他岗位的参数调整,应事先通知该岗位操作员,做好相应准备。
6)在事故状态下,应准确判断事故的原因,快速正确处理各种事故,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小。
8)发生事故时,要冷静分析,查出原因,果断处理,并做好与有关岗位的联系。
8.2.3、净化、压缩岗位操作规定1)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工艺卡片进行操作,正常操作中禁止超标的现象发生。
2)在操作中,定时检查压缩机。
氯乙烯工序操作规程氯乙烯合成工作任务及生产原理一、工作任务本工序主要任务是利用乙炔工序送来的精制乙炔气体及盐酸工序送来的氯化氢气体,在转化器内通过氯化高汞触媒作用下,生成粗氯乙烯气体,经压缩和精馏得到精制的单体,输送至下一工序做为原料。
二、生产原理1、混合气脱水利用氯化氢吸湿性质,预先吸收乙炔气中的部分水,生成40%左右的盐酸,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冷冻方法使混合气体中残留水分冷却,进一步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盐酸冰点低,将混合气体深冷,以降低混合气体中水蒸汽分压来降低气相中水含量。
在混合气冷冻脱水过程中,冷凝的40%盐酸,除少量是以液膜状自石墨冷却器列管内壁流出外,大部分呈极细微的“酸雾”悬浮于混合气流中,形成“气溶胶”,采用浸渍3~5%憎水性有机硅树脂的5~10μm细玻璃纤维,发现“气溶胶”与垂直的玻璃纤维相碰撞后,大部分雾粒被截留,在借重力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液滴逐渐增大,最后滴落下来并排出。
2、氯乙烯合成一定纯度的乙炔气体和氯化氢气体按照1:1.05~1.1的比例混合后,在氯化高汞触媒的作用下,在100~180℃温度下反应生成氯乙烯。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2 + HCl → C2H3Cl +29.8 Kcal/mol3、粗氯乙烯的净化利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利用气体在吸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后者分离。
反应后的粗氯乙烯气体经水洗、碱洗至中性,反应方程式如下:CO2 + 2 NaOH → Na2CO3 + H2ONa2CO3 + CO2 + H2O → 2 NaHCO2HCl + NaOH → NaCl + H2O4、酸解析、尾气吸附原理在后面各自的操作规程中,在此不再累述。
5、氯乙烯压缩精馏中性氯乙烯气体经机前冷却器脱水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升压至0.55MPa 左右,经机后冷却器降温至45℃除去部分油水后,在全凝器内全部冷凝成过冷液体后,先送入水分离器,再送入低沸塔除去低沸物,再送进高沸塔除去高沸物,得到精制的液态氯乙烯单体。
VCM覆膜板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VCM覆膜板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建筑外墙和室内装修,具有防水和保温的功能。
其中关键的一部分是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它是覆盖在板材上的防水膜,以保护板材不受水侵蚀,同时还保证了整个板材的平整度和外观。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是一种高强度、高耐热、高透明度的聚酯薄膜,广泛应用于包装、建材、电子等领域。
制备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挤出和拉伸法。
制备方法:1. 原材料准备:制备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聚酯树脂、添加剂、溶剂和涂覆剂等。
聚酯树脂的选择是关键,一般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
2. 溶解和混合:将PET树脂和其他添加剂如防老剂、着色剂等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溶液。
然后通过搅拌或机械混合的方式,使各种添加剂均匀分散在聚酯溶液中。
3. 挤出成膜:将混合好的聚酯溶液通过挤出机挤出成膜,同时调整挤出机的温度、转速和挤压压力等参数,使成膜均匀、厚度一致。
4. 双向拉伸:将成膜经过切割之后,通过双向拉伸设备进行拉伸,拉伸后的膜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透明度。
在拉伸过程中,加热和冷却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不合适的温度会影响膜的质量。
5. 涂覆:将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涂覆在VCM板上。
涂覆可以采用倒涂法、喷涂法、滚涂法等多种方式,这个过程需要控制涂层厚度和涂覆速度等参数,确保涂覆均匀且贴合牢固。
6. 成品检验和包装:制成的VCM覆膜板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成品检验,检测其各项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合格后,可以进行包装和存放。
流程图:原材料准备→溶解和混合→挤出成膜→双向拉伸→涂覆→成品检验和包装总结: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是VCM覆膜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VCM板的防水性能和美观性。
制备方法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在挤出成膜和双向拉伸时需要用到一些特殊设备和技术,调整好工艺参数和温度参数,才能制备出高质量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一、产品概述氯乙烯车间的任务是以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合成粗氯乙烯,再经提纯生产出合格的精单体供聚合生产PVC 树脂,该车间的产品就是氯乙烯精单体。
(一)、 物理、化学性质化学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分子量 氯乙烯(简称VCM ) C 2H 3Cl 62.51、VCM 的物理性质①、主要物理常数: 冷凝点:-13.9℃;凝固点:-159.7℃;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大气压。
②、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但稍加压力就可以得到液体VCM 。
③、蒸汽压:蒸汽压力和温度关系见表1,也可按下式计算出VCM 蒸气压力:logP=0.842-1150.9/T=1.75logT -0.002415T 式中P 单位为绝对大气压,T 为绝对温度 T =273+t ℃④、VCM 的潜热见表2潜热:蒸发或冷凝每克VCM 所需的热量。
表1、VCM 的蒸汽压:C C C l H H H表2、VCM的潜热⑤、VCM蒸气的比容见表3. 表3、VCM饱和蒸气的比容⑥、液体VCM的密度: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见表4.也可按下式计算:d=0.9471-0.001746t-0.00000324t2表4、VCM液体密度⑦、VCM易溶于丙酮、乙醇和烃类中,微溶于水。
⑧、VCM易燃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物。
爆炸浓度范围为4-21.7%(体积比)所以使用VCM要特别注意安全。
⑨、VCM对人有麻醉作用,空气中VCM的最大允许浓度为500ppm。
当VCM蒸气浓度达到1%时,可使人有麻醉感觉,达到5%以上时,可使人出现头晕、浑身软弱无力,逐渐神志不清、站立不稳、四肢痉挛、呼吸困难,最后失去知觉等中毒现象。
2、VCM的化学性质:VCM有氯原子和双键两个起化学反应的部分,所以能进行的化学反应较多,但连接在双键上的氯原子不很活泼,因此,对双键的反应比有关氯原子的反应多,例如:①、有关双键的反应:◆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与硫化氢加成生成2-氯乙硫醇。